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去看外婆。外婆今年已经101岁了,虽然因患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已不能站立行走,但依然耳聪目明,不过有点健忘了。她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于华呀。”。她又问退休了吗?我说退了。她长叹了一声:“唉,真快啊,好像几年前你还在假期来我家,和我一起割牛草,现在你也老了,我也不知不觉就过了三个朝代。”外婆的一句话,勾起我对与外婆一起渡过的童年的回忆……。 在50年代末到70年初,学校一放假我就和弟妹到湛江市郊农村独居的外婆家。那是一个叫塘尾的近海小村庄,文革前还未修建东海岛大堤时,那里是直通太平洋的一个小海沟,村中不少村民以捕鱼作副业增加收入。 村前有一条小河,沿河有许多的大大小小的鱼塘,村后有起伏绵延至海边的坡岭,岭上长满各种原生态的树和灌木,纵横沟壑中也长满许多不知名的灌丛,当然也有许多美味的野果,如坡地面藤生的黄金果、树冠上长着一柄一柄如花生米大,味似蜜枣的棕枣树、在山坳灌林里的山竹、酸甜可口的野紫莓,最多的是岗稔树,每年6月开花,花似山茶花,8月结果,果实是深紫色的非常清甜小浆果。小山坡下面就是那个通向大平洋的一个小海湾,长达十几公里的海滩上长着许多的矮小而密集的红树林,沿岸的沙滩上长着一片茂密木麻黄。 我外婆就住在村北边的一座泥墙红瓦两居室的平房里,屋前是一个60平方左右的庭院,种有一排果番榴树和一棵缅甸木棉。那棵缅甸木棉已有几十年的树龄,庞大的树冠覆盖了庭院的一半,是我们与左邻右舍的村民天然大客厅,无数的古今中外奇闻趣事,都在此发布,这是我童年的最好课外教育课堂。每到晚上,外婆的实景讲堂就开始了。那时,农村没有电,自然就没光污染,夜空天色宝蓝澄明,繁星满天,外婆就指给我们看,这是银河,河这边是牛郎,旁边两颗星就是牛郎挑的两个箩筐,这是织女,每年的七夕,牛郎就挑着两个箩筐,里装着一对儿女,过桥去看妻子,夫妻俩在桥中相会,拥抱大哭,所以这天肯定下雨。我好奇地问:有时这天并没下雨啊。外婆权威地答:那是玉皇大帝,就是织女的父亲不让她去相会!于是她就向我们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讲就是一星期。她非常爱看雷剧,村里逢年过节或什么神诞,就会请剧团在村中晒谷场上演大戏,她会早早让我拿凳子去占个好位置。因我不懂雷州话,虽是跟着去看,只是为了与村中小伙伴玩。外婆知道我没看戏,所以第二天晚上,她会把全剧连说带唱翻译成广东话向我重播一遍,什么《梁山伯祝英台》、《三郎救母》等,一个剧就讲一个多月。每晚我就在外婆娓娓动听的催眠曲中堕入梦乡。 我很崇敬外婆,虽目不识丁,但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每当听到打雷闪电时,外婆就教我认识古谚:东瞬西闪,并无一点,南瞬三夜,北瞬雨就射。意思就是说,东面和西面闪电和打雷都不会下雨,南边打雷要打好几天才下雨,但如果是北边一打雷,很快就下雨。还有其它动物的异常表现分别预兆刮风、下雨、干旱、洪涝等。她会用棉花纺线,然后用一种叫莳蓝的植物煮水染线,染出的颜色就象青花瓷那种的青蓝,而且不易掉色,再用小型织布机织成只有一尺宽的粗布。她会织很多种花纹,主要是蓝白相间的竹节花、麻花、四叶花等。花布主要是用来做被面、头巾、布袋,净色多是做衣服。。外婆说,在旧社会,一家人所有的衣物全是女主人做的,从种棉花到做成衣服,不会这些女红是嫁不出去的!她要求我学会做衣服,织毛衫,绣花,做布鞋,做糕点等。年少的我虽不懂嫁人是什么回事,但会觉得嫁不出是一件羞辱的事。所以我很努力地去学,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可惜,到我嫁人是不惟女红水平而论了。 跟着我外婆,我学会自立自强,特别是困境的生存能力。外婆十几岁时就是中共南路党游击队员了,一次战斗失利后遭遇敌人追捕,从遂溪逃到廉江,组织安排在当地嫁了一位年长她20多岁的名医,躲过了大难。但在生了第二个孩子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孤儿寡母,她带着两个孩子,不知吃了多少苦,也练就了独立自主的性格。跟着外婆多年,我深受其影响,她带我到田地劳动时,我说渴了,她就能找到泉水,用树叶叠成水杯装水给我喝;饿了,她总能找到野果。她很清楚在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水果,如山竹、黄金果、岗稔子等;在稻谷成熟时,她会带我去稻田抓一种肚子满是黄卵的小鱼,当地叫春(卵)鱼。在夏日的正午,这些鱼全挤在田角的小水坑里,用竹箕一捞就一两斤,回去用油煎黄,美味无比;在初一、十五大海潮时,她会带我跟村中姐妹去赶海,每次收获都很多,鱼虾蟹鳝,品种很多,可以美餐几天。不是潮流时,外婆就带我去挖海豆芽、沙虫,海螺。反正,外婆从不去买菜,但餐桌上永远荤素菜齐全。 我外婆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医生和营养师,因为我外公是祖传中医,目染耳濡吧。一次,我拉肚子,不停地跑茅厕,那时上厕所没有手纸的,是用竹白削成的小竹片刮屁屁的,跑几次,我的屁屁就疼得不行了。外婆得知后,就去田里摘些路边青和去山坡采一些坡地锦煮水给我喝,半小时就止泻了。又一次,我热感喉哑,她就从食盐盅中挖出两只平时抓到的并不知腌多久的青竹蜂,捣烂冲开水让我喝下,两小时后,我便可说出话了;有时烫到了,她又从盐盅里挖出腌骟鸡油擦一下,立马不疼了,烫伤很快就好了且不留疤痕;吃东西时,外婆会跟我讲这些食物的属性,寒凉属阴,热、湿、燥属阳等,要平衡配搭着吃,吃饭只食七分饱,贪吃伤身,着衣也要常留三分寒。 我外婆很讲究养生,鸡鸣即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食必是鲜,讲究清淡,绝不煎炸,从不贪嘴,生活严谨,讲究整洁,个人及居室不允许有任何异味,所以她能长寿,有人还说她能活到130岁。 我的童年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但我可以在美丽迷人,神秘诱人原生态的大自然畅游,可以采摘无数的各式美味野果、野蜂蛹,吮吸各种野花蜜。没有污染,没有暄哗,没有小偷,没有尔虞我讹,只有纯朴可爱亲如家人的村民,那简直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我从外婆身上学到了许多学校课堂学不到的东西,亦因此受益终生。我永远怀念我和外婆一起度过的别样快乐的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