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缠丝劲的练法

 畅夫 2015-01-11

太极网Taiji.Net.Cn微信号:cntaijiwang

每日分享太极拳理论、赛事培训、拳师介绍、教学视频,以及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中医养生等智慧,敬请关注



  缠丝劲有顺缠、逆缠两种。手的顺缠是手外旋(掌心由内向外翻,顺着时钟方向),意气贯注指尖,先拇指,依次至小指。手的逆缠是手内旋(掌心由外向内翻,逆着时钟方向),意气贯注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拇指。顺缠、逆缠,始终“搠劲'(似柔非柔、似刚非刚的劲)不丢。“太极是硼劲,动作走螺旋',概括地突出了太极拳练法上、技术上的特点。


  腿的顺缠(里往外上而向下斜缠),以膝头向裆外旋转。丹田劲由腰隙经大腿根里边向上而外,经环跳穴再往里向下斜缠至足根(大钟穴),分注足五趾肚。


  腿的逆缠,以膝头向裆内旋转,内劲从五趾肚向上经原路线斜缠至腰隙归丹田。


  凡攻击的动作,不论顺缠或逆缠,为动、为分、为离心力。丹田劲运至四梢,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催足,呼气、发劲(重心下沉,劲往前发),谓之“丹田劲走四梢'。


  凡防御的动作,不论顺缠或逆缠,为静、为合、为向心力。意气从四梢回归丹田,肩带肘,肘带手;胯带膝,膝带足,吸缠丝劲(弧形螺旋劲)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它是在意识指气、蓄劲(气聚胃部,蓄势待发),谓之“四梢劲归丹田'。


  缠丝劲练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于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呼吸、循环、经络、骨骼、肌肉、消化、泌尿等系统的锻炼。一蓄一发,一吸一呼,通任、督,练带、冲,内外兼练,以内壮为主,是整体性、内外统一性的体育运动方法,与分部位练习的其他体育运动方法作比较,在时间上较为节约,在锻炼效果上较为优越于其他体育运动方法。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这种以意行气的缠丝劲练法,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较为完善的适应性较为广泛的体育运动方法。

  缠丝劲的精练与内劲质量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但都是无限制的。内劲越是充沛沉重,越能显出轻灵的作用,加强了“忽隐忽现”的作用,推手时能使对方不能适应,处处被动,失去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