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疑难问题解决”研训课例评析(三)

 许愿真 2015-01-08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疑难问题解决”研训课例评析(三)

二度创作:从“原生价值”到“教学价值”

——评丁家盛老师《烛之武退秦师》课例

泰顺中学庄平悌

 

    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文本进行二度创作。教师只有完成了对文本的二度创作,才能使自己的角色由一个文本的阅读者转变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对话者、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对文本的二度创作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所谓教师对教学文本的二度创作,就是教师凭借自身独有的素养(如,专业程度、实践经验、情感特点、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针对学生具体的学情,对课文作教学化处理,使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文选式教材所选的课文,事先并非为语文教学量身定做。它在进入教材之前,仅仅是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或者是传达一种事实的信息,或者是传达一种思想情感的信息。文本的这种信息价值,李海林称之为“原生价值”。

    文本进入教材之后,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产生出了“教学价值”。李海林认为,这种“教学价值”就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言语智慧”。用通俗的说法,也就是文章的写作方法、修辞技巧。(注意:修辞技巧并不等于修辞格。)

对这种信息价值(原生价值)的掌握并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或最高目的),是对“教学价值”(言语智慧)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就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如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教师对文本“原生价值”较为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文本中一些常见的字词(包括含义与用法)的理解和把握,二是透过相关的字词,准确把握文本隐藏的信息。体现了执教者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

对于字词(包括含义与用法)的理解和把握。如:

    “退”,用作使动,使……退。“贰”,用作动词。“军”,用作动词,驻军,驻扎。以此为例,讲解了词类活用现象。并列举了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宅在家里”,“我很宅”。准确,恰当。

    “言”,表示主动地说。“辞”,表示推辞。“曰”,表示不动声色,自责,愧疚。“说”,通“悦”,比高兴还高兴。“戍”,守边。

    对于隐含信息的把握。如:

    从“貮于楚”、“越国以鄙远”可知郑国是个小国。从“晋侯、秦伯围郑”可知晋国和秦国的国君亲自征伐,势在必得。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以及“夜缒而出”的“缒”可知郑国大兵压境,情势十分危急。从“秦伯说(通‘悦’)”可知烛之武对秦伯的游说非常成功。从“吾其还也”可知晋国退兵实出无奈。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可知体现了烛之武的一种卑微的姿态,使秦国感受到了自己的强大,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暗示了郑国愿意依附于秦国。

    二、教师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发掘和定位较为恰当。

    文本的“原生价值”并非教材的“教学价值”。但“教学价值”必须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衍生出来。也就是说,“教学价值”脱离不了“原生价值”。这取决于几个相关的要素。一是,教材编写者的规定性。对于我们来说,毫无疑问,我们要执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课文的相关规定。二是,学生的具体学情。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内容的生成主体。李海林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教材内容的学习者,又是教材内容的生成者,而且只有成为教材内容的生成主体才能成为教材内容的学习主体。”三是,教师本身独有的素养,如前文提到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情感特点、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心理品质等四是,文本本身所独有的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文化使命。潘庆玉认为:“语文教材中的历史性文本和经典性文本是把我们领进历史、现在与未来的通道,也是把我们带入整个生活世界的精神向标。”“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要尊重自身的历史性文本。”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历史经典文本,它的文化品位(或文化内涵、文化使命)又是什么呢?教材编写者把这样的历史经典文本编入教材,放在“音声求气”的教学板块之中,其教学意图显然就是“音声求气”,古人就十分强调“文章以气为主”。

   “音声求气”原本是清代桐城派所提出的一种读经的方式。他们认为,可从字句音节中体会文章的“神气”(即,思想内涵,情感寄托),并进一步体会到古人文法的高妙(即,言语形式,言语智慧)。“声”,就是言语的声音形态(包括音节、语调、节奏),“气”,就是言语主体生命的情气,是主体的思想内核,精神境界。

    刘大櫆《论文偶记》:“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认为通过言语的声音形态就能体悟到文章的内在“神气”。

