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润安论黄芪

 杏林脉香 2015-01-08

邹润安论黄芪

王昆文,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

黄芪,《本经》谓其“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中,结合《痈疽篇》、《素问·风论》、《生气通天论》和《灵枢·营卫生会篇》等篇中关于卫气营气和三焦的论述,认为痈疽乃营卫之病,而营卫属三焦,三焦属中土。黄芪色黄味甘,气微温,“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上焦),中行营气(中焦),下行卫气(下焦)”,“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以,通营卫实为黄芪之主要功效和特长。营卫得通,则所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之痈肿,以及“卫气有所凝,故肉有不仁,营气热胕不清”之厉风等自然得治,正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所以《本经》把“主痈疽”及大风等皮肤中病列为黄芪之首功,是与《内经》的论述相一致的。

《别录》云黄芪“利阴气”,此何谓也?这又牵涉到用阴阳之理来解释。根据《素问》所谓“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邹氏认为,“阴不胜阳者,非黄芪所能为力;阳不胜阴,则阳不上而五脏气争,阴不下而九窍不通”。他并引刘潜江的话说:“盖阳不得正其治于上,斯阴不能顺其化于下。旨哉言矣。”所以,如阳气下陷所致之虚热,小便不通或尿血等都属于阴气不利,正适宜用黄芪。“盖阴之降,实本于脾胃之阳旺”,阳旺自能化阴。故利水消肿之方多用黄芪,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都是仲景治疗风水、皮水的名方。近代名医张锡纯之气淋散亦用黄芪为主药。故所谓黄芪“利阴气”者,决非仅行营气、逐恶血也。

按一般《中药学》教材上讲,黄芪有固表止汗作用,然而邹润安却提出“仲景《伤寒论》绝不用黄芪,即如汗出阳亡,似与黄芪之强卫固表相宜,亦终不及,何也?”他对此分折说:若伤寒汗多亡阳,则系阴气逼阳外泄,必以附子振其阳,阴霾始散,汗乃得止。而黄芪所止之汗,“则系卫阳盛蒸逼营阴,阴气泄为汗者,用黄芪则既能使营阴充不受阳蒸逼,又能使卫阳不蒸逼营阴可矣”。所以,黄芪与附子之止汗原理是相反的,“四逆汤若用黄芪,谓之闭门逐贼”。后世止汗诸方,如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等,“其用黄芪非特借以固外,实恃以和阴,使不迫于阳”。

邹润安还比较了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的异同。他认为“两方虽皆用黄芪,其旨终不同也。防己黄芪汤证(风水,脉浮,汗出,恶风)病本向外,则乘势壮营卫之气,使水湿从标而解,是用以厚表气,故分数甲于一方。防己茯苓汤证(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病不向外,则通其水道从本而解,是用以利阴气,故分数退居茯苓下与桂枝并。”可见两方虽同为治水,但由于病位及病势不同,故黄芪之用量和配伍亦不同。邹氏还指出:“黄芪非止汗者,特能行营卫中气,营卫中气行,邪气遂无以干,则汗自止耳。”那么,黄芪又是否能发汗呢?邹氏认为也不是,“黄芪能行而不能发”。虽然仲景书中有“诸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加黄芪”之文,但这里用黄芪并不是用它助发汗,而是用其益营卫中气,浚营卫之源。

那么,黄芪又是否属于纯粹的升提之药呢?邹氏认为也不是。他说:“黄芪非能降也,亦非能升也。”他以《金匮要略》治疗历节之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川乌、炙甘草、蜜)和治疗黄汗(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身疼重,小便不利等)之桂枝加黄芪汤为例,说:“两者病皆在下,并治以黄芪,则似黄芪能降,乃其汗出并在上体,又似黄芪能升,殊不知黄芪专通营卫二气,升而降,降而复升……凡病营卫不通、上下两截者,惟此能使不滞于一偏。”也许是基于此相同的认识,所以最擅长于应用黄芪者莫过于同时代的王清任。其所创立的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达四两,是治疗气虚而瘀阻于络之中风偏瘫的名方。其余以黄芪为主药的方剂还有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和举元煎等。值得一提的是当归补血汤一方,明明是以当归补血,何以重用黄芪为主药?诸家解释多以补气生血为由,但皆不及张璐的解释。他说:“然方中反以黄芪5倍当归者,以血之肇始本乎营卫也……以营卫和则热解,热解则水谷之津液皆化为精血矣。”

总之,邹润安认为黄芪的主要功效是通营卫,利阴气,升而降,降而复升,非止汗亦非发汗,是皮肤中病黄芪皆治之。其认识较一般《中药学》教材所列深入一层。他还说“欲补虚者,通营卫为长”,故黄芪、桂枝皆为通营卫补虚之要药,观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中列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二方,即可知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