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十章 明 代 散 曲 ( 下 )
第一节 王 磐 金 銮
王磐(1464前——1524)
1
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家于城西,有楼三楹,日与名流
谈咏其间,故号“西楼”。他生于富室,却厌绮丽之习;有隽才,好读书,却因恶拘束而弃
诸生业。他终生未仕,纵情于烟云山月,寄兴于诗画律吕之中。其画长于写意,评者以为
“天机独到”;其曲音律谐美,闻者争相传诵。著有《西楼乐府》一卷、《西楼诗集》一卷、
《野菜谱》一卷。
《西楼乐府》收小令六十五,套数九。其中《村居》生动描写了他潇散的生活,突出表现
了他洒脱的性格和情怀:
【南吕一枝花】不登冰雪堂(喻神仙居住之处。《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
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常以“冰雪”咏神仙),不会风云路(谋取高位
之路),不干丞相府(干,请托),不谒帝王都。乐矣村居,门巷都栽树,池塘尽养鱼。
有心去与白鹭为邻,特意来与黄花作主。
【梁州】我是个不登科逃名进士,我是个不耕田识字农夫,我是个上天漏籍神仙户。清风
不管,明月无拘,孤云懒出,野鸟难呼。只俺这牛背上稳似他千里龙驹(喻飞黄腾达的
人),只俺这花篷下近似他方丈蓬壶(仙山名。传说海上有三神山,名方丈{方壶}、蓬莱
{蓬壶}、瀛洲{瀛壶},仙人所居)。兴来时画一幅烟雨耕图,静来时著一部冰霜菊谱,闲
来时撰一卷水旱农书。茶炉、酒炉,杏花深处桃花坞。水绕着门,云遮着屋,端的是隔
断红尘一点无,那里有官吏催租。
这类作品在王磐散曲中所占比重较大。他如【清江引】《月夜》、【沉醉东风】《夏日即事》、
【满庭芳】《题石亭》、【脱布衫过小梁州】《秋夜同陆秋水湖上泛舟》等皆寓意淡泊、境界
清雅,其中绝无心存尘想却故作旷达之态。
王磐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过着“幅巾藜杖,飘然若神仙”
2
的生活。但他不可能完全超
然世外。他的散曲材料取于眼前,眼前一些荒唐、不平的事很自然地也就会写入他的作品
中。他的名作【朝天子】《咏喇叭》云: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
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正德间宦官刘瑾专政。他的爪牙日日乘坐官船往来河上,每到一地,鼓角齐鸣,威福并作;
他们大肆搜刮民财,致百姓穷苦不堪。作品借咏喇叭斥责擅权跋扈、鱼肉百姓的阉宦。另如
【南吕一枝花】《久雪》以大雪逞威隐刺奸邪当道,盼望日出冰销,《嘲转五方》嘲笑佛事,
启悟愚俗,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只是这类作品在《西楼乐府》中为数不多。
《西楼乐府》中有许多咏物之作,短小精巧,逗人喜爱。【沉醉东风】《蛙鼓》、《蝶拍》、
《萤火》、《蜂衙》,【清江引】《浴裙》、《睡鞋》等等,用白描手法写习见之物,却给人
以新鲜之感。其构思之巧妙,令人叹服。王骥德《曲律》称其“首首尖新”,并非过誉。
1
王磐的女婿张綖《王西楼诗集序》云:“嘉靖甲申(1524)岁九月,綖登西楼,先生执綖手泣曰:‘予恐时至弗及
言,惟兹遗稿托君。’时先生略无恙,綖颇怪之。后数日,先生果中疾不能言,月余竟厌世。”据此可知王磐卒于
嘉靖甲申岁冬。王磐的套曲[南吕一枝花]《自寿》中有“山中逢甲子”句,可知其至少享年六十,则生年当在1464
年前。一说王卒于嘉靖九年(1530),见
《全明散曲》。
2
《万历扬州府志》。
2
王磐所作皆北曲。明人谓“小令北调,王西楼最佳。”俳谐体“亦是西楼最佳”
3
。他的
曲俊逸、清丽,文字精炼、流畅。小令【醉太平】《秋雨晚霁》:
泼空来雨声,滚地也雷鸣。须臾云散晚天晴,看秋光倒影。断虹斜插珊瑚柄,斜阳
倒挂轩辕镜,残霞乱摆锦帏屏,助西楼画景。
此曲绘出雨后天晴、虹霞倒映水中的自然风光,清朗明丽,温润恬和。时人因其曲富有画意
而称“其为古摩诘之流也”
4
。王磐曲中的画,不是静态的:“桃花水来如喷雪,闹动村田
舍。犂翻陇上云,牛饮溪头月。”(【清江引】《耕》)“东风扫开郊外雪,草色连村舍。鞭敲
柳岸风,笛弄桃林月。”(【清江引】《牧》)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明净、安谧而又生
机勃勃的田园景致。其中有色、有声,有静止的美,也有跳动的美。而另一些曲,如: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煮汤的贴他三枚火
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满庭芳】
《失鸡》)
斜插,杏花,当一幅横披画。毛诗中谁道鼠无牙。 却怎生咬倒了金瓶架?水流向床
头,春拖在墙下,这情理宁甘罢。那里去告他,何处去诉他,也只索细数着猫儿骂。
(【朝天子】《瓶杏为鼠所啮》)
所叙为极平常之事,似不经意写出,却于平淡中见奇妙,表现了作者的豁达与风趣,亦可见
其谐谑之作格调仍较高雅。
《王西楼乐府》今存嘉靖辛亥王磐之甥张守中校订重刻本。通行的《散曲丛刊》本据张本,
校以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等书重刻而成。
金銮(1491左右——1580左右)
5
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人。幼习举子业,长
随父宦于金陵,遂家于此,乃弃制义而悉心歌诗。性任侠,慷慨助人于危难;好交游,布衣
往来于吴楚淮扬间,所至倒屣而迎。当时金陵为陪京,江南佳丽地,人皆以之为“仙都”,
为“乐土”。名士胜流麇集于此,屡有风雅之会,相与征歌选胜,命觞染翰。金銮洞解音
律,酒酣据几而吟,四座忘疲。嘉靖时,他曾执骚坛牛耳;万历初,又以耆宿莅盟青溪社。
他与盛时泰交厚,与何良俊、张献翼、王稚登、冯惟敏等亦有交往。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卷一【黄钟醉花阴】《酬金白屿》套曲,对金銮一生行径及其散曲作了生动的概括与评述。其
中如:“数算了金陵词派,傲梨园萧爽斋。清歌丽曲写胸怀,识谱明腔称体裁?6?7?6?7”“见了
他一字字堪人爱,一声声音律和谐,一句句六朝感慨,一篇篇千古兴衰。惯评花闲判柳十里
楼台,问功名佯不睬,每日价放浪形骸。”“他敢是早年间出落在红尘外。做了个散诞仙风
月客,撒一会奸,卖一会乖,觑高官大爵怎介怀。?6?7?6?7呀呀呀,见放着盛世翰林才。”均可
见其人其曲。
3
王骥德《曲律》。
4
张守中《刊王西楼先生乐府序》。
5
金銮的生卒年未见记载。郭元极《皇明律范》说他“正、隆间尝游吴楚,寓金陵。”钱谦益《列朝诗集·金銮小
传》言其至金陵时“年已长”。可见其生年应在正德之前的弘治年间。钱氏又说,金銮“卒时年九十”,而万历初
陈芹(字子野)解组石城,复修青溪社,金銮“以旧老而莅盟”(《金陵社集诸诗人》),则金氏万历初犹健在。设以
他卒于万历八年左右,前推九十年,当生于弘治四年左右)
3
金銮的散曲集《萧爽斋乐府》分上下两卷,收套数二十四,小令一百三十四首。有明万历
环翠堂四词宗合刻本、饮虹簃刊本等。集中较多酬赠、闲适之作,内容可取者不多。然其词
兼得雅丽、谐谑之趣,俊语如珠,音律和协。被称作金銮曲中“双璧”的两首小令:
海棠阴轻闪过凤头钗,没人处款款行来。好风儿不住的吹罗带,猜也莫猜。待说口
难开,待动手难抬,泪点儿和衣暗暗的揩。(【北河西六娘子】《闺情》)
城边灯火几家楼,江上风波一叶舟,月中萧鼓三更后,听谁家犹唤酒。正烟花二月
扬州,人已去锦窗鸳甃(zhou,鸳鸯瓦,互相成对的瓦),物犹存青浦(水滨,水色青,故称)
细柳,怨难平舞态歌喉。(【北水仙子】《广陵夜泊》)