   “音声求气”是一种读书的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必须首先体悟文章的思想境界,情感内核,精神风貌,体悟文章高妙的言语形式,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指导学生体会文辞的音节美、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用文辞表情达意,如何将情事的丰厚与薄浅、和缓与急促和所用的文辞相互对应,相互匹配。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的“气”是什么呢?就文本的思想内涵而言,它包含着:①烛之武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在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临危受命,义无反顾,深入敌营,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了国家的危难。而他的人格魅力,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语魅力上。②君臣之间不计前嫌、相互信任的高贵品质和患难真情。佚之狐主动推荐贤才,郑伯诚恳自我批评,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都体现他们大公无私,团结一意,共赴国难,真正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高贵品质和彼此患难与共的真情。③晋文公知恩图报,仁义为先,高瞻远瞩的胸襟和气魄。秦伯私自退兵,等于撕毁了秦晋之间的盟约。对此,晋文公并没有伺机报复,更没有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听从手下的建议,趁机攻打秦军。他说的“不仁”、“不知”、“不武”的话,不仅是为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为君的基本准则,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味。

    就文本的言语形式而言,这个“气”也包含着这么两个问题:①作者是怎样来叙述文本的?为什么要这样叙述?这不仅涉及到叙事的详略,详略只是文本的叙事技巧,更是涉及到史家对于历史事件独特的眼光与胆识。作者之所以这样叙述,之所以要在自己的笔下这样呈现历史事件,就体现了史家的某种立场和眼光。②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他的言语魅力何在?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教师要了然于胸,做到胸有成竹。

    在本课的教学中,执教者把本课的“教学价值”定位为“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问题,即围绕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和“怎么样退秦师”展开教学。应该说,这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前者体现了文本所独有的“精神向标”的作用,后者体现了“言语智慧”的价值。这两点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师生互动,共同对文本作了深入细致的研读。

    在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要退秦师”这个问题的教学中,师生共同研读文本,获得了这么一些信息。①秦晋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无礼于晋,且貮于楚”;②郑国并非大国,而是依附于别人的小国;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郑国的形势非常危急;④“晋侯、秦伯围郑”,两国君主带兵亲征,说明势在必得,具有必胜的信念。应该说,这样来研读文本是非常细致的。

    在引导学生围绕“怎样退秦师”这个问题的教学中,着重品味了佚之狐、烛之武和郑伯三人的对话。教师抓住“言”、“辞”、“曰”这三个意义相同的字,展开课堂讨论,师生互动,领会不同的意味,体会三个人彼此不同的内心世界。“言”,是佚之狐主动地进言,是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表明他非常了解烛之武的才能,也表明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辞”,则是烛之武的推辞,表明他内心的委屈和对郑伯的不满。“曰”,是郑伯不动声色地说,表明他的自责和愧疚。

    接下来,引导学生研读“夜缒而出”。为什么要选择夜晚?“夜”,既交代了时间,也是环境描写,也是实施离间计——使秦晋结盟破裂的必要。怎么去的?“缒而出”。“缒”,表明也许城门都已经打不开了,这也说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

     接下来,围绕秦伯的“说”(通“悦”),师生展开探讨。秦伯为什么“说”?烛之武到底说了些什么?在研读过程中,有学生提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郑国愿为东道主,为秦国提供物质上的利益。有学生提到“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国不守信用。有学生提到“夫晋,何厌之有?”指出晋国是个贪得无厌的国家,如果郑国被灭了,晋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秦国。也就是说,不能让晋国得逞,让它获得实际的利益。有学生指出秦国与晋国之间并不团结。最后,教师作了必要的补充。“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烛之武的语气非常诚恳,卑微。这使得秦伯感到了自己的强大,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膨胀。如果把郑国灭了,晋国得到的好处更大。这也暗示了郑国愿意依附秦国。因此,秦伯非常高兴,不但没有攻打郑国,反而与郑国结盟。

    对晋文公的“吾其还也”,读出了晋国撤军的无奈。

    以上这些对文本的研读都是很深入细致的,值得肯定。

    此外,教师亲切自然的教学姿态,从容优雅的教学风度,都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赏心悦目的教学板书,对于女教师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真是不简单啊!

