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己与为人

 老刘tdrhg 2015-01-13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按史学家范晔的解释,所谓“为己”是“因心以会道”,“为人”是“凭誉以显扬”,前者是为了完善自己,后者是为了沽名钓誉。在孔子的时代,这大概已是普遍的现象,所以墨子也说:“古之学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则对学者“不是为自己来努力寻求知识”、而只把“知识当作手段而非目的”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当我们看见为教育培养人才而建立的大批种类繁多的学校和为数众多的学者教师时,也许以为人类极为重视真理和智慧。然而,这一切都是骗人的假象。教师教授学生是为了挣钱,他们所寻求的不是真理,而是自我炫耀和声誉名望;学者们进行研究不是为了获取丰富的知识和颖锐的悟力,而是为了装腔作势,夸夸其谈。
  
  正所谓中外一律、古今同慨了。他所揭露的是本无所好、唯名利是求的“为人”者;对于本有所好,却因屈服外在压力、最终舍弃“为己”以从众的“为人”者,张世英则借海德格尔关于众人必然“沉沦”的理论作了分析: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总是“在世界中存在”,总得与他人、他物打交道,这也就是说,人必然“被抛入”一种入世状态中;而人在这种入世状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按照一种外在的标准和并非本己的意志行事,这种标准和意志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古皆然”、“人皆如此”、“一般认为”、“固不待言”、“习以为常”、“已成定论”之类的观念。如果把这类意思用一个笼统的“他”字来概括,那就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都是取决于“他”,而非取决于己。换言之,常人总是在放弃自己,为他人而存在。海德格尔把这种状态叫做“沉沦”,“沉沦”的状态是“非本真”的状态。反之,摆脱“沉沦”,不受“他”的束缚,就是返回“本真”状态。用我们中国人的术语来说,“沉沦”、“非本真”就是“为人”、“丧己”,“本真”就是“为己”、“保真”。海德格尔深刻地指出,由于众人都按照这个主宰一切的“他”行事,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被磨平了”,“个性和自由选择被抹杀了”,特立独行之士“遭到压制和摧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风”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他”。在茫茫人海中,特立独行者寥若晨星,众人、凡人则总是因“为人”而“丧己”,因“畏”“本真”而“沦”于“非本真”,只有极少数“木秀于林”的高士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宁愿丧生而不肯“丧己”。
  
  作者呼吁:希望多一点“为己”的人,少一点“为人”的人;希望木秀于林、具有独立性灵之士少受一点“他”的压制和摧残。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第十四》)
  
  今译:孔子说:“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己,现在的学者是为了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