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中庸

 宛平2008 2015-01-09

女 中庸

 

——中华女子知性化智谋通鉴

 

 

中华女子国学志工  温信子撰

 

目 录

小序

〖女中庸天赋章第一〗

〖女中庸时中章第二〗

〖女中庸鲜能章第三〗

〖女中庸行明章第四〗

〖女中庸践行章第五〗

〖女中庸大知章第六〗

〖女中庸予知章第七〗

〖女中庸服膺章第八〗

〖女中庸均可章第九〗

〖女中庸问强章第十〗

〖女中庸素隐章第十一〗

〖女中庸知理章第十二〗

〖女中庸笃行章第十三〗

〖女中庸修身章第十四〗

〖女中庸齐家章第十五〗

〖女中庸悟道章第十六〗

〖女中庸大德章第十七〗

〖女中庸无忧章第十八〗

〖女中庸达孝章第十九〗

〖女中庸问政章第二十〗

〖女中庸知性章第二十一〗

〖女中庸至诚章第二十二〗

〖女中庸致曲章第二十三〗

〖女中庸前知章第二十四〗

〖女中庸自成章第二十五〗

〖女中庸无息章第二十六〗

〖女中庸明哲章第二十七〗

〖女中庸明道章第二十八〗

〖女中庸取信章第二十九〗

〖女中庸知法章第三十〗

〖女中庸至圣章第三十一〗

〖女中庸天德章第三十二〗

〖女中庸贤化章第三十三〗

小跋

 

 

小 序

 

相宜之谓中,万变之谓庸。中者,和也;庸者,用也。和在相宜,用在适应。故中庸者,顺应之道也。

《女中庸》原文部分,是中华女子国学发掘、整理、研究、承传工程志工温信子,学习子思《中庸》的札记、心得汇总。《女中庸》,是女子学习《中庸》的助读书(微博),也是女子践行中庸之道的入门书。《中庸》原文无章节名。《女中庸》中的章节名大多取自《中庸》原文。

 

〖女中庸·天赋章第一〗

 

天赋之谓性,循性之谓道,修行之谓教。修也者,不可须臾离其道也。可离,非其道也。故知性女人戒慎乎,无所不在也。

七情六欲之未发,谓之中;发而有节,谓之和。中也者,行之本也;和也者,道之达也。中和也者,天地就位,万物生焉。

 

 

〖女中庸·时中章第二〗

 

知性之人持中而用,是谓中庸之道也。小人偏执而行,是谓愚昧之道也。知性者时中,小人者时邪。

 

〖女中庸·鲜能章第三〗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是谓中庸之道,乃道德之最高标准也!然民众之行,却少有其长久者。

 

〖女中庸·行明章第四〗

 

中庸之道难行于世,均私以夺。知者拔苗助长,愚者智不能及。中庸之道难显于世,均私以输。贤者欲速则过,不肖者力所不及。人若不食生李之肉,鲜能知其涩也。

 

〖女中庸·践行章第五〗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是谓中庸之德,恐难力行于世也。知性之贤者,当垂范之,力行之,长久而为,故可承持天命之人性化也。

 

〖女中庸·大知章第六〗

 

古时虞舜,大知之帝也。喜求教,而好审察;容恶言,而力扬善;辨偏斜,而引其中,之所以为舜乎!

 

〖女中庸·予知章第七〗

 

予知者,自谓聪明也。人皆自诩为明智者,然常落于利欲熏心之网,却不知有避也。人皆自诩为明智者,然常未把中庸之道,作满月之行也。

 

〖女中庸·服膺章第八〗

 

服膺者,谨记在心也。颜回,乃中庸之行者也。领悟其一善,则谨记一善,践行一善,以致难以离其道也。

 

〖女中庸·均可章第九〗

 

均可者,能平治也。天下、国家均可治理也,权位、厚禄均可辞而不受也,利刃之锋均可蹈踏而闯也,然中庸之道常久而为难也。

 

〖女中庸·问强章第十〗

 

子路问强于师。师对曰:汝问南方之强?北方之强?还是汝意之强与?以宽柔之法教化于人,对蛮横无理之无道者,不加以报复,此乃南方人之强,君子之为也。穿着盔甲枕兵器而睡者,冲锋陷阵死而不厌,此乃北方人之强,强悍勇武者具之。故君子善与人和,而不随波逐流,强之矫!守中立而不倚,强之矫!政治清明,国家太平,君子遇艰难而不变志,强之矫!政治昏暗,国家混乱,君子至死不变其操守,强之矫!