    几点建议

    1、关于诵读及诵读指导。

   《烛之武退秦师》编在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一“因声求气”。针对该板块以及本课的教学,《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这样的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要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要充分利用‘读’这种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师要舍得腾出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诵读,并在诵读的方法上给予指导。”“教学时要使指导诵读的过程与理解文章的过程一致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应着重指导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对话的诵读。”

    很明显,《指导意见》非常强调“诵读”,强调教师对“诵读”的指导,强调“诵读”的过程与研读文本的过程相结合。

    “诵读”也是教师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体现。通过“诵读”,教师就能够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教学价值”。这就好比音乐家的演奏。音乐家通过演奏,能够把乐谱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充分的揭示出来。语文教师通过“诵读”,也能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比如,“祥林嫂,你放着吧!”不同的诵读,它所表现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是不一样的。读,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根据课堂教学录像所做的大致统计,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读的时间总共只有五分钟左右。教学录像显示,从4分25秒开始到5分11秒结束,学生浏览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的相关课文。18分20秒到18分50秒,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佚之狐、烛之武、郑伯三人的对话。23分40秒到24分40秒,学生集体齐读“夜缒而出”一段文字。29分30秒到32分10秒,学生集体默读并翻译烛之武对秦伯所说的话。

    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这样短短的5分钟左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远远没有落实《指导意见》所提的“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建议。《指导意见》提出:“要舍得腾出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诵读。”的确,诵读是汉语言学习的优良传统,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意识,一种方法论的教学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课就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指导意见》指出:“教师要在诵读的方法上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就要在诵读上下工夫,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才能总结文言文诵读方法,才能指导诵读的过程与理解文章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诵读指导还有较大的提升余地。学生分角色朗读佚之狐、烛之武、郑伯三人的对话,教师既然已经指出了学生朗读的问题,不顺畅,苍白无力,为什么不乘热打铁,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呢?既然已经指出了重音落在“必”字上,为什么不让学生再读一读呢?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诵读一定大不一样。即便还不能令人满意,教师也还可以再次进行指导,再让学生诵读。这样,可以反复多次进行。一旦学生的诵读潜能被激发出来,不知道会给语文教学带来多大的收获。

    其三,在诵读中体验。《指导意见》强调要“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验”。王尚文先生就非常强调“体验”。他说:“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没有体验,也就没有真正的文学教育。”

    体验什么?教师必须明确。因为这体现了“教学价值”。再以佚之狐、烛之武、郑伯三人的对话为例,分角色朗读,就要引导学生以三人不同的身份和地位,通过他们不同的言语表达体会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佚之狐极力向郑伯推荐烛之武,体现了他作为郑国大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郑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冷眼相看,因此主动向国君进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一个“必”字就充分说明了这点;还体现了他对郑伯的信赖,他相信郑伯一定能够采纳他的意见,让烛之武去劝说秦伯。

    烛之武的言说则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是说自己年老了,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当然也不是谦虚,也不是为了拒绝而找借口(在这样的危难关头,他是不可能推托的)。他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才能被埋没,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深感无奈与叹息,否则,郑国也不至于到了现在这样的危急的境地;另一方面,郑伯毕竟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能,并且在这样的危难时刻重用了自己,为自己能够为国出力,为国分忧而感到些许的欣慰。他不是对郑伯的抱怨,更不是指责。

     郑伯的话,一方面是表明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过错,体现了作为国君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郑国存亡的利弊。这不是对烛之武的威胁,也不是以国君的威势来压迫人家,逼迫人家。

    从这三人的对话中,尽管他们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但更多的,却让我们体会到了彼此携手共赴国难,生死与共的患难真情。

    朗读人物对话,就是要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思想品格。

    总之,本课的教学应在“诵读”上多下工夫。

    2、关于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确立的依据:一是教材编写者的规定(“因声求气”),二是教材本身固有的特点(人物对话),三是具体的学情。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本课的学习,“应着重指导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有关对话的诵读”。

    课文共有三处对话。显然,烛之武与秦伯的对话又是重中之重,是整个事件的关键。秦晋联军千里迢迢,对郑国南北夹击,势在必得,必定灭郑国而后快。但是,秦晋联盟很快瓦解,秦军退去,晋军也无奈撤退。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无疑就是烛之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对秦伯说的一番话。正是烛之武的这一番话,不但保住了郑国,使郑国暂时免受秦晋联军的攻击,也完全改变了秦伯的立场,使秦伯放弃了与晋国的结盟,而与郑国结盟,与郑国化敌为友。可见,烛之武的话具有极大的力量。这完全符合《孙子兵法》上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毫无疑问,本课的教学重中之重也就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烛之武的话,体会他高超的游说艺术,以及他的强烈的国家责任意识。

