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交往为何会有攻击心理 成熟攻击和自恋攻击的区别 冲动型人格障碍

 青衣问道 2015-01-05
喜欢人身攻击的人
把对话当成
一场拳击

他们急切地
不顾一切地
要把对方击倒
是因为他们自己

时时处于
无法排遣的
被击倒的恐惧中
思维定势,在谈话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凡是你说的都是反对我的。” 这样的观点。



攻击心理。攻击心理是遭受挫折后由愤怒情绪转为攻击行为的心理。这种反映多发生在胆汁质型的人身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反应。这种攻击主要是针对受挫根源进行直接攻击。攻击心理是发生冲突的“潜因素”。一旦遇到“燃点”,就会全面爆发,轻则矛盾激化,重则酿成事故。因此,对于攻击心理的防范,最重要的是要避开“燃点”,不给对方以一触即发的机会。这就要求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大的度量。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冷静细心,“忍”字当头,最大限度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语言和动作,即使对方说些过火的话,也不能在火头上计较,更不可与其一样冲上劲来,大耍威风,指手画脚,以求“镇”住对方。否则,就会使事态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自反心理。自反心理是一种内在动机和外在行为不相一致的反应。这种人为了从挫折中解脱出来,常常拿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做反抗对象,不惜用自伤、自杀等消极的办法惩罚自己。这种心理多伴随着抑郁质型的人。这些人进取心和虚荣心都很强,但性格也特别孤僻,挫折容忍力小、朋友少,一遇挫折,或感到脸面难看,或悲观失望,又因无处诉说自己的苦恼,常常一个人沉闷地钻牛角尖,难以自拔。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心理与攻击心理不同,一般表现为内向,不需大吵大闹,只希望有位善良可亲、值得信赖的人,耐心倾听他的诉说,一吐心中苦楚即可满足。遇到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不能因为他们不吵不闹就不闻不问,而应该主动亲近他们,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谈心交友,诱导他们把心里的委屈、苦水和担心倾吐出来,并适时给予安慰、同情和鼓励,做一位忠实真诚的听众,从而把他们从挫折的泥潭里解救出来,使之轻装前进。

转嫁心理。这实质上是一种情感发泄心理。遇到挫折后,不能冷静下来分析受挫的原因,找出克服障碍的办法,而是久久难以平复愤怒的心情,一想起这件事就发作,迁怒于众。在无辜者身上寻衅、挑战,把积压的愤怒情绪一古脑地发泄到别人身上。转嫁心理比起前面两种情况更会令人烦恼。它不仅对当事者本人有害无益,而且给别人造成的影响更坏,总使一些无辜者充当“出气筒”、“替罪羊”。要重视做好这种人的思想工作,阻止转嫁事件的发生。







人际交往为何会有攻击心理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感受到别人的敌意,甚至会有来自他人的“攻击”,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防御,却未曾想过攻击并非是某种心理的释放,而是对激怒的反应。

 

需要有足够理解自己的人与环境


    正如同每个人需要足够的氧气以供他自由的呼吸,我们也需要有足够理解自己的人与环境,当暴怒产生时,总是因为什么东西涉及到对我们自己的伤害。我们自母亲怀孕起,在子宫中就享受了10个月被完全理解和回应的场所,可当我们出生以后,条件就变得不那么完美了。我们的第一次对外界的理解需要被摧毁,很可能是某次 婴儿期想呕奶时,母亲坚持要将奶瓶塞入我们的嘴里,可以想象当时我们感受……当我们的需要不被理解和回应时,愤怒与攻击就这么产生了



当我们开始渐渐理解到,攻击原来这么一回事时,我们是否愿意尝试去感受那些攻击你的人,他/她,此时此刻也同样在诉求着什么,诉求着某些一直没被理解和回应的需要。    

    在咨询中,许多年来咨询师会把来访者的一些暴怒和攻击行为视作为阻抗或防御,来访者拿出一块外壳,咨询师认同了它,于是两人之间又再增添多一快外壳,距离便 越来越远了……可当我们处在来访者的位置去感受时,我感受到的是他多么担心过往被拒绝被抛弃的绝望感受又再重现于我与他之间……他仅仅是在为了保护自 己,轻轻地、轻轻地试探着我们,好像一只小猫拿起她的爪子……

    有些时候,或许咨询师可以以一位沉着的母亲用来安抚其孩童的方式谨记于心。不管是什么触发了来访者的焦虑,透过母亲般人物的平静而理解的共情,那些不被理解与回应而解组产生的攻击,就像一批野马被一点一点地安抚下来,在平静地共情中融合消失了。








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读



    为什么有的人要对别人实施暴力,甚至杀戮,比如赵承熙制造弗吉尼亚惨案?为什么有的群体要对另外的群体实施暴虐的行为,比如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屠杀?为什么一个民族对别的民族要实施侵略,比如德国和日本发动世界大战?人类对自己的同类是否不可避免地要施以攻击,还是可以阻止攻击的发生?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先对个体的攻击行为作一探讨,群体的和民族的攻击行为将另文阐述。

    在心理学里,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对攻击行为作了精神分析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死亡本能指向生命的结束和毁灭。死亡本能的攻击性在于,它并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求杀的欲望。死亡本能向外表现时,就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而当它向外界的侵犯受到挫折时,便退回到自我,体现为自杀和自我惩罚的倾向。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战争也是由死亡本能决定的,它的破坏和杀害具有生物性的基础,因此是无法避免的。有一种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相似的理论认为,攻击的本能在人体内会不断积聚能量,达到一定度后就会变成攻击的冲动而向外释放。

    但是攻击行为来自于生物属性的说法不能解释这样的现象:既然攻击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有的个体并不对他人实施攻击,有的民族并不对别的民族实施侵略。此外人的行为完全受生物性支配,这种无视人的社会属性的说法有太大的硬伤,因此它受到了广泛的抨击。更多的心理学家相信,攻击性行为应该是对环境作用力的一种回应。

    有一种“挫折——攻击”的理论假说把攻击行为看作是人受了挫折的一种后果,它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这种理论强调了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由挫折而引发攻击行为的现象,我们的确在生活中能找到不少例子。但是这种理论假说也很快遭到了否定。因为人们发现人在受到挫折之后并不必然爆发侵犯行为,有些人在受到挫折之后恰恰表现为退缩的行为。于是又有人出来修正这个“挫折——攻击”假说,指出挫折只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是否发生攻击要看具体情况,并且这种“准备状态”并不只是由挫折引起,还可能由别人的攻击或者习得的侵犯习惯引起。但是这种修正的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的模棱两可最终并没有说明攻击行为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另外一种以班杜拉的研究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来自示范的作用。班杜拉提出,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通过学习的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攻击行为常常是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比如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暴力形象、父母的暴力示范都能引起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学习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这种理论也不能解释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的人,为什么行为模式并不相同;同样面对暴力示范,为什么引起一些人的模仿,而另一些人并不模仿。比如我们随手就能找到的例子,赵承熙和她姐姐来自同一个家庭,为什么他姐姐就没有暴力行为?类似这样的问题,学习理论并不能作出回答。

