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义:先秦诸子研究与现代文化建设

 精粹文华 2015-01-15

 

谢谢大家来听我讲课。先秦诸子是我最近五六年研究的课题,我原来是研究现代文学,研究鲁迅起家,从现代小说一直搞到古代的小说、诗词,还研究少数民族,现在是研究先秦诸子。因为现在的时间比较集中,所以希望能够写出“先秦诸子还原系列”,就是用还原的方法研究诸子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两千多年来,关于诸子存在着哪些未解之谜,这些谜怎么去破解,等等。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文化问题,我曾经讲过,文化工程说到底是一种人心工程,要把文、史、哲、宗教贯穿起来,思考中国现在的人文状态、人文精神结构,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现代大国,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人文气象和人文精神。

科技可以治贫,文化可以治愚,经济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富裕,应该双轨并驰,富而愚,则可能导致一个民族的堕落。春秋战国时期整天打打杀杀,如果没有孔孟老庄,留给后人的记忆就是一群野兽;大唐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国力强盛,如果没有李杜韩柳,留给后人的记忆,就是一群大胖子。正因为有孔孟老庄、李杜韩柳等文化繁星,中华民族的长空才群星灿烂。

有一个词语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就是“环肥燕瘦”。说的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是一个胖美人,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是一个瘦美人,为什么汉人喜欢瘦美人,唐人喜欢胖美人?我们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审美的方式和标准变化了,但是如果我们从空间上展开这个问题,答案可能就不同。我现在主张文化研究、文学研究,除了时间维度之外,很重要的是还要考虑空间维度。时间是在空间中运行和展开的,没有空间的时间就变成一个游魂野鬼了。为什么赵飞燕是一个瘦美人呢?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说楚王喜欢细腰的美人,所以宫中的美人都节食,很多人都饿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读先秦史书中的记载,比如《墨子》、《韩非子》、《战国策》的记载,就会发现楚王不仅是好宫中的美人细腰,而且好“士”细腰,就是那些知识分子、大臣们的细腰,所以楚国的臣子都节食,到什么程度呢?要撑着地板才能站起来,扶着墙才能走路。因为楚国的巫风比较盛,国王带着大臣们跳巫风的舞蹈,水桶腰跳起来不好看。现在看楚国的文物,比如说出土的楚国的国画,男的女的都是细腰。我怀疑屈原也是细腰,为什么?读《楚辞》就知道,“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就是说他戴着很高的帽子,很长的玉佩或者是很长的剑在腰间摆来摆去,水桶腰怎么摆得动?而且屈原的“芳草美人之喻”很可能跟楚国臣子的女性化有关系,有人说屈原把楚怀王作为他的恋爱对象了,其实“芳草美人”不是同性恋的问题,而是楚国的臣子女性化的问题。“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他把同事们、同僚们说成一群女子,嫉妒我的蛾眉,这不是女性化吗?所以楚风很值得注意。我们看秦始皇兵马俑都是膀大腰圆的,但是到徐州去看楚王墓,那些兵马俑也就一尺多高,但所有的都是细腰的,从后面看都是像女人的腰段,但是转过去有两撇胡子,骑兵、武士、文臣都是细腰。因为汉朝是楚风北上,所以到陕西杨林汉景帝的陵墓去看,那里出土的东西有两个我印象最深,一个是他们陪葬的东西里边有很多陶做的牛、马、猪、狗,狗特别多,而且胖得像猪一样,讲解员说翘着尾巴的是家犬,拖着尾巴的是狼犬,汉朝前期的皇帝、王公贵族都是喜欢吃狗肉的,因为樊哙是屠狗的,他是刘邦的连襟,樊哙的妻子吕须是吕雉的妹妹。另一个就是所有杨林出土的陶佣都是细腰长腿的。所以赵飞燕是个瘦美人就是因为汉朝崇尚楚风。那么唐人为什么喜欢肥胖的女人?因为唐代是“关陇之风”南下,他们是关陇集团,关就是关中,陇就是陇西,就是西北一带游牧民族的风气。比如说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开国六柱国之一。李唐王朝的母系几乎都是少数民族,比如说李世民的妻子是长孙氏,就是长孙皇后,他的母亲窦氏是突厥人,他的祖母独孤氏是鲜卑人,所以他们的母系有一半的血统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喜欢的女人是健壮的女人,马背上的民族要逐水草而居,女人要随军而行,而且少数民族的女人是要参政的,跟汉族的女人不一样。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儿子是长子李承乾,就是废太子,一个是三子魏王李泰,唐太宗认为他像自己,对他的待遇超过了太子,所以引起宫廷的变动,还有第九子,就是晋王李治,后来的唐高宗。长孙皇后死后,魏王李泰就在龙门石窟宾阳洞给他母亲造了一个佛身像,我那年去参观,讲解员告诉我说这是长孙皇后,是大方脸,而且脸是鼓出来的,可见她其实是胡人,胡人就是这样一个长相,很健壮。其实武则天也是很健壮的。所以在唐宫里面,杨贵妃必须是个胖美人,她才能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部族种族众多的民族共同体,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给这个共同体注入的文化的、审美的思想要素都不一样,所以把中华文化做得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比如说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还有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给中华民族增加的东西,是很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现在用得很多,叫边缘的活力,就是说少数民族处在边远的地方,它的文化能够保持一定的活力。比如说你坐在主席台上就不如在下面自由、舒服。中原的文化是官方的文化、主流的文化,它在逐渐地模式化、系统化,甚至僵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边缘的文化,是不同的文化板块结合部的文化,是一种带有原始性和混合性的文化,带有野性和强力。这种东西,在中原的文化僵化的时候可以输入一些新鲜的、活泼的东西。当然,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自上而下的,因为少数民族懂得汉文的是达官贵人,只有他们才请得起老师。我们讲少数民族文学都有几个层次,有一些是少数民族人用汉字写出来的文章,但比汉人写得还要好,比如老舍、萧乾、李准这些人;另一种是少数民族人懂汉文,写的是草原文化;还有一种是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写的诗,比用汉文写得好,因为有些人不懂汉文,祖祖辈辈就是牧民。所以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是自下而上的,它渗入我们的民间,十几年后影响我们的上层,是这么一个过程。

