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片面购车观,你有几项?

 宛平2008 2015-01-14

 片面购车观,你有几项?

    正值年底购车旺季,很多人想必已经换购或第一次购买了新车,那些正将准备购车的朋友们,是不是还在为选择某款车型而烦恼,为选择某个配置车型而烦恼。

    购车代步讲究的是实用,特别是对于购买代步车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如果纯是为了高大上而购买豪车就另当别论了。

    很多时候,消费者的购车其实被厂家的营销宣传牵着鼻子再走,特别是针对新技术方面的宣传,很多消费者认为新技术高技术的配置就一定很好,就更实用。

    其实不然,高技术的配置不仅意味着高价格,还可能隐藏着不稳定性。

    首先,技术迷信之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更好。

     如今看着排量越来越小却在发动机参数越标越高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驱动下,很多消费者就认为非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不买。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确有优点,更小的排量能够输出更大的马力和扭矩;但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较娇贵,除了发动机的养护成本更高,涡轮在一定的里程后需要更换,更换涡轮的成本也高。

    如果你购车却手里资金有限,以后保养维修希望少付钱,选择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又何尝不可。

    其次,技术迷信之双离合变速器车型更好。

    回想起大众在华的DSG风波,虽然大众DSG风波在美国和欧洲也发生过,但是在中国的DSG风波召回之曲折,让那些DSG问题车主闹心不少。

    如今,福特宣布在2015年所有在华国产的新车都将放弃双离合变速器,背后甚至有变速器漏油等严重问题,以及DSG和Powershift等双离合变速器车型所出现的变速器自身散热问题引发的抖动、异响和漏油问题。

    可是尽管如此,还是很多消费者购车时迷信双离合,但配备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比同级其它变速器车型都贵的情况下,买来高技术变速器的车型却可能遭遇抖动、异响和漏油等隐患的几率。

    双离合变速器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如果您购车后能够容忍这些小概率的发生和缺点,愿意多花钱购买双离合车型也不妨。

    再次,技术迷信之变速器档位越多越好。

    诚然,变速器的挡位越多,换挡越顺畅,但是从最低的4AT、5AT到6AT,到如今即将推出的10速自动变速器,虽然有着类似凯美瑞经典如今还在搭载4AT变速器的车型价格并不比搭载6AT变速器的同级车型便宜的极少情况下,相对来说,变速器档位越多的车型价格越高,目前配备9AT车型的自由光等车型都要比同级配备5AT和6AT的车型要贵。

    贵之外,新的技术意味着高的成本和高的车辆价格,如果仅仅是为了经济实用购买一辆代步车型,追求性价比的话,4AT车型也不是不可,但是如果花同样的钱购买一款车,理性的购买还是购买变速器档位相对更多的车型,毕竟换挡更顺畅。

    不过,要论换挡的顺畅性,都不及CVT无级变速器,并且CVT无级变速器稳定性更好。

    此外,挡位增多导致的结构复杂增加会使其稳定性、可靠性大幅下降,对于大多数变速箱来讲,挡位数越多,故障率越高。不是指厂家技术不过关,而是机械学的规律。

    第四,除了对车辆的技术迷信之外,中国人购车的面子观很严重。

    不仅过度追求车辆配置的面子,也会为品牌的不同而追求面子,一个暴发户就可能非得买宝马、奔驰和保时捷等豪华车不可的人大有所在。稍微有点多余购车预算自己的人,就一定不选择自主品牌车型的消费者也不少。很多人不是认为自主品牌品质不行,而是品牌不行的人也不少,就觉得开自主品牌汽车没有面子。

    诚然背后可能有先前自主品牌在品质上的不足留下的阴影,但是汽车消费面子观让我们的自主品牌很受伤,虽然如今的多数自主品牌品质已经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品牌形象依然得不到情缘购买合资品牌车型的消费者认可。

    面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如果购车仅仅是为了代步,如果不是购车作为做生意的派头,如今的政府公务车大量使用自主品牌,难道政府的权力就得到削弱了?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和心理疾病,越是重视面子的人越在乎面子得失,但仔细想下面子又为自己带来了多少实在的利益回报?

    第五,片面认为销量越大越是好车。

    很多消费者购车随主流,虽然不能说销量大的车型购车的消费者就有问题,但是大销量大保有量的车型不一定就是购车的好车型。这样的车只能是神车,中国的神车不少,大众的DSG风波和速腾断梁门事件没有影响速腾的热销;福克斯从09款老款到现在的新福克斯都存在或多或少发动机或变速器漏油的问题,却不影响福克斯每个月的热销;昔日科鲁兹和翼虎的断轴事件也并没影响这些车型的畅销。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销量大的车型不好,而是在中国买车靠的是运气,大批量生产,质量问题难免会发生,发生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厂家和经销商都会采用打太极推卸责任,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让真正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召回更得不到有效解决。

    第六,国人购车还片面地盲目追求气囊个数,听关门声,按钣金,车越重越好等。

    认为气囊越多越安全,以至于厂家在宣传的时候都与竞争车型对比气囊的个数,如果真是高速行驶发生车祸,再多的气囊个数也保不住小命,反而在购车时更多气囊个数的车型价格相对可能高一些。

    认为关门声音重的车型密封性就好,车辆开关门的声音与密封胶条和车门的重量有关,每款车的NVH静谧性的不同,与车辆的车门和胶条有关但不是绝对的,NVH值越好的车型密封性才更好,车内静音效果才更好。

    最后,很多消费者认为车越重越好,车辆越重不仅增加了油耗,那些采用碳纤维和铝合金底盘的车身就相对更轻,但是车价也更贵,虽然车辆越重在弯道行驶的稳定性会更好,但是也跟车辆的底盘高低有关,不是越沉就一定行驶越稳定,还与车辆的底盘调校和悬挂系统有关。

    第七,很多购车者对厂家的简配不知晓,而厂家增加了一些所谓科技化的电子配置却极力宣传。

    小型车对前后防撞梁的减少来减少钢材成本,紧凑型车对昔日的后轮独立悬挂减为扭力梁的半独立悬挂,就连畅销的昂贵的高尔夫也把后独立悬挂减为了扭力梁半独立悬挂。据统计,在紧凑型车里,目前仅有福克斯和马自达3意志保持着使用后轮独立悬挂,而神车速腾从减配为半独立悬挂后到现在又改回独立悬挂。

    总之,购车不要片面追求高配置高科技,而忽略了对车辆底盘、悬挂、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最基本的可靠性判别。如果你就是钱多要追求潮流,就要高科技高配置高价格,选择高大上有面子的车型无可厚非;如果你购车仅仅是为了代步,最适合自己的实用的车型才是理想车型,别为那些几乎购车后很少使用过的SYNC等职能系统等华而不实的配置买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