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书如镜,映照你我

 汉青的马甲 2015-01-14

陈晓维

收藏家是幸福的。当我们摊开前辈藏家郑振铎、阿英、黄裳们的淘书地图,加入他们的冒险之旅时,总是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今天再拿起这些步入藏书名人堂的风趣人物的访书记来读,兴味依旧盎然,但已不免使我们生出隔世之感。

如果回溯一下,我们会发现,近30年来的淘书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旧书市场基本还是由国营的古旧书店垄断资源,想看旧书必须提供盖着大红印章的机关介绍信,以及带有等级制度色彩的机关首长接待室等,都使普通爱好者只能望书兴叹。到了90年代,北京中国书店开始市场化运作,各地也陆续出现了跳蚤市场、旧书摊、古玩市场,再加上拍卖业的兴起,旧书的来源变得多元化,普通人可以参与其中了。进入新世纪,孔夫子旧书网踏浪而来,毫不留情地颠覆了旧有格局,把全国各地海量的旧书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大有横扫千军的气势。同时海外的ebay购书网站上也出现了一批来自中国的淘书人,借助这些网站他们把触角轻松地伸向世界各地,海外的中文旧书资源在短期内便掀起一股汹涌的回流潮。

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网上购书,还是拍卖会的蓬勃发展,都使买书人和卖书人失去了直接见面的机会,旧书买卖进入了"零接触"时代。黄裳笔下眼光好、有魄力的修文堂主人孙实君,爱赌咒发誓、言辞永远虚虚实实的传薪书店老板徐绍樵那样的好故事,以后不容易听到了。可以想象,未来的爱书人再讲起淘书故事,冷摊负手对残书的悠然情调没有了,捡漏的狂喜减少了,察言观色的戏剧性场面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安坐电脑前的站桩式搜书。神奇的"网搜学"将成为每个淘书人的必修课,未来的淘书是实实在在的"信息技术产业",是毫不含糊的针尖对麦芒的财力比拼。

虽然淘书的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但淘书给人带来的乐趣始终如一,因为书除了有文献价值、经济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主观价值。这主观价值的判断来自记忆,也来自对于未知世界的莫名渴望。这才是人和书之间最紧密的联系纽带。正因为如此,淘书的故事才会这样代代延续,永不枯竭。

本书中,如谢其章、柯卫东、赵国忠等算是前辈了,10年前我第一次去逛潘家园,就见到谢、柯、赵三剑客结伴而行,一人背一个双肩背书包。他们几位的收藏重心是民国书,跟我重合,所以开始的时候大家也在孔夫子网上争过书。2004年,我第一次跟谢其章打交道。饭桌上他说:"跟你在孔夫子上争沈从文《记丁玲》的就是我,我让别人代我出的价。"他还告诉我,不久前网上那本好品相的张爱玲《流言》,也被他买去了。多年后我又看见他在微博上显摆这本漂亮的《流言》初版本,说书后的版权章是张爱玲亲手一枚一枚盖上去的……

有买书的,就得有卖书的。买书辛苦,卖书更是不易。我走上藏书道路要算起来是从买胡同的书开始,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书友,我们曾共同经营了两年多的布衣书局。十几年来他一直把做好布衣书局作为人生理想。即使旧书店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店面不得不从二环内搬到三环边上,再转移到四环外,他还是在坚持。他曾幻想把书店开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三马路上的来青阁,如同一座文艺沙龙,但现实哪有这样轻松惬意。正是很多次这样耗尽心力的奔忙,造就了今天在书圈里有口皆碑的布衣书局。

买书的,卖书的,藏书的故事讲了一代又一代。谈的是书,书后面到底还是人。旧书如镜,映照你我。编辑这样一本搜书文集,既是向未来抛出的一只盛满现世光华的漂流瓶,同时,也是如谢其章先生所说,"向旧时光投去最后的一瞥以示诀别"。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