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名医生的“艰辛成长史”

 tuzididie 2015-01-08

六成医生不满执业现状

我国执业(助理)医师约有200多万人,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值得人们关注。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曾联合医师网完成了一份《中国临床医生自我感知职业满意度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的执业现状,而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导致他们不满的主要因素是“医患关系紧”.

因一次“不成功”的手术,一份“被怀疑”的病历,娄底新化人陈飞与医院产生了医患纠纷,四处维权碰壁后他最终以“跳楼”相胁,并称“彻底对医院失去了信心”.(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2月18日A08版)

在陈飞将医护人员视为仇雠的同时,省人民医院医生夏阳(化名)也满腹委屈,尽管他与此桩纠纷没有任何瓜葛。

“前世做错事,这世做手术。”说这话时,夏阳虽是一副戏谑的口吻,但他还是强调,“都只知道做医生的好处,可他辛酸的炼成史却鲜有人知。”

【入门者】---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2000年,19岁的夏阳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专业,但这并非他的初衷,他戏称“被父母逼迫”.

他本打算填报喜欢的建筑专业,却遭到父母强烈反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父母眼中,学医是“正道”:稳定而受人尊敬。

“社团活动,浪漫约会,自由的校园下午茶……”这是夏阳憧憬中的5年大学本科生活。当走进大学校门,迎接他的却是:永远学不完的课程、背不完的书,铺天盖地的资料,没完没了的考试……一年下来,现实击碎了他早前的浪漫想象。

“学医课程多,书本厚,要背的知识特别多。”夏阳回忆,更让人紧张的是,医学课程一旦学完就得考试。这意味着学期中间经常得通宵达旦复习,才能保证通过。

毕业时, 夏阳的一位同学拍了一张照片:5年的课本堆起来比人还高。

【实践课】---解剖、呕吐与失眠

相比理论,实践课更让夏阳印象深刻。“军训时,有师兄就告知,解剖课才真正蹂躏菜鸟。”但夏阳自认为胆子大,丝毫没放在心上。

真正到了实验室,灯光昏暗的夜晚,看到摆在解剖台上的尸体,他还是冷汗直冒。

第一次解剖课,戴着口罩、帽子的同学围成一圈看着老师讲解标本,刺鼻的味道让大家无法忍受,不时有同学跑出门口透气。

突然间,只听到“砰”的一声,站在后排的一个女生瘫倒在地,趁着大家手忙脚乱的当口,同寝室的小伟跑到外面的垃圾桶旁一番狂吐。“那晚,大家晚上几乎都失眠了。”

解剖室和食堂间隔不到5米,课后夏阳和同学去用餐,总是用“扯谈”的方式分散注意力。而即使如此,有些人还是吃啥吐啥。

【实习生】----工作苦累,考核残酷

终于“熬”到了2004年实习,夏阳认为“春天来了”.这年6月,他被分入长沙市一医院实习一年。

实习期全年无薪,还得照样交学费。疲累和压力是夏阳整个实习期最深的感受,这一年里,他在骨科、胸外科、肝胆科等几乎医院的每个科室里轮了一遍,离开科室时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

“一天到晚基本没有时间沾凳子,洗漱也全部都在科室里。”每天忙着写病历、手术、值班,晚上值班时,碰到急诊病人,半夜得爬起来。 实习这一年,夏阳每天下班都是倒头睡,和父母一起只吃过5顿饭。

而所有的医生,几乎都有与夏阳一样的“苦旅故事”.只有通过数年的坚持与历练:从适应到热爱,从习惯孤独到习惯站立,从精通书本到熟悉临床,他才能成为一名医生。

九成医生感觉压力大

卫生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医务人员感觉到工作压力很大。现在,许多医院出现了年轻医生大量流失的情况,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疗工作压力、风险太大,不堪重负。调查还显示,越是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越大,同样,心理问题也越严重。

8年苦学,初为医师的夏阳感觉“熬出头了”.但2010年亲历的一场医患冲突,又让他颇受打击,“拼尽全力,却换来了不信任,很难接受。”

他的委屈在于,已经尽心尽力,亦铭记着学医第一课的“希波克拉底宣誓”:无论到何地,无论病患男女尊卑,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但现实中仍有许多让人难堪的遭遇。

“从医是条挺难的路。”12月18日,夏阳一边套上白大褂准备工作,一边苦笑。

【压力】----初次晕台,感觉丢脸

在轮科的苦累和各种压力下,夏阳一度濒临崩溃。“累,压力大,经常睡不好觉。”夏阳回忆,这直接导致了大多数新手会出现的严重后果:晕台。

夏阳日记中记录了实习时的第一次晕台经历。

2004年10月11日,星期一,阴。

今天,有三台手术。第二台是简单的切肠手术,但可能是昨晚失眠,刚打开患者腹腔我就已满头大汗,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我意识到自己不行了。万幸,主刀老师第一时间看到我吃力地举手,安排人临时换下了我。

“事后,我觉得很丢脸,特意给老师道歉。”令夏阳感到温暖的是,当时老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说:没事,都是这么过来的。

【冲突】----患者去世,老师遭打

2008年,研究生毕业的夏阳通过层层考核,被省人民医院聘为医师最初的生活跟夏阳想象中一样,很苦很累但丝毫没减轻他的满腔热情。

很快,夏阳的付出得到了很多患者的好评,感谢信和花篮也越来越多;眼看着一个个患者下手术台、一天天康复,让他很有成就感;还有不少患者出院后还不断往夏阳所在的科室寄特产、明信片。

但一次突然爆发的医患冲突让夏阳的心情一度跌到了谷底。

2010年6月,夏阳的老师给一个70多岁的患者做痔疮手术。老人术后康复良好,出院当天还和医生们开怀道别。“但临走上洗手间时,老人突然倒地去世。”随后,死者家属认定老人死亡属医疗事故,要求院方赔偿;院方则怀疑老人是意外死亡并提出尸检,但遭到家属拒绝。冲突由此而生,家属在医院拉横幅,围堵科室。惊魂的一幕在夏阳面前发生了,“我和老师正准备去查房,一个家属突然冲过来抓住老师,把他按在墙上,挥拳就打……”

当晚,夏阳彻夜失眠,他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入错行了?

【烦恼】----青春白发,愧对家人

而今,夏阳从医已十多年。他说自己很少回头看。对于家人,他心有愧疚,他认为,自己不是好儿子、好老公和好父亲。

12月2日18时,夏阳亲了亲女儿,扒完饭后匆匆赶往医院,当天是夏阳每个星期一次的轮班。夏阳父母就住在离医院不到6公里的马王堆,但忙碌的他,一个月难得陪父母吃顿饭。

“医生的时间从来都不属于自己,上班是病人的,下班后是为病人准备的,各种资料、培训,考试。”夏阳边说边摇头,几天后他将迎战医院的英语竞赛,半个月后还有其它考试。

如今32岁不到的他已华发早生。他告诉记者,因为晚班多压力大,他经常失眠、做噩梦。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在岗位上从不懈怠,对病患一如既往的细心。

多年的坚守,他需要的或许只是信任、理解与尊重,哪怕只是一个患者的微笑。

记者手记----医者仁心,患者苦心。

袭医事件不绝,围观者鲜懂医理,多站在“弱势”的患者方。这是夏阳们的痛苦。

亲人就医出事,常常人财两空,鉴定与调查又疑惑重重。这是患者们的焦虑。

我们能理解夏阳的烦恼,也理解患者的疑虑。

医生能疗治伤痛,可谁能“治愈”医患关系。重建信任无疑是关键: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只有让患者更相信方能让医者更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