一、走近诸子

我们讲先秦诸子也有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过去都认为诸子出于王官,好像是官方的文化产生了诸子,当然诸子确实接受了官方文献的影响,因为他们要变成一个士人阶层,需要读书,但是诸子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他们用民间的、民俗的东西,来打破原来周代的王官体制。我们搞文学史就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一般都是搞书面的文学史,而不讲口头的文学史,不讲来自民间的文学史,其实这是不行的。人类会写文字只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在古代能够用文字著书立说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史官文化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人类会说话的历史有多少年呢?根据牛津大学的实验室对人类基因变异的研究表明,人类会说话已经十二万年了,用这个十二万年和五千年对比,好比一个人到了12月20号才会写文字,其他的11个月加10天都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来传授知识。

其实大量的民族记忆、民族想象都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比如黄帝的传说,尧舜的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些传说实际上早就存在了,什么时候记录的?我们的疑古学派有时候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这些传说是先秦诸子伪造的,而实际上这都是民间的传说,诸子正是利用它们来创造自己的学问。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走了几万里,到处的人都在讲黄帝、尧舜,这就是民间的资源,民族对自己的部族始祖的一种记忆。包括现在的苗族,在苗族的古歌里,讲蚩尤是他们的祖先,他们认为人类文明三祖是炎帝、黄帝、蚩尤。清朝初期康熙年间有一个大学问家叫毛奇龄,他说过一句话,他说不记载的不等于不存在。“六经无髭髯”,髭就是上嘴唇的胡子,髯就是络腮胡子。“六经”里面没有“髭”字和“髯”字,但是中国人的胡子绝不是汉代才长出来的,是你认为有价值的时候才记载的。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左传》没有记载他,所以疑古的先生都认为孙武是子虚乌有的人,因为吴楚柏举之战有记载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吴王阖闾,一个是伍子胥,一个是吴王的弟弟夫概,而没有孙武。因为孙武是客卿,不是重臣,不像伍子胥是相,是帮助吴王阖闾上台的重臣。官方的文献很可能不记载参谋长或者高级参谋、军事专家,而把功劳都记在国王的身上。但是先秦的兵家文献记载了,《尉缭子》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他是谁呢?是齐桓公;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是谁呢?是吴起;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是谁呢?是孙武子。柏举之战,孙武指挥吴国的三万军队对抗楚国的二十万军队,他开始是坐在船上溯淮河西,楚军就张着口袋准备让他钻进来,但他突然中途把船抛掉,直插楚国首都,等楚军回援的时候,再打伏击仗。这种打法,就是孙武的打法。所以我们要关注民间的问题,关注不同文化层次的问题,才能走进诸子。先秦的书,《老子》是最早的,五千字,《孙子兵法》是六千多字,《论语》一万三千字,在当时就是很大的书了,《庄子》是六万六千字,共三十三篇,内篇七篇是庄子做的,外篇十五篇是别人所记的,还有杂篇十一篇是后学所做的,但是这个说法可能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这些书影响了中国,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研究先秦诸子,就是研究自己的DNA。先秦诸子,既是我们思想上的先驱,又是我们精神上的朋友。先驱率先开展思想的原创,朋友则转过身来启发文明的对话。我们面对诸子,应该做的事情,乃是沟通诸子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深入地进行原创的对话,以对话开拓新的原创。 要发现原创和深入对话,其中的关键,是使这些先驱和朋友真正在场。在场的要义,在于还原他们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过程。

我们要走近诸子、还原诸子,首先要追问:诸子是谁?他们为何把著作写成这个样子?这就是研究诸子的发生学。 比如庄子是谁?这个问题,二千多年就没有弄清楚。司马迁叙述先秦诸子,对庄子只作附传,附在《老子韩非列传》,非常粗略地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蒙地在宋国(河南商丘)的北部,漆园吏就是乡镇里种漆树、造漆料的小作坊的账房先生,恐怕连个股长都够不上。细读《庄子》就会发现,庄子的家世蕴藏着二千年来被忽略了的三个未解之谜:

(一)庄子家贫,到了要向监河侯借粟为炊的地步,监河侯推托“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庄子就以涸辙之鲋(鲫鱼)作比喻,说“君乃言此,曾不如索我于枯鱼之肆!”他是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那么他著书时“其学无所不窥”的博学何从谈起?当时可是学在官府,施行贵族教育。把官学变为私学的孔子,可没有收过一个弟子叫庄周。

(二)他出任一个小小的漆园吏,职位可能还不比现在的股长,那么他又哪来资格与那些王侯将相对话,而且衣冠不整,神情傲慢?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若无相当的身份,恐怕早就受到驱逐或拘押了。

(三)《史记》和《庄子》中,三次记述楚王派使者迎请庄子委以要职,都为庄子不屑一顾。《庄子?秋水篇》载:“庄子钓于濮水(按:此水于春秋时属陈国,楚灭陈而归楚,在楚边境而邻宋),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另一则见于《列御寇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楚国是当时的一流大国,为何到宋国聘请一个小吏而委以重任,而且这个小吏也无何等政治声望或实用的治国本事?人们也许会说,这是“庄子寓言”,不必较真;但是寓言是有底线的,尤其是涉及自己身世的时候,不然,他就是信口蒙人的骗子了。

