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借贷的再思考

 我不是大龙 2015-01-06

2014年,P2P借贷在我国进入第7个年头,依然保持着高速发展势头,每月都会有40家以上的新平台上线,9月份甚至超过100家。截止201411月底,可观测的P2P平台数接近1600家。考虑到存在大量的线下P2P借贷公司和未被观测到的平台,即使去掉其中倒闭、停业的部分,平台的数量仍可能超过2000家。

新平台的进入无疑带来了借贷额的增量,而老平台依然持续发力,交易规模呈逐月上涨趋势。我国整个P2P借贷行业在2014年的月度复合增长率超过8%,估算全年的交易规模将达到25003000亿元,是2013年的1100亿元的23倍。如果加上大量难以统计的线下平台、通道型业务,规模可能超过400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

尽管从数字上看,P2P借贷的规模仍然较小,与银行、信托、基金乃至担保、小贷相比,都还相差甚远。但是其持续的高速增长态势使得人们对于这一行业充满期待,高盛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预计我国P2P借贷的规模至2024年可以达到2万亿(高盛未说明“规模”的具体含义,依其2013270亿的数据,应为贷款余额),考虑到交易额与贷款余额的比例关系,这意味着2024年的P2P交易规模可能接近5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10年仍有10倍左右的增长空间。

与行业高速发展相匹配的是资本汹涌进入据零壹财经的不完全统计,从20141月至今,公开宣布的P2P借贷行业的风险投资案例已经超过30起,估算总融资额不低于7亿美元。预计2015年仍会有大量P2P借贷平台获得融资,甚至少数平台可能在国内或国外上市。

2014年,最令我国P2P借贷行业从业者兴奋的事情莫过于1211日美国著名的P2P借贷平台LendingClub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就达到24.75美元,超过发行价(15美元)65%,总市值超过80亿美元。LendingClub在我国有广泛的影响,许多平台以LendingClub为标杆,声称要做“中国的LendingClub”。

LendingClub的上市号角与行业的广阔前景令人振奋,但是,如果比较LendingClub与我国P2P借贷平台的典型运作方式,情况却不容乐观。LendingClub的业务特色是高度依赖互联网和数据技术,借款人通过网络获取,征信数据从征信局以电子方式调取,信用评估和借款利率依靠模型计算,逾期催收外包。因此,尽管LendingClub2014年上半年的贷款发放量达到18亿美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其员工数量仅有200多人。

良好的征信环境、低廉的基础设施成本和高度技术化、自动化的运作方法,使得LendingClub的运营成本显著低于银行,导致借款人和投资人都能从节省的成本中获益,它已经在事实上大幅度提高了金融中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成本、效率方面的优势是LendingClub能够金融发达的美国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也是其备受追捧的关键所在。

反观我国的P2P借贷市场,情况与此大相径庭。依据项目平均金额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国内的P2P借贷平台大致划分成三类:

1)小微贷款平台,其特点是借款者为个人,每笔借款额较小,一般不超过20万,大部分甚至在5万元以下。这类借款人的获取主要依靠地面推广,由大批的销售人员深入社区、商圈、集市或蹲守在银行门外寻找借款人。销售员工占据这类平台员工的绝大部分比例,动辄达到数千人乃至上万人的规模,导致管理问题成为这类平台的最棘手问题。2014年,这类平台的交易额在线上P2P借贷市场中占据20%左右的份额。

2)小型贷款平台,借款者同样为个人,单笔借款的额度在100万以下,这类借款通常需要抵押,只能通过线下办理,因而既需要一定数量的销售人员,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抵押物评估、处置人员。风险控制主要通过人工评估、处置抵押物进行,技术手段的应用较少。2014年,这类平台的交易额占比最高,估算接近市场的一半。

3)大型贷款平台,借款者多为企业控制人,借款用途多为企业经营或资金周转,单笔借款的额度经常为数百万,最高可达数亿元。这类借款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抵押物进行详尽调查,甚至需要重构企业财务报表,绝大部分的工作同样通过人工进行,还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机构(例如担保公司)的力量。2014年,这类平台的交易额估算在30%左右。