 

〖女中庸·素隐章第十一〗

 

素有寻求隐僻之道者,亦素有怪异之行者,虽后世有称之其为道,然吾不为之。君子有遵循中庸之道者,往往半途而废之,吾不会中途而停也。君子有依照中庸之道而行者,虽避世而隐居, 不为世人知之也,然终无悔意,唯圣贤能之。故遵道而行,依乎中庸,乃知性女人不争而为也。

 

〖女中庸·知理章第十二〗

 

中庸之道,广大而无涯。匹夫匹妇虽愚,日常之理亦能知焉。若探究常理最精微处,即使圣贤之人,亦有不知焉。匹夫匹妇虽不贤,浅近之道亦能行焉。若欲达道之最高标准,即使圣贤之人,亦有不能焉。天地之大,人尚有不如意之感。故君子言中庸之道大而无外,天下无有能载者。言其小而无内,天下未有能破者。

诗云:“鹰飞九天,鱼潜九渊。”是喻中庸之道上下均能极也。中庸之道,始于匹夫匹妇浅渐之行。若始终于道中行,乃至于最高境界,便可营天地之和也。

 

    〖女中庸·笃行章第十三〗

   

子曰:“道不远人。”为道而远人,好高骛远者也,故难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持柯以伐柯,斜而视之,新旧相差远矣。故君子教之以训,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改则止。

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忠恕之行,近道矣。人强加于己者而不愿,亦勿强加于人。

知性之道有四,孝悌忠信是也。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是谓中庸之道,言顾行,行顾言,何不笃实乎?

 

〖女中庸·修身章第十四〗

 

知性女人就位而行,无慕于外。富而行于富,贵而行于贵,贫而行于贫,贱而行于贱,高而行于高,下而行于下,患而行于患,难而行于难。处于何位,持于何道,故无不相安也。

上而不凌下,下而不援上。自立而身正,自强不乞求。上不怨天,下不怨人,无所怨恨。故知性者有道,安位以俟机;小人常无道,冒险以侥幸。

射箭之术,有似乎为人之道。靶未中,其因于自身也。

 

〖女中庸·齐家章第十五〗

 

知性之道,如走远路,必始于足下。如登高,必起于低。

《诗》曰:“与夫和好,如乐之妙。同胞和睦,快乐在好。宜尔为家,其乐淘淘。”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女中庸·悟道章第十六〗

 

鬼斧神工,造化之美也。其美其德,盛大而无涯。视之而难见,听之而难闻,然万物化育,无有遗漏者。人乃敬之、祭之,仿佛在其上、其左右也。故谓之神、道,亦谓自然规律也。

《诗》曰:“大道近之,行迹难测,何以冷落?”隐匿虚无,显功明德,其诚实专一之心不可掩也。

 

〖女中庸·大德章第十七〗

 

虞舜大孝,德成圣人。接尧之班,统领国人。善化四海,宗庙飨之。子孙顺保,贤而延之。故古来大德,必当其位,必得其禄,必有其名,必长其寿。

天之生物,因材而笃。栽者培之,倾斜随之。

《诗》曰:“快乐君子,幼有令誉。长显美德,宜民且人。受赋于天,隐隐佑之。缘赐善禄,隐隐贵之。勤而恳之,福承久之。”故大德者必受命于世。

 

〖女中庸·无忧章第十八〗

 