由于存在以上三个千古未解之谜,我们对庄子的家族身世尚需进行深入的考证,才有可能认识他的文化基因从何而来,为何呈现此种形态。这是我们进行还原研究的根本的入手之处。人们往往忽略了先秦的姓氏制度,与汉代以后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假若从上古姓氏制度作进一步考察,庄子家族渊源的信息就可能浮出水面。宋朝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说:“以谥为氏。……氏乃贵称,故谥亦可以为氏。庄氏出于楚庄王,僖氏出于鲁僖公,康氏者卫康叔之后也。”又在“庄氏”一条下作注:“芈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楚有大儒曰庄周,六国时尝为蒙漆园吏,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通志》的作者郑樵,以博学著称,对唐宋以前的文献无所不读,他的考证当然有唐以前文献的根据。回过头来再读《史记》,它又是如何记述楚国庄氏的渊源?庄氏到楚威王时犹有存于楚者,比如《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太史公的这一笔,明明白白地印证了楚国庄氏,是以楚庄王谥号作为氏的,可以同楚威王想聘任庄周的记载相参照。因此,庄氏属于楚国贵族。

然而,庄子的年代(约公元前370—前280年)距离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已经200余年,相隔七八代以上,只能说是楚国相当疏远的公族了。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曾以有鸟在阜,“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传奇故事驰名。他向北扩张势力,曾破洛水附近的陆浑戎,观兵于周郊,问九鼎大小轻重于周室,是楚国最杰出的政治家。楚庄王的直系后裔,就是楚国国王;旁系后裔到了孙辈,以他的谥号为氏,也是相当光荣的。

既然庄氏乃楚国疏远的贵族,那么又何以居留在宋国的蒙地?此事需从楚威王(公元前339—前329年在位)派使者聘请庄子当卿相入手,往前推五十年左右,看楚国发生何种重大事件,导致庄氏家族的这一支无法在楚国存家安身。五十年左右,是一个时间的关键点,因为超过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许多历史旧案就会在“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的过程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大概四五十年前,也就是在庄子出生前十几年,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在位)任用吴起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拓展了楚国的实力和国土;吴起改革弊政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当时楚国的一些疏远公族,可能被充实到新开拓的国土上,甚至降为平民躬耕于野,因而对吴起积怨甚深。等到楚悼王一死,宗室众臣发生暴乱而攻打吴起,追射吴起并射中悼王的尸体。射中国王的尸体,犯的是灭门重罪,因而在楚肃王继位后,“论罪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属于疏远公族的庄氏家族可能受到牵连,仓皇避祸,迁居宋国乡野。

通过梳理庄子的家族渊源,我们就获得一把合适而有效的钥匙,真切而深入地解开庄子为何能够接受贵族教育,为何敢对一些诸侯将相开口不逊,为何楚国要请他去当大官,而他又以不愿当牺牲的牛,作为拒绝聘任的理由。同时,一旦进入《庄子》书,我们就感到楚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秋水篇》记述,庄子由于遭受故人惠施怀疑他要谋取其梁相的地位,在国中搜查三日三夜,就向惠施讲了一则“猫头鹰怕凤凰抢走死老鼠,对之进行威吓”的辛辣的寓言,其中说道:“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鸾凤之属),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庄子家族生于南方,他便自居为“南方有鸟”,而且自拟为楚人崇尚的鸾凤。其家族迁于北方,便说“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在鸟由南飞北的叙述中,隐含着庄子家族由楚国至宋国迁徙的踪迹。

庄子笔下的楚国故事有十几个,多有一种悟道的神奇色彩,那可能是他的父母、祖父母告诉他的关于那个失落了的遥远故乡的故事。“月是故乡明”,失落了的那轮故乡月,更是令人心尖儿发颤,激发出无穷的幻想。比如郢匠挥斤的故事,楚国首都的这位匠人是如何练就这份绝技的,庄子未作交代。但是如果与《养生主篇》的庖丁解牛相比较,约略可知他也经过类乎“所见无非牛”、“未尝见全牛”直至不以目视而“以神遇”,因而“以无厚入有间”的游刃有余的修炼进道的过程。此外,《天地篇》中汉阴抱甕丈人的故事,《达生篇》关于驼背老人捕蝉的故事也都是庄子借以论道的,而阴抱甕丈人、驼背老人也都是楚人。

先秦诸子在创造其学说的时候,除了面对非常有限的文字文献系统之外,他们主要的是面对非常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传统和原始的民风民俗。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陷入一个文化怪圈,总觉得诸子喜欢假托,或无中生有地造假。以往未见于文字的民风民俗和口头传统,沉积深厚,一旦被诸子著录为文,精彩点化,就令人惊异于闻所未闻,造成巨大的思想学术冲击波。春秋战国之世彪炳千古的思想原创,与此关系深刻。我们知道,庄子丧妻时的“鼓盆而歌”颇受儒者诟病,但这也事出有因,它与楚国的原始民俗存在着深刻微妙的关系。据《明史·循吏列传》:“楚俗,居丧好击鼓歌舞。”这么一句话,就足以使我们把庄子鼓盆而歌,与古老的楚地原始风俗联系起来。对此,清同治五年湖北《长阳县志》卷一可以验证:“丧次擂大鼓唱曲,或一唱众和,或问答古今,皆稗官演义语,谓之打丧鼓、唱丧歌。”这些风俗记载尚多,如湖北有一首《竹枝词》:“家礼亲丧有法程,僧巫那得闹书生。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歌唱到明。”这里的丧礼唱歌,已掺入了佛道宗教因素。此外,贵州、浙江、岭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更不乏此类风俗。这种到明清时期犹存楚地的古俗,说明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出自家族风俗记忆,因为在古中国的习惯中,其他生活方式或可随乡入俗,惟有“丧祭从先祖”,这个惯例是不能随便变更的。根据我的考证,庄子老婆六十岁死,在古时已是长寿,鼓盆而歌,也表达了庄子对老婆长寿而终,感到的安慰。只不过也许庄子流亡异地,家穷,无法邀集亲友或延请巫师击鼓歌舞,只好独自拿起盆子敲打唱歌。