    一种理论,哪怕是再伟大的理论,往往只能体现真理的一个侧面,也许整合起不同的理论更能让我们了解事物的真相。我们结合人的成长过程来看看攻击行为是怎样发生的。

    本能理论虽然遭到很多人的批判,但是从发生攻击行为的人来看,也的确能找得到遗传的影子。比如胆汁质气质的人,就比较容易爆发攻击行为。另一方面,人既然是由动物进化来的,远祖的兽性完全可能被遗传下来;即便是进化到了人,人类祖先在和群兽交锋的过程中,为生存而保留的攻击性行为模式有可能如荣格所说的那样,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被代代相传。

    我们假定攻击行为的确有一定的生物性基础,但是攻击行为的发生又必须在后天的环境中碰到触发点。这样的触发点会有哪一些呢?童年时期的养育方式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一个过于严厉的家庭里,儿童的行为会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退缩倾向,一种是暴力倾向。家长的暴力会给儿童示范,而过度的压抑,会使儿童在能量积聚到某个临界值时爆发攻击行为来释放压抑。

    在少年时代的成长中,社会性的示范和模仿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社会认知成为少年认识的主要内容,这个时候,如果社会或者传媒对暴力进行肯定性的宣传,那么必然引起很多人的模仿;如果社会并不肯定暴力,但却对暴力进行了过度的渲染,那么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少年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一个已经成年的人,如果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暴力环境和暴力示范下度过的,攻击性行为就一定会成为这个人应对世界的基本行为。无论是一个少年还是一个成年人,他遭遇挫折后,如果挫折感没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得到释放,那么挫折感就会积累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如果他能对外实施攻击,那么攻击行为就可能发生;如果他不能对外攻击,他就会把攻击转向自身,表现为自我伤害。如果攻击行为是被他人的攻击所激起,这种攻击其实是一种防御,或者是过度的防御。一个具有主动的攻击倾向的人,如果他的攻击行为不是获取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只是一种行为习惯,那么在临床心理学里,对他的界定是,这个人有人格障碍。

    我们综合起来说,一个人的攻击行为,有一定的生物性的基础,童年教养中的暴力环境会使一个人习得攻击的模式,社会性的暴力示范会使一个人在行为中选择攻击行为作为应对世界的方式,而挫折会使一个人在挫折感达到一定程度后爆发突发性的攻击行为。如果这几个方面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人的精神就可能崩溃,他就可能爆发严重的攻击行为,甚至制造骇人听闻的凶案来释放他的心理能量。

    从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这个角度看,对个体的攻击行为的预防控制需要在一个人从幼年开始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全程加以进行。儿童养育要以宽严适度的方式,以鼓励为主的方式来实施。家庭要以亲和的方式示范而不是以暴力的方式示范;社会要限制暴力形象在大众媒体中的出现频率,以减少少年在社会学习中对暴力的模仿。要通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青少年和成年人用积极的、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化解不断积聚着能量的攻击倾向,防止侵犯他人的行为和自我伤害的行为发生,进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退避行为的心理学解读

    退避行为和攻击行为一样,是人们遭遇问题时经常采用的应对办法。一般而言,攻击行为会直接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而退避行为则主要是造成对自己的损害。退避行为在临床心理学里是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表现,那么退避行为发生的机制到底是怎样的,退避行为的危害其严重性又达到怎样的程度?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作一解析。

    人作为一个生命的种群是以群体的方式生活的,这种群体的生活方式来自人类远祖的生存需要。人是一种弱小无比的动物,人没有强健的四肢,没有锋利的牙齿;人既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身上没有芒刺,嘴里喷不出毒液,几乎任何一种动物都可以置人于死地,而人依靠各自的躯体基本上无法作出有效的还击。在强大的天敌面前,人类只能用个体之间的协作,靠群体的力量来应对严酷的环境。

    人的社会属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于是,人的成长和生活与大多数生命种群都不相同,在满足个体的生物性需要的同时,人还要满足日益复杂化的社会性的需要。当人类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社会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人用于社会性学习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人用于社会性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在这种状况下,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不良就成了人类个体生活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退避行为也就成了适应不良的一种典范性的行为。

    在心理学里,精神分析对退避行为的机制作了较多的阐述。在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中,有一种倒退性防御和退避行为在指向上非常接近。弗洛伊德的倒退性防御是指个体面临冲突、焦虑和紧张时,可能返回到他早期发展的安全阶段,以避免当前的冲突、焦虑和紧张。比如一个小孩眼见弟妹出生,自己的宠爱受到威胁,他就可能因此倒退到重新出现尿床或吮吸手指的现象。但是弗洛伊德的倒退性防御其效应存在着争议。比如被广泛引用的一个例子是,当父母不准孩子玩心爱的玩具时,孩子会运用更加原始的游戏形式,但是这种替代是否就反映孩子退回到了早期的发展阶段,这是值得怀疑的。而实际上,这种游戏的替代恐怕和我们这里谈的行为退避更加相似。

    在新精神分析学派霍妮的神经症研究中,霍妮提出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个体为了获得安全,可能采取三种办法来摆脱焦虑:一种趋向接近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人采取屈从态度(“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伤害我”);一种趋向反对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人采取攻击态度(“如果我有权,我就不会受到伤害”);另一种则趋向脱离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人采取退避态度(“如果我避开,什么都伤害不了我”)。霍妮认为由于这三种方法是矛盾的,因此在严重焦虑的个体身上,往往把两种压抑到无意识中,剩下一种占支配地位,但是在夸大的作用下,由这种支配方法发展起来的理想自我和真正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就成为神经症的主要来源。

    现在我们根据弗洛伊德和霍妮的理论,结合我们社会的情况来作进一步的陈述。退避行为是当个体面对他不能战胜的环境力量后作出的退缩行为,这种退缩是为了消除强大的环境力量引起的个体内心的焦虑和不平衡,退缩使个体获得了安全感。但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退避行为并没有使个体达到他自己的目的,而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这样我们发现,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些遗传倾向或者家教的作用使个体指向胆怯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常常以一种模式化的退避行为来逃避问题,这样的人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性格上顺从和没有主见,这些人通常是生活中获取利益最小的人。