无忧之君,最属文王。上有贤父,下有子良。发联诸侯,歼灭殷商。天下显名,固有旦方。礼至上下,分封各昌。子子孙孙,西东周长。

 

〖女中庸·达孝章第十九〗

 

武王周公,最敬先长。承继遗志,续功业王。祀天祭地,陈祖衣裳。爱其所亲,仁至民乡。明乎郊社,春秋缅忙。礼治天下,国兴朝昌。

 

〖女中庸·问政章第二十〗

 

鲁哀公问政于子,札曰:文王、武王之令,明记于简。用贤臣于左右,令行禁止,则朝政利行。一国、一朝之君,如无贤臣相助,令不行,禁不止,则政必败。

施政之道,在于明而且速。有如种植之道,在于生而能长。施政贤明,有如芦苇之茂,一日不见,郁郁葱葱;三日不见,欲成丛林。

为政在人,取人以贤。故任人唯贤,为治国理政第一法也。取贤有道,君贤为先。故为君者,修身以从贤道,修贤以从仁道。

 

仁者,博爱也,爱亲为基,亲民为大。义者,与人相处有情有义,依礼而行,取其所宜也,尊贤为大。亲亲有别,尊贤有等,礼所生也。

札曰:处理公务者,如失上位之信,亦难得其民心。故君子不可以不修德。欲修德,不可以不孝亲。欲孝亲,不可以不尊贤爱人。欲尊贤爱人,不可以不知天理。

 

天下之达道者有五: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行者有三:知、仁、勇,此乃天下之达德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德,则知何以修身。知何以修身,则知何以引导人。知何以引导人,则知何以治天下国家。

 

君治其国或朝有九经。经者,准则是也。九经者,修德明理、尊重贤人、关爱亲族、敬重大臣、体贴群臣、爱民如亲、招募百工、优待边族、安抚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家族少怨,敬重大臣则目不迷,体贴群臣则回报也重,关爱庶民则百姓自勤,招募百工则财用可足,优待边族则四方归顺,安抚诸侯则天下敬畏。

 

内心虔诚,思想淳朴;外表端庄,衣着整齐;非礼不言,非礼不动,所以能修身立本。此经一也。

不听谗言,远离人色;轻视钱财,崇尚美德,所以能劝勉贤才。此经二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能劝勉亲人。此经三也。

官员众多,合理任用,所以能劝勉大臣。此经四也。

待之以诚,鼓励忠信;厚之以禄,以身体之,所以能劝勉士人。此经五也。

用民不误农时,少征赋税,所以能劝勉百姓。此经六也。

每日察看,每月考核,劳薪相称,所以能劝勉百工。此经七也。

送往迎来,嘉奖善行,怜悯才疏学浅者,所以能待边族以柔。此经八也。

延续中断俸禄之世家,复兴废灭之邦国,治理混乱之方,解救危难之区。属邦朝聘之礼有时,赏赐以厚,收取赋税少之,所以能安抚天下各方。此经九也。

九经之行,在于诚而一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预案则语畅,事前预案则难困。行前预案则安步,道前预案则路不穷。

 

下无上信,民不可得治。得上信有道:无友之信,则得上信难。得友信有道:不孝顺双亲,取信于友难。孝顺双亲有道:儿女无诚心,难以孝顺双亲。心诚有道:不知为善,难有诚心。

诚实,天之道也。诚实于世,人之本道也。诚而实者,无外勉而自守中庸;不假思索,便能体认中庸之益,从容实践中庸之道,此乃圣人之为也。诚而实者,择善而行,行必常善,

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若有未学之处,学而不具,莫停于学。若有未问之处,问而不知,莫停于问。若有未思之处,思而不悟,莫停于思。若有不辨之处,辩而未明,莫停于辨。若有未行之处,行而未至,莫停于行。

 

他人一次便能做好,吾用百次去做;他人十遍学得,吾用千遍学之。果能此道,虽愚必聪,虽弱必强。

 

〖女中庸·知性章第二十一〗

 

