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这是一首酬和之诗。元和四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世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了《使东川》一组绝句。稍后白居易就写了十二首和诗,《望驿台》就是其中一首。 元稹在《望驿台》一诗中写道:“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这是元稹在三月里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一个“思”字就是本诗的诗眼,是全诗抒情的重心,全诗就是紧扣着这一个“思”字,层层深入含蓄地展开抒情的。“靖安宅里当窗柳”,的宅院就在长安的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自然就住在那里。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自然是写元稹的:春意阑珊,落红满地,他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思念家在那如花之人。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写得最妙,两个人预期的欢聚,随着春天归去也就落空了。“居人”应该指韦丛,“客”一定是元稹了。到底是谁思念谁?真是“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居人思客客思家”,两“思”字连用,将前三句诗都绾结在了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