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说明什么?这说明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潜力,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所以深埋在地下,可悲的是有些人这潜力的宝藏终其一生也没有开掘出来。而这宝藏的发现者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为人师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成人之美,“成学生之美”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最好途径,因为自古就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与“洞房花烛夜”齐名的快乐体验。可这英才是什么?以舟舟的案例说明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为“英才”?如果这不足以为证,我们看看孙维刚老师创造的中国高考神话。 孙维刚竟然将其他学校不要的“三流四流的学生”招在自己旗下搞实验。第一轮实验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第二轮实验班,40人中15人升入北大、清华。第三轮实验班,全班40人100%上大学,38人达重点线,22人考进清华、北大,占全班人数的55%。这点石成金真实的神话说明什么?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成为学生潜力的开发者,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教师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才会获得“成人之美”的快乐与幸福。但是很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教师不是做学生的潜力的开发者,却做了学生“精力”的开发者!路走错了,没有“道”,还谈何快乐?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务本,道理很浅显:“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孙维刚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仅仅靠孙老师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能成就这些孩子们吗?可以断言:如果孙老师不是走进学生的心灵,这真实的神话就不是真实的!仅仅靠专业知识走进学生心灵这是天方夜谭!孙老师怎么走进学生心灵的?靠的是文化!用文化才可以“化人”,而一个教师文化的来源在哪里?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与思考。 我有一位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的朋友,在一次谈话的时候他说:“我算了算,13年了,我没有读过一个本高考书籍以外的书!”他说此话时,从他的面部表情我能读出他很疲惫、很无奈!与他聊到孙维刚,他说:我没那么大本事! 我还断言:凡是在教坛上闪烁的明星都是一个书籍的资深读者!因为他们就是在务教师之本! 教师之本就是追求至道,就是追求如何将每个学生打造成英才的高深至极才华。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在教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困惑,在学习中解决自己的困惑,使自己自强起来!这样的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会明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我们知道“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的“怎么办”才会有的放矢。才会使我们走出简单、低劣的教育泥潭,才会走向教育幸福之路。因为就目前恶意开采学生精力而言,就是文盲也可以操作这种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行为! 《积极心理学》的书籍让我们打造出积极的心态;在《开发无限潜力》这类书籍告诉我们如何得到闻鸡起舞的快乐;在《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解释中我们明白孩子的学习障碍在哪里?在《家有男孩怎么养》中我们解决了男孩子为什么普遍学习差的困惑等等。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古典的文化中,西方的哲学里我们的精神得到滋养! 教师的佳肴是什么?还需要说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