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能医 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其中的临床各科与医案部分,每每具有独到的理论启迪与临床见解,有助于拓展治疗的思路,丰富治疗的方法,具有 深入整理研究的价值。 ,共计12124种。内有中医药抄本5083种。其中未刻抄本3924种,已属孤本的有3623部;清末前抄本1228种,其中未刻抄本923种,已属孤 本的有818部。内容涉及医经、医案、诊法、方药、综合与临床各科类。其中临证各科的抄本多达2118种,其次为方书、医案类抄本。从馆 藏抄本品种的数量来说,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量最多,分别为1229种与1045种,合计为2274种,占总量的 45。 抄本的情况;抄本数量庞大,分散各处,难于收集整理;从几千种抄本中进行筛选,既费时耗力,又须具有识别能力;抄本为手写体文字 ,字体多不规范,异体字、俗体字、讹误字甚多,再加抄写时日既久,字体有的磨灭,难以辨识,因而要求研究者不仅具有中医药等方面 知识,还要善于辨识各种字体,并须依据上下文意与相关著作加以酌定;提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介绍作者,而很多作者因无传世著作,其 生平难以了解,须借助相关工具书查寻。唯其如此,对于中医药抄本这一部分遗产,尤其是世上目前仅存一部的珍贵抄本,长期以来乏人 问津,未见有人加以系统整理,因而至今仍是迷雾一团,不知底细。随着时间的迁移,因人为与自然的原因,中医药抄本损失惨重,从现 存清末前未刻抄本的数量已远少于清末后未刻抄本的状况,便可见一斑。因此,对中医药抄本进行整理研究,不仅具有保存中医古籍精华 、弘扬中医学术、促进临床发展的作用,而且具有抢救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 、朱时进一见能医等即是。此类抄本虽然属于编辑性质,但其有两方面可取之处:一是将相关资料汇辑一处,给后人阅读使用提供了方便 。二是所抄录的前代资料有的业已亡佚,凭此抄录而得以留传。第二类是评述抄本,即在抄录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分析评述, 如清代杨和幼科折衷秘传真本、方谟重订薛氏济阴万金书等即是。此类抄本汇集前代医家重要论述,间附作者的临证心得,分析评述往往 一言中的,寓有真知灼见,有助于读者把握前代资料的精髓。第三类是心得抄本,即在医学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或在临证实践上有丰富 的经验,如清代徐养恬《徐养恬方案》、江泽之《江泽之医案》等即是。此类抄本最具学术价值,是我们整理研究主要对象,本套丛书所 收录大多为此类抄本。 值与实用价值,在理论与实践上有独特的见解和经验;二是古代既无刻本,现代又无排印本、影印本;三是内容完整、版式清楚的善本。 出版本套丛书,其眼力之非凡,气魄之恢弘,殊实令人感佩 主要为中医药专业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学生、古代文献与传统文化工作者及其爱好者阅读研究,也可供各地图书馆与相关专业图书馆收藏 。 注释对象有二:一是注音。凡冷僻的难读字,采用拼音加直音的方法注音。二是释义。凡疑难词句,加以注释。校语与释文力求科学规范 ,简明扼要。凡明显错字或重复的内容,一律直接予以改正或删除,不再出注。 文补上序号与目录。 卷汇,编成本书。其采掇名书精华,不为好奇名异,广稽博考,参互错综。先类病形,了如掌上之螺;详分治法,判若水中之犀。使指下 分明,胸中有主。即使是初学之士,亦可依类而求,按书而治,故名之曰:一见能医。 八法均取之《医学心悟》。其中医林金镜及治法汇辨两书均已亡佚,本书保存了其部分佚文。卷三、卷四为辨证。卷五、卷六、卷七为病 因赋,内有刘一仁之注文。卷八用药须知、四言脉诀。卷九、卷十为类方。其中辨证及用药须知为朱氏家秘,颇具特色,为本书要点。 如他在《阴症有三辨》中指出:世人论伤寒,辄曰阴症,而不知有传经之阴症,阴中之热症也。有直中之阴症,阴中之寒症也。有房室之 阴症,阴中之虚症也。从而提出阴症有三辨的戒律。