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打骂压迫挑剔转嫁自卑获得优越感

 青衣问道 2015-01-07

用打骂压迫挑剔转嫁自卑获得优越感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理论,《藻海无边》中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和罗切斯特的婚姻悲剧部分源于主人公罗切斯特未能对自卑感做出适度的补偿,对自卑过度补偿导致优越情结。

剖析其对自卑感补偿不当最终酿成悲剧,从一个侧面更好地阐释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和他们的婚姻悲剧。

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

 用骂人掩盖自卑 (投射、自卑、超越)

心理分析:人们通常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投射到他人身上,骂人则是投射的外在形式。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投射是处理内心冲突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人们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减轻焦虑,采取一些方式(如投射,合理化),来保护自我。有些机制是建设性的,如升华,不过,大多数机制是消极的,如攻击、骂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骄傲充满了优越感。可在人心目中往往是另外一个形象,甚至贬低,辱骂,这种自卑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这在自尊心极强的内心势必是个极大的冲突,用骂人应对内心的冲突。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骂人的行为正是如此。

阿德勒理论的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优越而奋斗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而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这种人不太受社会欢迎。





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读阿德勒《心理与生活》


    
了解阿德勒是通过《超越自卑》开始的。和弗洛伊德类似,阿德勒的心理学称不上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作为一名医生,他的理论分析取材于病人的病例。同样可以看到,整个心理学史并没有给阿德勒留下足够的地位。然而,他的一些重要观点,个体心理学的提出,以及分析个体心理的方法,对后来的心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分析个体心理时,阿德勒非常强调三种方法:个体在兄弟姐妹中的出生顺序、个体在孩童时期的记忆以及梦,第三点也是弗洛伊德所极为重视的。在出生顺序问题上,阿德勒对长子、次子和最年幼的孩子着墨最多。以长子为例,在次子出生之前,长子处于注意力的中心,而次子的出生,则宣告了这种地位的剥夺,从而可能影响到长子后续的发展。在他给出的案例中,酗酒、偷盗等问题长子的几率很高。想想自己也是长子,忍不住把这些东西往自己身上套。还好,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问题。这一点上暂且不展开谈。


阿德勒对自卑的解释更能引起我的兴趣。自卑这个词,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我们常识中的贬义,而更接近中性。“自卑是个体进步的动力,是追求优越的源泉。”这并不难理解,自卑让我们认识到差距,从而努力弥补,追求优越。每个人,不管他承认与否,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感。但阿德勒的高明之处,在于提出了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这一概念,并阐述了它们与自卑感、优越感的区别。自卑情结不等同于自卑,它是自卑的延伸,是自卑感延续一段时间之后,朝着无用的方向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病态心理。如果说焦虑、害羞、羞耻、过度敏感是自卑感的外在表现的话,远离人生问题、与问题保持距离则属于自卑感的延伸,属于自卑情结的表现。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在自卑感延续这一过程中,往往会伴随产生优越情结。优越情结是自卑情结的附属物。前面说过,自卑感促使人们向前,为征服而奋斗,这一奋斗要求人征服眼前的不足,不断地追求安全,追求更好。然而,如果追求的过程中受挫会怎样?遇到重大的困难、危险、伤痛时,有一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前进的路被阻挡了,很多人会选择退却。更加严重的情况则是,丧失了再次尝试的勇气,蜷缩在角落里,永远逃避问题。这个时候,自卑感没有得到积极地弥补,个体则会寻找另外一条路:为自己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为他的行为寻找理由,因为怕失败,而和大多数同伴保持距离。这个时候,他们会觉得享受,觉得和人生任务隔离是一种特权,是一种负担的减轻,使得他们比别人强,这就是自卑情结伴随而来的优越情结。这种优越情结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它对社会是无益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与事情的发展,是一种消极应对(后文会提到)。从这一点看,古时孤傲的隐士的心理也多少可以略知一二。



因此,人们许多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很多来源于自卑情结。追求小众、追求异类、爱慕虚荣以及其他,几乎无一例外可以和自卑情结挂上钩。往大了说,一些弱小国家、民族的强烈的优越感,丝毫不容许任何人怀疑其文化价值,其实来源于其民众内心强烈的自卑情结,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个体来说,以一个问题中学生为例。他成绩很差,老师不待见,同学又嘲笑他。我们知道,一个未成年人的心理很脆弱,在这种打击之下,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通过努力,取得功课上的成功,重新拾起老师与同学的尊重;要么走向相反的路。我们知道,第一条路对于问题孩子来说很难,再加上没有人悉心引导的话。因此,他极有可能会选择一条不同于大家的路:逃课、打架肇事,甚至偷窃、犯罪等。应该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赢得老师与同学的认可—但却走向了无用的方向,这个方向的确让他心理产生了优越感,认为这不同于周围的人,认为可以这样会为自己赢得尊重。


那么,如果他通过努力,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这同样是一种获得优越感的方法,这样是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呢?当然是。在这一点上,阿德勒是这样解释的:评估一个行为的好坏,有一个尺度,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对他的要求。他是以社会感为评价标准的。也就是说,你通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符合社会对你的要求;而逃避、走向犯罪则不是。自卑感只有在社会感的保护下,才不会产生坏的行为。事实上,在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一直将社会兴趣放在一切心理活动的解释与治疗的最高点。人生问题的三个重要内容:社会生活、工作、爱情(婚姻),要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足够的社会感。