前首写闺中幽怨,情景交融,清莹妩媚;后曲描客旅中抚今追昔的思绪,流露出一丝淡淡的
哀愁。近人卢前《论曲绝句》称金銮:“写情自有生花笔,羞嚼红绒唾北窗。记向海棠阴下
听,几家灯火谱新腔。”后二句即指此二曲。金銮的曲,境界较宽,确非专为人家儿女写相
思者所可媲。套曲【北仙吕点绛唇】《八十自寿》云:“八十年来,三千里外关西派,浪迹江
淮,留得残躯在。”恢宏,豪逸,首曲即以非凡的气度摄人心目。而其嘲谑之曲如:
实支与官粮一斗,乃因而减半征收。既不系坐地分,有何故临仓扣?这其间须要追
求。火速移文到地头,查照有无应否。(【北沉醉东风】《嘲王都阃送米不足》)
脚跟儿委的勤,舌尖儿果然溜。甜如蜜滑如油,全凭软款与温柔。才留下个想头,
又寻了个歹头,眼睁睁盼不的来,血漓漓舍不的咒。(【北胡十八】《风情嘲戏》)
一讽官吏克扣,一嘲风月之情,纯用口语而形容尽致,庄谐并作。何良俊谓其“嘲调小曲极
妙,每诵一篇,令人绝倒。”
6
诚如所说。金銮曲词,亦雅亦俗,因内容而异。雅者不少用
典,俗篇则常言谚语皆可扭入曲中。
金銮诗集有《徙倚轩集》,已佚。《盛明百家诗后编》收其诗一卷,题为《金白屿集》。
他的诗清园浏亮,“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
7
第二节 陈 铎 沈 仕 黄 峨
陈铎(?——1507)
8
字大声,号秋碧,又号七一居士。下邳(今江苏邳县)人。明朝开
国勋臣陈文之后,以世袭官指挥使。所任虽武职,却风流倜傥、耽于吟咏,亦尚谐谑。他学
问渊博,经史子传、百家九流,无不淹贯;工于诗词、绘画,犹精音律,以散曲驰名于世。
曾因事谒魏国公徐俌,徐批评他“金带指挥,不与朝廷作事,牙板随身,何其卑也”而挥之
去
9
,教坊子弟却尊称他为“乐王”
10
。寓居南京,居第有秋碧轩、七一居、香月亭、云秀亭
等,精洁绝尘,学者名流过从其间。著有诗文集《秋碧轩集》(佚)、《香月亭集》(佚),词集
6
《四友斋丛说》。
7
钱谦益《列朝诗集》。
8
李开先《西野春野词序》:“自陈大声正德辛卯年殁后,?6?7?6?7”明确记载陈卒于正德辛卯,即正德二年(1507)。
9
周晖《金陵琐事》。
10
顾起元《客座赘语》。
4
《草堂余意》(存),散曲集《秋碧乐府》(存)、《梨云寄傲》(存)、《滑稽余韵》(存)以及未
见传本的《公余漫兴》、《可雪斋稿》等。
《全明散曲》收其小令四百七十一首,套数九十九。
陈铎散曲以写情为主。《秋碧乐府》收套曲十一、小令六十六首,《梨云寄傲》收小令一
百另八首,其中大半为情词:
三弄梅花,戍楼中角声吹罢,月轮儿斜照窗纱。托香腮,湮泪眼,一 篝灯下。辗转
嗟呀,耳边言都做了一场闲话。(秋碧乐府·【中吕粉蝶儿】《闺情》)
碧纱窗外月儿高,秋到芭蕉。和衣刚得眼合着,谁惊觉,花底一声箫。吹来总是相
思调,把闲愁唤上眉梢。辗转听,伤怀抱,粉香花貌,一夜为君消。(梨云寄傲·【小梁
州】《咏闺情》)
上引两首写闺怨、闺思,柔媚细腻、情态生动。其描写风情、刻画儿女之态的作品,如【驻云
飞】《丽情》、【双调胡十八】等也都雅丽宛曲、姿态横生。
陈铎散曲集中也有一些写避世归隐的作品,数量不多,却透露了这个金带指挥,“不与
朝廷作事,牙板随身”的一点消息。由于看到“紫绶金章,雕楹朱槛,但提着惊破胆。”
“黄金印手拿,琼林花帽插,祸到有天来大”,故而逃名放形,“跳出是非场,学得保生
方”,过着“诗酒关情,琴书清暇”的悠闲生活。(见《梨云寄傲》【朝天子】《渔家》、《归
隐》,【雁儿落带得胜令】《隐者》。)
《秋碧乐府》、《梨云寄傲》继承了元人散曲述隐、言情、咏物的传统,内容少新鲜之处。
在题材上具有突破意义的是《滑稽余韵》。集中共收小令一百四十一首,内容不出三个方面:
一、以较多笔墨描绘小手工业劳动者和小手工业作坊。如《搭材》(即今建筑工人中的架子
工):
篾擅(去踢手,上+竹头)儿(劈成薄片的竹条)紧扎,木植儿(材木)巧搭,利脚手分高
下。一关一捩(lie,关、捩,机关)旋生发,就里功夫大。自己寻常,傍人惊怕,半空中难
作耍。舍卫城(古印度北乔萨罗国的都城,相传释加牟尼曾居此25年)建塔,蓬莱宫(唐
宫名,在今西安市北)上瓦,不是我谁承架?