    可是,很遗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这个教学重点并没有很好地凸显出来。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按照课堂教学录像,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前3分钟,教师介绍有关《左传》的相关知识。

    到6分15秒左右,①教师解题,指出“退”是使动用法,板书“使……退”;②教师指出理解文章要琢磨两个问题,为什么和怎么样;③学生浏览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的相关课文;④学生回答秦晋围郑的原因:“无礼于晋”,“貮于楚”;⑤教师解释“贰”的用法,并板书。

    到11分30秒左右,①教师解释什么是词语的活用,并举了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如,“宅在家里。”“我很宅。”②师生共同探究郑国是否大国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郑国不是大国的依据;③多媒体显示《春秋时期形势简图》,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指出秦国、晋国、楚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郑国的关系。

    到23分40秒左右,①多媒体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指导学生读图,结合课文“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八字,指出郑国面临着非常危急的形势;②教师解释“军”的用法;③分析秦晋两国何以有必胜的信念,指出晋侯、秦伯两位国君带兵亲征,说明势在必得;④郑国大兵压境,谁来救急?引出佚之狐推荐烛之武;⑤针对佚之狐、烛之武、郑伯三人的对话,抓住“言”、“辞”、“曰”三个意思相同的字研读课文,板书这三个字;⑥学生分角色朗读三人对话;⑦引导学生体会这三句话的内涵,并板书;⑧学生对郑伯的话有不同的理解,教师总结,文学作品的语言就这样耐人寻味。

    到29分30秒左右,①学生集体齐读“夜缒而出”一段文字;②师生共同研讨烛之武是怎样去的游说秦伯的;抓住“夜”和“缒”两字,深入研读。板书这两字;指出,“夜”,不仅是时间,也是环境描写,也是烛之武实施反间计的必需条件;“缒而出”,则说明当时城门也许都已经打不开了,也说明郑国的形势很危急;③研讨烛之武游说的结果,抓住“说”(通“悦)字,说明游说成功;板书“说”(“悦”),高兴。

     到38分10秒左右,①学生集体默读烛之武游说秦伯所说的话;②引导学生找出秦伯为什么“悦”的原因;③教师补充烛之武诚恳的态度和卑微的姿态。

     到42分20秒左右,①围绕“戍”展开讨论,并板书;②研读“吾其还也”,说明晋国退兵实出无奈,板书“其”。

    从这个大致的教学流程来看,很明显,教师并没有把烛之武与秦伯的对话作为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恕我直言,我认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做得有点草率。

     李海林认为,教材的“教学价值”,就体现在文本的“言语智慧”(即“如何表达”)上。而烛之武之所以能够退秦师,就在于他高超的言语智慧。《指导意见》也要求我们“在把握词义、句义的基础上,体会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因此,光是让学生找一找烛之武说了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教师也补充了烛之武在游说时的诚恳的态度和卑微的姿态,但这只是他游说成功的一个小小的因素。

     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深入探讨:为什么烛之武这样游说就能成功?他的游说到底注意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为什么选择秦伯进行游说,而不是晋侯?他凭什么就能够单枪匹马去游说?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找到烛之武言说的具体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言语交际的水平(即语文能力)。

    三、关于教学时间的分配

    恕我直言,在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上,本课的教学的确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正是这种不太合理的分配,使得教学重点无法予以凸显。以下略举数例不当之处,供大家讨论。

    1、有关《左转》的简介,简单一两句话即可,根本不必花3分钟时间。

    2、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学生答出秦晋围郑及其原因。教师应及时提出秦晋怎样围郑的问题(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引导学生体会两军夹击,郑国危在旦夕。教师可以点出词类活用的现象,但不必作具体解释,更没有必要举出当今现实生活的具体例子。这当中,教师也没有必要引导学生讨论郑国是否大国的问题。

    3、两幅图片,特别是《春秋时期形势简图》是否教学的必要辅助?引导学生读图,还不如引导学生读课文,或者给学生切实的诵读指导。

    4、探讨佚之狐、烛之武、郑伯三人对话,用时太多,也没有把时间用在该用的地方,如指导学生诵读上。

    5、分析“夜缒而出”用时也太多。

    6、围绕“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似乎没有必要。因为,多数学生对这个字还是能够理解的。即便少数学生不能理解,也可以放在课后解决。再说,别的课文也会涉及到这个字。这里没有必要非解决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