其他如既犯房室而得热症,则灼热极甚,犯房室而得寒症,则阴寒极甚。热之甚,则 清剂宜轻,寒之甚,则温剂宜重。此皆心得之谈,对临床辨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本书是普及与学术兼顾的作品。 。巫亦谓医,不曰医者,犹甲之为函也。后,莫贱于匠,乃以医配之,圣贤下视艺术如此。夫以尧、舜、周公、孔子之道觇所能,则属一 辞缀文,亦不过为小技,况其下者乎?然世之舍道而执艺也,久矣于艺之中,存君子之心者,于医为近。故司马温公言:人生不得为良相 ,必为良医。医人与相相配,岂欲孔孟之说哉?以为与其无益于人,而为庸相,不若有益于人,而为良医也。元。丹溪先生,以理学上 承徽国,而名乃以医著。前明王肯堂,以士大夫而著《证治准绳》一书,世咸奉之,遂目肯堂为医人,是岂他小道比哉?扁鹊云:越人非 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起之耳。术而精,能使当生者生,不精反令可生者死,可弗慎欤?古之神医,无事于书,后世庸医,废 书不观,更有执其偏见,如张景岳谓:人尽虚寒。近某,著人参不可饵论,猖狂恣睢,眩惑愚者,是何异王安石之乱天下也。吾友朱君南 珍,去儒业医,勤苦学问,常手录前人秘本,索余一再序之。今又有《一见能医》之著,皆其读书有得,采掇精华,不为好奇立异,世苟 能诵习伏膺,何患术之不精哉?是所望于有恒者。 资乎善记善悟,更非儒书比。而世之习医者,往往以举业不就,退而从事,则质性已半属中下,平时既鲜博考之功,临症又乏明辨之识, 费人之诮,初非过也。余读书三十年,窃苦姿性庸钝,过目易忘,少所触类,因就耳目所及,于古今名家辨论,手抄卷汇,积成是编。类 列病形,了如掌上之螺;详分治法,判若水中之犀。俾得指下分明,胸中有主,虽初学之士见之,亦可依类而求,按书而治,名之曰一见 能医。付之梨枣,亦聊为未能广稽博考,参互错综者,开一捷径云尔。 干支之末也。阴阳相间,刚柔相须,是以甲子之后,乙丑继之;壬戌之后,癸亥继之。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有主运焉,有客运 焉;有主气焉,有客气焉。主运主气,万载而不易,客运客气,每岁而迭迁。自天干兄弟次序言之,甲乙东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 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故木为初之运,火为第二运,土为第三运,金为第四运,水为第五运。此主运也。 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此客运也。 即木也。木生火,五之运,即火也。每一运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此天干在上为阳,所以主乎运也。 。故风为初之气,火为二之气,暑为三之气,湿为四之气,燥为五之气,寒为终之气。此主气也。 水,巳对亥而为厥阴风木。故子午之岁,君火主之;丑未之岁,湿土主之;寅申之岁,相火主之;卯酉之岁,燥金主之;辰戌之岁,寒水 主之;巳亥之岁,风木主之。此客气也。 巳亥例皆然。 为地之左间。在泉之右,为地之右间。顺行 寒日交名齐天。 少角戊太征己少宫庚太商辛少羽壬太角癸少征甲丙戊庚壬为阳属太,太者为有余;乙丁己辛癸为阴属少,少者为不及。 属胃足经行。 经常多气少血。其合皮也,其荣毛也,开窍于鼻。难经曰: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主藏魄,肺管九节。 "肠,乃出滓秽之路,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是经多气多血。 多气多血。难经曰:胃重二斤一两,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播于诸脉。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名曰幽 ③门。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古今中医经典txt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