曲中赞美建筑工人高超的技艺和豪迈的气概。不过,更多的作品是对劳动者“络纬常通夜,
抛梭直到晚”(《机匠》)、“你不怕手折,我拼着吐血,打赌赛熬长夜”(《油坊》)的艰苦劳
动和“全家住水邦”(《灶户》)、“常少柴没米”(《挑担》)的苦难生活,表现了深切的同情。
二、揭露、嘲讽市井中形形色色的寄生虫。如“卖富差贫”、盘剥百姓,“小词讼三钟
薄酒,大官司一个猪头”的地方小吏(《里长》),“图利不图效”,“见病歪诌,逢人胡冒,
死的多活的少”的冒牌医师(《卖仗》),“指鹿道马,随心判断”的相士(《相面》),“才说
是丁三舍人,又赖做杨四将军”的巫师(《巫师》)等等,作者皆以犀利的笔锋挑去他们的面
纱,还他们以本来的面目。这里也录一首:
这壁厢取吉,那壁厢道喜,砂糖口甜如蜜。沿街绕巷走如飞,两脚不沾地。俏的矜夸,
丑的瞒昧,损他人安自己。东家里怨气,西家里后悔,常带着不应罪。(《媒人》)
三、描写街市鳞次栉比的店铺和五花八门的行业,如冠帽铺、颜料铺、香蜡铺、茶食
铺、棺材铺、生药铺、绒线铺、胭脂铺、书铺、米铺、故衣、古董、稳婆、裁缝、司丧、收
荒、命士、卖婆、妓女、葬士等等。真是应有尽有,行当齐全。《滑稽余韵》为我们展开了一
幅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业城镇繁荣景象和市民中各色人物千姿百态的生动画卷。作
5
品张扬、突出了散曲滑稽、诙谐的风格,使它特具愉悦、轻松却又耐人寻味的魅力;而真实
的描写,又使作品富有历史认识的价值。
前人赞美陈铎的散曲“南音嘹亮”
11
,把他与沈仕并称为成、弘间“南词宗匠”
12
,《曲
律》又将他与梁辰鱼并列,以为南词以“陈、梁最著”。诚然,陈铎的南曲确实写得缠绵宛
折、情韵柔美,但其北曲亦精丽工整、爽利浏亮。陈铎兼善南北,文辞本色流丽,亦雅亦
俗、亦庄亦谐,与沈仕的艳冶、梁辰鱼的绮丽还是有区别的。汪廷讷《刻陈大声全集序》谓:
“其韵严,其响和,其节舒。词秀而易晰,音谐而易按。言言蒜酪,更复擅场,借使骚雅属
耳。击节赏音,里人闻之,亦且心醉。其真词坛之鼓吹,而俳谐之杰霸乎!”此评可谓中
肯。
当然,陈铎散曲中有一些讥笑人的生理缺陷或嘲弄妇女、劳动者的作品,显然是不可取
的。
沈仕(1495左右——1565后)
13
字懋学,又字野筠、子登,自称青门山人,别号东海迷
花浪仙。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刑部侍郎沈锐之少子。曾事举子业,后因惧拘持而舍去。于
是,野服浪游,恣情诗翰。所到之处,凡遇名胜古迹,必赋诗而去。嘉靖中,客京师,诸贵
人慕其名而请赋,他立就数千言,词旨丰腴,满座惊服。翌日,赠千金,他即以赐贫交,一
挥而尽。以此,家无厚积。晚年,以绘画自给,然不轻作,意所不当,虽贵介重赀亦不为
动。其画无专门师承,曾曰:“师意为上,师迹为下,奚必专门?”
14
故见古名画,必朝夕
展玩,意有所得,乃援笔挥洒,风神气韵自成一家。他与顾璘、王慎中、茅坤、李开先等皆
有交往。著有《沈仕集》、《唾窗绒》、《砚谱》、《林下盟》、《林下清泉》、《摄生要录》
等等。
沈仕散曲以香奁体(又称青门体)著称。他的散曲集《唾窗绒》已佚。今人任讷从各种曲选
中辑得小令七十四首、套曲十二,收为《散曲丛刊》第九种。《唾窗绒》中存曲,内容不离闺
怨、丽情、春怀、秋愁或客旅之思,咏物之作亦多关佳人、风情,如《美人浴裙》、《汗巾》、
《新衣》、《绣鞋》 等等,大都是嘲弄风月、偎红倚翠之作。如:
东风吹粉酿梨花,几日相思闷转加。偶闻人语隔窗纱,不觉猛地浑身乍,却原来是
架上鹦哥不是他。(【懒画眉】《春日闺中即事》)
饮罢月朦胧,照郎归绣户中。银台绛蜡含羞捧,露纤纤玉葱,映盈盈粉容。偷回笑
脸娇波莹,怕东风,半途吹灭,佯把袖梢笼。(【黄莺儿】《美人秉烛》)
11
吕天成《曲品》。
12
徐又陵《蜗亭杂订》。
13
沈德符《顾曲杂言》、徐又陵《蜗亭杂订》皆说沈仕为成化、弘治间人。但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一有【双
调新水令】《访沈青门乞画》,其序云:“青门之名,余耳之旧矣。壬戌早春,历城邂逅,西馆燕嬉,时余犹书生
也。余今以旷官赴调,复得周旋谈笑京邸间,因乞作画。?6?7?6?7”序中所说“壬戌”,为嘉靖四十一年(1562)春,冯
氏入京谒选,道经历城。京邸重会,为嘉靖四十四年(1565),冯氏改镇江府学教授,自临朐入京陛谢(见郑骞《景午