一个孤僻的、迟迟不敢迈入爱情婚姻殿堂的大门、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的人,大多是社会兴趣的缺乏,这种缺乏可能来源于自卑情结。认识到这一点,与解决它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有认识到它,才有解决的希望。









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与病态批评家

                ·李 昶·

  作为精神分析学说和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最早提出焦虑症(Anxiety)、不安全感(Insecurity)与儿童时期发展出来的心理情结(Complex)之间关系的人。继他之后,阿德勒(Alfred Adler)专门对人格(Personality,即中国人通常所说的性格)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于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或译成“自尊情结”)以及病态批评家(Chronic Critic)等理论。

  大家先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对此有一点理解。数年前,我在美国波士顿读书,常去一间很大的华人教会。教会中有数名就读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以获取本科学士到博士学位的学生。那年春天,该教会又有一位年轻人被哈佛大学录取。星期天大家见面时,纷纷上前向这位年轻人及他的母亲祝贺。这时,一位女士走上前来对这位母亲说:“祝贺您了。您有这样聪明的孩子,被哈佛大学录取,真不错!但是,他去学文科,将来出来能找到工作吗?”这位母亲的脸稍稍沉了一下,不失风度地答道:“这要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或许将来他可以申请去读法学院(研究生)。”

  上面那位女士的话,有几个问题:1)这是一段表面的恭维,并不出于内心的诚意的话;2)她不是用“真了不起”、“真优秀”或“真太棒了”等肯定性字眼,而是用了“真不错”。“不错”这个词,是两个否定词在一起作肯定词用,但已经表明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保留,并且有评判 (Judgmental)他人的意图;3)这位女士的真心话,是在“但是”以后,表明她明显地在贬低和诋毁他人;4)最关键的是,这段话表明这位女士在心理上是病态的。她是以挑剔、批判和否定的眼光在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的。这就是阿德勒所指的“病态批评家”的典型。

  你在生活中,有时会遇上这种人,他看什么都喜欢看负面的东西,挑剔他人和事,吹毛求疵,喜欢讥讽他人,言谈中总是去贬低他人,总喜欢处处显得高人一等。他也喜欢向别人说教,夸大卖弄自己有限的知识,处处喜欢向人显示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这种病态的人格(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上不少大师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其中以阿德勒对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的研究最为著名。

  心理学上的“情结”(Complex)指心理固结,即某种特定的心态、行为被锁定在人格(或性格)中。自卑情结指对自身的弱点或缺陷产生病态的夸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可改变的、没有希望的感觉或想法。有这种自卑情结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意者,即从过高地看重自己,转入现实生活中的无能、失意、或不如意以及自信心的低落,自卑自怨。正常人往往倒下了爬起来,分析现实和困难,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困难而战胜困难。而有严重自卑情结人此时也会怨天尤人,觉得生不逢时,老是强调客观环境的因素,避而不谈自身主观原因。

  人是不可能总是生活在自卑自怨之中,要么得抑郁症(Depression),要么疯掉,即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人的心理上有补偿机制(Compensation),用来克服现存的或想象的自身的不足或弱点。但是,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是采用过渡补偿机制(Over Compensation),即产生出表现出一种具有假象的优越感、喜欢玩弄权利与和操纵他人,用以掩盖内心的自卑、焦虑和不安全感。由自卑情结转入优越情节的人往往容易发怒。这种发怒或愤怒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其真正的情况是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另外,这种发怒可能是用来操纵、控制他人、威逼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及对他人的控制权利。

  由自卑情结转入优越情结的人往往是病态的批评家。他喜欢看负面和批评、挑剔别人。心理学上有个概念:Half bottle full,and half bottle empty,即当有半瓶水,对生活有积极正面进取态度的人,往往看见瓶中仍有半瓶水;对生活看法负面的人,往往看见瓶中一半是空的。如果孩子得了90分,他不去表扬孩子,而会问怎么会丢了那10分。别人发个言或写篇文章,他会说这文章无用或别人浅薄。别人穿件新衣服,他会说色调款式不好。别人有点成就,他会去诋毁他人。这种人往往是眼高手低、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应付能力。病态批评家往往表面上显得自信心十足,但实际情况相反。他最喜欢夸夸其谈,好像天上的一半和地上的所有他都知道。他喜欢高调高论空谈,但谈的内容却经不起理性的分析和实质的推敲。

  病态批评家往往人际关系很差(Poor Social Skills),与人打交道常常是表面的和虚浮的(Superficial)。他很少有知心朋友。他可能喜欢上网Internet去聊天室聊天高论。因为在聊天室不用面对面,他尽可能去发挥他自己的想象力,去高论,去批评。他或许能赢得一些网友和崇拜者而满足其虚荣心和虚幻的优越情结。

  研究证明,病态批评家的实际生活往往是一团糟,他多半是生活中的失意者。他不仅自己生活不愉快,也让他身边的人感觉得难受(Miserable)。因为自己生活得不如意,他也不愿意看见他人生活得如意。他的嫉妒(Jealousy)心理很强,因而也喜欢贬低他人。他不能忍受他人的优秀,也不懂得对他人错误、缺点的宽容。

  有这种病态心理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去接受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在这过程中,检查自己的自卑情结,批评苛求的态度,易怒的原因,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以及妒忌心,从而重建做人的自信,学习人际交流的技巧,调整心态,以活得愉快一些,正面一些,积极一些。事实上,病态批评家因有假象的优越情结的外壳,他或许会认为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工作者比他还蠢(Stupid),因而会拒绝接受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