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走上中国人餐桌的主粮们

 老庄. 2015-01-13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俗称土豆)主粮化战略,让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民以食为天”,吃饭从来都是天下头等大事,而吃什么饭,或者说以什么为主食,也是个问题。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这都是由特定的主粮 决定的。今天,我们可以水稻、小麦、玉米、土豆为主粮,在远古时代,人们可没有玉米、土豆可吃,甚至水稻、小麦也是稀罕品。对此,万国鼎先生在《中国古今 粮食作物的变化及其影响》一文中有很详细的解读。

        谷子的时代

        中国在汉唐以前,长期以谷子为主粮。谷子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去皮后俗称小米。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

        据考古发现,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不论在住宅、窖穴和墓葬里,都发现谷子壳的遗迹。其中在一个窖穴里有已经腐朽的谷子皮壳多至数斗,可见谷子是当时的主要粮食,产量已经多到有一定储备了。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谷子的记载,称为“禾”,是“稷”的原始字,禾的一次收获即代表一年。黍在甲骨文中出现的也特别多,“麦”和“稻”的出现次数不多。

        周代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称为“社稷”,后世也将社稷作为国家的代名词。农官也称为后稷,周朝人认为他们的始祖就是后稷。这些都说明,稷是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史书上常有诸侯国的谷子丰收或歉收的记载。如公元前660年,鲁国谷子和麦受灾,感到粮食恐慌,请求齐国卖点给它。古籍中也常有粟的记载,如《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孟子·尽心下》“粟米之征”;《战国策·赵策二》“力田积粟”。这也证明,谷子是当时的主粮。

        据先秦著作《尔雅》记载,因颜色不同或其它特征相异,当时禾(谷子)有六种,黍有三种,麻有四种,稻有两种。另外,《论语》里出现了“五谷”一词。 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五谷”有两种:一说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说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综合起来,当时应该有稻、黍、稷、 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

        万国鼎先生统计这六种作物在《诗经》中出现的次数,得出周初农作物重要性的排序为:谷子(稷)、黍、麦、大豆(菽)、稻、大麻,谷子处于绝对地位。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审时》中说,六种作物,禾(谷子)排第一,也印证了万先生的结论。

        在两汉,谷子仍是最重要的主粮,东汉班固在《汉书·郊祀志》说:“稷者,百谷之主,所以奉宗庙,供粢盛,人所食以生活也。”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里,谷排在最前,《种谷》的篇幅远远超过其他作物。

        不过,此时水稻和麦子的种植也逐渐受到重视。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汉哀帝时,水利家贾让曾向朝廷建议:“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故种禾麦,更为粳稻”,谷子的比重逐渐下降。

        水稻、小麦的时代

        唐中叶或最迟至北宋,水稻、小麦的总产量超过谷子,成为主粮。这和北方长期战乱,中原人口大量逃入长江流域有关。经过兴修水利和圩田、梯田,水稻在南方的耕种面积逐步扩大,加上本是高产作物,产量随之快速增长。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南方岁运稻米300万石,形成了“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晚唐,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方推移,到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移转到南方。水稻的增产是支撑起南方繁荣的重要物质基础。

        到北宋时,水稻的总产量已经上升到全国粮食作物的第一位。不但支撑南方,还支撑全国。因而宋代有“苏常足,天下熟”和“苏湖足,天下熟”的谚语。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曾经大规模种植“占城稻”。“占城稻”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部),又称早禾或占禾,该品种早熟耐旱且耐瘠薄,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能力,朝廷大力推广种植,对中国稻作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中原人口向南迁移,小麦也向南方推广,“小麦即于岗陵种之”,南方种麦子“获其利倍于种稻……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据万国鼎先生推 断,到了南宋,全国小麦总产量可能已经接近谷子,或者超过谷子而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这样,水稻、小麦成了全国主粮,并影响到今天。

        外来的玉米、甘薯、马铃薯

        中国人口,战国时代估计有3千万,汉代最盛时6千万,明代超过1亿,清末达4亿多。为何明清时期人口能迅速增长?这固然与农业耕作技术提高,耕种面积扩大有关,也与玉米、甘薯、马铃薯三种农作物在明中叶以后传入中国有极大的关系。

        玉米原产美洲,怎样传入中国,有多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玉米在明中叶就传入中国,因为关于玉米的记载,最先见于明正德《颍州志》 (1511年),这一时间正好是明朝中期。又据考证,从1511到1718的200年的时间,玉米在中国已经传遍20省,玉米在主粮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显著 提升。

        甘薯原产美洲,又有蕃薯、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等名称。大约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福建等地。由于甘薯产量高,亩可收获数千斤,对土壤要求不高,“贫卤沙冈皆可植”,得以推广开来。

        徐光启曾作《甘藷疏》大力鼓吹,并多次从福建引种到松江、上海,到清初江浙已有大量生产。关内各省,除山西、甘肃外,都已在清初百余年间先后引种甘薯。甘薯成为不少地区的主粮之一,因而产生“红薯半年粮”的谚语。

        和玉米、甘薯一样,马铃薯也原产美洲。在中国也称洋芋,在山西俗称山药蛋,广东叫做荷兰薯或瓜哇薯。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这三种外来农作物有几个共同点。一是高产,比如土豆可以一年三种三收。黄皖《致富纪实》(1896年)说:“洋芋(土豆)出俄罗斯。最宜高寒,亦能耐旱。……三月种,五月熟。取子再种,七月又熟。又种,九月又熟。粟米岁可两收,此与绿豆皆一岁三收。”

        二是玉米和甘薯适于旱地,不和水稻争地;又是夏季作物,不和小麦争地。这样就等于在原有产能基础上,额外增添了新的产能。土豆虽然可能与稻、麦争地,但它可以一年三收,产量很大,使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由此才可能养活那么多人。

        不过,自土豆引进以来,并未成为主粮,一方面可能是稻、麦、玉米、甘薯等作物总产量已经很大;二是它会与稻、麦争地;三是饮食习惯使然,人们更习惯 吃米饭和面食;四是土豆适合于高寒地区,在南方留种容易退化。所以,欧洲盛产马铃薯,中国、日本则少很多(日本是缺地缺粮的国家)。现在,要想扩大马铃薯 的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总产量,实现主粮化,恐怕还得在栽培技术上下些改进的功夫。


(作者:廖保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