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简介》(5中) 导读:本内容出自《精神分析入门(查尔斯·布伦纳)》里对“本能内驱力”的论述内容,其中探讨了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发展。
(上接“本能内驱力论”中继续讨论) 前面讲到,本能内驱力可以分为两大种类,一是性驱力(想要满足),二是攻击驱力(想要破坏)。 为简单起见,让我们先讨论性驱力,因为我们对它的发展和变化要比对攻击驱力更为熟悉。精神分析理论假定这些本能力量在婴儿时期就已发挥作用,影响婴儿的行为,并且要求得到满足。这些本能力量后来变成给人带来幸福以及痛苦的性欲。实际上,这里用“假定”一词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它已经得到充分地证实。 证明这一命题的成立,至少有三方面的证据。首先来自对儿童的直接观察。如果不带任何偏见,客观地与幼小儿童谈话或观察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存在性的愿望和行为。难就难在,每个人都需要忘记或否认自己儿童早期的性的愿望和性的冲突,于是乎在弗洛伊德以前的研究几乎没有可能发现在儿童中的性愿望。另外两方面的证据来自对儿童和成人的分析。前一证据可以直接地由观察婴儿性欲的表现及其意义得来,而后者则由推断得来。 必须明白,3-5岁儿童的性愿望与成人的性愿望十分相似。了解到这一事实之后,就会毫不犹豫地将用于成人的词汇也用于儿童。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童年早期性驱力的派生物或现象呢?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如下的观察: ①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某些童年早期可以得到快感的行为后来变成为能够得到性兴奋和满足的行为,如亲吻、窥视、爱抚、裸露等。 ②在某些性心理发展异常(性变态)者中可以看到,童年早期某些种类的性兴趣或性活动(常见的有肛门、口以及窥视等)变成成人性满足的主要方式。 ③对神经症病人采用精神分析法进行心理治疗的证据表明,病人心里这种“变态”的欲望很是活跃。然而,这些神经症病人不像性变态者那样能意识到“变态”的欲望,并且引起性的兴奋,这些神经症病人的“变态”的欲望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并且引起他们的焦虑和内疚。 我们现在可以谈谈自婴儿期开始性驱力现象的图式化序列。弗洛伊德在他1915年《性学三论》中对这种序列做了最初的描述。 必须明白,这里所描述的各个阶段并不像图式里介绍得那样明显,两个相继的阶段会有一定的重叠。因此,两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应注意的是,这里所给出的每一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只是个大略的平均数。 在生命的第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婴儿主要的性器官是嘴、唇以及舌头。这意味着,这时婴儿主要的欲望和满足在口部。这种设想的证据可以通过对婴儿的直接观察而来,但在很大程度上由对较大的婴儿及成人的分析推断而来,因为即使年龄大了仍能从吸吮、口衔及叼咬中获得快感。 在生命的第二年到第二年半之间,消化道的另一端,即肛门又称为性紧张和性满足的最重要的部位。这时愉快和不愉快的感觉都与憋便和排泄有关。这些机体过程,连同排泄物本身及其气味都成为儿童非常感兴趣的客体。 随着生命第三年的到来,性的部位开始转向生殖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转化将会一直保持下去。性发展的这一阶段被的称为性器期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不论什么性别的儿童在这时都把阴茎作为主要感兴趣的客体。第二,这一年龄阶段小女孩的性兴奋和性快感的器官是她的阴蒂,而在胚胎形成的过程中它相当于小男孩的阴茎,即使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也还是如此,只是阴道的作用逐渐取代了阴蒂而已。 这就是儿童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口欲期、肛欲期即性器期(阳具欲期)。性器期在青春期的性器官化中再行出现,成为成年人的生殖器期。童年的性器阶段和成年期的生殖器阶段是有区别的,因为只有到了青春期才具有性乐高潮的能力。