    在我们这个社会,遍布社会各个层次的垄断性权力机构和垄断性行业联成强大的环境力量,使社会结构中处于底层的群体无法与这些力量相抗衡,于是,被人们称为“弱势群体”的这些人如果不用对抗的或称攻击性的行为来应对,那么就只能通过退避等方法、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来消除焦虑、保持基本的心理平衡。这种退避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体的社会生活适应不良的范围,它不是社会普遍的复杂化导致个人的适应不良,而是社会的结构性的倾斜和偏离导致大众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大众,两方面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退避行为在精神分析中,是神经症人格的一种表现,在现代临床心理学中,退避行为的程度也被作为诊断精神疾病的一种指标。这样,退避行为按照心理学的解读,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应对,反而是一种病态的应对。于是在个人生活中,如何改变消极退避的应对方法,去获取个人的更大发展,在我们这个社会,如何改变权力分配,使人数最多的大众,去取得他们更多应得的利益,就成为我们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攻击行为又名侵犯行为,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重视.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为亦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从认知的角度展示了犯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这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也为合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科学矫正其暴力行为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为了借鉴西方的有关经验,加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研究,笔者依据有关资料,单就西方对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作一简单介绍,以其抛砖引玉,并请教于诸位同仁。


广泛见于从低等动物到人类的整个动物界,在个体生存的种族保存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攻击行为具有神奇性,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全球每年因暴力而丧命的人数达200万,而且每年因暴力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攻击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和精神病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攻击行为的概念目的尚未统一,包含折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攻击行为包括对人(他人和自身)、队伍和物体的伤害行为,而侠义的攻击行为则仅指对自身以外的伤害行为。

人类的攻击行为,由于攻击行为的概念和定义不同,所报道的攻击行为发生率差别很大,从20%到70%不等,目前尚无公认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谐谢振安(1997)曾对4所大学进行过攻击行为调查,结果发现有54.7们的学生曾有过言语、打架斗殴、破坏他人或集体财务、自伤性攻击行为,其中有4.2%的学生因攻击行为受到过学校处分。Swanson等(1990)曾对美国5个地区的17803人进行了攻击行为调查,结果发现:有18%的人以往曾有过使用无期、殴打别人或饮酒时发生斗殴等攻击行为,1年内有过攻击行为的为3.5%;攻击者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其中有近50%的攻击者可以建立DSM系统轴I的诊断,近期发生攻击的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可以多种多样,如讽刺挖苦,散布流言,漠视社会规范,抗拒权威,打架斗殴,普通他人或集体财物等。攻击行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言语、动作和暴力行为,有意与无意的攻击,敌对与非敌对攻击,个人与团体攻击等。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攻击、暴力行为存在一定的家族聚焦现象,且符合多基因遗传特点。HYY型超雄结构可能更具有攻击性。

(2)生化: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总胆固醇的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和抑制有关。

(3)神经内分泌:雄性激素、学堂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可能与攻击行为有关。

(4)脑结构与功能:左右大脑半球的均衡性发展与协调功能、额叶与颞叶功能及脑电图慢播活动等运与攻击行为有关,有人将杏仁核称为攻击中枢。

(5)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发生攻击行为,颅脑创伤等也常伴发攻击行为。

2、心理学因素

(1)攻击行为与体力、情绪稳定性及成长阶段有关。高发阶段在青春期,几乎是成年人的2倍,30岁以后快事下降;

(2)男女发生攻击行为的比例为9:1;

(3)人格的特征与供给行为有关。Shoham等(1989)曾发现暴力犯罪者多具有多疑、固执、缺乏同情新与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欢追求刺激、缺乏自信心与自尊、应付新世纪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差等特点;

(4)严重和持续的应激性事件可能成为攻击行为的促发因素;⑤智力水平低下者易发生攻击行为。

3、社会学因素

(1)低收入、社会底层、失业和职业不稳定群体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2)早年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离异或分居,遭遇父母虐待等与成年后的攻击行为关系密切;

(3)攻击行为的发生与受教育年限呈反比;

(4)不当的社会传媒和舆论常常具有诱导和“榜样”作用;

(5)婚姻稳定性差、缺少社会支持及质量布告者等易发生攻击行为。

4、其他

(1)既往有的攻击行为史增加未来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2)药物和酒精滥用者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1、攻击行为的预测

由于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但准确预测非常困难。对攻击行为具有较高预示性的有:过去有过冲动暴力行为、有无法控制的愤怒、处于妄想或躁狂状态、有伤害或杀人的念头、人格障碍、痴呆、谵妄、酒精、药物中毒等精神障碍。

2、攻击行为的预防

攻击行为的预防一般分为基础处理和情景处理两个方面,基础处理包括:妥善处理原发问题、疾病和应激,改善应对策略,改善和加强社会支持,避免社会性诱导等。情景处理包括:了解相关信息,评价攻击的可能性,建立适宜环境,减少诱发因素。注意接触粉饰,应和缓、得体,表现出同情和关心,避免威胁和挑衅,避免直接的目光接触,并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适当方式的表达与宣泄,分散主义里,转移攻击意图,鼓励自我等以提高自控能力;通过医疗及行为方式控制攻击的原因等。

3、攻击行为的处理

首先须事先对工作人员在隔离、监禁等技术方面进行训练。在攻击行为发生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处理,避免单独接触,须尽快接触攻击者的武装,控制场面及保护其他人,隔离攻击者,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或药物控制等。对于存在潜在攻击性的人一般可采取教育、疏导、感化、刑事处罚及其他社会性制裁和心理、行为重建等方式;对存在医学问题者,须根据不同情况去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病、抗癫痫及心境稳定剂等药物治疗,对顽固和严重暴力倾向者必要时可采取电休克或监禁等方式处理。


1、偶然性攻击及其干预

儿童身上的偶然性攻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攻击是无意的,但却可能对别人产生伤害。如儿童无意中踩了别人的脚,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等等。

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

(1)主要是让攻击者明白攻击的行为后果,并掌握道歉的语言技巧。

(2)成人应及时引导攻击者观察受害者的表情,理解受害者的感受。

(3)成人可以要求攻击者向受害者道歉。

2、表达性攻击及其干预

儿童的表达性攻击表现在口头上和行为上,包括骂人、说别人坏话、嘲笑别人、把别人推倒、在别人的画上乱涂、把别人的积木推倒等。这类攻击的共同特征是攻击者并不具有攻击的故意,而只是想从攻击中得到快乐,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类攻击行为,如果不加注意,极易发展为敌意性攻击。

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

(1)设法转移攻击者的攻击目标。

(2)告知攻击者其行为的不良后果。

(3)引导儿童之间进行协商,建立行为惩罚准则。

3、工具性攻击及其干预

工具性攻击行为在幼儿期比较常见,到5岁达到高峰。这类攻击主要表现为儿童会为得到某种物品、维护某种权利而伤害别人。

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

(1)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玩具和食物,以免由于争夺物品引起攻击。

(2)教儿童学会分享。至于怎样分享,可引导儿童自己协商以后决定。

(3)要求儿童遵守秩序。如轮流玩玩具,不能霸占公共物品等。

(4)当儿童主动采用非攻击性方式解决问题时,成人要给予表扬,进行正面的强化。

对儿童的敌意性攻击,成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明确告诉攻击者其行为是不能忍受的,也是不被允许的。

