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猎狐"被频繁误用的词汇:红色通缉令应为红色通报

 超越梦想之上 2015-01-09

揭"猎狐"被频繁误用的词汇:红色通缉令应为红色通报

 

来源: 人民公安报 | 2015-01-09 10:58 | 作者:王文硕

0

红色通缉令”,以其神秘且颇具威力的名称和作用,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随着“猎狐2014”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地推进,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以雷霆之势走入公众视野,“红色通缉令”更因其极高的关注度而一度被媒体热炒。然而,在热炒的背后,其准确的称呼应该是什么?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又有哪些词汇被误传误用?

1月8日,公安部召开“猎狐2014”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4年度全国公安机关缉捕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的主要战果和有关情况。人民公安报记者专访“猎狐2014”专项行动有关负责人,为您揭秘那些被频繁误用的词汇。

“红色通缉令”系误

用应为“红色通报”

“事实上,人们常说的‘红色通缉令’是不准确的,这一词语的准确表述应为‘红色通报’。”“猎狐2014”专项行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红色通报”,英文“Red Notice”,这是国际刑警组织成员要求其他成员国协助侦查犯罪时发出的七种国际通报之一,因通报左上角的国际刑警警徽为红色而得名,属最高级别的紧急快速通缉通报。其余六种通报分别为蓝色、绿色、黄色、黑色、橙色和紫色,各种通报以该组织的官方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发出。此通报有效期为5年,可续期,直至缉拿归案为止。

同样是全球范围内的通缉,为什么不能用“令”,而只能表述为“通报”呢?这还要从国际刑警组织的性质说起。

国际刑警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缩写:ICPO),成立于1923年,专门调查及打击跨境罪案。它是除联合国外,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

打开国际刑警组织官方网站首页,其页面右上角有三个不同颜色的小标识,第一个即是红色的国际刑警警徽“WANTED PERSONS”标识。

根据国际刑警组织的官方信息,截至目前,该组织在全球已有190个成员国。每个成员国都有一个由国家执法人员组成的国家中心局(National Central Bureau),它们连接着全球网络,使各成员国之间的跨国调查合作更加便利。

“‘令’是一种命令,带有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意味,多用于一个国家内部,比如‘公安部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而红色通报则是各成员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每个成员国之间是平等的,红色通报只是一种协查的通报,所以,用‘令’是不妥当的。”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猎狐2014”已向全球发布

红色通报140余份

威慑力极大的红色通报需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递交红色通报的原则就是全面、准确。每个红色通报,都要包含被通缉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所涉罪名等基本身份信息描述。绝大部分配有一张照片,并标注了头发、眼睛颜色等外貌特征。这样的红色通报每五年重新发布一次,直到涉案人员归案。”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办案的每一个环节,从最基层的办案民警一直到公安部,都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才能发布红色通报。任何成员国家也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

在海外追逃时,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要犯通报。国际刑警组织各个成员国的中心局接到通报后,可据此对通报人员实施定位、拘捕,并按照本国相关法律协助进行国际引渡。

“目前,国际刑警组织各成员国对红色通报的认可度都比较高,使红色通报成为境外协查的重要工具。同时,这还能通知各成员国,起到防范、警示的作用。”这位负责人解释。

“猎狐2014”专项行动中,红色通报是境外追逃抓捕嫌疑人的重要利剑。行动以来,中国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红色通报140余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将外逃嫌疑人予以全球通缉,有效保证了行动的顺利推进。记者 王文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