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之六):只要你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江山携手 2015-01-17

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之六):只要你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创新作文》2013年第六期上同时发表了我的学生的六篇作文。

受《创新作文》执行主编彭治旗兄弟的“威胁利诱”,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为《创新作文》写专栏。已经连续写了9篇了。现在,我比年轻时候淡定了很多,不再为发表写文章,更不愿意受任何刊物的框框套套的约束。投稿,也懒得投了。我写,是因为我有;我写,是因为我爱。我对学生这么说,我自己,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一切我手写我心,不再为名,更不为利,纯粹自娱自乐,赚一分充实悠闲的人生。

彭主编跟我保证: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他还循循善诱,说是给我的学生搭建平台。

最后一条让我动了心。我现在教的学生,没有什么“优生”,中等孩子和中下层次的孩子比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平台,他们的作文,发表起来恐怕比较难。

于是,我就开写了。

写了几期,几十个孩子就发表了作文了。真是阿弥陀佛,善莫大焉。

感谢彭彭小兄弟!我们的学生永远爱你!


 

 

                            只要你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之六

 

又一轮中考阅卷结束。看了不少的考场作文。心头堵得慌。套作病、假话病、浮华病、幼稚病……有一个感觉:我们的许多孩子已经被训练得不会写作文了。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为考而写,为分而造。不仅语言幼稚,而且,思想更幼稚。

我想:究竟孩子们缺什么?或者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什么?也许,缺的不是技巧的训练和方法的灌输,最根本的,缺少的是思想的引领和情怀的培养。

该怎么样才能唤醒他们?

于是,在一堂作文课上,我便和孩子们聊天。

“王老师教了20年书,读了数不尽的学生作文,你们想知道吗?最好的是哪一篇?”

这是个很炫的问题。所有学生的眼睛都亮了。

我先投影了一篇文章,名篇《安塞腰鼓》。让他们自由朗读。

这是一篇好文字。全班即刻读得热血澎湃,慷慨激昂。

我说,怎么样?

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太棒了!老师,这就是你说的那篇最好的作文?

我说,不是。这是著名作家刘成章的名作,进入初二你们将要学习的。我说的那篇作文,是跟你们几乎同龄的一位师姐当年写的。我觉得,跟这篇比一点儿不逊色,甚至超越了这篇。

孩子们激动了,快拿来读读,快!

我不急,从容地整理电脑,把一篇随笔调了出来。

 

当“打饭高峰期”过了之后,往来盛饭的人少了许多。他依然站在那里,手拿铁瓢,戴着口罩。忽地,几声富有节奏感的敲击声传来,震人心魄,铿锵有力。

    原来,这位师傅正用他手中的铁瓢有节奏地敲打装饭的铁容器。那声音仿佛柔软的校园中的一声韵律十足的豪放鼓声,顿时惊天动地。他站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手舞足蹈地充满激情地敲着:听啊,咚唾唾的响声奏响,一会儿急促,一会儿悠长,长长的一串音符连成一支奔放的小调。此时的他,已不是外语校食堂的员工,而是音乐会舞台的打击乐手——饭瓢是精致的鼓棒,铁器是奔放的架子鼓……

生活,每一时、每一刻,都可以是艺术的舞台啊!

我久久地望着他,向这位食堂的大艺术家致以深深的敬礼。

(节选自重庆外国语学校初2009级(12)班学生杨华燕妮日记《食堂里的安塞腰鼓》)

 

孩子们读完,啧啧赞叹。

我说:“老师到外地做语文教学方面的培训,每一次都要引用杨华燕妮姐姐的这篇随笔。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教室里安静了片刻。

“因为她模仿课文模仿得好。”一个孩子说。

“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了能用,这是很高超的能力。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说。

“她有审美的眼光,能从普通人和普通事件身上发现不一样的美。”一个平日就喜欢思考的孩子进了一步。

“你很有思想。”我赞赏说,“每天每一个同学都会去食堂打饭,都必然会看见这位农民工叔叔,可是,我却只发现杨华燕妮同学写到这个场面,而且写得这么精彩。同学们,你们能理解‘审美的眼光’吗?”我追问。

“审美的眼光就是那个农民工叔叔本身很平凡,但姐姐却把他写得很美,很独特。”