(2)帮助儿童消除对他人的语言或者行为的误解。

(3)教儿童学会控制敌意性攻击冲动。当儿童产生攻击冲动时,可以采用一些发泄或转移愤怒的技巧,如自言自语、放松、深呼吸等。如果儿童很好地控制了攻击冲动,成人要给予及时的奖励。

(4)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当儿童间出现敌意性攻击行为时,成人应表明自己的态度,安慰受害者,同时与攻击者、受害者以及旁观者一起讨论,形成对攻击行为的正确认知,从而建立起恰当的行为模式。
















自体心理学——成熟攻击和自恋攻击的区别


杰弗瑞自体小组笔记第二次

 杰弗里.斯特恩  英国语言和文学博士

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核心成员, 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会员,培训和督导精神分析家,《美国精神分析年鉴》副主编,著名的自体心理学家,著名的以精神分析视角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

 1、概述:

在成熟攻击与自恋攻击之间有很大的别,科胡特对此作了不同的区分。

为了完成我们的目标或愿望,成熟的攻击是必须的。当我们被剥夺了正当的权利时,会感到愤怒而产生攻击的欲望。

成熟的攻击是在攻击完成后,我们不会再对对象产生兴趣;而自恋性攻击会对引发愤怒的对象保持持续的攻击,自恋愤怒会认为受到侮辱,一个自恋性愤怒或暴怒状态的人会试图毁灭引发愤怒的对象,会产生报复的想法,这是因为夸大自体的受损。

 

2、自恋攻击和成熟攻击的产生:

自恋攻击会产生报复的想法,这是因为夸大自体受损的结果。

儿童的自恋状态是试图幻想控制客体,犹如成人试图控制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儿童无法控制客体时,就会陷入自恋的暴怒中。当儿童失去控制感时,就会感到愤怒,挫折对他而言是对他夸大自体的侮辱。

儿童期的孩子更多的视母亲为一种自体客体。但随着成长,充分的镜映被吸收之后,可以使得夸大自体变成现实的自体。当儿童能够意识到母亲是个独立的客体时,会发展出共情的能力,逐渐能够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而不是利用母亲满足自己的情感期待。

当孩子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可以不需要母亲不断的简单、表面赞扬和照顾来满足夸大自体时,那么当母亲不能满足孩子需要时,孩子将不再会感到愤怒。这时,孩子就可让夸大自体转换成科胡特所说的“现实自我”。当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镜映是缺损或受阻的,则无法形成一个现实自我。

换言之,缺乏同理心的人是因为早年夸大自恋受到抑制或缺失的结果。故,一个无法爱自己的人,也就无法生发出爱他人的能力。

 

3、自恋故事:

电影:以一条全身纯白的巨型鲸鱼莫比迪克为中心发展,它是一条被水手们视为魔鬼化身的凶猛鲸鱼。船长亚哈在捕捉它的过程中被咬掉了一条腿,这种屈辱与伤痛更激发起他一定要打败这条巨鲸的决心。拉吉号的船长布默劝说亚哈不要对莫比·迪克进行报复,拉吉号船刚刚和莫比·迪克交过手,被莫比·迪克撞沉了捕鲸小艇,船长加迪纳的儿子不知去向。尽管“裴庞德号”在海上大有收获,但亚哈船长满脑子里都是报仇,船长因被大白鲸咬断左腿,一意要追杀大白鲸,他向水手们承诺,谁最先发现那只白鲸,就奖励一枚金币。他们和白鲸三度遭遇,一次船上的储存鲸油的桶破裂,魁魁格拼命补救,结果得了重病,木匠做了一个黑色棺材,魁魁格却奇迹似的生还。经过三场血战,最后船长奋身刺杀白鲸,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不幸落海身亡,捕鲸船被撞翻,而“莫比·狄克”也不知去向;只有船员以实玛利生还,他在海里爬上了魁魁格生前的预备棺材,被“拉吉号”救起。他后来以回忆方式叙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历险。

亚哈是一名意志坚定的船长,聪明、自大,他曾说:“不要对我不尊敬,就算是太阳得罪我,我也会出手痛击。”

亚哈船长果然自恋的厉害,是典型的自恋性攻击。

亚哈船长失去的一条腿的事实,类似于成人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而在自恋障碍患者那里(即船长),等同于夸大自体的受损,所体验到的是难以名状的侮辱。

 

4、典型区别:

成熟性的愤怒是有一个指向的客体(人或事);

自恋性的暴怒则是因自身的夸大自体(令患有自恋障碍的此人)感到深受伤害,而将自身的夸大自体视为一个”敌人“,并实施攻击。

 

当使用“愤怒”的时候,我们内心都是有一个具体的对象的,即客体;

而当使用“自恋暴怒”的时候,这是一种源于自体客体的受损。

 

5、治疗理论:

根据科胡特的理论,通过解释来了解一个人的自恋型愤怒的状态是行不通的,一个办法就是通过镜映修复他早期自体客体的问题,在工作中,当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出现出这样自恋型愤怒状态,治疗师应该很快的认识到,来访者在早期和其父母互动中缺失了一些东西。治疗师更多的是需要和病人回顾儿时父母无法满足其期待是如何一种情况和感受。

 

 

 

成员思辨讨论摘录:

科胡特认为,要了解人类的主观经验,要体察他人的主观情绪状态和思想观念,只有运用神入和内省这样的主观方法,除此以外,别与他途。

首先,我必须表示非常赞同,神入是科胡特的最大贡献,也是其理论最核心的精华。不过这里有个说法不准确了,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不是在弗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他的理论是基于神入的原则在临床中的新发现,对弗理论的继承只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科胡特称为组织经验的依序原则,主要是动力学与起源学的原则),而更多的是一个范式上的超越。

在这里区分了攻击和愤怒是两个概念。愤怒可以导致攻击,但攻击真的有时不是由愤怒引发的,至少有时不完全是。比如一个小男孩喜欢把桌面上的东西打下来,他不是因为愤怒,只是那样做能带来兴奋感,这种情形是确实有的,对吗?(当然我不排除很多时候因为愤怒那样做的情形,我只是想说明也有不因为愤怒,只因追求兴奋而为之的情形)。

再如在性爱中攻击带来的兴奋(排除伴随愤怒的施虐成份)。

同时我也有自己的儿时淘气的记忆,我干了一件什么小坏事,我回想起的是我那样做的当时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破坏带来的快感(排除我潜意识里无法自辩的愤怒,呵呵)。

关于将愤怒区分为对自体客体及对客体的愤怒。事实上,自体客体和客体的概念主要是根据主体是否以自恋的方式体验客体来划分。

总之,自体心理学理论确实难读,我们需要借助大家不同层面的理解来帮助阅读。但是,如果在理解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逻辑思维来理解和阐述科胡特的概念,这将与他强调神入和尊重主体的主观感受相去甚远。