丛编·冯惟敏及其著述》中冯氏年表)。由“青门之名,余耳之旧矣”一句 及嘉靖四十四年冯氏已五十五岁看来,
此时沈氏当已为老翁。《康熙仁和县志》言沈仕“年七十始返故庐”,《康熙浙江通志》云其“七十余卒。”则沈
仕在京邸与冯氏重会时,应在七十岁以前。设以当年即归故里,他的卒年亦应在嘉靖四十四年以后,而其生年前推
七十年,当为弘治八年(1495)左右。沈仕实弘治至嘉靖时人。再,其父沈锐,为成化五年进士,正德三年致仕(见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沈仕又为其少子,亦可证沈仕应为弘治至嘉靖时人。
14
《嘉靖仁和县志》十。
6
前首写闺中相思,情痴意浓,构思新巧;后曲描佳人含羞,妩媚、烂漫,光彩照人,真有
“回眸一笑百媚生”之妙。
明人张旭初评沈仕之曲谓:“其辞冶艳出俗,韵致谐和,入南声之奥室矣。”
15
其评深中
肯綮。沈仕上继元散曲清丽一派传统,同时吸收明代民间小曲的影响,其曲柔润温馨、绮丽
娇艳,而又轻巧活泼、流利尖新。评者以沈仕比于诗中韩偓、词中温庭筠。他们都以写香
奁、花间为长,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似;然诗词须蕴藉,曲则明朗,故所作风格不尽相同。
沈仕之曲,雅中透俗,体现了散曲“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特色,它绘声绘形、极情极
致,深受骚人墨客、游闲公子、歌童妓女的钟爱以致“词翰遍于江南”
16
。梁辰鱼曾“效沈青
门《唾窗绒》体”作【驻云飞】十首;嘉、隆以后作香奁之曲者大多以沈仕为宗:故沈德符《顾
曲杂言》把他和陈铎并称为“南词宗匠”。
沈仕曲中也有一些旷放的作品,如【梁州新郎】《月夜游湖》,只是今存《唾窗绒》中数
量极少。摹仿者往往就其稍涉轻薄、猥亵的作品着意发挥,以致沈仕亦受怨谤。
黄峨(1498——1569) 是我国散曲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字秀眉。四川遂宁人。
工部尚书黄珂次女。幼承家教,工于诗文。正德十四年(1519)嫁杨慎为继妻。二人俱长于
才,琴瑟颇相谐和。然嘉靖三年(1524),杨慎因“议大礼”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后二
年,黄峨随至戍所;嘉靖八年(1529),为奔舅丧复还新都。此后三十年,夫妻两地相隔。杨
慎在戍所尚能娶妾生子;黄峨则惟有清风明月相伴,孤寂地度过漫长的岁月。嘉靖三十八年
(1559),杨慎客死于滇。又十年,黄峨亦逝。黄峨曾以寄外诗闻名当时,惜无诗集传世。她
的散曲集有徐渭编订《杨升庵夫人词曲》,嘉靖刊本;近人任讷编《杨升庵夫妇散曲》,商务
印书馆出版;卢前《饮虹簃所刻曲·杨夫人乐府》等。
黄峨的散曲多写其离情别恨、幽怀怨致。如:
楼头小,风味佳,峭寒生雨初风乍。知不知对春思念他?背立在海棠花下。(【落梅
风】)
积雨酿春寒,见繁花处处残。泥涂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天涯极目空
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黄莺儿】)
二曲皆写对丈夫的缱绻之情,蕴藉、雅丽,景物描写与心理刻划融合在一起,主人公丰姿绰
约,情态逼真。另有一些散曲,如【雁儿落带得胜令】:
俺也曾娇滴滴徘徊在兰麝房,俺也曾香馥馥绸缪(缠绵)在鲛绡帐(薄纱蚊帐),俺
也曾颤巍巍擎他在手掌儿中,俺也曾意悬悬阁他在心窝儿上。谁承望,忽剌剌金弹打鸳
鸯,支楞楞瑶琴别凤凰。我这里冷清清独守莺花寨,他那里笑吟吟相和鱼水乡。难当,
小贱才假莺莺的娇模样;休忙,老虔婆恶狠狠做一场。
前四句追怀亲昵的夫妻生活,以下之曲则对别离后自己独守空房、丈夫却另有新欢表示不
平、怨愤与抗争,写得真率大胆、泼辣恣放。杨慎在戍地,生活放浪,实因“壮心不堪牢落,
故耗磨之耳。”(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但黄峨的境况比丈夫更苦。此曲与前引二曲风格
15
《吴骚合编》。
16
梁辰鱼《江东白苎》卷上《杂咏效沈青门唾窗绒体·序》。
7
迥异。只是她把社会制度造成的这种不合理,错误地归之于“小贱才”的狐媚,以至于要
“恶狠狠做一场”,则反映了其思想的时代局限。
黄峨的作品,就散曲一体而言,似较杨慎的更富风致。明人言其“才情甚富,不让易
安、淑真(李清照和朱淑真,皆宋代著名女作家)。”
