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岫岩满族饮食习俗

 侗乡人1961 2015-01-16
岫岩满族饮食习俗
               
               
                  日期:2013-01-06 16:27  作者:  来源:吉祥满族 
点击:97

               
               

                 




  养猪食肉 满族养猪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三千年前满族祖先的村落遗址--镜泊湖畔莺歌岭的发掘中,曾出土一批小陶猪。在很多文献中,也都有关于满族的先祖“其畜宜猪,富家养数百口”的记载。


  过去,岫岩的满族婚丧嫁娶、祭祀祖先必用猪,年底所杀年猪的一部分肥肉腌制在坛子里,做为一年的食用油,所以家家必养猪。养猪的多少、大小成为衡量贫富的标志之一。有的家庭杀年猪不只一口,而是二、三口。猪的重量大约三四百斤,以大为荣,以小为耻。杀年猪的第一顿饭正如史料记载:“大肠以血灌满,一锅煮熟,请亲友到炕上”。食用时将套桌中间可自动开合的圆板拿下,菜锅坐空当处,下有火盆对准锅底加热,或有宽沿泥火盆,菜锅坐在火盆上支起的铁架上。锅中炖满肥肉、血肠、酸菜、粉条。众人围坐从锅中直接夹菜,面前放一酱碟,内放清酱、大蒜以调味。可见岫岩满族至今仍沿袭祖先这一习俗。


  用糜酿酒 糜即黄米。岫岩的满族过去祭祖或年节改善生活,必以黄米做酒。其做法是:将大黄米用水浸泡之后上锅蒸熟,装入坛里,将原米汤也一同兑入,米汤不足加水,之后加黄酒曲子搅拌均匀,不日后即可饮用。黄酒味甜,但也能醉人。


  用糜制糕 古史中就有满族人“有打糕,黄米为之,甚精”、磨粉做糕,糕有几种”的记载。


  岫岩的满族将糕称为饽饽。因季节不同而做法有别。春季,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裹在碾成片的粘糕上,然后卷好,用刀切成小块,此为豆面饽饽。夏季,将粘高梁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做皮,把小豆煮熟,合成豆泥做馅,再包入苏子叶中蒸熟。苏子叶为农家所种,味清香,此为苏叶饽饽。五月,正是山上柞树叶(俗称波罗叶)鲜嫩季节,将粘米面及豆泥包入波罗叶中,为波罗叶饽饽。秋冬两季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后夹以小豆泥蒸熟,食用时,蘸糖或油煎,此为粘糕饽饽。饽饽过去为祭祀必备品,因其耐饿,八旗兵打仗常用来做军粮。至今也是满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此外,大黄米干饭、粘高梁米干饭、油炸糕等也是满族人喜爱的粘食。


  用豆做酱 岫岩以黄豆为主要油料作物,可榨油,剩余豆饼做饲料。现在用豆做豆腐很普遍,而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岫岩农村用豆做大酱则最普遍。满族人民日常生活离不开大酱,蔬菜生食、熟食均以大酱调味。黄瓜、萝卜等青菜及猪下货煮熟后,均放入酱中渍咸以食用。史料中就有满族祖先“以豆为酱”的记载。


  各种酸食 岫岩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它有多种食用方法。做酸汤子即其中之一。如将汤面子加水稀释成粥状,从锅沿自然入烧热的锅底,成牛舌样,就称为牛舌饽饽(牛舌饼),稍加糖或糖精,味酸甜。


  每到秋末冬初,将白菜用开水稍烫后,装入瓦缸中,加满水,上压石板,腌成后即为酸菜。据说清顺治以前就有吃酸菜的记载了。从实地考证得知,山东、河北一带是没有腌酸菜习惯的,由此可知腌酸菜为东北习俗。此外如酸浆、山里红、山葡萄、酸梨等,也是岫岩满族喜食的酸味山货。


  窖藏蔬菜 秋末冬初岫岩农村家家户户在院子中的向阳背风处挖二米多深的长方形土坑,上横木杆,覆玉米秸子,再盖上土,内藏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和苹果、梨等水果,供冬春食用,此即为菜窖。窖口仅为一人出入,取菜由梯子上下,窖内蔬菜可保存至第二年四月。在城镇,随着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已住进了楼房,加之反季节蔬菜的普及,地窖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常言道,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岫岩的山也为满族人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每当春季,地皮刚刚发绿的时候,山上的各种野菜便破土而出了,它们的名字真是数也数不清:猫耳朵、老母猪忽达、大叶芹、小叶芹、猴腿儿、蕨菜、刺嫩芽......在菜田里的蔬菜未上市之前,已经抢先摆上饭桌,供人们尝鲜了。还有榆树叶做成鲜美的汤,槐树花掺合在玉米面饽饽里,香甜可口。夏、秋两季,榛子、核桃、栗子、野枣、蘑菇等山货野果,也任你自行采摘。山上放养山羊,夏季为避暑而宰羊喝汤,已成为惯例。尤其岫岩是柞蚕产区,蛹、蚕、蛾、“神仙”(半蚕半蛹状态)更是登得大雅之堂的味美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