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道芳:中国最早之天文仪器《璇玑玉衡》

 johnney908 2015-01-06
《夏小正》天象年代考
  黄 道 芳
  (本文发于《先秦史研究动态》1993.1总第23期)

  《夏小正》是一极为珍贵的古文献资料,尤以天象记载;在观象授时的年代,有这样内容丰富,记载可靠的资料实属难得。但只因其年代久远,文字简奥,又缺少图像,致使历代学者难窥其天象之全貌,其年代问题也就悬而难决。
  《夏小正》所载天象如下:①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二月,(缺)。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
  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 斗柄悬在下则旦。
  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
  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
  十一月,十二月 (缺)
  以上记述,寥寥数语, 表面看去,十分简略。若稍加分析,即可看出其内容相当丰富,记载也很详实。在天象方面, 除记有数十颗举目可见的亮星外, 还有太阳位置, 银河走向, 在记述天体动态方位时, 有见、伏、中、内,上下东西南北四方, 在观测时间方面, 春、夏、秋、冬, 晨昏并举, 这些内容, 即使在后来历法成熟时期, 排列整齐的《月令》也难与之相比。既然它有如此详实的记载,以今日之科学推演, 其全天天象与年代问题将不难解决。
  要解决《夏小正》之全天天象与年代问题, 首先要弄清《夏小正》所使用的月份是属阳历还是阴历。应当说在观象授时年代, 所使用的月份通通是阳历月。“四仲中星”定季节,无疑应属阳历体系,《夏小正》通篇是以恒星、(包括太阳)定月序全无月亮的痕迹, 当然也只能是阳历, 不会是阴历。即使在阴历出现以后的“斗建”“月令”中的月, 也只能是阳历月。如《淮南子?天文训》所云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 复反其所, 正月建寅, 十二月建丑, 一岁而匝, 终而复始。 ”如果使用阴历月,能一岁而匝, 终而复始吗? 所以说《夏小正》所使用的月是阳历月。既然是阳历月, 其月序就必须严格地依节气而列, 尽管当时还未必有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但二分二至是可以肯定有的, 所以它的月序排列与后来的节气并不相悖。其次应弄清《夏小正》每月所记天象, 是指该月的哪一天, 是月初还是月中? 应当说是指月初。它以恒星定月序, 所记天象必须是该月的第一天, 不会是月中或其它日期, 这一规律在我国传统天文历法上一直保持至今。 ② 至于晨昏观测时刻,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古今如是。按古历“冬至昏明中星去日82°,春分秋分100°,夏至118°,率一气差3°,九日差一刻。”③《夏小正》时代未必严格遵守这一规则, 但冬至昏明也必须在酉前卯后, 夏至必在酉后卯前, 才符合实际情况。
  关于《夏小正》全天天象与年代问题, 其记载中有三条重要线索, 一是“九月内火, 辰系于日。”它比较准确的提供了当时太阳位置, 它是判断年代的关键; 二是记载中反复出现的斗柄指向。只要按岁差计算出当年北斗七星的位置, 其全天天象已八九在握; 三是“七月汉案户。”河汉在天, 恒古未变, 银河在恒星间的位置不受岁差影响, 随着天球视运动的变化,晨昏所在, 纵横有别,以银河走向来验证某一年代, 某月、某日、某时的天象, 是绝对可靠的。《夏小正》这一记载是个标尺, 稍有不符, 历术难成。
  现在来探讨《夏小正》的年代。按“夏小正”正月必在立春这个节气上, 而月首又应在立春前几日, ④故九月初必在寒露前几日。所谓“九月内火,辰系于日。”这里没有举晨昏,内火是指大火(心宿二)与太阳同时出没,终夜不能见。故又称“辰(大火)系于日”。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九月初太阳不离大火左右。古人分周天为365.25°,太阳每日东行一度,九月初约在寒露前五日,距冬至约79日,此时太阳在心宿沿黄道东行历心宿7°15′,尾宿16°11′,箕宿8°55′,斗宿23°53′,牛宿7°41′,女宿11°40′,冬至日至虚2°,共计约行78°,合古度79°, ⑤由此可得出《夏小正》冬至日在虚2°,当今冬至日在尾15°,其间相去56°,按岁差计《夏小正》天象距今相去约4000年(71.6×56=4009年),即公元前2000年我国夏代的真实天象。
  当年北斗七星正横旦在子午线的午位上, 北斗第六星开阳靠北极最近,去极度约14°,在中原地带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终夜不没。当是的星空全貌大致是: 太乙是当时北极星, 去极3°余, 冬至日在虚2°, 春分胃9°, 夏至星初度, 秋分氐12°, 在赤道附近之二十八宿有宝、壁、奎、娄、胃、昴、毕、觜、星、张、翼、轸、氐等十三宿, 角、亢、房、心、女、虚、危等七宿离赤道也不太远, 是近5000年内二十八宿靠近赤道最多的年代。以计算方式求古代天象不仅十分烦难, 而所计算出的数据于一般读者未必能领悟。