从庄子向惠子阐述为什么“鼓盆而歌”的原因来看,庄子已将古俗哲理化了。在反省人间生死哀乐之中,庄子提炼出一个“气”字,从而把溟溟漠漠之道与活活泼泼之生命,一脉贯通。他认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对生死一如的生命链条作了这种大化流行的观察之后,庄子得出结论:“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知北游篇》)庄子看透了人之生死只不过是天地之气的聚散,通晓了万物皆化的道理,所以,在鼓盆而歌的行为中,便自然蕴含着见证天道运行的仪式。

比较起来,庄子写他的祖籍地楚国,与写他的居留地宋国的态度和手法,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写楚国,他灵感勃发,神思驰骋,心理空间似乎比宇宙空间还要无际无涯;写宋国社会则似乎回到地面,描绘着各色人物的平庸、委琐、狭隘、甚至卑劣。“月是故乡明”的那轮明月,似乎沉落在污浊的水坑中了,需要那只在泥泞里拖着尾巴的乌龟去打捞。宋国本是商人的后代,大概多少懂一点生意经吧,但在庄子的描绘中,他们简直是生意场上的笨伯,脑筋死板而封闭。庄子行文,有时涉笔成趣,随手拿宋国人开涮。《逍遥游篇》有这么一句:“宋人资章甫适诸越,越人短发文身,无所用之。”把殷商时期留下来的士人礼帽(章甫),拿到越国那个断发文身之地去推销,可见宋人做生意不看行情,闭塞到了连蛮夷之地的服装、礼仪习俗与中原不同,都不明白。

地理也能为诸子学说的发生,提供思想形式创造的基地。庄子留居蒙泽湿地,他的文章来自水木丰茂、百物繁滋的湿地林野,携带着湿地林野的物种的多样性,携带着湿地林野文章的清新、奇异和神秘,是文人呼吸着湿地林野空气的适意悟道的写作。庄子寓言写树大多辨析有用无用,写动物则涉及世相百态、道术百端。树木无言,动物有性,它们都是那位蒙泽湿地少年的沉默的、或调皮的朋友。庄子最喜欢的动物似乎是鱼和蝴蝶,往往用之自喻,庄周梦蝶,濠梁观鱼,成了尽传庄生风采的千古佳话。对于猴子,庄子多加捉弄、嘲笑,说它不知礼义法度。猴性活泼而浮躁,总是上当吃亏。人性本能取法猴性,应该有一种万物不足以挠心的定力。庄子认为:“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他是推许“用心若镜”,不取于心猿意马。

虽然对动物有喜欢、有嘲笑,但庄子对之浑无恶意,更多亲切、平等的感情。庄子有一个广阔而繁盛的动物世界,既有鲲鹏、鵷鶵,也有斥鴳、鸠雀;既有虎豹狼狙,也有马牛龟蛇;既有螳螂井蛙,也有蝉蝶豕虱。他似乎喜欢独自漫游山泽林间,自小就因出身流亡家族而缺乏邻居伙伴,因而对林间百物是如此知根知底,知性知情,随手拈来,喻理证道,恰切、灵动而别有一番机趣。这块蒙泽湿地,使庄氏家族获得了避开政治迫害的生存避风港,也使庄子思想获得了一个有大树丰草、有蝴蝶、有鱼、有螳螂、有蜗牛的梦一般的滋生地。

二、还原文化现场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次重要思想家的聚会,一次是春秋晚期,孔子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这是启动以后三百年中“百家争鸣”的关键;另一次是战国晚期,韩非和李斯拜荀子为师,这给三百年的“百家争鸣”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两次聚会,以往都是争论不休的糊涂账,或者尚未破解的千古之谜。今天只讲后一次聚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李斯列传》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那么,韩非、李斯是多大年纪、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当了多少年荀子的学生呢?二千年来,人们找不出材料加以证明。战国晚期三大思想巨擘聚首于楚,乃是思想史上大事,有必要恢复它的历史现场。

关键在于考定韩非、李斯拜荀子为师的年代。清理荀子生平,他五十岁在齐襄王时代才游学稷下,“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在孟、庄之后已是首屈一指的大家。其间他曾游秦见应侯,不能说他无意于用秦。由此在稷下受谗,为楚春申君聘为兰陵令,时在春申君相楚八年(公元前255年)。荀子在楚又受冷箭,辞楚归赵,再应春申君招请,已是两年后了。此时荀子作《疠怜王》之书,以答谢春申君,见于《战国策·楚策四》,而《韩非子·奸劫弑臣篇》也收录此文。一个令人迷惑不解而长期引起纷争的问题是:此文的著作权属谁?如果考虑到荀、韩之间的师生关系,就有三种可能的解释:一是韩非所作,《战国策》把它误安在荀子的名下;二是韩非抄录老师文稿,而混入自己的存稿中;三是荀子授意门弟子韩非捉刀,而弟子有意保存底稿,留下一个历史痕迹。

仔细比较《楚策》和《奸劫弑臣篇》略有文字差异的《疠怜王》文本,觉得上述第三种解释较为合理。原因有五:

一是《楚策》本比《韩非子》本删去一些芜词,文字更为简洁。而且改动了一些明显带法术家倾向的用语,如:“人主无法术以御其臣,虽年长而美材,大臣犹将得势,擅事主断,而各为其私急。而恐父兄豪杰之士,借人主之力,以禁诛于己也”,改成“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改掉了“御其臣”、“得势擅事”等法家惯用词语。