“那个叔叔用饭瓢敲打装饭的桶子的行动 ,真得很美吗?”我继续追问。

“你觉得他美就美,你觉得他不美就不美。”一个孩子若有所思地说。

“说得精彩!”我有些激动。

“是,一切全在于你自己。杨华燕妮姐姐觉得她美,你们觉得杨华燕妮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不歧视农民工。”

“她对农民工有一种感情。”

“她对平凡的生活很热爱。”

“就像她文中所写,杨华燕妮姐姐自己就是一位艺术家。”

我真想拥抱这个一语点睛的孩子。

我让大家大声一起反复大声朗读燕妮《食堂里的‘安塞腰鼓’》的结尾:

 

生活,每一时、每一刻,都可以是艺术的舞台啊!

我久久地望着他,向这位食堂的大艺术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深情地说:“孩子们,这其实是一种情怀。”

我把“情怀”这两个字大大地板书在黑板上。

“情怀是什么呢?它很抽象。但它是支撑你的作文的脊梁。你有了情怀,你就会跳出小我,超越平凡的生活,你就会获得一种智慧,你的眼光就不同凡响。你的作文便会拥有了一种个性,一种感人的力量,一种任何年龄段都有的深度。情怀,事实上是一种爱!”

同学们眼光灼灼地盯着我。我知道,他们才123岁,可能还不太能听得懂。于是我举例:

“就像许锦丽写的他们小区里的野鸭子,还有家里的小麻雀,幼年时代的蚕宝宝,学校里的那只流浪猫……因为她有关爱动物的情怀,所以她的文字像清脆的鸟鸣声一样让老师着迷。”

“就像孙美意,她的老家在江南,童年时代都在江南度过。小小的她已经有了很美丽的乡愁,所以,她的一系列怀念故乡的人和事的小随笔才让老师爱不释手。”

“还有王皓,还有张薇……如果不是因为有情怀,那些做饭的,卖臭豆腐的普通的人儿怎么能在她们的文字里鲜活着,可爱着,让我们揪心着呢?”

……

我看着孩子们的眼睛渐渐地亮了起来。我知道,起码,关于“情怀”,这么高深的关于作文的最核心的东西,他们懂了一部分了。

最后我说:“同学们,在未来的成长中,希望大家慢慢地去体会吧——情怀就是,你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情怀作文展示】

 

 

                   故乡之瘾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1 孙美意

 

春节是我最盼望的节日,我渴望看到奶奶慈祥的面孔,和蔼的笑容,我心中既激动又急切。

每年我都要回老家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今年的春节,同往常一样依然还是那么忙碌,每天炮竹声响彻云霄,我们走街串巷,拜访亲戚,一刻都不停歇。而我却多么渴望有一天空闲的时间陪陪年迈的奶奶啊。

奶奶每天都会抓几把稻子洒在地上给母鸡们吃,但是总会被树上的麻雀一抢而空,于是奶奶便让我盯住麻雀。不让这些不速之客入侵。

或许这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但我却十分开心,这真是一个可以帮助奶奶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不是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机会吗?

于是我将一个板凳放在“稻场”上,一面喝着水,一面看着麻雀的动静。那些母鸡见我来这里,一个个都躲到了木头桩子的底下,蜷起身子,缩着脖子,好奇地看着我。

此时正值下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正面对着我的是奶奶自己种的小菜园。园子四周都围着奶奶自制的绿色纱网,这是为了防止母鸡去园中吃菜而做的。园子里绿油油的一片是奶奶亲手种的油菜,看着这些绿油油的油菜,我反复看到了奶奶劳作的的身影,顿时一股浓郁的菜香扑鼻而来……园中还有几棵桃树,这时候,她们还没有从睡梦中正式醒来哩!但是枝头似乎已染上了一点嫩红。在菜园的后方,还有更大的一片地,地里的蔬菜青翠欲滴,视线穿过绿油油的田野,能看到远处的村庄,不知谁家的屋顶上飘起了袅袅炊烟,隐隐约约能听到炮竹在响,这响声似乎在呼唤远方的家人,让他们早点回家……