17
徐渭亦盛赞其“旨趣闲雅,风致翩翩,
填词用韵,天然合律”,以为“才艺冠女班”(徐渭《序》)。黄峨确是我国散曲史上最杰出的
女作家。
第三节 施 绍 莘
施绍莘(1581——1640)
18
字子野,号峰泖浪仙。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父大谏,
万历十六年举人;年方二十,即不乐仕进,闭户注《老》、《庄》,以恬退闻。施绍莘少为诸
生,负隽才,却屡赴文战不利。天启元年败北后,雄心猛志化为槁木寒灰,乃挹秀烟霞,娱
心花月,寄情于诗酒声色之中。施家城东有宅,自丙辰(1616)营精舍于西佘,己未(1619)构
别业于泖西后,遂往来于九峰三泖之间。每岁春秋山居西佘,冬夏则居泖滨。他的《西佘山居
记》曾详细记述其憩歇处风景之优美和他的超尘脱俗的享乐生活:“居山中,雨不出,风不
出,寒不出,暑不出,贵客不见,俗客不见,生客不见,意气客不见,惟与高衲、羽流、相知
十数人往还?6?7?6?7凡四时风景及山水花木之胜,皆谱撰小词,教山童歌之。客至出以侑酒,兼
佐以箫管弦索。花影杯前、松枝杖底,红牙隽舌,歌声入云?6?7?6?7”望者以为神仙中人。他的
挚友沈士麟说他“外服儒风,内宗梵行,其于世间色相,一切放下,高栖山谷,睥睨今古,
视富贵如浮云,功名如苴土,即至山水烟霞、文章句字,亦如梦花泡影,过眼变灭。”
19
另
一友人弥清和尚更道出了施绍莘人生态度的转变:“初见子野,英英遒上,意为宰官后身、
功名富贵人也。更两年重来,而子野异矣,殆又烟霞泉石人也。别去五、六年,予奔亲丧而
归,而子野更异矣。山园花阵如云,而子野常不知开落,时作妙词隽句,而脱稿便散逸,再
诵不复得一字,乃知子野已在即离之间,殆直观空超悟人也。”
20
由热衷功名而至出世、达到
禅家忘却物我的超悟境界,这一过程在他的散曲集《花影集》中皆有所表现。
《花影集》四卷,收套数八十六,小令七十二
21
。其套数之多,在明人散曲专集中居首
位。集中写功名之念的篇什,如【好事近】《送暗生北游》表现了“要鹏抟九万里”、“宫锦
垂身”、“头角两峥嵘”的追求,【梁州序】《赠别冲如时予读书泖上》怨“天教困腐儒老征
衣”,相信“终须有日腾云起,那时才认咱和你。”这类作品皆作者绝意仕进前所作。前篇
《自跋》谓:“此予少年负气时语也。?6?7?6?7回思曩时,碌碌名场,是痴是梦,且作此壮语,怨
天尤人,何卑陋至此?要是英气未除,识解未圆耳”集中留此数篇,当为存真。
《花影集》中数量最多的是写林泉之乐、声色之娱的作品。其中写闲适生活的如套曲【端
正好】《春游述怀》,这里摘录二曲:
【叨叨令】且寻一个玩的耍的会知音风风流流的队,拉了他们俊的俏的做一个清清雅雅的
会。拣一片平的软的衬花茵香香馥馥的地,摆列着奇的美的趁时景新新鲜鲜的味。兀的
便醉杀了人也么哥,兀的便醉杀了人也么哥,任地上干的湿的诨帐啊便昏昏沉沉的睡。
17
杨禹声《杨夫人乐府词余引》。
18
据
《全明散曲》。
19
沈士麟《花影集·序》。
20
《花影集》卷三【南中吕好事近】《送暗生北游》弥清师《跋》。
21
《花影集》有明刊本、《散曲丛刊》本。
8
【耍孩儿】我如今决计疏狂矣,且随喜花边酒里。一年春去又春回,好堤防白发相欺。须
搜寻直入烟花髓,更顽耍争为曲蘖魁。日日花间醉,惹得的桃花笑我,柳也开眉。
放纵、痛快、疏狂、潇洒,放倒一切,不受任何拘束,只求尘世欢乐、如意自在。二曲明白
道出了作者科场失意后的人生哲学和放诞的生活。
写香艳哀怨之情的,如套曲【桂枝香】《悼亡妓为彦容作》,这里摘录其二:
时时心里,看看梦里,桃花人面春风,豆蔻(女子十三四,为豆蔻年华)郎心夜雨。
记前春见伊,伊道你且今年归去,我准明年待你。竟谁知,地下无消息,人间长别离。
意中人去,眼中人泪,伤心荒草新坟,肠断乱鸦枯树。想今番别离,今番别离,郎
尽相思为你,你便相思无据。竟谁知,烛灰眼下空含泪,蚕老心中枉挂丝。
又如【驻云飞】《丢开》:
索性丢开,再不将他记上怀,怕有神明在,嗔我心肠歹。呆,那里有神来,丢开何
害?只看他们抛我如尘芥,毕竟神明欠明白。
前曲悼美人殒灭,一声一泪;后首怨情人负心,欲决绝又难舍。曲中摹写情态,宛转真切,
跳脱生动。《花影集》中此类情词极多。写相思,婉约绸缪、缕缕如诉;叙闺情,凄楚曲折、
声声哀怨;道良缘,美艳温润、语语柔媚;记韵事,风流逸荡、字字生香。深情委思,皆能
刻划入微;绮语连翩,却真率自然,而无雕琢堆垛之弊。
施绍莘一生爱花,集中写景咏物之词以咏花者为多。《佞花》、《惜花》、《祝花》、《梦
