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柳蒡汤 (辛凉宣透,甘寒生津法) 明·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 蝉蜕一钱 鼠粘子一钱五分 、炒研 荆芥穗一钱 玄参二钱 麦门冬三钱,去心 干葛一钱五分 薄荷叶一钱 西河柳五钱 竹叶三 十片 知母一钱、蜜炙 甘草一钱 甚者加石膏五钱 冬米一撮。 【主治】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烦闷躁乱。 【方论选萃】 李畴人:以石膏、知母、玄参、麦冬清肺胃,泻火之中即寓救阴之义;竹叶、西河柳、牛蒡、荆芥、薄荷泄肺风而解肺热;蝉衣、葛 根清阳明肌表;草、米清肺和胃。乃从竹叶石膏汤变化而来。治小儿丹痧,风温咳嗽不爽等症,较防风解毒有功。麦冬补肺,邪盛肺不虚 者易杏仁,否恐留邪咳不已也。按此方宜于阴虚火旺而感时邪出丹痧者(《医方概要》)。 明·缪希雍:痧疹者,手太阴肺,足阳明胃,二经之火热发而为病也;小儿居多,大人一时有之,殆时气瘟疫之类欤?其证类多咳嗽 ,多嚏,眼中多泪,多泄泻,多痰多热,多渴多烦闷,甚则躁乱咽痛,唇焦神昏,是其候也。论治当以清凉发散为主,药用辛寒、甘寒、 苦寒以生发之;惟忌辛散,误施温补,祸不旋踵(《医学广笔记》)。 【按语】 此方融辛凉宣透,苦泄里热,甘寒生津于一炉冶。为复方多用之例也。盖麻疹之发,由肺胃两经热毒雍盛使然。疹宜透达,而忌内陷 ,由以头面透发,至关重要,疹出不透,头面稀疏者,俗称白面痧是也。缪氏此方,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躁乱,此痰毒内蕴,肺气闭塞 之候,故以荆芥,薄荷、干葛、西河柳、蝉衣、牛蒡辛凉宣透,开畅肺气,西河柳、蚕衣、牛蒡尤为透疹要药;竹叶、知母苦泻阳明里热 ;玄参、麦冬甘凉以滋胃液。冀其热达腠开,遍身痧疹出透,可保无虞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