然而,在精神分析文献中,把这两个阶段名称的应用并不都是恰当的,如把性器(phallic)误用于生殖器(genital),尤其是童年的口欲期、肛欲期和性器期往往被合称为“前生殖器期”,而不是“前性器期”。 儿童性的表现除了上述的三个主要阶段之外,这时期的性驱力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窥视的欲望。这在性器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还表现出窥视的反面,即裸露的欲望。此时,儿童一方面希望窥视别人的生殖器,另一方面又希望把自己的生殖器也裸露出来。当然,这种好奇心和裸露欲也表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以及躯体的其他机能方面。 儿童期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性表达与尿道及排尿有关,被称为尿道欲。排尿时的皮肤感觉及气味、声音也与此有关,而在这些方面,不同的儿童又有所不同。这种相当重要的性方式的变异,是由于儿童之间的体质差异造成的,或由于儿童所处环境包括挫折或诱惑等的差异造成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精神分析学家,包括弗洛伊德在内,都认为某些情况下体质因素为主,某些情况下环境因素为主,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因素同时都起作用。 我们已经描述了儿童期性驱力正常发展时的阶段序列。由此可以设想,不同阶段的儿童满足性驱力的客体和方式会有不同。比如,在口欲阶段,奶头或乳房要远比在肛欲和性器期重要,而吸吮作为性满足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口欲早期也特别重要。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变化时渐进的,而不是跳跃性的。旧的客体和满足方式甚至在新的客体和满足方式已经建立以后,还要保持一段时日才会逐渐被抛弃。那也就是说,前一阶段对某一客体的力比多投注随着下一阶段的到来而逐渐减小。尽管这一投入减小,在新的阶段到来以后仍然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将投注转移到在这一新阶段中的客体上去。 心理能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简单又符合事实的能说明其间变化的解释。那些在先前阶段中贯注到客体上或者满足方式上的力比多会逐渐地脱离出来,并转向下一阶段中的客体或满足方式。因此最初集中在乳房(确切地说是乳房的心理代表物)上的力比多会逐渐转向粪便,进而会转向阴茎。按照这个理论,在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力比多会从一种客体转移向另一客体,或从一种满足方式转移向另一种满足方式。这种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人均相同的体质因素决定的,也可能因人而异。 然而我们应当知道,所有真正强烈的力比多投注都不会被完全抛弃。正常情况下,在大部分的力比多转移向另一客体之时,仍然还会有一部分滞留在原来的客体上。这种婴儿期或童年期力比多的投注滞留在后来生活中的现象,称之为力比多的“固着(fixation)”(固着于某个客体,或固着于某种满足方式)。如果一个男孩仍然固着于他的母亲,那么在他的成人之后就不能将其情感正常地转移到另一个女性身上去。另外,“固着”一词还用来表示一种满足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说某人固着于口欲期或肛欲期的满足方式。 “固着”一词通常意味着一种病理现象。这是由于童年早期投注的滞留现象,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神经症病人中发现并描述的。如前所述,固着似乎是心理发展的一种一般性特点,当它过分时可能会引起病理现象。也有可能是其它一些目前还没有发现的因素取决了它是否与精神疾患有关。 无论是对某一客体的固着还是对某一满足方式的固着,它通常完全是潜意识的或至少部分是潜意识的。我们可以设想比较强烈的固着,即比较强烈的投注的滞留可能是能够意识到的,而比较弱的固着可能是潜意识的。可是,从已有的证据来看,实际上并没有发现在持续性投注的强度与意识的接受程度之间有何关系。例如,童年期性的兴趣尽管有着非常强烈的投注,随着儿童的长大,这种兴趣的绝大部分都被遗忘了。在描述这一过程时,“遗忘”一词是非常暧昧的。