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孕I+孕II方(蔡小荪)

 学中医书馆 2015-01-17
孕I+孕II方(蔡小荪)
    [组成]  孕I方:生地10克熟地10克云茯苓12克仙
灵脾12克石楠叶10克制黄精12克路路通10克公丁香
2.5克怀牛膝10克炙甲片10克桂枝2.5克
    孕II方:云茯苓12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仙灵脾12
克石楠叶10克紫石英12克熟女贞10克狗脊10克仙
茅10克鹿角霜10克胡芦巴10克苁蓉10克
    [功效]  补肾调经种子。
    [主治]  不孕症。
    (用法]  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在每月经净后始服孕I方
7剂,继而服孕II方8剂。连服3"--6个月。
    [方解]  孕I方中生地、熟地、仙灵脾、石楠叶、黄精、云
茯苓育肾培元;牛膝、路路通、炙甲片散瘀通络;公丁香、桂枝
辛温通散。此方阴阳并调兼有通络的作用。冀使阳施阴化,阴精
成而利于外泄。孕II方中用紫石英、熟女贞、狗脊、仙茅、鹿角
霜、胡芦巴、苁蓉侧重于温煦育肾,暖宫摄精,以利胞宫受胎。如
陈士铎云:“胞胎之脉,所以受物者,暖者生物,‘而冷则杀物矣。”
    [加减]  如偏肾阴虚加龟板、麦冬;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
肝郁者加柴胡、白芍;痰湿阻滞者加石菖蒲、姜半夏、白芥子、生
山楂;寒湿瘀滞者加艾叶、吴茱萸;湿热阻滞者加败酱草、红藤;
输卵管阻塞者加皂角刺、月季花、广地龙、降香片。

    [按语]  孕I、孕II方组成宗中医学理论,旨在育肾通络、育
肾温煦。从临床实践观察,此两方分别起到了促排卵、健黄体的
作用。使肾气旺盛,真阴充足则“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
下,故有子。”实为种子良方。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35岁。1992年10月初诊。
    婚后8年未孕。13岁初潮后月经稀发,甚则闭经,注黄体酮
始行。妇科检查及B超,卵巢及子宫均小于正常。基础体温呈单
相,造影显示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素体形寒畏冷,腰酸带下,头
晕神疲,脉细,苔薄,边有齿印。症属肾阳不足,冲任欠盈。拟
温煦育肾为主,参通络之品。以孕I、孕II方,复以河车大造丸、
乌鸡丸等血肉有情之品温养肾精。如法治疗半年,月经周期虽有
参差,情况显见好转,基础体温从第4个月起即现双相。1993年
4月受孕后顺产1男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