二是《楚策》本在修改《韩非子》本时,增加了“春秋笔法”,把“劫杀死亡之主”、“劫杀死亡之君”中的“杀”字都改作“弑”字,把弑齐庄公之崔杼称“崔子”的四处删去二处,改为直称其名“崔杼”二处。这些都可以看作起草者有法家倾向,改定者为儒家老师,精通“春秋笔法”。

三是文中采用的一些历史事件为荀子熟知,而为《韩非子》它篇未见,当是老师口授,弟子笔录的。比如崔杼弑君的细节,可能记录过详而作了删节;李兑在赵国掌权,围困沙丘百日,饿死主父(赵武灵王),乃荀子青年时代在赵国所知。尤其是淖齿在齐国受到重用,竟把齐闵王的筋挑出悬在庙梁上,使他宿夕而死。此事发生在荀子到稷下之前几年,此前未见史载,也未见于《韩非子》它篇,当是荀子初到稷下所听到的宫廷秘闻。这都是说明此文经过荀子口授。

四是本文用“疠怜王”的谚语作主题,乃是儒家的命题,而非法家的命题。《四部丛刊》影印元至正刊本《战国策》鲍注:“疠(癞也)虽恶疾,犹愈于劫弑,故反怜王。”也就是说,当国王比起生恶疾,还要难受,还要危险。只有儒家想当王者师,才会如此说三道四;法家是王之爪牙,甚至国王“头顶生疮,脚下流脓”,也要当国王的狗皮药膏的。这样的主题岂是崇尚君王权威的韩非所敢说、所能说,实在是老师大儒如荀子,方能出此狂傲之言。

五是《楚策》此文之后,还增加了一篇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袆布与丝,不知异兮。闾妹子奢,莫知媒兮。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惟其同!”又引《诗》曰:“上天甚神,无自瘵也。”赋为荀子创造的文体,引《诗》述志是荀子常用的手法。因此,当都是荀子改定时所加。

这五条理由可以证得,这篇《疠怜王》的答谢书,是一篇由荀子授意,韩非捉刀,最后由荀子改定的文章。过去有学者想证明《疠怜王》的《韩非子》本与《战国策》本,一真一伪,其实这两个文本都是真的,只是过程中的真,不同层面的真。《韩非子》中的文本,是受意起草时的真,《战国策》的文本,是改定寄出时的真。如果以上的考证可以相信的话,一系列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荀子由赵经韩,准备到楚都陈郢应春申君招请时,韩非已在荀子门下,时在公元前253年;李斯在六年后,即秦庄襄王卒年(公元前247年),辞别荀子离楚入秦。即是说,韩非、李斯师事荀子,共计六年,公元前253年至前247年。此时荀子六十多岁,韩非四十多岁,李斯二十余岁。他们聚首的地方是在楚国的新都陈郢(今河南省淮阳),其时楚国首都已迁至东北的陈城(或称陈郢,今河南淮阳县),其地离韩都新郑和李斯故乡上蔡都在二三百里路程之内,交通颇便。

那么,他们师徒相聚的方式何如?李斯年仅二十余,正是从师问学的年龄,较常在荀子身边。这又为《荀子》书中李斯、荀子的问答所证实,李斯进入秦国,也向荀子告别请教。韩非年逾四十,又是韩王之弟,必须常住韩都,经营当官的机会,不然就可能长久被边缘化。他们师生相处的时间并不长,韩非未必常在身边,而且韩非师事荀子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法术家或思想家,因而荀子对他的影响不是体系性的,而是智慧性。兼且荀子是三晋之儒,异于邹鲁之儒,在稷下十余年浸染了某些黄老及其他学派的学术,他入秦观风俗吏治,交接秦相应侯,似有几分用秦之心,授徒也用帝王之术,这些方面与韩非并不隔膜。

还原历史现场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考察诸子思想产生的地域文化原因。比如,考察老子思想发生的原因,就应该读一读郦道元《水经注》相关记载,因为该书难能可贵地为后世留下老子故乡的若干历史痕迹。这些历史痕迹中极可值得注意者,一是老子家乡苦县赖乡城、甚至相县县城,都是“其城实中”,或者“卑小实中”,并没有高衙大衢,充其量是一个防御性的大堡垒,这些城乡的边鄙状态可见。二是涡水、谷水在苦县、赖乡穿行盘绕,流水的季节性强,而且流经一些山谷,谷水大概因此得名。三是赖乡城以北有老子庙,再北是李母庙,都临涡水,老子庙东院还有九眼井,水是神圣的。而且老子庙只有李母庙伴随,不见李父的踪影,这是令人怪异的。地方风物透露的这三条信息,潜在地暗示着老子的身世,潜在地影响着老子的思想方式。

我们应该如实地承认老子是不知有父的,多么渊博的学者也无法考证出老子之父。他好像是天生的“老子”,而非“儿子”。但他是知有母的,李母庙就在老子庙的北面。我怀疑,老子出生在一个母系部落,才会如此。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在解释老子“姓李氏”时说:“按:葛玄曰‘李氏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这是母系社会获得姓氏的方式。以往人们把这些话当成神仙家言,认为不足信。但神仙家就要编造自己无父吗?葛玄不是明明被葛洪称为“余从祖仙公”,而且有“洪传玄业”之说,又何必编造呢?而且刘安成仙,还要鸡犬升天,全家都飞升到天上。因此老子有母而不知有父,在神仙家编造和隐瞒上是找不出必然的理由的。