此时,母鸡们已经在吃稻了。它们发出的“咂咂声使我不由得转过头来。谁知我这一回头,竟然惊动了它们,一个个都向远处的木头桩子跑去,唯有一只胆大的还在吃稻。它有节奏地吃着,有时“咕咕”地沉吟一会儿,扇扇翅膀,啄啄羽毛,似乎在认可稻谷的美味。远处的同伴原本都缩在木头底下,见我没有什么动静,于是都争先恐后地跑来吃。谁知那只胆大的“领军人物”“咕”的一声,瞪起眼睛,拍着自己的翅膀,用嘴奋力地驱赶它们,自己独霸一方,使得有些母鸡只好寄人篱下,而有的只好狼狈不堪地走了。

这时,远处“哗啦”一声,似乎有什么动静,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两只黑狗躺在草堆上在晒太阳哩!小狗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微眯着眼睛,迷迷糊糊睡去了。但它总是好动,弄得草垛“哗啦哗啦”直响。

没有麻雀再来入侵了,我便闭上眼睛,倾听这田园之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母鸡咂咂的吃米声节奏明快,远处的炮竹声余音袅袅,不时还会发出狗儿们制造的“哗啦”声……

这时候,你只需把心沉淀在这里,静静地听,静静地享受,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而这一切全是奶奶一手打造出来的!

于是后来的日子我便天天都来欣赏自家的田园风光,竟上瘾了。如今我已来到北京,可是我的心还在那儿哩!我愿梦回故乡,在梦中欣赏那良辰美景,再次和奶奶在一起,看着她慈祥和蔼的面庞……

 

【点评】

     夜夜都梦回故乡的小姑娘,长大后,又是一个琦君吧!

 

 

 

                             小笼包阿姨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6 陈怡欣

 

她大概有四十多岁了,个子不高,短发;小小的眼睛一笑起来便眯成了一条线,鼻子不高,嘴角总是微微上扬,脸上洋溢着幸福;有一双略显粗糙的手,做起早点来却十分灵活。她就是楼下每天卖早点的阿姨,那露天的小地方便是“餐厅”。

阿姨很会做小吃。只见一大团刚刚发酵好的面从塑料袋里拿了出来,紧接着一只手在上,另一只手在下地上下挤压,那双手如同打了蜡一般活动自如。一会儿,面就被分成了好几条长长的“面棍”。然后,阿姨又从厨房里端出了一盆刚拌好的生肉酱,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桌子上,随后捧起一条刚分好的“面棍”,捏掉头上的一小块面,用手把它捻平。用筷子搅拌几下快坨了的生肉酱,再沿着盆边挑出一些,慢慢蹭进手中的面片。最后手指一紧,另一只手顺势小小地拧几下,一个小笼包就做成了。别看写了这么多,可是实际上七八秒时间阿姨就做完了,可见手法是多么娴熟啊,而且她做出来得包子又好看又好吃。

阿姨十分细心。天热的时候撑起一把大伞,把所有的桌子、椅子都罩在了伞的下面,同时又架起了几台电扇吹着我们,让在浮躁暑天的顾客,感到了心安;天冷的时候就把后面小小的物资打扫干净,让我们可以在寒冷的清晨坐在温暖的小屋里面踏踏实实地吃一顿早点。

最重要的是阿姨人非常好。就说那次吧,那天早上我赶着去上学,匆匆忙忙点了一碗粥和一笼小笼包准备带走在车上吃。付完钱,便站在旁边等候,看着手表上的秒针一格一格地走动,我心里那个急啊。终于,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和一笼滚烫的小笼包递到了我的面前,我小心翼翼地捧住那碗粥。当我正准备接过小笼包时,一位也正在端着粥的叔叔一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一个趔趄,粥泼向我这方向了。我把身子一歪,可是还是泼在了手上。我烫得大叫:“啊!”立即松开了手,我的粥泼了一地,小笼包也撒了一地。我一边吹着红肿的手,一边望着这“乱摊子”,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办了。

阿姨连忙拿了一块沾了冰水的抹布,轻轻地敷在我的手上,又叫人给我重新做了一份早点。当我的手不再那么红肿的时候,那份重新做的早点也做好了。我不好意思地说:“阿姨,您看我这手也不红肿了,我就去上学吧。不过阿姨,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身上的钱不够了,这份钱明天能再给您吗?”阿姨听完后笑了笑:“你这份早点是在我这里掉的,况且这并不是你的错,所以说这份理应是你的,我当然不会再收你的钱了。不过呢,你应该再敷一会儿,等到手温降下来再走。”随即又转身对那位不好意思的叔叔说:“您快去吃吧,这顿饭不用您出钱,就算我请那位小姑娘的了。”叔叔忙说:“那可不行,我的疏忽就应该我来承担,怎能劳烦您呢!”他们又推脱了,叔叔才无奈地去吃饭。

后来,阿姨又帮我将手放在冰水里面冰了冰,才“放”我去上学。几天之后再见到我的时候仍问问我的手怎么样了。

我一想到这位阿姨心头就暖暖的。她真是位可爱的小笼包阿姨啊!