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天赋之本性也。由于明察事理,而内心诚实,后天教育感化所成也。内心诚实,则能明察事理。明察事理,亦能内心诚实。

 

〖女中庸·至诚章第二十二〗

 

唯有至诚之圣人者,方能充分发挥天赋之本性。能充分发挥天赋之本性者,便能充分发挥天下众人之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众人之本性者,便能充分发挥万物之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之本性者,便能赞助天地化育之工。能赞助天地化育之工者,便能与天地并立为三。

 

〖女中庸·致曲章第二十三〗

 

以圣人为榜样之贤者,从一言一行着手,推究事物细微之道,由此而达于诚。故曰“致曲而能有诚”。致,推致也;曲,细小之事也;诚,真诚也。达其诚而彰显于外,并能日益显著。日益显著则愈加光明,愈加光明则能感动万物。感动万物则能化育人心,化育人心则会感化人群。感化人群,唯有天下至诚者。

 

〖女中庸·前知章第二十四〗

 

至诚之道,预知未来。国将兴,兆有吉。国将亡,妖孽出。故至诚如神也。

 

〖女中庸·自成章第二十五〗

 

诚,信也、诚实也、真诚者也,自成之本也。道,自成之道也。物之始终,诚之其中。无诚则无万事万物也。故君子以诚为贵。诚,非仅成己,亦成物也。成全自己,仁义也。成全万物,智慧是也。发于本性之德,合于天地内外之道,故无不适宜之时也。

 

〖女中庸·无息章第二十六〗

 

故至诚之道无止,无止则久,久则功效至,有功有效则悠远而无穷。悠远而无穷,则广博而深厚。广博而深厚,则精明而高妙。广博而深厚,则能载天下万物。精明而高妙,则能覆天下物。悠远而无穷,则万物可生。

广博而深厚,可以配大地。精明而高妙,可以配上天。如此相合,悠久而无疆。无有表现,则自彰显。无有行动,则自化人与物。无所作为,则自功成。

天地之道,一言而尽:诚一不二,万物化生。形形色色,难测其妙。

天地之道,有广博,有深厚,有高妙,有精明,悠远而长久。

 

天者,不过点点之光所聚,其体则无有穷尽,日月星辰系之,万物被之。

地者,不过撮撮之土所积,其体则广厚无量,载华岳而不重,容河海而不漏,万物载之。

山者,不过粒粒土石所垒,其体则高大宽阔,草木生之,禽兽栖之,宝藏藏焉。

水者,不过勺勺之滴所汇,其体则浩瀚难测,鳖鳄鱼虾生之,水族繁殖。  

《诗》云:“惟天之道,庄严肃穆,无影无形,运转无住。”概曰:“天之所以为天也。呜呼!还不光明!文王之德大而且纯!”文王之所以谥尊为“文”也,乃淳厚大德常显民间焉。

 

〖女中庸·明哲章第二十七〗

 

伟哉!圣人之道!浩浩荡荡乎!充满天地间!发育万物,可极于天。

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圣人至而后行。故曰德道不至,难成其功。

为此君子尊崇至德,善问好学,致宏观而深微观。致极于高明之谋,而道中庸于实质。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悖。国清明而进忠言。国无道则默待有明。

诗曰:“明而且哲,保身以和。”此之谓也。

 

〖女中庸·明道章第二十八〗

 

好凭主观意图而为,愚者之术也。好凭主观意志而行,贱者之术也。生于今世,嗜古之旧习。如此三者,灾祸必惹于身。

无位于天子,不议礼制,不定法度,不核考文字。天下车同轨、文同字、行同礼。虽位于天子,然无其德,难以制礼乐。虽有天子之德,却无位于天子,亦难以作礼乐。

周公制周礼,武王之佐也。

 

〖女中庸·取信章第二十九〗

 

治理天下,重大政务有三:议礼、制度、考文。做而有成,其过必少。在上位者,虽有德而无验,则民不明。民不明,则难取信于百姓。在下位者,虽有德而不尊贵,则民不识。民不识,则百姓难以信从。故君子之道,以修身为本,为民服务,以取信于百姓。