——有时,对理论是需要一点逻辑思辨的,科胡特的神入并非反对逻辑思辨,他将神入就区分为经验贴近的与经验远离的,只是以对主体的主观感受为基础,我想我在思辨的时候,没有完全脱离主观感受,只是当我考查的越细致时,让人觉得经验远离的感受就会多一些,但,毕竟我们是学术讨论,没办法是完全经验贴近的。另外,我之前写的不是仅仅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理解,我是有兴趣让大家区分相同概念在弗洛伊德和科胡特两个人理论中的区别,我希望大家看到这种区辨,而不是陷入一个流派观点推翻另一个流派的可能陷阱中。



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攻击型人格障碍病患不是“老好人”更不是“恶魔”

精神科医生王相兰

  最近,有关“悍匪”胡益华的凶杀案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并带来一系列对他杀人动机的猜测,有的以他在凶杀现场微笑的反常表现,直接推出,其有严重的人格障碍问题,反社会,反人类等等。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通常还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非典型意义上的精神疾病

  攻击型人格障碍,按字面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人格上出现了攻击性,有了障碍,按王相兰医生的专业解释,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冲动和行为的暴力及不计后果上,也可以叫做冲动性人格障碍,此外,还有一种类型称为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另外,王相兰医生补充介绍,目前有一种观点是,攻击型人格障碍并非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疾病,因为一般疾病都有起病、发展、转归的过程,而人格障碍并不如此。

  目前各类人格障碍划分为许多种类,王医生也一一阐释:具体依据在人格某一方面偏离更为突出而划分,如强迫型人格障碍病患,主要是追求完美,谨小慎微;偏执型,最主要体现是敏感多疑,凭空设想别人有意针对他;癔症型主要是富有表现色彩,情感特别丰富,自我暗示比较强;分裂型,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的淡漠,行为的孤僻,让人感觉没有什么亲情,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得比较差。


  人格障碍起因于人格形成“黄金期”

  在疾病学上,有“潜伏期”这个概念,作为精神类疾病,人格障碍的“潜伏期”比较不好界定,对此,王医生表示,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因为这一阶段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为一下谈及人格这一精神学科词汇,怕小编不理解,王医生拓展性解释,人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遗传,即先天因素所致,对于这一部分人格特征,心理学上称为气质,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分别在情绪和行为方式及智力活动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但无所谓好坏。人格另一方面指人的性格,即人的社会属性,更多带有社会经历和成长环境的烙印。

  儿童和青少年期是大脑发育黄金时期,是主要的人格形成时期,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期。

 

  对于采访中的问题“攻击型人格障碍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哪一种对社会危害更大?”王相兰医生一时笑起来,他解释,不能特别地去比较二者之间程度的差异,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性格会比较外显,让人觉得脾气比较暴躁,也正因为如此,周围人都明白他的情况平时交往会多加注意,尽量不去招惹他,随之,危害可能降低也可能较少造成危害。

  被动型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看上去比较安静,顺从,一般不发表反对性意见,也少见攻击型行为,但并不表示没有情绪和行为,当他的反常“攻击”出现时,会让周围人防不胜防,即会用一种非直接的攻击方式去“报复”。

  了解了两种类型人格的发病“原理”,王医生特别提醒,更应该注意到的是,人格障碍患者并非时时刻刻处于此种病态状况下,一般综合多种状况才会出现攻击倾向,不可随便猜测,推断别人“病发”。

  采访中提到的“胡益华案”,王相兰医生给出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不能随便对人下定论,认定他就是患有相关的某一种人格障碍。在对犯事者的动机没有特别了解的情况下,不能凭别人三言两语的描述下结论,网络或其它类媒体上的分析很多只是个人简单的判断,绝对不同于临床诊断结果。

  在精神病学界,评判病理状况时,要看症状持续时间上的长短,一般假设某人出现了这样的病症,也并非就会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里,只有在一定情境才发作。而且,作为发病基础,人格障碍可能又复合或重叠了其它类心理疾病。

  





冲动型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


冲动型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


 
冲动型人格障碍 - 基本概述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类具有要进行某些行为的强烈欲望并付诸实施的精神障碍。由于发作过程中其有突发型,类似癫痫,故它又叫癫痫型人格。这种人往往在童年时就有所表现,往往因微小的事和精神刺激,就会突然爆发强烈的暴力行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从而造成破坏和伤害他人。这类障碍有多种形式,包括间歇性爆发障碍、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和病理性赌博等。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尚无完整的统计。


冲动型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

儿童少年期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离尚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人格障碍。关于人格障碍流行学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某些机构如监袱、福利部门中的发病率高;Langer和Michael认为最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生率较最高层大三倍;Leightons则认为社会秩序混乱地区的发生率较安全地区的总发生率大三倍。





冲动型人格障碍 - 临床症状

1、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在于其他。
2、这些冲动行为本身往往是损人又不利己的。
3、患者能够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但难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4、在实施此行为前感到逐渐增强的紧张和兴奋,直到开始行动。
5、在实施此行为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满足的感受。
6、在实施此行为后会感到释放和轻松;有人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或自罪,但这并不能防止再发。
7、常伴有各种人格障碍、抑郁或焦虑症,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
8、神经系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症状体征。


冲动型人格障碍 - 障碍表现

冲动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图册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表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勘,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与前面提到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相类似,但又有区别。一般说来,主动攻击型人格呈现较为持久的攻击言行,缺乏自控能力,以对他人攻击冲动为主要表现;反社会型人格主要表现对他人和社会的反抗言行,具有屡教难改,明知故犯,常以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结局告终,不能吸取经验教训。简言之,主动攻击型人格的行为以自控能力低下为特点,而反社会型人格则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特征。
冲动型人格障碍 - 诊断鉴别


诊断人格障碍者是冲动型,必需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

①有肯定的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②行为暴发不能控制;
③不能控制或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发生争吵或冲突,特别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时;
④情绪变化反复无常,不可预测,尤其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⑤生活无目的,尤其不能事先计划或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或做事缺乏坚持性;
⑥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⑦有自伤行为。

冲动型人格障碍者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较多的,且男性多于女性,但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也发现了女冲动型人格障碍者。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起病早,而且与人的生理因素或童年创伤体验有关,因此,一般的普通治疗没多大效果。在企业里,思想教育工作对这种人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一旦确知这种人是患有冲动型人格障碍;企业应与其家属取得联系,让其去接受专门的精神治疗。很多精神病学专家认为用药物治疗冲动型人格障碍有效果,且比心理治疗效果好得多。



冲动型人格障碍 - 形成原因


1、生理原因

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别是颖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为2%,在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2)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原因

