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的重阳节习俗及来由

 侗乡人1961 2015-01-16
南京的重阳节习俗及来由
               
               
                  日期:2013-01-11 12:16  作者:  来源:金陵农网 
点击:131

               
               

                 




  古代将“九”定为阳,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节”。重阳登高、佩茱萸、赏菊花和饮菊酒始于东汉。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有个桓景,跟随道人费长房游学。一天,费对桓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速回去,要每人制一绛色囊袋,内装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桓照此办理,晚上归家时,发现牲畜都暴死,人皆幸免。这个神话故事,是劝人登高游赏,呼吸新鲜空气,以健康身体,延年益寿。此后,人们每逢此日就登高、秋游、佩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从此历代相沿,便成了重阳节的风俗。


  登高赏菊


  既是重阳节的风俗,也是境内的习俗。《金陵岁时记》载:“九月登高,南则雨花台,北则北极阁,即明之钦天山也。山后花农多以种菊为业,紫艳黄英,垄亩相望,游人载菊而归。俗云山后看菊”。除此,南京人还选择攀紫金山、登石头城、汉中门,也参与登楼、登山比赛。其目的不再是为“避邪”,而是纵目远眺大好河山和南京新貌。而赏菊则去玄武湖,多为家人组合,也有集体组织观赏。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呈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因菊花有观赏、药用价值,赏菊既能怡悦心情,也能益寿延年。


  吃重阳糕


  早在唐代,粉面蒸饼已经出现,但不是重阳节的专属食品。宋代,市井内有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因“糕”与“高”谐音,于是吃糕与登高同成节俗。据明《正德江宁县志》及《金陵岁时记》述,这一天家家户户蒸重阳糕,“或粉或面为之,又用面裹肉炊,曰骆驼蹄”,人皆喜。有的还加枣、栗,称枣栗糕,赏给儿女,取“早日自立高升之意”,境内许多人家还“以五色纸镂”为纹,中嵌令字,或插门楣,或为儿童玩具,竞称庆贺重阳”。如“吾乡女子新嫁,母家心遗以旗,而以时鲜佐之,谓之重阳节盒”。同时,儿女们也祝福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就是食重阳糕的含义了。现在,境内市面上,重阳前后亦有重阳糕、枣泥糕销售,但插五色旗的习俗已很难看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