花》、《桃花》、《梅花》、《杨花》、《荷花》等等,俯拾皆是。如【清江引】《荷花>》:
水仙可怜潮嫩脸,姊妹偷携伴。牵丝意绪多,落瓣衣裳换,晚妆出来全带软。
仙妃化身生小苑,未了尘凡愿。探头欲语谁,障叶还羞面,横塘夜凉郎信远。
《菊花》:
【步步娇】老圃先生闲心计,粗了黄花事。东篱插几枝,老雨枯风,自然高寄。全不
怕霜欺,变炎凉也只是无趋避。
【江儿水】可有幽深意,偏生古秀枝。比佳人较没胭脂腻,比诗人倒没寒酸气,比仙
人尚少云霄志。但落莫田园居士,满地黄金,依旧有寒儒风致。
以仙妃情致写荷花风韵,娇艳鲜嫩,欲语还羞,直入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妙境;以菊花品
格比于居士风致,狷洁高介,脱然无累,深得“萧闲简远,不染一尘”
22
之趣。
《花影集》中还有感怀寄恨、凭吊千秋的【夜行船】《金陵怀古》,说虚道幻、妙悟禅理
的【念奴娇序】《月下感怀》等等。作者随境写怀,缘事抒情,其曲调、文词、风格皆因内容
而异。集中南曲、北曲兼备,音律谐和。有极绮丽骈冶之词,也有质直如口语之曲。无论是
香艳旖旎、凄怨缠绵之作,或雄浑苍劲、俊逸高洁之篇,要皆自写一得,任情率真,故而
22
《花影集》本套冲如评。
9
“不雕琢而工,不磨涤而净,不粉泽而艳,不穿凿而奇,不拂拭而新,不揉摛而韵。”
23
以
自然、真切取胜。
题名《花影》,取其似花非花、过眼变灭之意。作者《
自序》谓:“花外之影,影即非花;
影中之花,花即是影。然则何有何无,何彼何此?焉知珠声绢字,非已飞之劫灰,而本无之
幻相也哉!”这是作者中年以后参禅出世、悟万物皆空的虚无主义思想的表现。
与作者结为忘年交的陈继儒在《花影集叙》中称:“子野才太俊,情太痴,胆太大,手太
辣,肠太柔,心太巧,舌太纤,抓搔痛痒、描写笑啼,太逼真,太曲折。”可谓知言。它概
括了施绍莘及其散曲的主要特点。
施绍莘为明代散曲“一代之殿”
24
。在他之后,散曲作家中没有能超过他的。
第四节 刘 效 祖 赵 南 星
刘效祖(1522——1589)
25
字仲修,号念庵。宛平(今属北京)人
26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授卫辉府推官,历户部主事、员外郎中,以陕西固原兵备副使致仕。刘效祖为官,能体贴民
情,执法不避藩王。严嵩父子曾欲罗致门下,被他婉言谢绝。后为忌者中伤而归,临行,固
原人扶老携幼,号泣车前。归则辟日涉园,陶情觞咏,以抒怀抱而寄牢骚。著有《四镇三关
志》、《塞上言》、《春秋稿》、《都邑繁华》、《闲中一笑》、《短柱效颦》、《灯市谣》、
《长门调》等等,惜多散佚。刘效祖以散曲最享盛名。后人辑其佚曲,题名《词脔》,收套数
一,小令一百十二首。此集今存康熙刊本和饮虹簃刻本。
刘效祖的散曲,内容不出叹世、乐闲、风情、闺思。如:“怕待看蛾眉妒宠,羞题起蚁阵
争雄。”“急攘攘螳捕蝉,恶狠狠蛇吞象。”(【沉醉东风】之一、之二)“未病先求药,防危
早下梯。休题,朱紫三公贵;归期,沧浪一钓矶。”“失意休弹剑(冯谖客孟尝君、弹铗的典
故),归心且棹歌。吟哦,守口防诗祸;蹉跎,开怀敌酒魔。”(【雁儿落带得胜令】之二、之
五)都如实描写了当时官场的险恶、政治的黑暗和自己避世求安的思想。不过,他的散曲中最
有特色、最为成功的还是采用民间小曲咏风情、嘲世态的作品。如:
【挂枝儿】日初长柳绿绽黄金模样,雨才过桃杏花扑面清香。卖花人一声声唤起怀春
情况,蝴蝶儿争新绿,燕子儿语雕梁。打点出那小扇轻罗也,还要去流水桥边赏。
【双叠翠】怕逢春,怕逢春,到的春来病转深。捱不过困人天,懒看这红成阵。行也
难禁,坐也难禁,越说不想越在心。似这等枉添愁,可不辜负了春花信。
【锁南枝】团圆梦,梦见他。笑脸儿归来,连声问好:我在外几载经过,你在家盼望
如何?说一会功名,叙一会间阔。唤梅香把酒果忙排,与俺二人权作贺。万种相思一笔
勾抹。猛追魂三唱邻鸡,急睁眼一枕南柯。
【黄莺儿】堪笑世情薄,百般的都弄巧。李四戴着张三帽。歪行货当高,假东西说
好,哄杀人那里辨青和皂?许多遭,科范总好(科范为戏曲术语,元杂剧中指表演动作,
这里指骗人的把戏),到底被人瞧。
23
沈士麟《花影集序》。
24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明人散曲》。
25
王一鹗《刘公墓志铭》,见《国朝献征录》。
26
一说滨州人。滨州实其祖籍。《分省人物考》、《光绪畿辅通志》皆云:“其先出山东滨州,徙都下。”
10
前三首描写少女怀春、闺中相思,尖新活泼,刻划心理活动入微;末一曲嘲讽尔虞我诈的世