  笔者按我国传统天文学原理研制成一种“天文历象盘”,⑥在这个盘上无需任何计算,可直接推演出古今任意年代的全天天象,今将该盘推演出公元前2000年的全天天象绘制成图,再将此图置于一种古代天文仪器上《璇玑玉衡》,⑦如(图六)所示,按时空关系加以转动——时刻盘上的0点对准月份日期,天盘上带箭头的授时线对准时刻。则《夏小正》所记天象历历在目无需繁言。为省篇幅今将单月天象出示于后。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推正月日在营室13°,招摇指寅(北斗第七星摇光与大角的连线方向,它与北斗第四、五、六星的连线约成30°)昏参中,旦尾中。据“参枕魁首”初昏参中,斗柄(北斗四、五、六星)自然下垂。鞠星不详。(图一)
  二月,(缺)
  推二月日在娄2°,招摇指卯,昏井中,旦斗中。
  三月,参则伏。
  推三月日在昴7°,招摇指辰,昏张中,旦女中。参宿在太阳以东约25°,晨不见。(图二)
  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
  推四月日在井初度,招摇指巳,昏角中,旦危中,昴宿在太阳以西约40°,晨可见,南门入角宿约5°故曰初昏南门正。
  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
  推五月,日在鬼初度,招摇指午,昏心中,旦壁中,参宿在太阳以西约40°,晨可见。大火即心宿二,初昏在太阳以东约117°故曰初昏大火中(图三)。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推六月日在张2°,招摇指未,昏尾中,旦胃中。按正月初昏斗柄悬在下,至六月同一时刻相去五月,斗柄西移150°,但夏至日长,初昏应再过一时辰,斗柄又西移30°,与正月初昏相去180°故曰六月初昏斗柄在上。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悬在下则旦。
  推七月日在翼15°,招摇指申,昏斗中,旦参中。汉案户,指银河竖南北。未举晨昏。实际天象是银河晨昏皆南北向,只是南北调过头而已。故未举晨昏,初昏织女正处在子午线偏东。旦参中,斗柄自然朝下。(图四)
  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
  推八月日在亢初度,招摇指酉,昏女中旦井中。大火在太阳以东约30°,故晨不见,参宿在太阳以西约120°,参宿中天在寅时初(约三点半)天尚未明。此记有误。
  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推九月日在心初度,招摇指戌,昏危中,旦柳中。大火在太阳以东约2°,二者几乎同时出没,大火终夜不能见,故曰内火,辰系于日。(图五)
  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
  推十月日在箕8°,招摇指亥 ,昏壁中,旦翼中。南门在太阳以西约55°,昏不见,织女在太阳以东约20°,晨不见。十月天象记载有误。
  十一月,(缺)
  推十一月日在牛1°,招摇指子,昏奎中,旦亢中。冬至日在虚2°。
  十二月,(缺)
  推十二月日在危10°,招摇指丑,昏昴中, 旦心中。
  前面推演出《夏小正》十二个月每月初的天象,值得一提的是《夏小正》还有一非常重要的天象,它在《夏小正》一书中只字未记,但却散见于历史上其他各类典籍中。对后世起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就是《夏小正》冬至半夜子时天象(见图六)也就是后来历家治历唯一有依据的历元天象。⑧就是这幅天象,它揭示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历史学中许多重大疑案。
  ⑴四象分天。二十八宿环天一周,天旋地转永无止息,曾几何时他们各占一方,并永久的保持着这种方位关系而至今不变。即: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仔细看看(图六)二十八宿的方位布局;苍龙居东,玄武在北,白虎居西,朱雀在南,不偏不倚各占一方,《夏小正》年代虽没有完整的二十八宿,但四象之说定起源于这个年代,二十八宿之发生离不开这个胎盘。
  ⑵在我国传统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与十二辰、十二次、东北西南、六律六吕、十二月,十二分野几乎都有一种固定的对应关系,如《史记?律书》《淮南子》乃至今日之《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这种对应关系都是在《夏小正》这个历元天象上划定的。详见(图六)这种对应关系至西汉刘歆才小有改变,⑨《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称“星宿南中天的时候,这是十二辰与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也正好一一对应。”⑩而事实上任何年代任何一天都会出现星宿南中的天象,只是出现的时刻不同而已。若以当今星宿南中(2月10日半夜零时)的天象去支配那些方位,已是面目全非。应该说只有在《夏小正》年代冬至半夜子时——星宿南中才有这种对应关系。
