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安排部署,西夏区作为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县区,试点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不断深化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回头看”,进一步改善人居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西夏区党委、政府把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急群众之所盼,向老旧小区“脏、乱、差”宣战。历时半年的整治,改造完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西夏区有居民小区161个,老旧小区就有85个,这些小区大部分为独楼或场院规模较小,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长期无人修缮、无人管理,环境脏乱,社会治安差。近年来,西夏区按照规划布局合理、交通快捷便利、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宜人、城市特色鲜明的要求,进一步改善环境,加强了道路畅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为了把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建设好、管理服务好,西夏区将今年确定为“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年”,深入开展“美丽西夏·洁净庭院”活动。由西夏区城管局牵头,整合优势资源,将执法中队和街道(镇)综合执法队重新调整,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全面做好委托执法、联合执法等工作,形成“全域城管”,并确定了实现“保洁、保安、保绿”的基本目标。通过加大改造力度和资金投入,完善管理机制和配套的法规政策,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90%以上的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社区环境整治工作,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群众满意的住宅小区,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小区管理问题,有效改善辖区环境面貌,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活动开展以来,此项工作有效践行了群众路线,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初步效果。 办了一批群众急切企盼的实事好事 通过协调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对小区乱拉电线、乱堆易燃物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统一划出停车位标志、标线,规范停车秩序;硬化坑洼破损路面,粉刷墙体,安装路灯,更换道牙、垃圾箱,维修大门,安装室外休闲座椅,配套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将封闭式绿地做成开放式,见缝插绿,拆违建绿;开展“爱心认领、绿满庭院”树木认领活动等,彻底改变了居民楼前屋后“脏、乱、差”的历史,改善了社区公共服务区的环境和品质,促进了社区“五位一体”的建设。 截至目前,西夏区共集中整治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28个,共投入人力1.05万人次,拆除私搭私建9.98万平米,清理无序菜地670块,恢复绿地15万平米,种植花灌木、垂柳等树木21.18万株,新增垃圾桶107个、休闲座椅120套,技防监控系统58个。 日前,记者在基本改造完的朔方路街道玫瑰园小区看到,小区内的轿车井然有序地停在车位上,老人们正围坐在树荫下高兴地下象棋、拉家常,孩子们则在新安装的健身器材旁崭新的彩色休闲椅上尽情地玩耍嬉戏…… 居民对美丽西夏多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西夏区推进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来,在群众中引发热议。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开始的时候有的群众不理解、甚至阻挠社区工作者拆除居民在绿地上私搭乱建的围栏和杂物。经过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耐心劝说,同时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自己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许多居民从不理解到主动拆除,并以各种形式自觉参与,有的投工投劳、有的认捐认养。 在整治中,西夏区充分依靠居民群众,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形成“社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共建共享氛围。 转变了政府角色,拉近了群众和政府的距离 从“你”和“我”到“我们”。政府从原来的“包办人”,转变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改变了过去存在的政府主动、群众不动的局面,也改变了群众忽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现象,使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得到较大提升。宁化路街道江南小区居民张大妈告诉记者:“我以前觉得这个小区就不像个小区,政府也不管,很失望。通过政府来一整改,你看现在的面貌焕然一新,相当不错,这一整改也透亮了,空气多好,这就是西夏区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和照顾,有出力的地方我们也愿意帮一把”。 旧貌换新颜,居民乐开颜。西夏区在推进“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经验。 凝聚多方力量,营造和谐环境 一是发挥街道社区主导作用。整合街道、社区居委会、辖区企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网格长、楼栋长共同参与,明确街道为综合整治工作责任主体,制定整治方案。 二是发挥群众参与主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环境治理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和主力军作用,严格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引导居民主动清理私搭乱建和乱堆乱放,自觉维护小区环境,积极参与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过程中,由社区聘用小区中比较有威望、有责任心的老党员、退休工人担任卫生监督员,进行巡逻督查,及时制止“三乱”行为。如朔方路街道恩和社区聘用了小区内的7名下岗职工从事卫生清洁、垃圾清运、环境绿化等工作,既解决了小区内私搭乱建和乱堆乱放等治理“顽疾”,又增加了困难居民的收入。 三是发挥“三联三互”单位帮扶作用。结合整治活动,部分街道重新调整定点联系帮扶点,充分发挥“三联三互”作用,扎扎实实优化人居环境。