从上述对三类P2P借贷平台典型特点的介绍可以看出,迄今为止,我国的P2P借贷行业仍然是高度依赖人力的经营模式,其数据化、技术化手段的运用甚至不如正规金融机构,更遑论风险控制能力与内部管理能力,因此很难有任何效率或成本优势,大体上属于劳动力密集而非技术密集行业,与LendingClub不存在可比性,也很难从LendingClub的成功中获得短期内有价值的经验。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把P2P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代表性行业,探究互联网在直接借贷领域的直接作用及其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促进。可以发现,在借款端,由于借款人主要通过线下获取,互联网对降低获客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在风控环节,大部分平台依然严重依赖人工进行信用评估、风险定价、逾期催收和不良资产处置,大数据风控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唯一发生变化的,只有借款端。借助于互联网基础设施低成本的接触到有理财意愿的网民,将其传化为投资人,使得零散的资金能够通过网络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年度交易额达到数千亿的行业,是互联网对于借贷行业的唯一直接贡献。而导致这一贡献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互联网,更多在于政策的宽容与监管的善意——为了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小微市场的短板,鼓励普通个人和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个人借贷,赋予它们一定程度的“合法集资”权。

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主要作为集资渠道出现,具有典型的粗放化、工具化特点,运用程度极为粗浅,这正是许多金融界人士认为我国的P2P借贷无任何实质性创新,仅仅充当资金渠道的根本原因。

这一评价在P2P借贷的当前状态下并不偏颇。实质上,大量P2P借贷平台的竞争正表现为互联网获客(获取投资人)能力的竞争。由于在借款质量、风控能力方面不占优势,绝大部分P2P借贷平台并无优质资产生产能力,尽最大可能从互联网上归集资金,把自身打造为充盈的资金供应渠道成为其维持生存的根本手段。

2013年之前,上述逻辑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碍,因为平台数目有限、资金需求有限,网络资金的供给相对充沛。但从2013年开始,P2P借贷行业备受瞩目,大量平台涌现,各类金融资产纷纷借助网络渠道进行销售,而P2P借贷投资用户的数量并未等比例上升,这就使得网络资金的供应开始短缺。

这一状况在2014年愈发严重,目前的P2P借贷投资用户量大致在200万人左右,较之去年增长不足一倍,人均年度累计投资额超过10万元。存量用户的可挖掘潜力有限,老用户黏性开始下降。更加可怕的是新用户的开发成本急剧攀升,平均每个新投资用户的获客成本突破300元,介于300500元之间,个别平台甚至高达上千元。

假设一个2014年成立的新平台,年度交易量为10亿元,为此需要至少1万名借款人,按照一般情况估计,其借款人开发成本将达到500万元。而按照通道费用3%计算,平台一年的营业收入为3000万,借款人开发成本将超过营业收入的16%。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新平台的人均年度累计投资额远远低于10万元,借款人开发成本超过营业收入的30%乃至40%并不是个例。

2013年,部分有资产生产能力的P2P借贷平台逐渐淡出投资人的运营,转而专心生产资产,把债权的销售外包给获客能力较强的平台以降低自身的成本压力。而大量曾打算自建互联网投资端渠道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也开始知难而退,不再规划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梦”,正是其对互联网获客成本高昂的反应。

在互联网对借款端、风控端均未直接发挥显著作用的情况下,唯一可发挥作用的投资端也面临恶性竞争的格局,将对P2P借贷行业产生非常复杂的影响。部分平台的风险可能被放大,行业最大的担心在于一些平台可能因为无法承受高昂的获客成本而挪用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新客户开发,如此反复循环形成旁氏骗局;而一些正常经营的平台同样可能因为获客成本的高企而难以扩展业务,甚至不得不停业、跑路,引发新一波倒闭潮。

不过,痛定思痛,获客危机也并非全然只有负能量。互联网红利在P2P借贷行业远未达到充分释放的地步,一方面饱受管理之苦的小额借贷平台(由于其资产质量较好,投资端获客成本相对较低)正在积极尝试数据化、技术化手段的应用,试图早日借助线上资产开发和大数据技术打破劳动密集型困局;另一方面,部分P2P借贷平台因其品牌形象、运营策略获得了低成本获客的优势,可能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从而更好的发挥规模优势。

而对大量在获客迷局中苦苦挣扎的普通P2P借贷平台而言,如何真正掌握互联网运营的精髓,把投资人交互频度极低的投资、理财行为转化为频度较高的社交、生活、金融服务行为,在更大范围内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消费化、娱乐化泛金融需求,从而增强客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将成为其生存的最大考验。

这些机遇的实质,正是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对于P2P借贷来说,互联网不应仅仅是工具和渠道,而应是平台、是交互、是服务、是场景,才能构成行业的真正出路。随着近期股市的向好,资金端的压力预期更加沉重,2015年很可能成为P2P借贷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市场化的借贷服务机构能否在压力之下创新求变,能否真正深化互联网的应用,从而把自己打造成货真价实的互联网金融,很可能将构成未来23年内行业路径探索的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