 

【点评】

     最让我怦然心动的是第二自然段。该是怎样的一双眼睛,才会满怀深情地去细细观察一双劳动者的手。

 

                            嘿,嘿嘿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1  张京津


一看到“嘿,嘿嘿”这个题目,让我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那个在小区门口不远处的一个卖烧烤的小贩。不论何时,挂在嘴边都是那句略带方言的“嘿,嘿嘿”。不知是因为想“讨好”顾客,还是说习惯了,每当有人来他这儿吃点什么,小贩都会这么“嘿,嘿嘿”地一笑,笑中带着些得意与“狡猾”。

他每天下午快天黑的时候必定会准时到达小区门口,支上烧烤的架子,把炭火烧起来,摆上几张小桌子,每张桌子旁再放上三、四把小椅子,这样一个因陋就简的烧烤摊就算布置完毕了。等到晚上,人就慢慢地多了起来。有的是一家几口,有的是三五好友,他们通常会要上几个烤串类的食品和凉菜,外加上几瓶冰凉的啤酒。而每到这个时候,小贩便会发出“嘿,嘿嘿”的声音,这笑声伴随着客人的多少,变得有时大,有时小。同时他黝黑的脸上也会浮现出骄傲。

小贩长得平平常常,身材瘦瘦高高的,看上去得有五十来岁了吧。他本来眼睛就小,一笑还总爱把眼睛眯起来,就更看不见了;鼻梁略高,当他烤东西的时候,鼻尖上就会冒出几滴汗珠,有时也会蹭上些黑色的炭灰;他的嘴巴不大,但那嘴唇干得很,好像很久没喝过水似的,不过千万不要小看了他这张嘴,它可为这烧烤摊招揽来了不少生意。

平时一旦有人似想非想地朝他这边望上一望,他便立刻张开那干得有点裂开的嘴巴吆喝起来:“嘿,嘿嘿,来吃点烤串吧,好吃着哩!”说完便会有好些人寻着那香味过去。而他见到熟人时,也会很热情地打个招呼,因为他在这一片人缘混得不错,认识好多附近的人。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为人。他这个人虽说是个小贩,但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是挺实在的。单是说他平时做生意吧,虽说比其它地点贵了一点,但他这儿的烤串都是真材实料,没有一点掺假,吃着让人放心。而且这人很诚实。有一次一个顾客把钱包丢在了他的摊上,他便追出去好远,才把那人追上。当他气喘嘘嘘地递上钱包时,顾客一边连声道谢一边想拿些钱报答他时,他却笑嘻嘻地说:“嘿,嘿嘿,这没什么可谢谢的,是我应该做的,只要你以后多来几次就行了。”说完就赶紧跑回小摊上继续做生意了。

这个人,他诚实,精明,为自己的事业骄傲,这便是他,一个很凡的普通人,一个爱说:“嘿,嘿嘿”的人。

 

【点评】

    嘿嘿,我很自豪,我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视线投向了滚滚红尘。

 

 

                     时差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6   蔡旻蕾

 

可能有人会问:你老老实实地一直呆在北京,何来时差?

但“时差”确确实实存在着——自从我上了中学以后。

早上6:00。我起床中,姥爷出去遛弯,舅舅出发上班,姥姥去牛奶场领订好的牛奶,妈妈洗澡, 妹妹还没起。

早上6:30。我自己吃完早饭后准备去上学。妈妈自己开车上班,其他人不在。

早上6:40,。爸爸送我去上学。

就这样,早上一家人我连见都见不全便离家了。

下午5:30,我坐妈妈的车回到家,妹妹上补习班没回家。舅舅上班没回来,爸爸没到家。我吃完晚饭就在屋里玩电脑、看小说。

晚上600。姥爷进我屋,在我身后看了一会儿我看的电视,默默走了出去,顺便关上了屋门。

晚上7:00。姥姥端了一盘樱桃进来,问问我看到是什么,又默默地走了出去。

晚上7:30。妹妹上补习班回来了,大喊着“姐,我回来了!”“嗯。”我只是习惯地回答一声。

晚上8:50。还是妹妹大喊着“晚安,姐。”