了解这一点,才可能解释何以在先秦诸子中,惟有《老子》带有母性生殖崇拜的意味。历史学家吕思勉、哲学家冯友兰以及一些外国汉学家,都是这样认为。最为明显的例证,是《老子》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牝的原始字形是“匕”,作女性生殖器形状,正如牡字去掉“牛”旁,乃男性生殖器形状一样。玄牝之门,即玄深神秘的女性生殖器之门,竟然是天地之根,这不是母性生殖崇拜,又作何解释?而且“牝”字又有孔穴之义,如《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把接纳门闩的孔穴,叫做“牝”。那么,这个“玄牝”简直就是老子形容的生成天地的无限幽深的“黑洞”了。六十一章又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作‘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些话都语义双关,从神圣的生殖崇拜,转化出或发挥着致虚守静、以柔克刚的思想。

人们也许会问:春秋晚期中国已进入相当高度的文明进程,难道还存在母系部落吗?上古中国是一个多元共构的、并非都是同步发展的文化共同体,恰恰相反,非均质、非同步是其突出的特点。周室及其分封诸国的中心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而远离城邦的边鄙之地,则存在着明显的原始性,中央政权和邦国的力量相当虚薄,依然活跃着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在这些边远地区,就很可能存在着母系氏族,或母系氏族的遗风。甚至二十世纪的中国西南部还有母系遗风,那么二三千年前的属于陈楚边远之地的苦县赖乡,又怎么能排除有母系氏族或它的遗存形态,生存在山谷溪流之间呢?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二十一章,在讲了“道之为物,惟恍惟忽。……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之后,特别讲到“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众甫二字,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均作“众父”,这种用语是否带点群婚制的信息呢?老子是否也因而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呢?陈国(河南淮阳市)本是 “太皞之虚”,伏羲女娲的故土,伏羲是他的母亲踩着神的脚印生下来的,至今每年三月还表演伏羲母亲踩着神的脚印的舞蹈,尤其是那里有一种陶器玩具叫做“泥泥狗”,一个、两个、三个直到九个头,胸前都绘有色彩斑斓的女人阴部的图案,非常醒目,是女性生殖崇拜的遗存。

那么,为何又称“谷神”呢?从《水经注》可知,大概与赖乡颇有山谷,谷水出焉有关。那里的初民,也许有谷神信仰。而且溪谷也是“牝”,如《大戴礼·易本命》所说:“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这就将老子从原始民俗中所汲取的玄牝信仰和溪谷信仰,贯通起来了。谷神也就是玄牝。因而《老子》三十九章以“道生一”的“一”字言道,便如是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请注意这一系列得一者的顺序: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这是一系列非常神圣的名字,其中惟“谷”字特别,超出常人的想象,说明“谷神”信仰的神圣性。《老子》书也用了不少“谷”字、“谿”字来论道,比如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从“百谷王”的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讲到不争而莫能与之争,老子把原始信仰转化为无为思想的辩证法思维,理论穿透能力是非常强的。一般而言,无水为谷,有水为谿,在季节性山间小溪中,谷和谿是同一物在不同季节的各异形态。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天下谿和天下谷相当,又与百谷王相对应。知雄守雌,以雌为雄,处下不争,归朴复婴,所追求的都是“常德”而不是一日长短。从母性生殖崇拜到谷神信仰,老子所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诸子中最称古老和原始,由此他触及宇宙的根本和人生的根本,在宏大的宁静中寻找着此世界生生不息的母体。

陈地的地理风物对老子影响至深者,一是谷,二是水。他自小就在流经赖乡的谷水、涡水上,天真无邪地嬉戏,因而对水性、水德体验极深。《庄子·天下篇》称老聃之学“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是咀嚼到了老学中的水味道的。《老子》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就是老子体验到的水之德。不妨设想,涡水、谷水滋润着童年老子所在的氏族部落的田地林木,流水何尝有侵占田地林木的收获的欲念,它只留下波纹的笑,留下两岸的绿,就向低处毫无留恋地奔流而去了。这就是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流水,老子只能望着它蜿蜒的身影而遥致敬意了。还有水之性,《老子》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克刚,……正言若反。”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有标志性的发现之一,而最初启发他的莫非水,最好的喻体也莫非水。这个发现既可鼓舞弱者敢于坚持的勇气,又可告诫逞强收敛其锋芒,还可涵养强大者游刃有余的处事谋略,成为各阶层的人们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思想源。高深莫测哉,老子智慧,他的发现对中国人心理的渗透和模塑,谁也不应低估。老子从水性中发现了“柔弱胜刚强”,从水德中发现“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和孔子叹逝川,可以并列为对水之哲学的三项杰出的发现。涡水、谷水虽小,它们滋生的哲学却功成而不居地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

三、破解千古之谜

由于史料的缺失,以及历代的诠释以崇圣尊经为标准所造成的遮蔽,先秦诸子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千古之谜。若要破解这些千古之谜,首先须对先秦诸子进行生命的还原,以“还原”来确立“破解”的根本。不管采取何种思维方式,思想的产生,都是社会实践和精神体验的结果。孔子一旦成了圣人,历代的人们尽心竭力地对他进行阐释、开发、涂饰和包装,他的名字就成了公共的文化符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再属于他本来自己了。因而对孔子的思想言论,要紧的是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境遇中,分析其生命的遭际和心理的反应,而不能将之从特定的社会历史境遇中游离出来,孤立地向某个方向作随意的主观引申,普泛化到了不靠谱的程度;也不能百般曲解、回护,为圣人讳,为了制造“句句是真理”而失去实事求是的准则。比如,《论语?阳货篇》孔子的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此语在妇女解放和女性主义思潮中,最受诟病。以往注家也有所觉察,就进行回护。其实与其费尽心思地为这句话的正确性作辩护,倒不如考察一下这句话产生的历史境遇。孔子的政治生涯中,两遇女子。一是《论语?微子篇》说的:“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对于此事,《史记?孔子世家》综合先秦文献,进行了演绎,既讲到孔子为政带来“男女别途”,又讲到齐国“女子好者”八十人,在孔子政治生涯造成转折中的负面作用。孔子离鲁途中作歌,指责“彼妇之口”、“彼妇之谒”,而季桓子则感叹“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在如此情境中,发一点“女子与小人”并提的感慨,不也是不会令人意外吗?与其说孔子在抽象地谈论 “女子”,不如说他在批评“好女色”;与其说孔子在孤立地谈论“小人”,不如说他在针砭“近小人”。