态,浅率真切,启人深思。
刘效祖的小曲仿效民歌,以口语、俚词写男女情致(写其他人情世态的极少)。题材
虽属常见,却因其从生活中来,故能出新见奇,情趣盎然。他的曲曾盛传于时,以至达于宫
禁。
赵南星(1550----1627) 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属河北)人。万历
二年进士,授汝宁府推官,执法廉平。历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以疏陈天下四
大害,失时相意,引病归。万历中,起考功郎中。廿一年考核京官,他秉公而行,要路私人
贬斥殆尽,被严旨削职为民,居家近三十年。光宗嗣位,起太常少卿,累遣至左都御史,慨
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天启三年大计京官,著《四凶论》,弹劾无所避,人多震栗。升吏部尚
书,终因进贤嫉恶、刚直不阿而得罪魏忠贤,被诬谪戍代州(今属山西)。天启七年朱由检登
极,有诏赦归。巡抚牟志夔为魏忠贤党,故稽留不释,遂卒于戍所。崇祯二年,追赠太子太
保,谥忠毅。
赵南星为东林党重要人物,时人以他和邹元标、顾宪林合称“东林三君”。与他有过交
往的钱谦益于《列朝诗集》中云:“梦白公忠强直、负意气,重然诺,有燕赵节侠悲歌慷慨之
风。乡里后门,依附门下,已而奔趋权利,相背负。酒后耳热戟手唾骂,更为长歌、小词、
廋语、吴歌【打枣竿】之类,以戏侮之”。后在戍所,“赋诗饮酒,唾骂笑傲,一如其平
时”。虽为名宦,却“居然才人侠士,文章意气之俦也。”所著甚富,大半传世。有《学庸正
说》三卷,《赵忠毅公文集》十八卷,《味檗斋遗书》(收《大学正说》、《上医本草》、《闲
居择言》、《笑赞》等多种撰著。“味檗斋”为代州戍所所居土室之名。)等,《史韵》为其
绝笔,“纪兴废,辨贞邪,为万古金镜”
27
。另有散曲集《芳茹园乐府》,收套数八,小令四
十四首,有明刊本、饮虹簃刻本。
赵南星的散曲大概可分两类:
一、愤世之作。如:
【步步娇】兰皋缓步掀髯笑,世事真难料。一统圣明朝,狼虎纵横张牙舞爪。鼻孔向天
撩,楚重瞳听说将心掉。
【侥侥令】晴天无日月,平地起风涛。引的些光棍乘机乱,他也都把舌根背地嚼。
【前腔】虎威非是假,龙性最难调。降的个都爷粉哥碎(都爷粉哥,对高官、贵戚的戏称。
都爷,都司、都察院之长,如都御史、都指挥使等。粉哥,驸马,三国时何晏面如傅粉,
娶公主,赐为列侯,后称驸马为“粉侯”),量那些众黎民何处逃。
——以上谪自套曲【双调新水令】《得魏中丞书》
【油葫芦】你休怨乌台(御史台,掌弹劾、纠察等事)错品题,也休道老黄门不察端的。
从来谗口乱真实,辜负了誓丹心半世清名美。也只因逢着卷舌一点官星退。他只道是猫
儿都吃腥,是鸦儿一样黑。已做到五马诸侯位,那里有不散的筵席。
——摘自套曲【仙吕点绛唇】《慰张巩昌罢官》
27
《嘉庆高邑县志》十。
11
曲中对朝政、官场的揭露与抨击是大胆、尖锐的。赵南星的散曲大多写于削职里居的三十年
间。在经历了几度宦海浮沉之后,他对日月不明、虎狼纵横、谗言铄金的黑暗朝廷和官场有
着清楚的认识与深切的体验,而其忧国恤民之心却并未因此而泯灭,故虽啸傲红尘外,貌似
旷放,实则情怀激烈,内心难以平静。高攀龙谓: 赵南星“为小词多寓忧世之怀,酒酣令人
歌而和之,慷慨徘徊,不能自己。”
28
清人尤侗亦云:“高邑赵侪鹤冢宰,一代正人也。予
于梁宗伯处见其所填歌曲,乃杂取村谣里谚、耍弄打诨,以泄其肮脏不平之气。”
29
是为知人
之言。
二、恋情之曲。如:
非容易,休当耍,合性命相连怎肘拉?这冤家委实该牵挂。除非是全不贪花。要不
贪花,谁更如他?既相逢怎肯干休罢。不瞧他眼怕睁开,不抓他手就玩麻,见了他欢欢
喜喜无边话。一回家埋怨苍天,怎么来生在烟花?料么他无损英雄价。(【锁南枝半插罗
江怨】)
俏冤家我咬你个牙厮对。平空里撞着你,引的我魂飞。无颠无倒,如痴如醉。往常
时心似铁,到而今着了迷,舍死忘生只是为你。(【劈破玉】)
这样泼辣、热烈的情词,在文人作品中是很难见到的。赵南星喜用【银纽丝】、【一口气】、
【锁南枝】、【罗江怨】、【山坡羊】、【喜连声】、【劈破玉】等民间小曲以俚俗之词、市
井谑浪之语,摹写风月之情。其豪荡、爽朗的风格,给晚明萎靡的散曲创作,带来了生气。
28
高攀龙《高子遗书》卷十《侪鹤赵先生小传》。
29
尤侗《百末词余·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