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 交 痈 [概述] 概念 牙交痈是指发于尽牙(即真牙)上下牙龈咬合处的痈肿。本病以该处牙龈红 肿,疼痛.牙龈缝内积脓为特征。严重者腮项俱肿,张口受限,牙关紧急。与智齿冠周 炎相似。本病为常见病,以发于下牙为多见。其别名有牙交。合架风、角架风等。 [病因病机] 一,风热侵袭 尽牙萌出时,生长位置不够,萌出受阻,造成倾斜或仅部分长出, 食物残渣易滞留于牙缝中, 日久物腐污臭,风热邪毒乘机外袭.搏结于肌膜,灼腐成 脓. 二、邪毒塞盛 素食肥甘厚味,伤于肠胃,湿气乘之,热毒攻于尽牙,令牙床肌膜 灼腐成脓,形成牙交痈。 [临床诊断] 症状:本病发病较急。开始尽牙龈肉红肿,疼痛,不久腮颊肿胀,张口受限,牙关 紧急.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嚼食困难。发生在上牙时,牙关紧急较轻。 检查:本病多发生于一栅尽牙,尽牙常倾斜或部分萌出,齿龈红肿,牙缝积脓。严 重者,腮颊红肿、触痛,.颌下署核肿痛。张口困难,甚者口仅能张开半指头大。根据症 状和检查,本病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牙交痈应与牙痈、骨槽风和喉关痈相鉴别。牙痈,发生位置可在任何牙 根尖处。齿龈红肿、疼痛,不久脓液形成。穿破流脓,形成瘘管。严重者,腮颊红肿。 骨槽风,主要是牙槽骨腐烂、有死骨形成,筋骨隐痛,溃破后,肿势不消,疮口难合, 病情较长,有时牙关紧急.饮食困难。喉关痈,痈肿发生在一侧喉核周围.喉关上部红 肿明显,喉核被推向下方,吞咽疼痛及困难,语言含糊,有时张口亦困难。 [辨证论治] 一、辨证 (一)风热侵袭 证候:症状较轻。尽牙周围齿龈红肿、疼痛,咀嚼吞咽不便。全身可无其它明显症 状,或略有恶风发热。舌边尖红,苔黄白,脉浮数。 病机分析:阳明之脉,循颊车入齿缝。风热中之,气血壅滞,故齿龈红肿、疼痛。 邪毒侵扰,毒结尽牙齿龈,故嚼物不便。正气未衰而邪毒不盛,故全身症状轻微。但若 邪正相争较剧,可有恶风发热。舌边尖红,苔黄白,脉浮数为风热侵袭之象。 (二)邪毒壅盛 证候:发病较急,尽牙交处龈肉红肿高突;疼痛,压痛.在张口;嚼物及吞咽时痛 增,龈缝积脓或溢脓,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腮颊硬肿,颌下核肿 痛。牙关开台不利,口干,口臭,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大。 病机分析:平素过食肥甘厚味,脾胃受伤,胃腑积热,脾运失职.湿气停留,湿热 之气循经攻冲尽牙龈肉,致使气血凝滞,故齿龈红肿、疼痛。由于胃经入齿中,循颐出 大迎,循颊车.上头颅,胃火热盛,循经焚灼,故腮项红肿疼痛,头痛。热毒熏灼肌膜. . 湿邪乘之,故令尽牙齿龈肉腐化脓。由于邪毒搏结于牙交处.令该处肌膜红肿疼痛.故 牙关开合不利, 口噤难开。若兼风邪外袭。里外合邪。正邪交争,则见恶寒发热。热盛 伤津,故见口干、口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等胃腑热盛之象。 另外,邪毒壅盛也可由风热侵袭,治不及时,外邪化热传入胃腑而成.在这种情况 下,患者往往先有风热表证,继之出现邪毒壅盛的证候。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风热侵袭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 , 方药;薄荷连翘汤。方中薄荷,中蒡子疏凤清热;银花、连翘。竹叶、绿豆衣、知 母,生地黄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或用清热解毒汤.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中重用 金银花清热解毒,丹皮清血热、散瘀血。 . 2.邪毒壅盛 治则:清胃泻火。 方药:清胃汤。方中黄连,黄芩、、丹皮清热解毒,泻火散瘀;升麻散风升阳,石膏 清胃热。故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牙痛之功。若大便秘结,烦躁口渴, 目 赤头眩者,服凉膈散,以利膈通便。若肿连腮颊,加用板蓝根,地丁、苦参以苦寒泻热。 (二)外治法 1。用茶或醋调金黄散外敷.有燥湿消肿,软坚散结作用。如欲作脓,则用葱汤和蜜 调敷,以疏风解毒,通阳止痛。 2。银花甘草汤或黄芩10克,银花15克.竹叶10克,白芷10克煎汤漱口,以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 3。黄芩煎水冲洗局部,达到清洁作用。 4.痈肿成熟,可在常规消毒下切开排脓。 5。肿胀消退后,宜将患牙拔除,以绝后患。 (三)针灸治疗 本病初起,尽牙齿龈红肿.疼痛,牙关开合不利,可针刺合谷.颊 车,下关等穴,用泻法,留针10-20分钟,有疏风清热止痛作用。若病情发展,腮项漫 肿,可艾灸肿顶处,并针剂健侧颊车及下关穴,以疏通经络,泻热,消肿,止痛。或针 刺交惑、神门、下颌等耳穴以清热解毒、止痛。 [转归及预后] 本病一般多能治愈.预后良好。若起病3~4曰.寒热不退,可结毒化脓.溃后脓尽 愈合。但若不及早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由轻症、表证转化为邪毒炽盛重症。严重者, 邪毒侵及喉关,或深犯筋骨,则可并发喉关痈或骨槽风。 [预防及护理] 。 1.生长正常的智齿,若有龈肉覆盖其拾面,则要早日剪除覆盖之龈肉,以免邪毒滞 留,污物堆积,复发本病。 2.患本病后,宜早治疗,以免传变和并发其他疾病。 3.牙关紧急,牙齿疼痛,嚼物吞咽困难时,食流质或软质饮食。切忌粗硬,煎炒辛 辣食物。 . 4.饭后.用银花甘草汤漱口。 5。患本病,若高热、头痛,倦怠无力,精神痛苦时,应静养,休息,多饮茶水。 6。注意口腔卫生,刷牙时除去积留于尽牙龈缝中的食物残渣。 7.对反复发作的患牙,应尽早拔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