君子之行,贵在以身作则,率先依法而行。近,有众臣忠诚之举;远,有众民仰慕之心,上下无厌左右。

诗曰:“在邦无憎,在朝无恨。从早到晚,勤政爱民。上下赞誉,善德永存。”君子未有此说,难以誉于天下也。

 

〖女中庸·知法章第三十〗

 

遵循尧舜圣明之传统,效法文武之礼治。上遵自然规律之法则,下和地理环境之左右。似天地有无不承载之力、无不覆盖之能。如四时轮回之不息,似日月昼夜之光明。万物同生而不妨害,天地同道而不相悖。小德营善,如江河流不止。大德无际,敦厚化育无穷尽。

 

〖女中庸·至圣章第三十一〗

 

至圣者,睿智而为,可以临天下;宽宏大量、温和柔顺,可以容天下;奋发勇健、坚毅刚强(微博),可以处天下;庄重威严、正直忠诚,可以范天下;心思缜密、明察详辨,可以断天下。

广阔深泉,可以时时喷涌而出。广阔如天,深泉如渊。圣明而伟大者,其德如天如渊,民众见之,无不敬仰;言而民信,行而民赞。

 

〖女中庸·天德章第三十二〗

 

至诚之德,为人至高之境界也。唯有至诚者,才可以制天下之法规,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化育之大理。

至诚者,诚之以仁,思之以深,行之以礼,德大如天,民心所向也。

 

〖女中庸·贤化章第三十三〗

 

为人处事,有条有理,不张扬,不蛮横,不傲慢,谦让有加,宽容豁达,温文尔雅,先人后己,默默而把众善为,从不喧宾夺主。此谓贤者之道也,无德小人反之。

贤者无处不严以律己也,心地澈诚,言语平实,神态慈祥,为人随和,恭恭敬敬,规规矩矩,不与人争长道短,不随波逐流,言而有信,诚而有实,及时规过而迁善,朴实无华是也。故贤者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知性而笃焉。

 

 

小 

 

撰写了《女三字经》、《女大学》、《女小学》之原文,就忙着去撰写《中华女子国学教育与修养指导纲要》了,所以原计划接着撰写《女中庸》原文,就耽搁了两三日。2012720日,忙里偷闲,挤出时间来,把《女中庸》原文完成了。

《女中庸》原文,除去各个标题、序和跋部分,大约5053字,采用的是半文言文的性质,朗朗上口,便于阅读和背诵。相传子思所撰的《中庸》原文大约4280字,看来《女中庸》的原文初稿在字数上,还没有超出许多。毕竟《女中庸》要把古代的中庸思想,细化成现代人一读就能懂的语言呀!因此可以说,《女中庸》是读者通向《中庸》内涵深处的桥梁。

《女中庸》的原文部分,是中华女子国学发掘、整理、研究、承传工程志工温信子,站在帮助女同胞学习《中庸》的角度上,所研写的《中庸》品读札记、心得汇总,是女同胞们学习阅读《中庸》的助读书。《女中庸》,是温信子主编的“中华女子国学丛书”中的一本,在原文后面还有【女学书院】相关课程的安排,特此说明。

《女中庸》原文所用文字,没有多少《中庸》原文中那么多的生僻字,所以直接阅读不是很难,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女孩子,便可以自己阅读背诵。

公元1600年至1868年的日本德川时代,也出现过《女中庸》。然而日本之《女中庸》和中国温信子所撰的《女中庸》,在中心思想上有本质的不同。温氏《女中庸》,以孔子之孙子思的《中庸》为蓝本,其副标题是“中华女子知性化智谋通鉴”,主要谈的是“女子知性化”的中庸之道,说的是“大中庸”,即广义上的中庸之学,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小中庸”,即微观上的中庸之法。

相信女同胞们读过温氏《女中庸》之后,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