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永在精雕细刻中

 江山携手 2015-01-06

                      美,永在精雕细刻中

                                          孙长江

写记叙文,尤其是写事的记叙文,离不开场面描写。可以这样讲,一篇写事的记叙文的成败,小作者们那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煞费苦心炮制出来的文字中是否能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来,常常不在于小作者们选择了多少材料、写了多少个场面、用了多少优美的词汇,恰恰在于那场面描写的优劣。

那么,什么叫场面描写呢?一句话,指的就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当然包括记叙文)中,由人物在一定的场合里相互发生的关系而构成的生活场景。场面有大有小,大到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成千上万的人在拼杀,成千上万的马在嘶鸣;小则可小到一街一院一屋一室,三五个人或候车、或购物、或对弈、或闲聊、或共赏一轮月、或同评一篇文……但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事件繁杂、人物众多。

要想写好场面,首先必须要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地展开描写。这很重要。

分清主次,讲的就是要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去选择材料,打个比方说,场面描写中的每一个材料就是一个“力”,而场面描写只靠一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的是所有的材料的“合力”;而这些材料的能力又有大有小,分工也不同。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对于那些担任次要工作、且能力相对小一些的材料,我们就不应该“大肆渲染”,而对于那些担任主要工作、且能力相对大一些的材料,我们则应当给予厚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所有的材料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用“集体的力量”去完成一个场面的描写。

又因为在一个场面中,面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总分的关系。一般地说,先总后分再总是一种最佳的结构方式。先总说是一件什么事,然后再从容不迫地分而述之。此刻,又涉及到了详与略的问题。记住,不要搞“平分秋色”,应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那些担任“主要角色”的材料,用尽气力,精雕细刻;对于那些也须“登场”但不够重要的角色,则点到即止。

有这样一个命题: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的世界里。当你穿上新衣步入校园的时候;当你全神贯注倾听老师演讲人生的时候;当你在花园里或野外享受大自然温馨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自己就荡漾在美的长河之中。

请你回顾一下往日的情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集中笔墨,围绕其中一个场面进行描写,突出生活中的美。字数400字左右,自拟题目。

这个题目的中心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生活中的美。至于用哪一个场面来突出这个中心,那自主权全在小作者自己了。说起美,还真不能再说几句。美,是多种多样的,和谐的、不和谐的;华丽的、朴素的;端庄是一种美,有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更是一种美……切不可一提起笔来写美,便想到只有“花”才美,而“小草”则缺乏美。事实上,“不和谐”中的“和谐”,恰恰是发生在中学生中的真切的美。写出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美。

笔者的一个学生选择了材料中所提供的“一场球赛”这个场面。看那文字,真有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大家风范;看那笔法,又多么从容不迫!先总后分再总;写场上,更写场下;写运动员,也写场外观众……虽属片断描写,却写得有头有尾,相对完整,实在是一篇在许多方面都能给我们以启迪的好文章。

校园里,热烈与朝气总是跟着中学生跑。这不,吃过午饭,拥挤的中心又转移到了操场,篮球、排球、羽毛球,此起彼落。排球网两边,正严阵以待,一场自由组合的“国际性”球赛开始了。“国际裁判”一声哨响,球,就开始从这一边飞向那一边,来来往往几下,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场外观众,呐喊助威,敲盆的、击碗的、喊号的、鼓掌的……简直比运动员还累还忙乎。尽管是“国际比赛”,也还是会有失手的;手一偏,球发歪了,于是,旋转的球,就向着热情的观众迎面飞去,弄得措手不及,盆呀碗的,就叮啦当啷掉了一地。于是,场上场下,又掀起一阵笑的热浪。

站在场外观阵助威的我,望着这一切,禁不住心中热浪涌起,暗暗喊道:我爱你,校园,因为你真美!

要想写好场面,写出场面中的美,更要写出那特定场景中的气氛来。气氛本身就是美。气氛,决不来自于文字外小作者的讲解,必须由场面中的细节去昭示、去渲染,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小作者对某一场面中的某些细节的精雕细刻去影响读者、去感染读者,让读者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欣然地接受那融于文字中的情绪。作为小作者的你,首先要“捕捉”到场面中的不同人物面对同一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细小而微妙的活动,继而带着饱满的热忱将它们精雕细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一旦发生必然会产生出来的某种气氛”召唤到你的笔下。

有这样一个命题:

当考卷发下来后,考得不好的同学必然会有着不同的表现。请你用400字左右的文字,写一个由这些表现不同的同学构成的小场面。

在这个命题中,那同一事件就是:面对着自己考得不如意的考卷,而你──小作者所要做的就是把你在生活中曾经经验过的“他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可能发生、必然发生的那些细小而微妙的活动,以及这一切在发生时又必然产生出来的气氛召唤到你的眼前来。

笔者的一个学生写下了下面一个小场面:

