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须 疮

 学中医书馆 2015-01-14
须    疮
    须疮是发生在胡须部位的慢性毛囊炎。其临床特点是多在男性胡须部位的毛囊出现
丘疹和脓疱,反复起小疱。本病中医亦称之为“羊胡子疮”、“燕窝疮”。

    (病因病机)
    脾胃湿热,熏蒸口周肌肤;或素体禀赋不耐,外感毒邪而发病。
    西医学认为,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侵犯毛囊引起的炎症性病变。
    (辨病)
    1  临床表现  初起口唇周围、颏、颊部胡须部粟米样丘疹,以后迅速形成绿豆大小
脓疱,中央贯穿一根须毛。须毛松动易拔出.脓疱易破,破后即干燥结痂,痴下常有潮
红、糜烂、渗液。痂脱愈后留下色素沉着。若皮损逐渐向四周扩大,毛囊破坏,而形成
边缘稍隆起疤痕,上有脓疱结痂。多发于上唇、颊部及下唇有毛部位。极少数可发于眉
毛、睫毛、腋毛及阴毛处。自觉灼热,瘙痒及疼痛。一般2—4周痂脱而愈,但易反复发
作,以致病情缠绵。
    2  诊断要点
    2.1  好发于20-40岁男性,上唇多见。自觉症状轻微,部分有灼热、瘙痒及疼痛
感.病情缠绵。
    2.2  皮损为多数硬结性毛囊丘疹,顶端化脓,每个脓疱中央为一根须毛,容易拔出。
愈后一般不留疤痕或永久性秃须。新的损害在外围发生,病区面积逐渐扩大。
    2.3  有的中央消退形成疤痕,外围毛囊显著融合隆起,称为狼疮样须疮。如局部出
现弥漫性红肿、糜烂、渗液,称湿疹样须疮。    ’
    3  鉴别诊断
    3。1  须癣  由霉菌感染所致,皮损好发于面颊部,为边界清楚的鳞屑性斑损,有断
须,从须毛中可以检查到霉菌。
    3.2  脂溢性皮炎  皮损主要为红斑及油脂状鳞屑,不发生毛囊性脓疱.皮疹除胡须
部外,头皮、眉毛部亦常同时发生。
    3。3  寻常性狼疮  皮损为狼疮结节及溃疡,病理切片检查可以区别。
    3。4  单纯疱疹  皮损多发于热疮之后,为密集成群的水疱,周围红晕,不起脓疱,
1周左右即脱痂痊愈,不留疤痕。
    [辨证]
    1  湿热蕴蒸证  多见于嗜好肥甘辛辣之壮年男子,胡须部红斑、丘疹、脓疱、糜烂,
渗液,结痂,感灼热痒痛,口渴引饮,便结溲黄,苔薄黄,脉弦滑。
    2  气血不足证  见于禀赋不足的青少年及年老体弱之人,局部皮损此起彼伏,迁延
日久不愈;或暂愈数日,但稍因局部刺激又见发作。
    [治疗]
    1  内治法    .
    1。1  辨证论治
    1.1.1  湿热蕴蒸证  治宜清脾利湿,清热解毒。方用清胃汤加减。
    1。1。2  气血不足证  治宜益气养血,托里消毒。方用黄芪托毒汤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防风通圣丸,每服6g,每日3次;龙胆泻肝丸,每服6g,每日3次。
    1.2。2  六一散,每服6g,每日2次。
    2  外治法

    2.1  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3—4次。主要用于渗液多者。
    2。2  青黛散麻油调搽,每日3—4次。主要用于结痂者。
    3  西药治疗  可根据病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敏感的抗生素。
    [预防与护理]
    l  忌食辛辣肥甘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  患者用过的剃刀器具应予消毒处理。
    3  对有口腔、鼻腔等感染病灶患者,应及时治疗。
    [古籍选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燕窝疮诤  燕窝疮,……此证生于下颏,俗名羊胡子疮。
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津黄水,形类黄水疮,浸淫成片,但疙
瘩如攒.由脾胃湿热而成。宜服芩连平胃汤,外搽碧玉散,即效。
    芩连平胃汤:黄芩一钱五分,黄连一钱,厚朴(姜炒)一钱,苍术(炒)二钱,甘
草(生)五分,陈皮一钱。水二钟,姜一片,煎八分,食后服。
    碧玉散:黄柏末、红枣肉(烧炭存性)各五钱。共研极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述评]
    本病为一种细菌感染性化脓性皮肤病,临床治疗以局部外治为主,并注意保持患处
皮肤卫生,避免搔抓、摩擦;病重或伴有全身症状者需结合内治进行治疗,或配合使用
磺胺类药物和敏感的抗生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