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藿香正气汤
(温中化浊法)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杜藿梗三钱 薄川朴一钱半 新会皮二钱 白芷二钱 嫩苏梗一钱 半夏三钱 浙苓皮四钱 春砂仁八分(分冲)
【主治】湿滞挟秽。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
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佐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
,不可妄用(《通俗伤寒论》)。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第十一章却湿剂》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局方》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外感内伤)岚瘴并能驱。藿香、大腹皮、紫苏、茯苓、白芷各三两,陈皮、白术(土炒)、浓朴(姜汁炒)、半夏曲、桔梗各二...
扶阳“抗毒”“三早”思路和方法
4、发低热并有咳嗽吐痰等,积极服用四逆麻杏石甘汤法,处方:制附子30克(先煮一个小时),生姜50克,生甘草15克,党参30克,鹿角片30克...
[转载]六经方药·温热剂
一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二钱、浓朴二钱、光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皮二钱、六神曲钱半、麦芽钱半、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为苦辛微寒法。二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三钱、广皮二钱、浓朴二钱、茯苓皮三...
中医方剂这样背就对了(祛湿剂)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中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祖剂》平胃散
即平胃散加香附砂仁治病后胃虚少食。即不换金正气散去苍术换白术加白芷桔梗紫苏大腹皮茯苓姜枣煎服如欲汗去枣茎热服温覆取汗吴绶曰此乃宋人所制非正伤寒之药也若病在太阳经头疼发热骨节痛全无相干如妄...
温病条辨之湿温病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之湿温病学习心得。在治疗湿温病初起时可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麻黄连翘赤小豆,麻杏苡甘汤,新加香薷饮等。湿温病以脾胃症候最为突出,表现为腹胀、纳呆、便溏等中焦病篇的五加正气散最具有...
呕吐
恳求不已,遂制一方,用人参、白术、茯苓各五钱,甘草二分,陈皮、藿香、砂仁各五分,炒神曲一钱,十年以上陈仓米一合,顺流水二大白盏煎沸,泡伏龙肝研细,搅浑,放澄清,取一盏,加姜枣,同煎前药至...
明医指掌-呕吐
沉香(三钱) 槟榔(三钱) 紫苏梗(五钱) 益智(去壳,炒,一两) 神曲(五钱) 麦芽(五钱) 白术(五钱) 乌药(五钱) 香附(炒,五钱) 陈皮(一两) 浓朴(姜炒,一两) 甘草(炙,三钱)上为末...
泄泻门
泄泻门。木香 青皮 陈皮(各二钱五分) 浓朴(姜汁炒七钱) 神曲(炒) 麦芽(炒各五钱) 三棱(炮三钱) 香附砂仁(各五钱) 甘草(一钱)上用灯心汤调服.三伏天水调服亦佳.如水泻不止.每益元散二...
科学领域优质作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