笑不出来了!我们这些平时大跳橡皮筋的丫头片子和那几个整天和足球滚到一块的臭小子们。考试卷发下来了,迫不及待地看看分吧,糟,70分的、60分的、不及格的,一个个垂头丧气,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也真有不服气的,重又勇敢地抬起眼皮,仔细地看着卷子。是不是老师分合错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更有抱着一线“绝路逢生”希望的,公然怀疑起老师的卷是不是判错了?结果,大失所望。猛然砸了一下自己的头,算是对自己的惩罚。角落里的那位“橡皮筋大王”已经半天没出大气了,突然使劲擂了一下大腿,痛苦地叫道:“天呐,明明是乘,怎么就知道加呢?”“喂,你上哪去?”同桌的眼圈红了半天了,见他说也不说,站起身就往外走,我忙拦住他,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甭拦我!”他挣了出去,从地上用脚一搓一勾,把足球抱在了怀里,“我找老师去,让他帮我看半个月足球!”

教室里,终于安静下来。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这重又安谧下来的氛围中积聚着、积聚着……

当然,要想写好场面,决不仅止于此。那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机智;但请记住,写生活,写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自己的笔精雕细刻出来,总会有效果的。

附录一:‘98年高考前夕,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特约笔者给考生们写点“叮咛”,于是笔者写下了本文。现一并附上。

“场面描写”应抓住些什么?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场面描写,那就是由人物在特定的场合里相互间发生的关系而构成的生活场景。一般地说,高考如果考到场面描写,也一定是小场面。但不管怎么说,场面描写有一个共性:事件繁杂,人物众多。因而在结构的把握上就不能不讲究一番了。

记住:结构上作到“总──分──总”是会给你的作文带来许多好处的。一是这种结构方式可使你那虽为片断描写的作文写出来时相对完整,有头有尾,耐读,耐读的作文分数自然少不了。二是考场气氛紧张,把握住了这种结构就可做到心中有底,不慌不乱,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总写,用一个描写句,交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若能一下子就把你惟一的读者──考官带进某种境界或氛围,那就更好了。分写,用几个描写句,将你设定好的几个不同的人物面对着同一件事所做出的不同的反映、表现、行为、语言描写出来,写得越有生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满象那么回事”越好。然后再总写一句作结。应该说,这样去构思就可以做到不仅临场不惊也不乱,而且回迅速地达到一种境界:镇定而从容,许多先前未曾想过的情、理、趣,此刻俱奔来笔底。

尤其该多说几句的是,分写的时候心中要反复想着八个字: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你设定的某个人物,以及他在某事发生时的“表现”。“点”不宜过多,二三百字的小作文,以二三个“点”为佳;即便是很大的场面,也从未有一个作家会去得不偿失地追求面面俱到,总是用“点”来带“面”的。几个描写“点”各代表一种意见、一种类型、一种反映、一种在某事发生时必将产生的做法。这样,几个“点”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一个“面”,一个生活的层面,一个表面上看只有几个人在活动,实质上是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的场面了。

在此基础上,更要学会“呼风唤雨”。利用材料为我们提供的一切“有效信息”为场面描写中的气氛服务。人物高兴了,用“小溪的水流得更欢快了”来衬一下;人物沮丧了,用“天边飘来的云,仿佛也带着老大心思似的”来烘托一下;事件太繁杂了,心绪太烦乱了,此刻若用“天上下起毛毛雨,一点一滴也关情”来点染一下;文章要做结了,用“窗外的那株迎春花,开得更火爆了”来暗示点什么……总之,风雨无情人有情,为了我们文章中的气氛,就让那“风”呀“雨”呀的做点不大不小的“牺牲”吧。

附录二:下面是笔者的学生练笔写作场面时的一篇佳作及笔者的评语。本文曾发表在哈尔滨的《广播电视周报》上。

                考试失败后

                                     刘美蓉

发卷了,难兄难妹们提了提忐忑的心,努力地调整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阿迪是个快乐且洒脱的女孩。她把卷子往桌上一扔,“怎么样,我早说过我不行吗!”她直着嗓子怏怏地说着,说完一屁股坐了下来,不知在想什么。丽把卷子传给了蓉,蓉使劲地盯着丽,想从她的眼里看出点什么;丽却木然地走开了。蓉偷偷瞟了瞟那红的数字,心里一沉,嘴抿了下,可小鼻子却不由得抽动起来:“这算什么……”璐一声不吭,她把卷子打开,趴在桌上改那些空着的空儿,笔尖在纸上沙沙地跑着,这时,阿迪微笑着走过来对蓉说:“我给你唱支歌吧!《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蓉抬起没有神采的眼睛,瞪着迪。忽然,两颗大大的泪滴从迪那硬挤出来要安慰一下蓉的笑脸上滚落了下来,蓉的那句已到唇边的话“唱,再唱该回家了”,一拐弯,变成了:“冬天来了,春天还远?”朦朦泪眼中,她发现迪咬了咬嘴唇,走开了。

一方教室,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只听见所有的笔在纸上沉重地快乐地奔跑着“唰唰”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