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夜????饭

 老农看天下 2015-01-05
        
      
年夜饭,恐怕每一家都少不了,每个中国人都要吃的一餐特殊意义的饭。年夜饭就是除夕晚上的家宴,因为这餐饭家里人几乎都要到齐,而且这种家宴上人人要说好话、做好吃、话团圆、喜气洋洋、欢乐无比,于是人们把这一种家宴名之为合家欢
    “
年夜饭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究,但至迟在南北朝已有此俗。据南北朝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说:岁暮家家具肴蔬,为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以为去故纳新也。南北朝把年夜饭岁饭,家家备齐丰富的菜蔬、聚在一起进餐,目的是迎新年。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改进,到清朝年夜饭已有一些变化,并且正式命名为年夜饭。据《清嘉录》记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年夜饭,俗称合家欢。清代的年夜饭已经非常讲究,各地都不一样。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提到苏州的年夜饭是鱼肉瓜茄杂果盘,……家家家里合家欢。清代京城的年饭别具一格,是在盛饭的大盆子里放上柿饼、龙眼、荔枝、枣栗,然后在上面插上松柏,配有金箔元宝。全家人聚饮,最特别的是年夜京城一些有钱人家的儿女终夜博戏玩耍。这里的博戏主要指赌博,看来年夜打麻将由来已久。
      
 中国地大物博、风俗千奇百怪。有的地方年夜有吃安乐菜的食俗。这种菜就是把风干的茄子的蒂放进蔬菜中,名之为安乐,寓意吉祥,年夜饭下筷子的第一道菜。有的地方年夜吃火锅,在桌子中间放一个大火锅,把配好的各种菜品倒进去,火锅热气腾腾,一家人相围以食,吃的欢腾。这种食法清代叫围炉。《清嘉录》说:年夜祀先分岁宴中,皆用冰盆,或八、或十二、或十六,中央泽东置以铜锡之锅,杂投食物于中,炉而烹之,谓之暖锅。
      
上千年来,我国的年夜饭,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最重要的食品应该是饺子年糕了,也就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饺子,形同新月,以面团包馅而成。饺子是怎么来的呢?中国古人称半夜为子时,春节时人们要吃除夕包好的饺子,取岁更交子之意,也就是新旧年交替从子时时起的意思,,饺子又称扁食煮饽饽,形似元宝,取义于未来吉祥如意,财源兴盛。
      
年糕是南方人过春节最喜爱吃的食品,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年糕除了它有光洁如玉,香味纯正、口感细腻,不软不硬,煮时不融、煎时不化等品质外,还因为人们赋予它大吉大利的寓义,为谐言视野、生活年年高讨口采,因此过年吃年糕,既是一种口福之欲,又是一种精神需要。在徽州地区,还有一种春节很特别的年糕,是用鸡蛋、猪肉、糯米、精盐、加一种黄颜色香味的中药制成,因为徽州人把蛋叫,故这种年糕名子糕,春节吃子糕,是谐音子高,希望子孙后辈一代胜过一代,考试高中榜首.
      
 除夕之夜,是分岁之时,旧岁逝去,新春来临。年夜饭吃好喝好,样样尝新、尝遍一岁五谷新味道,盼望来年新的成功、新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