  ⑶斗建。《夏小正》年代北斗七星的位置十分特殊,它正处于子午线的午位上。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才会有不偏不离的正月建寅……十二月见丑的关系。《鹖冠子》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这绝非秦汉年间天象,在《夏小正》二分二至初昏时刻,斗柄正指东、西、南、北。无一偏差,到当今此天象已不复存在了。当时北斗七星处于子午线的午位上,每逢冬至、夏至半夜子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星象,《淮南子?天文训》称“子午酉卯为绳……日冬至北斗中绳。”说的就是这两个特殊星象。唐?瞿昙悉达不解个中缘故,在《开元占经》中竟将前一斗字改为井字。后人也无从判定孰是孰非。
  ⑷岁星纪年,岁星纪年起于何时实难断定,但自战国以来无论哪一种岁星纪年法,都离不开一个恒星天来作为岁星运行的背景,《史记?天官书》称“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 《淮南子?天文训》称“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行二十八宿。” 《开元占经》称“甘氏曰:摄提格在寅,岁星居丑,正月与建斗牵牛织女晨初东方……。”仔细将上述文字与(图六)对照,岁星居丑正值斗牛间,当然应与之出没。不难看出,《天官书》、《淮南子》、《开元占经》中甘、石岁星纪年,通通是在《夏小正》这个历元天象上面推演出的。这说明岁星纪年法是战国前后一般文人纸上谈兵的东西。与实际天象毫不相干。岁星(木星)约12年11会。古往今来,那有移年隔月月月晨出东方的岁星?
  小结
  一) 《夏小正》所记天象是公元前约2000年我国夏代的天象实录。每月天象举月初,其单月详实,双月疏漏有错,这可以看出,从“四仲中星”定季节过渡到以恒星定月序的痕迹,应当说把一年定为十二月是起于《夏小正》,《夏小正》所记天象十月有误,八月有小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个天象的完整性,因为它对北斗、太阳、银河等的位置都记述得十分准确,这些足可以概括当时天象的全貌。近代有人把《夏小正》所记天象说成是多年代拼凑的。那是盲人摸象,不可轻信。
  二) 《夏小正》顾名思义是我国夏代颁行最早的一部历法。它是纯阳历。这种纯阳历历夏商二代,使用年代相当长远,大致到西周时才有阴历概念,当阴历出现后,这种阳历也长期与之并存。在阴阳历开始并行的年代,人们不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是很难找到阴阳历的调配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月序的排列就会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在古文献中这种现象是常见的,而有的学者总一口咬定我国自古无阳历,在古文献中遇到上述麻烦时,就概以阴历为准,夏正不行行殷正,殷正不行行周正,凿空附会,三正终难自圆其说时,也就无可奈何了。
  三) 《夏小正》冬至半夜子时的天象,是我国最早最完善而唯一有天象依据的一个历元天象,它不独是《夏小正》天象的核心,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历史学的一关键,它对后世有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历算家、占星术、阴阳家、五行说等等,无不对它顶礼膜拜,随时都流露出这个天象的胎迹来。熟悉了这个天象,在阅读古籍文献时,许多有关天象方面的文字描述,都可在上面找到天象依据,许多天文方面的疑难,都可从中得到解释。
  注释
  ① 摘自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P683,只录经文,未录传文。
  ② 当今北京天文馆出版的《天文爱好者》每月公布的天象均指月初。
  ③ 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七)P2192
  ④ 国语曰“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士乃胍发,先时九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古代史官为不误农时,必在节气前提前告诉百姓准备耕作,故月首均排在节气前。
  ⑤ 本文二十八宿的黄道距度取清《历象考成》乾隆甲子年恒星黄经黄纬表,它与今值无甚差异。
  ⑥ 《天文历象盘 》是一推演古今天象变化的天文仪器,它有岁差、定朔、推交食、步五星四个内容。
  ⑦ 《璇玑玉衡》是一古代天文仪器,具体内容见《史记?律书》后一段文字。如图六只要把天、时、地(月份)分开,又同心的组装起来加以转动,就可以演示出任何时刻的天象来。
  ⑧ 古人治历,首推上元, 即“冬至夜半甲子朔旦,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自此七矅散行,不复余分普尽,总会如初。”这是古代历家理想的历元天象,而则是一个有依据的历元天象 。
  ⑨ 这种对应关系,至西汉浑天说兴起,以浑象平图代替了盖图,于是东西方位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十二月(二四节气)的排列也倒转过来,见刘 《三统历谱》。
  ⑩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P318。