准确地说,是由于这些兴趣的记忆转入了无意识而阻断了它们的能量。其他的事情也有同样的情况,而那些后来发生的固着也是如此。 除了我们前面描述的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力比多向前流动以外,力比多可能还会倒退。这种倒退称之为“退行”。这里,这个词被用来与某种驱力相联系,指的是本能的退行,指的是又重新回到原先的客体或满足方式。 本能的退行与固着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当发生退行时,往往会倒退到个体已经发生固着的客体或满足方式上去。如果一种新的快乐不能得到满足从而被放弃掉,个体就有可能再回到原先能够得到满足的快乐上去。 一个说明这种退行的例子表现于小孩子对他新出生的弟妹的反应。由于弟妹的出现会分享母亲对他的爱及注意,尽管在弟妹出生几个月之前他已停止了吸吮大拇指的行为,而当他的弟妹出生以后他却又开始吸吮了。这个孩子退行到力比多满足早期的客体——大拇指,而这种早期的满足方式就是吸吮。 就像我们在例子中举的那样,退行往往是在不利的条件下产生的,但并不一定都是这种情况。儿童或者成人在玩肛门、开玩笑时,就有以退行行为取得快感的表现。退行并不等于就是病理现象。在某些条件下,它是心理生活的正常现象,而在另外的情况下,可能是一种不利的或病理的现象。 这里还应该特别提到婴儿性活动的一个特点,即他们与所渴望的性客体(通常是人)之间的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婴儿不能经常吃到母亲的奶,那么他就会吸吮自己的拇指或脚趾。这种通过自身去满足性需要的能力称为自我情欲(autoerotism)。这样,儿童就不一定非得从外界环境中去获得满足。可是,这种情况容易使儿童与外部现实世界脱离,造成对自己的兴趣过分集中,甚至唯一独占、排斥其它,产生像精神分裂症那样的严重病理表现。
我们现在再来讨论攻击驱力。我们必须承认,关于攻击驱力的描述远要比对性驱力的描述少得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1920年以前,弗洛伊德一直没有把攻击驱力当做人类心理生活中一个独立的本能的驱力,使得它没有像性驱力那样很早就被提了出来,并且一直是个特殊的研究课题。 攻击驱力的表现与我们已经描述的性驱力一样,有固着和退化的能力,也有从口向肛门再向性器的转化的序列。也就是说,幼小婴儿的攻击冲动是通过咬这样的口部活动来释放的。稍长大一点,憋便和玩便就成了释放攻击驱力的重要方式。而更大一点的儿童则把阴茎以及阴茎的活动作为(或至少在幻想中认为)破坏活动的武器和手段。 显然,攻击驱力与我们前面描述的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不像性驱力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紧密。例如,五六岁的儿童很少把他的阴茎当做攻击冲动的武器,他们一般是用手、牙齿、脚以及言语等作为攻击冲动的武器。然而在游戏和幻想之中,所使用的矛、箭、枪、剑等,可以通过分析发现它们在潜意识思想中代表了他们的阴茎。这表明在潜意识想象中,他们是以自己强有力而又危险的“阴茎(象征物)”去征服他们的敌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性驱力与攻击驱力相比较,性驱力与躯体的性感带——无论是躯体的同一部位抑或任何相似的部位——的关系要比攻击驱力密切得多。这种区别在最早的口欲期还不怎么能被看得出来。因为,只有几个月的婴儿出了口以外没有什么其它可用的东西,从而我们可以设想这时也跟性驱力的释放(吸吮、口衔)一样,口的活动也就成了婴儿攻击驱力(咬)的主要方式。 有意思的是,在攻击驱力与快乐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什么明确的解释。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承认在性驱力和快乐之间的关系。性驱力的满足并不是简单的紧张的释放,而是一种快乐的获得。即使快乐可以被内疚、羞愧或厌恶所干扰或取代,也不能改变我们对性与快乐之间关系的看法。但攻击驱力的满足(或换句话说,攻击性紧张的释放)也能带来快乐吗?弗洛伊德认为不能。但是,后来的绝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学家却认为它能带来快乐。 顺便提醒一下,精神分析早年(“攻击驱力”概念还没有成形之前),“力比多的”就相当于“本能的”意思,那时该词的含义不仅包括性的能量,还包括了攻击的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