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纵28.2cm,横16.2cm。该卷书用麻纸,制作相当精细。书用硬笔,笔法劲健,颇多叉笔。这些都是唐代书法的用纸、笔法的特点。《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是说作者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
董其昌对此作的评述:“牧之书《张好好诗》,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温飞卿(庭筠)与牧之亦名家也。”




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杜牧在洛阳东门与歌妓张好好时隔多年后重新相遇,赠与她此首婉丽含蓄的长诗。他在卷首处写下:“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门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诗篇里充满了对这位才艺双绝却遭遇不幸的歌妓无限的同情,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为伤感迟暮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