  这里略图,后面贴旋玑玉衡十二月各月天象图璇玑玉衡十二月天象
  正月:
  《夏小正》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鞠星不详,初昏参中天,斗柄指在下
  《周易?乾坤》
  初九:潜龙勿用。
  -----正月初昏苍龙七宿均在地平线下(角、亢、氐、房、心、尾、箕)

  二月:
  《夏小正》
  二月, (缺)
  《周易?乾坤》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二月初昏,角、亢宿出地平线,二月龙抬头,几千年来只有此年代天象才有二月初昏龙抬头的天象,农民进入田间开始准备春耕的前期事务

  三月:
  《夏小正》
  三月,参则伏
  -----三月初昏,参宿西沉很快落入地平线以下
  《周易?乾坤》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地上农民终日忙于春耕劳做,起早摸黑虽辛苦劳作没有过错的四月:
  《夏小正》
  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
  -----四月昴宿在太阳以东37度多,天亮前能见到昴宿从东方升起。初昏南门正(南门中天,南门星在角宿与亢宿之间,纬度很底,见付图)
  《周易?乾坤》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四月初昏整个苍龙七宿跃入地平线以上,就象成长的少年欢快活跃,地上的庄稼快速生长,风调雨顺盼着秋季的丰收

  五月:
  《夏小正》
  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
  -----四月参宿在太阳以东36度多,天亮前能见到参宿从东方升起,初昏大火(星宿二)中天
  《周易?乾坤》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五月整个苍龙中天,横卧午位上。利见大人,地上农民对庄稼除草浇水施肥

  六月:
  《夏小正》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六月初昏斗柄正指向天顶
  《周易?乾坤》
  上九:亢龙有悔。
  -----六月初昏整个苍龙在西北方位,很快沉入地平线以下,悔:悔亡、逃亡。

  七月:
  《夏小正》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 斗柄悬在下则旦。
  -----七月汉案户,银河南北向。初昏织女中天,斗柄指向下时(时为3点30分)则快天亮了(太阳在斗柄指向以东58度多)。
  《周易?乾坤》
  坤卦爻辞由上六反排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七月初昏龙角(角宿)沉入地平线以下,实为苍龙进入西方白虎领地不免有一翻龙争虎斗,地上也是最易有战争的季节。其血玄黄,西方日落黄昏之景象

  八月
  《夏小正》
  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
  -----八月初昏辰星(星宿二)西沉,参宿上中天时(时为3时42分)则快天亮了(参宿在太阳以东124度多)。
  《周易?乾坤》
  六五:黄裳元吉。
  -----八月初昏整个苍龙已大部份西沉故“黄裳元吉”。

  九月:
  《夏小正》
  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九月太阳在房、心宿之间,同时出没,故内火,辰系于日。
  《周易?乾坤》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九月地上农民进入一年的收割收藏季节。无咎无誉,很正常的事

  十月:
  《夏小正》
  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
  -----此记应为十月织女正北乡则旦,南门见。十月太阳在织女以东28度,织女过下中天后则要天亮了,而天亮前南门从东方升起


  《周易?乾坤》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十月,年年十月初昏,当营、壁室中天时老百姓就要去为王室修建宫室,虽不能一时修建好但到时就能回去,故无成有终。
  

  十一月:
  《夏小正》
  十一月(缺)
  《周易?乾坤》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方大即营、壁室四星。习,习为飞鸟,不习指十一月初昏北方朱雀已大部西沉。无不利,在这个季节没有什么不利的事件。

  十二月:
  《夏小正》
  十二月(缺)
  《周易?乾坤》
  初六:履霜,坚冰至。
  -----十二月,最寒冷的时候到来

  
从以上璇玑玉衡各月天象看《周易?乾坤》所记多为实录天象和物候,而《夏小正》所记很明显是由璇玑玉衡推步而来,如九月所记“内火,辰系于日”这种天象是看不到的,但他在璇玑玉衡上知道太阳的位置,还有就是什么星在什么位置则旦均是推步天象,且它的昏旦所指多为卯酉线上时刻,并非季节性昏旦时刻。还有就是此时的璇玑玉衡精度不是很高,所推天象有一定误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