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4、社会原因

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冲动型人格障碍 - 治疗方法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己互相等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
(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他们。










高自尊且极度自恋的人群,更易报复他人


不知道大家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极度觉得自己很出众,眼中似乎容不下别人一丁点。每天不管是在哪里,都需要拿出镜子照照自己,又或者他们永远都是那样,迫切希望获得关注,以此获得满足。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样的人群往往拥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攻击性。

最近一项综述(※此处已修改)表明,自尊心强且极度自恋的一类人,他们拥着着比正常人更多的防御能力和更强的攻击性质。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秦雪莲等学者分析了多篇中外文献(※此处已更改),从自尊、自恋、攻击性三者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发表在《心理学进展》期刊上。

学者表示,自尊心极强的人群同一般人群相比较,其内心存在某一类感觉可以显著地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另一方面,自尊水平越高,愤怒与敌意感越强,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外在行为反应,同时表现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诸如认知重评﹑下行社会比较﹑偏见﹑否认等防御策略,使其自尊免受进一步的伤害,然而也是这种防御性使得自尊心强的个体在自我威胁出现之后,常常轻率地采取行动,将敌意和愤怒指向自我威胁源,故而表现出高攻击性等不良行为。

文中,作者进行大量实验,实验表明,拥有超强自恋型人格的人群显得更期待得到外界的认可和赞许。如若一旦出现恶意评价或者贬低,此类人群内心会产生强大的愤怒不安情绪,他们的内心会潜在存在一种自我威胁,这种威胁模式下,因为自我感的混乱和对自我潜在的不确信,容易造成对自尊的波动,为了获得自尊的平衡往往作出攻击自尊威胁源的行为。

在受到负面社会反馈挑战时,自尊心极强的人会产生即刻的强烈羞愧情绪,进而将这种内向的羞愧转换为向外的高敌意,高自恋者, 在自我威胁条件下则更可能是一种权威受到质疑的愤怒情绪。

事实上,过度的强调自我及过高的自我保护,殊不知对他人也是一种伤害。在自尊和自恋中,我们不应该追求哪一种是更重要的,而是应该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支点,更好的来平衡一切。最后学者强调,“单纯的自尊或者自恋水平也并不决定个体的行为模式,攻击作为一种古老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与天性和教养都密不可分,需要从家庭教养,同伴关系,学校教育等各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提升自尊水平,又要防止其出现自恋或者过高自我优越感的情况发生。”



心理学中的自尊(self-esteem)可以看做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低自尊是指对自己评价和期望较低,并不是说这个人不要脸。这一点和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不同。

 






 



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憤怒、敵意和攻擊行為


JAMES GILL著

陳德康譯

 


摘要

James Gill神父一文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憤怒、敵意和攻擊行為。人所希望的或趨向的目標受到阻礙、便會對所經驗的挫折產生憤怒的回應:憤怒升級便會有敵意的態度,並推動人作攻擊和破壞行為。這是導致毀滅行為的進程,作者要人謹慎地處理。

 


 

有人站在你前面磨拳擦掌,提高聲浪,面部肌肉抽搐。很明顯,他很憤怒。當你指出他的狀態時,很多時得到的回覆是:「我並非發怒,只是心煩而已。」有人很清楚地表現出敵意——他大吵大鬧,責罵他人,目露不屑鄙視的眼神。當你讓他知道你察覺到他的敵意時,他卻否認,並堅持說:「我只是不虛偽,並非敵視他。」

很多時,一個極能幹的人的行為會清楚顯露他的性格是具高度攻擊性。當你提及他的表現時,他會即時自衛,向你作出更正。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我不是作出攻擊,這只不過是自信的表現。」

憤怒、敵意和攻擊等字眼經常在修道人的講詞中出現。當有人向修道人指出他們也有發怒、具敵意或攻擊行為時,他們大多數會感到被冒犯、指責或判斷,並作出自衛的反應。他們認為這些字眼有侮辱性,用作形容他們的行為或表現,即暗示他們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有缺失。

 

因挫折而憤怒

讓我們先看看憤怒是甚麼一回事。心理學家將其列為與目標為本的行為有直接關係的原始情緒之一。當我們感到受阻,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或是感到目標難以或無法達到,便會引發憤怒的情緒,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由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和釋放進入血管的腎上腺素所控制的生理反應,其中包括:呼吸量大增、血壓和心跳加速、血液凝固的速度上升、隨汗液排出廢物的速度加快。這一切令憤怒的人進入戒備狀態,隨時對所經驗到的挫折作激烈回應。這些生理反應若長期持續,能導致心身相關(與壓力有關)病症的病徵。當憤怒的情緒被壓抑或埋於心內,得不到公開宣洩時,這情形最常見。

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由嬰兒期開始,憤怒情緒已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當一名約五個月大的嬰兒得不到他所想要的,會以喊叫、揮動四肢、令身體肌肉繃緊來表達他的憤怒。很多時導致嬰兒憤怒的原因可能只是些微的身體不舒適、活動受到限制或被忽略。當兒童稍長,開始懂得照顧自己,他會因不能令他人明白自己的感受,不懂自己穿衣,或不能成功地自己用餐匙進食,而有挫敗感和憤怒。就學前兒童來說,當有人干擾他的活動,拒絕關注他,取去他的物件,或他經常受到責罵或懲罰,都會感到憤怒。哭、叫、咬、踢是這個階段的兒童表達憤怒的方式。大發脾氣常見於二至四歲的兒童,這代表兒童正努力務求達到目的,同時亦是他發洩因挫折而感到憤怒的方法。

六至十歲的兒童較常以打架、戲弄人、不友善的態度、罵人、嘲笑人、恐嚇、粗魯行為等方式表示憤怒。稍後,到初中階段,少年人會以拒絕與人交談,排斥人參與團體活動,將情緒發洩在動物、較年幼或受歧視的兒童身上等方式表達憤怒。正如心理學家Robert Goldenson在 《人類行為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一書中提及:「在缺乏安全感,對朋輩的批評較敏感,對權威抗拒,要求有私人的空間的情況下」,少年人較易發怒。在一個能挑起年輕成年人的憤怒的境況的研究中,同一心理學家發現挫敗感大多是由他人引起的,「例如:父母的霸道和取笑,侮辱性或譏諷性的評語,責罵或指斥」。導致成人感到挫折憤怒的典型情況可能會涉及:在不公平的情況下遭受損失、儀器失效、有歧視成份的徵稅、不和睦的鄰居、社會不公義的現象。在這些情況下,爭論、批評、詛咒和搬弄是非是常見的表達憤怒方式。在老人方面,尤其是當他們的活動和社交能力已明顯地受到限制,即使只是遇到輕微挫折,他們也會有胡思亂想、脾氣暴躁、惹人討厭的行徑等反應。

 