再看另一次遭遇女子。《论语?雍也篇》记载孔子离开鲁国而出入于卫国,发生“子见南子”事件。据《吕氏春秋》,孔子是通过卫灵公的宠臣的渠道,见到卫灵公的釐夫人南子:“孔子道弥子瑕见釐夫人。”这一点,与《淮南子?泰族训》、《盐铁论?论儒篇》的材料相仿佛。这个嬖臣弥子瑕,大概就是《史记》所说的南子派使的人。这次拜访却引起子路的误会,害得孔子对天发誓。而卫灵公却没有因此尊敬和重用孔子,只给他一个坐在“次乘”上,跟在自己和南子的车屁股后面的待遇。引得孔子对如此女子、如此小人,大动肝火,痛陈在卫国,“好色”已经压倒了“好德”。并且为此感到羞耻,离开了卫国。在如此情境中,孔子对“女子与小人”作出申斥,又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呢?当然,孔子身处宗法社会,他建构礼学体系时,难免有男尊女卑的偏向,这也不足为怪,现代人没有必要设想孔子为我们解决了一切问题。奇怪的倒是一些“圣人之徒”竭力否定这些历史情境,似乎要洗去圣人身上的污点,并将他在特殊情境中说的话,加以普泛化,给人吹出一个个“句句真理”的肥皂泡。这反而随着历史进入现代,这些“肥皂泡”破裂,成了人们指责的话柄。只要我们对历史进行有事实根据的还原,就会发现,今人对孔子的一些指责,指向的也许不是本来的孔子,而是圣人之徒加在孔子脸上的涂饰。只有消解这类涂饰和包装,才能如实地分辨孔子的本质和权变、贡献与局限、精华与糟粕、短暂与永恒。我们谈论孔子的力量,才是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力量。

破解千古之谜的重要方法,是从文献处入手,在空白处运思,致力于破解空白的深层意义。这应该看作是我们的哲学的文献学的妙用。我们要尽可能地从文献的蛛丝马迹上,进入先秦诸子的生命本质。在把握多种多样的学科文献材料,包括出土文物文献的材料的基础上,需要交叉使用文化人类学、姓氏学、人文地理学以及考古民族学等等方法,才能够接触到诸子的生命的密码。

四、重绘文化地图

中国幅员广大,各个地域的种族、部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成果。由于不同地域给诸子注入的文化因素不同,因此诸子家族身世的考定,对于破解诸子的文化基因,具有关键的价值。但这方面的资料短缺,又给我们的考定留下许多难题。《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附的墨子身世片段,只有二十四个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这里将墨子附于列传中庄子、申不害、韩非之后,年代是明显错乱的,只用二十余字就交代了一个学派领袖的一生,说明风行二百余年的墨子显学,在太史公的时代已衰微到了几乎进入绝学之境。而且《史记》说墨子为“宋大夫”,与《墨子》记载他从不接受爵位,是互相矛盾的;这也不是墨子的里籍,而他的里籍在何处,也未做交待,以致后世至今有关他的里籍争论不休,甚至肝火极旺。

怎样才能厘清墨子的出生地呢?有效的办法不是斤斤计较后人的议论纷纷,而是让墨子自己做出交代。墨子里籍问题,就不说今人争做名人的老乡了,《史记》、《汉书》就没有记个明白,但是“模糊也是一种意义”。高诱注作“鲁人”,是记清楚了,但是缺了一点“模糊”。那就只好请教墨子本人了。墨子对楚王说,“臣乃北方鄙人”,那他就不是楚国人,但是哪国人,他也来了个“模糊”。他“出”曹公子于宋,用一个“出”字介绍自己的弟子到宋国做官;止楚攻宋之后,“过”宋而未被守闾者接纳,那他不是宋人,在宋地无家。他又说,“南有荆、吴之君”,加上吴国,说明他所在北方偏东;“北有齐、晋之君”,那么他所在不是特别靠北,加上一个齐国,说明这不甚靠北的地方偏东;“东方有莒之国”,那么他所在,为莒国正西,也就是鲁国的“南鄙”那些附属小国。墨子在无意中交给我们一个他的家乡的定位系统。鲁国南面存在过有名字可考的小型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二十多个,有的小到只有十几里,或几十里,这些都属于东夷部族。墨子属于草根,出身于百工,也就是泥瓦匠、木匠之类的工匠,因此往往居无定所,游动于东夷部族之间。墨子思想与东夷文化,结有不解之缘。这对于将诸子研究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发生过程中的华夷互动体系,具有本质的价值,可以极大地拓展墨子研究的文化空间。

