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贺 年 谱 李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后。 两唐书皆云然。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郑王有二:郑孝王亮,高祖从父,隋海州刺使,武德初进封郑王。郑王元懿,高祖第十三子。贞观十年,改封郑王。 居河南府福昌县之谷昌 福昌本为宜阳,因隋宫为名,西十七里有兰昌宫,有故隋福昌宫,西南三十四里有女几山,兰香神女上天处,遗几在焉。谷昌水亦在县西。兴甘水俱流注于洛水。谷昌在县之三乡东,隋故宫北,与女几山岭阪承。其地依山带水,有南北二园。桑竹丛生焉。 父晋肃,边上丛事 韩愈《讳辩》及《唐书》本传皆谓贺父晋肃。《太平广记》二百二引五代王定宝《遮言〉。谓名缙肃,边上从事。“缙”字当误。 母夫人郑氏 〈〈新书〉〉本传云:(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醒。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血出心乃已耳!” 姊嫁王氏 李商隐〈李贺小传〉云:长吉子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弟犹 贺有〈示弟〉诗,又〈题归梦〉诗云: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涧逯。 妻某氏,无出 族兄数辈 贺细瘦,通眉,巨鼻,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德宗贞元六年庚午(七九零)贺一岁 杜牧〈李长吉歌诗序〉作于文宗太和五年(八三一)十月;序中谓“贺生二十七年死矣”。又谓“贺死后凡十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序”。自太和五年上溯十五年,为宪宗元和十一年,贺当于是年死。更依中土计齿常例,上溯二十七年,为德宗贞元六年,贺当于是年生。 是年韩愈二十三岁,后为贺作〈讳辩〉 皇莆缇十四岁,后为贺亦颇加推引。 贺尝为二人作〈高轩过〉诗。 贞元九年葵酉贺四岁 是年元稹十五岁,两经擢第 贞元十二年丙子,贺七岁 七岁能章辞,韩愈,皇莆缇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肃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贞元十三年丁丑(七九七) 八岁 贞元十九年葵未,贺十四岁 是年杜牧生。贺死十五年,牧为作歌诗序。 贞元二十年甲申,贺十五岁,以乐府歌诗名于时。 〈〈新书〉〉二零三〈李益传〉云:“益故宰相揆族子,于诗尤所长,贞元末,名与宗人贺相捋,每成一篇,乐工争以洛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顺宗永贞元年乙酉(八〇五) 十六岁 宪宗元和元年丙戍,十七岁时鬓已斑白 元和二年丁亥,十八岁,至东都,以歌诗谒韩愈 唐张固〈悠闲鼓吹〉云:贺以歌诗谒韩吏部。吏部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燕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 丁外艰疑在是年 是年贺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璨登进士第 元和三年戊子,十九岁 〈黄洞蛮〉诗当作于是年 元和四年己丑(八〇九) 二十岁 元和五年庚寅 二十一岁 是年韩愈为河南令。贺应河南府试,作〈十二月乐词〉,获隽。冬,举进士,入京。 是年冬,自京归故里 元和六年辛卯,二十二岁。为奉礼郎当在是年。 四月,居崇义里 元和七年壬辰(八一二) 二十三岁 元和八年癸巳(八一三) 二十四岁 归途所历,皆著为诗。 元和九年甲午(八一四) 二十五岁 元和十年乙未(八一五) 二十六岁 贺诗今存二百十一首〔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