個人的表達方式

成人表達憤怒情緒的方式,大多取決於他孩提時代發展形成的傾向。Goldenson 指出最重要的形成因素包括:(1) 紀律訓練的方法、(2) 父母的態度、(3) 性別上的差異、(4) 家庭地位、(5) 社會經濟水平和 (6) 性格特徵。他發現中上階層的兒童通常被教導要壓抑憤怒,而屬於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兒童(特別是男孩)則被鼓勵公開宣洩憤怒,認為這是力量的表現。作父親的會不理會或會鼓勵兒子宣洩憤怒,因為他覺得這樣兒子才算有男子氣慨。但是作母親的對子女(特別是女兒)憤怒反應的容忍力較低。父母自己對高中低不同程度憤怒的反應,能成為子女的榜樣,塑造他們的情緒模式。

如上文所說,挫折提供發展憤怒反應的機會,但挫折本身與憤怒不同,並不是一種情緒。挫折是人向目標邁進時受到阻礙而產生的狀況。挫折出現的先決條件是有一個需要、推動力或行動的傾向(通常稱為動機),再加上妨礙該人達到目標的障礙。當一個人認為受到的障礙干擾是不合理或無法估計,而非可預計或無可避免的,憤怒的情緒會更加強烈。另外,由挫折產生的失意情緒會影響人的注意力、思考、計劃的能力和其他與建設和想像力有關的表現。當人的憤怒程度由中等上升至極高水平時,他的行為會傾向無條理、衝動和混亂。

 

隨挫折而來的攻擊行為

人因挫折而感到憤怒是正常、健康和無可避免的反應。在此情況下,作為相連的情感,不論他意識與否,他也會傾向採取攻擊行動。這行動可以是:直接或間接的、 實在或象徵性的、清楚表露或隱藏其攻擊性的、真實或想像的。

廣義地說攻擊性行為是其目的為懲罰或傷害他人的任何行為。它可以只是說話,例如一群憤慨的修生高聲地據理力爭,要求院長收回成命。另一方面,它亦可是確實的行動,例如一群怒氣沖沖的執事推開擋駕的接待員和教區辦事處職員,要求與主教見面,因為主教最近的決策打擊了他們在牧民方面的熱忱和努力。雖然很多時攻擊行為只涉及象徵性的行動,如書寫抗議信表達對未有制止事情發生而感到不滿和激憤,但一個人極度憤怒時,他的攻擊行為可以是實實在在的襲擊、破壞或虐待性的暴力行為。

很多時,攻擊被視作暴力的同義詞,用來形容其目的為導致他人痛苦(或甚至死亡)的破壞性行為,但有時攻擊對象會被轉向至其他動物或物件,甚至是轉移到自己身上。心理學家認為出現攻擊行為的可能性是視乎個人正面對的挫折的嚴重性。三項因素決定挫折的嚴重性: (1)要求達到受阻目標的動機的強度;(2) 妨礙達成目標的阻力的嚴重程度; (3) 現正或最近受到阻礙的動機的數目。但是應記得,每人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受其性情和早期經驗影響。有些人遇到輕微阻力已出現攻擊行為;另一些人要遇到極大阻力才有攻擊反應。若個人感受到的挫折的嚴重性和其攻擊反應的強烈程度起碼維持一定的正比關係,憤怒和攻擊屬正常的心理現象。

 

後天或先天

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首先主張當尋求喜悅或避免痛苦的動力受阻時,攻擊是對此挫折的基本反應。他的論點得到臨床經驗和實驗結果支持。佛洛依德和及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均假設攻擊驅力是人的本能的一部份。最近,Konrad Lorenz和其他一些生物學家提出證據證明攻擊是本能性生物驅力的說法。當有助於生存時,攻擊便會出現,例如: 為了保護家園,阻止入侵者和確保物種的生存。Lorenz指出人類是會自相殘殺的眾多物種之一。兩名不相識的男孩碰面後可能是打架收場,正如兩隻陌生的猴子、蜥蝪、老鼠或刺魚的情況一樣。Lorenz的理論今天受到廣泛的討論。現時仍無法肯定攻擊驅力是否如Lorenz所說的普遍。事實上,有些人、動物、甚至是整個社群甚少或不會有攻擊表現。心理治療家Anthony Storr在他的著作《人類的攻擊行為》(Human Aggression) 一書中說:「到目前為止,仍無足夠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在生理的層次,攻擊反應比性反應的本能性弱。若攻擊的定義不局限於真正的襲擊,則攻擊表現如性表現一樣,可能是人之為人的必要條件。……成功地支配事物、克服障礙、掌握外界事物,是人的本性需要,正如人需要性和食物一樣,而若要滿足這些需要,攻擊是必要條件。」

 

挫折感的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佛洛依德認為挫折必會導致攻擊行為,但是心理學家Neal Miller後來證實有些人遇到挫折時會有其他不同的反應,例如:有些人會變得被動、退縮、服從、或刻意求和、奉承阻撓他的人等。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會有孩童學習的表現,面對挫折時不但不作出攻擊,反而有退化的表現。當不斷遇到挫折,他們會變得像嬰孩,依賴他人,不能自己處理問題。面對挫折時,有些兒童學會變得拘謹和不安,但是在玩耍的場合,他們的憤怒和攻擊力的宣洩程度卻令人震驚。這現象可能可用作解釋在籃球場和修道院、宗教場所的休憩室出現的暴力行為。

在表達方面,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較少顧慮他們攻擊行為的表現。很多時候,男孩被鼓勵要反擊,但是女孩的攻擊行為卻被視為非女性化的表現,不被鼓勵。研究人員亦發現來自貧乏家庭的兒童比來自富足家庭的兒童有更多攻擊行為,但是即使同是來自貧乏家庭,若得家人認同和獎勵,攻擊行為的出現率亦會比不容忍此行為的家庭高。值得一提,兒童是從成人身上學習實際的攻擊行為,而電視節目則給兒童提供大量學習機會。最後,在研究兒童的攻擊行為時,心理學家發現領導模式是一個重要因素。習慣了權威性領導模式的小組在獨處時,很多時會將攻擊對象指向單一位受害者身上。在寬鬆自由氣氛下的小組則傾向互相打鬥或破壞室內的物件。而兩組所表現的攻擊性遠比由民主領袖帶領的小組高。

上文為攻擊所下的定義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接受,但卻得不到佛洛依德派的精神病學家的完全認同。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是攻擊的目的未必一定是「懲罰或傷害他人」。攻擊(aggression) 一詞來自拉丁文aggredi,意思是順向或逆向的活動。對很多現代佛洛依德派學者來說,攻擊未必全是具破壞性。他們認為:要求獲得控制權的衝動,要獲取和行使權力的傾向,都證明攻擊未必會傷害他人。但是有關攻擊行為,心理分析學派理論家仍有很多問題未能解決。在Freedman、Kaplan和Sadock的合著《精神病學完全課本》(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第二版) 中提到「由佛洛依德開始研究探索到現在,雖然我們對攻擊的作用和變化已掌握了不少,但是有關其性質、來源、形成和消失的條件、成長因素如何能導致其病態性的偏差和如何能令其更有建設性地融入人的作息中等課題,仍需努力鑽研。」