为什么墨子提倡“节用”、“非乐”,反对“厚葬”呢?因为他是草根,他对他的门徒说,贵族们花天酒地、歌舞荒淫,把许多玉器、陶器、青铜器都埋进坟墓里去了,我们却吃不饱、穿不暖,死了连一张席子裹尸都没有,这个世道还有公平正义可言吗?这对于鼓动民众,是很有效的。群众鼓动起来了,用什么来约束和监督呢?他提倡“天志”和“明鬼”,上天有眼,鬼神监督。学者们翻一翻《左传》等书,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民本思想”,就觉得墨子讲天讲鬼,思想后退了。其不知“民本思想”只是当时精英分子的思想萌芽,广大草根民众还是信天信鬼的,明处对得起天,暗处对得起鬼,这种无所不在的监督,带有很强的心理强制性。墨子提倡“兼爱”和“非攻”,也是站在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一边的。儒家的仁爱和礼仪,是讲究尊卑等级,亲疏远近,推己及人。一讲尊卑等级,就没有草根平民的份了。所以墨子讲“兼爱”,没有尊卑等级的普遍的爱,大家都是“天之民”,各国不分大小,都是“天之邑”,不能以尊压卑,不能以大欺小。墨子说,他的思想行为,是从大禹那里学来的。大禹的子孙分封在杞国,这时在山东的新泰,离墨子家乡很近。在墨子二十多岁时,被楚国吞并了。贵族、巫师、歌手把大禹故事带到民间,所以墨子提到的大禹故事神神怪怪,非常怪异,非常原始,带有东夷文化色彩。我们破解了墨子的家乡何在,就破解了墨子思想的文化基因从何而来。但是,来自河南中南部的有些人,坚持墨子家乡在他们那里,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如果进一步分析先秦文献中墨翟、禽滑釐及其身后的墨家“钜子”的活动轨迹,可以认定,河南中南部是墨家民间结社团体的根据地,或他们止楚攻宋,实行非攻主张的大本营。说句开心话,鲁南鄙诸小国,是墨子的“韶山冲”;河南中南部,是墨子的“井冈山”,井冈山在某种意义上比韶山冲更重要。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科学思潮的启发,《墨辩》声誉鹊起,《大取》、《小取》二篇也列入其中。梁启超有感于胡适的心得,认为墨子十论是“教‘爱’之书”,墨辩六篇是“教‘智’之书,是要发挥人类的理性”。此波愈涌愈烈,以至推崇“一部《墨经》,无论在自然科学哪一个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 杨向奎:《关于研究(墨经)的讲话》)考察《墨辩》诸篇的发生,有必要搜索墨子思维方向的一次重大转换,由青壮年时期的满腔激情,到晚年充满悟性和理性的冥思。其转捩点隐藏在汉代邹阳的一句话中:“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一次牢狱之灾,是可以促使人对于前此的人生和思想进行反思。墨子六十余岁被囚。人到晚年,激情化作理智,墨子被囚前可能就开始反思自己的学说。被囚中,苦思冥想早年百工众艺,以及日常事例、学理辩论的深层原理。出狱后,再也不能自由出入宋国;至于楚之北境,鲁阳文公受封于白公之乱(公元前479年)其父司马子期殉难前后,当比墨子长二三十岁,此时当已作古,因而也不宜再到其封地。即是说,墨子《经上》、《经下》的构思写作,可能在自宋出狱后,不再能留宋或入楚,唯有返回鲁南鄙故里之时。

从年龄心理学看,人在晚岁,往往津津有味地反刍早年的经验。人在捡拾早年的脚印中,捡拾青春的梦。墨子囚后返乡,旧雨重逢,朝花夕拾,许多当年的得意之事和幼稚笑话又何尝不可作为谈资?不要把草根圣哲看作不食人间烟火。当年能工巧匠师徒相授,不乏绝技和秘诀,窥探这些绝技秘诀背后的原理,也是人生之乐事。因此,百工之技,绳墨之学,融合着民间能工巧匠世代相传的智慧,成了墨子《经》上、下对百科技艺进行思考的切近而稔知的资源。而且百工技艺,也是凿山开渠、治理洪水的大禹所推崇的《周礼·考工记》说:“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墨子之高明,体现在由家常日用、百工之艺,凿空通向科学的通道,绳墨之学的抽象化或数理化延伸就是几何学。这是一种由经验上升为数理的科学主义的智慧。

文化地理学的角度,不仅对于破解诸子文化基因的来源,效果明显;而且对于解释诸子的想象方式和理想追求,也可以得到深入一层的收获。老子有一种“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就是返本归真,复归生命的原始。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实质上是要复归社会生命之原始。我们再来看一看庄子的理想方式。尽管宋国政治没有接纳庄子,但蒙泽湿地接纳了庄子。《马蹄篇》论“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就与这块湿地的原始生态有关。接着这样描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而窥”,“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所谓“至德之世”讲的是社会理想,一如老子讲的“小国寡民”含有老子对童年氏族生活的记忆,庄子对未来理想的构设,也嵌入美好的童年记忆的因子,在山无路、水无桥的蒙泽湿地里,可以同山禽野兽游玩,还可以爬上树枝掏鸟窝,他崇尚的是一种未被社会异化的自然人性。

五、小结

以上讲了先秦诸子研究中四个问题:走近先秦诸子,还原历史现场,破解千古之谜,重绘文化地图。这四个问题是互相关联,融为一体的。走近诸子,就是走近他们所处的历史现场,还原现场才能破解千古之谜,谜团破解了,文化地图自然也就变得清晰起来。反过来,以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年代学、职官与姓氏、考古与文献等角度重绘文化地图,就可以厘清千古之谜由何产生,就可以还原历史现场,自然也就能够走近先秦诸子。在这四个维度,贯穿着一个核心的思想:还原诸子的生命过程。这一点就与现代文化建设联通起来了。经过这番还原研究,我们就可以用熟悉的、真确的、甚至亲切的姿态,与先秦诸子进行深度的文化对话,追问他们为 我们这个民族注入何种智慧,他们在创立思想时有何种喜怒忧愁,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中他们提供的思想智慧有何种是非得失,在现代大国文化建设上这些古老的思想智慧如何革新重生。有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经过还原研究,与先秦诸子机锋相投,那就会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在人生路上,或者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无论风雪雨晴,都有一批高智慧的圣贤时时光临你的心灵,这将是为人在世享受不尽的莫大福分。

(本文根据杨义2011年12月24 日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1年第12期主题讲坛上的讲座内容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