如西花园街道商储小区利用周五志愿者活动日,协调党办、政办、组织部、安监局、扶贫办、妇联、文体局等共建单位共同参与小区综合整治;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明苑小区与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司法警官学校等单位达成共驻共建协议,全力打造“法制大院”,对小区楼道、楼前的所有私搭乱建和乱堆乱放进行了彻底整治。 四是发挥产权单位共建作用。由各街道、社区与产权单位达成共驻共建协议,增加社区活动室管理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对小区草坪、树木进行了补植绿化,对电力设施、下水管道、屋顶漏雨等进行了维护修缮,有效改善了小区配套设施。如贺兰山西路街道伊地社区与矿产地质调查院达成了共驻共建协议,矿产地质调查院无偿长期提供整栋楼 五是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利用辖区高校集中的优势,团委牵头与辖区各高校志愿者服务中心达成了院校志愿服务进社区协议,建立长效机制,每周定期进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如贺兰山西路街道伊地小区与宁夏财经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达成了院校志愿服务进社区协议,每周二进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完善工作机制,破解整治难题 各部门针对整治难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完善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三方”会商机制。各街道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形成“三方”会商工作新模式。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与街道、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向政府部门上报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代表业主、反映民意的作用,做好业主的思想动员工作;物业公司主要做好小区管理,重点负责落实共同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 二是完善大党委工作机制。建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为领导,以社区居委会、辖区企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网格长、楼栋长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形成层层有人管、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监督的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街道、社区党组织采取措施,即围绕重点,超前谋划,宣传告知做在入户动员前,入户动员做在主动配合前,主动配合做在强制整治前,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多措并举,分类处置,依次推进。 三是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将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整治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房改房维修等项目结合起来,与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结合起来,与民政、文化等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使各类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包社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积极努力,贺兰山西路街道伊地社区、西花园路街道商储小区、朔方路街道“217小区”将列入银川市2014年房改办维修改造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70万元;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4.28万元,对社区阵地、小区大门等公共设施进行维修,增加小区道路和楼道照明灯,加装视频监控等安保设施,为实现“保洁、保安、保绿”目标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合力构建和谐社区 物业管理是老旧小区的薄弱环节。由于社区管理事务纷繁,居民构成结构多样,直接参与社区物业管理的各方因权限、能力有限,存在着对一些人和事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西夏区以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为抓手,加大投入、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维护和巩固了社区环境整治的成果,形成了社区环境美化的长效化、规范化机制,为美丽社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实行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根据实际需要和居民意愿成立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中心设定管理项目和标准,建立四类管理模式:一是引进物业公司管理,完善企业公平进入机制,通过公开招标,选用有物业管理资质的企业入驻管理;二是实行物业公司托管,针对小区内部楼栋管理主体不同,采取分项委托服务的方式统一管理;三是由业主委员会自管,有物业管理办公室监督成立业主委员会,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实施自主管理;四是社区自管,对暂不具备专业化管理条件、未组建业主委员会、破产倒闭企业家属院、零星住宅和规模较小的住宅区,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力量为小区居民提供基础性的物业服务,组织低收入人员从事服务等方式为小区提供基础性的有偿物业服务。 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布局和人口划分网格,落实巡查、报告、协调、反馈、督查等制度,网格员对网格内全部事务进行实时管理。确保责任明确、包干到人,落实到位,做到每件事情有人问、每个问题有人盯、每项工作有人管,进一步提升了小区物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如今,经过改造后的老旧无物业管理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西夏区推进“老旧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以来取得的成果,关键在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根本是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这份成果来之不易,建立长效管理服务机制,是巩固成果的必然要求。“共有共享共治”已成为现代城市社区探索和谐治理的新理念。 西夏区积极探索创新,已经走在路上…… 本报记者 李慧娟/文本版图片由西夏区委宣传部提供 |
|
来自: 昵称15698752 > 《小区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