 

敵意是推動力

「敵意」通常會與「攻擊」被互換使用。與攻擊不同,敵意被認為隱含有破壞,或起碼有指向破壞後果的意思。敵意(hostility) 來自拉丁文的hostis,意思是敵人。Goldenson 強調敵意的感情成份和其挑釁的意圖,視敵意為「持久的憤怒,加上強烈的報復意欲」。

在差不多所有與精神有關的病症,包括精神病、神經病、性格異常等,敵意都是其中一個原素,它亦出現於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病症。敵意也是正常和健康的人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要將憤怒和敵意兩者區分不易。若你見到的表現是源自長期的欠缺或挫折,而行為本身又可被形容為具攻擊性的憤怒或怨恨,這可以肯定是敵意的表現。

攻擊通常被用作形容行為,而敵意主要是形容感覺和推動力。精神病學者Leon Saul在他極負盛名的著作《敵意的心理動力性》 (Psychodynamics of Hostility)一書說「敵意是一種推動力——意識到或意識不到的衝動、傾向、意圖或反應——目的是傷害或破壞一個不論是否有生命的對象」。隨敵意而來的通常是憤怒的感覺和情緒,若以行動宣洩,會衍生暴力、罪行和令無辜者受到傷害。Saul認為若將人對人不同的敵意表達形式視為機制延續的徵兆——即當人生活於洞穴和森林時為生存而必需有的反擊或逃命反射式行為於今天重現,敵意是人所能明白的。但在現代文明社會,此等行為卻被視為過於橫蠻。他說若被誤解和無節制,此自保的機制會「失控和對人對己帶來破壞」。他指出在此先天的生理機制下,敵意無可避免地融入各種形式的退縮、抑鬱、恐懼、強制、性反常、沉迷、精神分裂等表現中。

敵意的外在表達可以是具破壞性的攻擊,但在某些情況下,亦可偽裝於公義、正直,甚至是愛的面具下。在過失、反叛、戰爭、強暴、虐兒、離婚和自殺中我們看見敵意。兒童通常以饒舌、輕視他人、弄髒地方/物件、尿床、拒絕進食、手足不和等方式表達敵意。成人則以歧視、不滿的態度、煩躁、過度與他人競爭、過度具侵略性、蔑視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表現等方式表達敵意。在所有不同的情緒中,敵意最能令人不安。它能產生極大的罪惡感,特別是當敵視的對象是父母,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是敵對的態度和行為超越了道德的門檻。它不但能引起對報復的恐懼,也能引起對失去愛和認同的恐懼,結果是存在於人內心的敵意(不論是否意識到)成為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主要根源。為了保護自己,脫離這些不安的感覺,我們會採用一些防衛機制,例如:否認(拒絕承認自己正受敵意的情緒折磨)、反向作用(對敵視的對象過份友善或記掛)。被脅持人質會不自覺地使用了反向手段,因為他們覺得若脅持者察覺到自己的敵意,可能會生命不保。精神病者隱藏敵意的方法通常是服從、奉承、自我抑制,為搏取接納、愛和安全感。

 

敵意的起始

敵意不是遺傳的,不是先天性不能改變的。敵意通過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行為傳給子女。在嬰兒和兒童期,敵意的性情已形成——一個極敏感的反擊或逃命心理機制——是缺乏適當的照顧和被忽略的後果。在以兒童和成人為對象的臨床實驗中多次證明,父母行為的制約性影響(不論是善意、不自覺或刻意的),為個人在面對壓力和情緒問題時可能受到傷害的程度播下種子,最終會形成容易產生敵意的性格。若兒童重複經驗到被忽略、拒絕、過度保護或控制,他會預期將來亦會受到同樣的對待,在心內,他慣性地感到恐懼和怨恨,並處於準備隨時逃避他人的誇張和緊張狀態。結果是他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時,會有過敏反應,其特徵是極度憤怒、大發脾氣和報復性的敵意。可惜的是,他早期因感到父母錯誤的對待(不論合理與否)而對他們產生的怒氣,最終會投射到一些未能達到他的期望、需要或要求的人身上。另一方面,具此類性格的人常有罪惡感和自卑感。他的原始衝動——在兒童期和及後——是傷害和毀滅所有他依賴的人,因為他認為自己應得到比目前更佳的待遇。由於他處身一個模糊但持久的驚恐狀況而產生慣性焦慮,令他以為若別人感到他的敵意,便能嚇倒人,令人走開,結果是他反而得不到最渴望的愛和接納,所以敵意通常伴隨有罪惡感和焦慮或恐懼,這些令人痛苦的情感,給不同的情緒和心身病症發展機會。

 

敵意的主要來源

雖然早年的缺乏和因此而形成的情緒模式能加劇人的煩躁、挫折感、焦慮和敵意,但對像Saul 的心理分析派學者來說,煩躁、挫折感、焦慮和敵意的來源主要是圍繞數種強有力的基礎性推動力。它們包括(1)依賴他人和獨立自主的需要; (2) 愛和被愛的需要; (3) 性的驅力; (4)自卑感和自大感(或自戀); (5) 競爭力。Saul說這些推動力「不同程度和比例的組合產生各式各樣的性格和心理病類型及心身病症的病徵」。這五種推動力雖是各自獨立,但關係密切。換句話說,敵意的首要來源是這五種推動力在趨向成熟時受到的干擾。此干擾主要是來自早期與父母在互動上的欠缺,再因後期未能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和交往而惡化。

這篇文章簡略介紹了憤怒、攻擊和敵意的性質、主要特徵和來源。很明顯,三者關係密切,有重疊的地方。但是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專業文章能就三者作完滿全解釋。有一點清楚的是,攻擊作為一種行為,是由於人在滿足需要或達成願望時遇到障礙,感受到挫折,並因而引發憤怒的情緒。此情感與敵意聯合,成為攻擊和破壞行為的推動力。行動可向外,成為打鬥式的表現。行動亦可向內,形成憂鬱、自毀的思想或行動,甚至是自殺。

戰爭、所有的情緒病和大部份在宗教團體內經驗到的傷痛,都與我們所討論的題目有關。在下一期,即文章的第二部份,內容會集中於如何有效和積極地處理這些實在的問題。我們也會討論在這些具影響性、有趣和不斷重現的生活課題上,負責培育、領導和輔導的人可以有甚麼策略,幫助他們的服務對象有更整合和成熟的發展。我們將會觸及的,不只是心理和社會的範疇,亦會特別強調靈性和道德上的含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