晚上9:20。我只在房间里喊一声“晚安,爸,妈。”就独自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个新的开始,但不变的却是时差。

时差?没错,当我沉下心去想这一切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有些震惊。是什么时候,一切变成这样了:一天中,我甚少与家人交谈,我过着我自己的生活,而家,只成了“住”在这里的地方。

小时候的我不是这样的。即使上学,一放学便粘在姥姥身边讲故事,缠着姥爷出去玩,在院子里乱转。

如今呢?妹妹给我她还在家的信号只有响亮的“晚安”。姥姥他们只是照顾我的饮食和屋子,再也不敢询问我什么。什么时候,我的生活成了学校、饭厅、卧室的三点一线?什么时候家只成了个玩电脑和睡觉的地方?

我把原因推托过给上学,是因为学校离家远又一待就是一天;我推托过给爷爷奶奶,是因为他们遛弯聊天买菜……但后来,我还是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自己。

必须承认,在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为了屏幕一族,把太多本应给亲人朋友的时间送给了电脑和手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成了电子的奴隶。

时差?出了差错的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我的心。

有一次和同学王嘉意聊天,她说:“你的老一辈亲人都还在,真好。”我一愣,是啊,真好,多么让人羡慕。可是为什么,平时,我完全没有感觉到呢?

一愣之后,心中悚然一惊。

我默默地想:不能再允许这时差继续扩大了。今天,放学后,我将不再第一时间躲进我的小屋。我要把我的时间多献一些给所有亲人:我要缠着爷爷奶奶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我要和妈妈爸爸聊聊学校发生的事,我要陪妹妹多玩一会儿,我要和舅舅谈一谈他的新工作……

 

【点评】

     这是一个孩子的忏悔,难道,不也该成为一个时代的忏悔吗?

 

                         

                                        行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1)梁燕莎

  

地铁上,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每次坐地铁,我总能碰到一些特别的事儿。

这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坐着地铁,无聊地玩着手机。突然我听到一阵歌声,起初我还以为是哪个人的手机响了呢,最后才发现从车厢另一头走来一个乞丐。她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满脸的皱纹,眼睛红肿着,头发发白,弓着身子,眼神里满是乞求。她还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的怀里抱着一个碗,碗里只有几个硬币和稀稀疏疏的几毛钱。原来声音就是从她们嘴里发出的啊。

她们每走一步,就冲着两边的乘客伸出干瘦如柴的手,颤抖着拿起小碗,乞求道:“好心人,给点儿钱吧,给点儿吧……

看着她们这幅模样,我的心一阵颤抖,不由自主地掏出了口袋里所有的钱扔进了老奶奶的碗里。我转身走后,他们一直喃喃道:“好心人,大吉大利,菩萨保佑……”之后,便又唱着那凄凉的歌声走进了另一节车厢。

像这样的乞丐并不少见,天桥上,地下通道里,路边,随处都是。一些大人和一些同学们说:不要可怜他们。他们中也有的是有手有脚却不劳动的健全人。他们捡垃圾端盘子,靠自己的劳动都能挣钱,可是这些健全的乞丐却选择把自己的尊严铺在地上,让人一脚一脚地践踏。他们有明亮的眼睛,健全的身体,可他们却不懂得珍惜。他们只是想不劳而获利用别人同情心的骗子!

我觉得他们也讲得有道理。可是不管怎样,只要是遇到乞丐,我还是会同情地给他们钱。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这个乞丐真的很饥饿,我这么做就会帮到他们了。如果这个乞丐是个骗子,那他拿了我的钱心里也会不安和愧疚,至少,他会受到触动。这样的人,其实是精神的乞丐。所以不管怎样,我都愿意帮助他们,哪怕这帮助是微乎其微的:只够他们买一个馒头,只能让他们的灵魂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才会突然忏悔。

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善良。帮助一个人度过生活的难关是行善,帮助一个人度过灵魂的难关更是行善。

我愿意做这样的一个傻人,善良人。

 

【点评】

    因为善良,所以深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