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东民间岁时节日习俗

 侗乡人1961 2015-01-17
如东民间岁时节日习俗
               
               
                  日期:2013-01-30 12:00  作者:  来源:江苏农业网 
点击:80

               
               

                 


           
             
           
           
             
           
 
下载文件:  



  岁时节日习俗是一地风俗之集大成。现依时节简述如下: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俗称“过年”。春节早上一般人家放鞭炮,吃“团圆饭”,见面互道“恭禧”。正月初二开始拜年。各地敲锣打鼓慰问军烈属。人们相互走亲访友吃年酒。


  清明节。旧时有祭祖习俗。学校等单位、团体在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立夏节。民间一般吃糖烧饼、甜菜、煮鸡蛋。这还洗蚊帐,儿童称体重。


  端午节。家家吃粽子,屋檐下插菖蒲、艾条以驱邪,室内酒雄黄酒驱五毒(蛇、虫、蜈蚣、蚁、蚊蝇)。


  七月半。即“中元节”,各地仍保持吃“扁食”的习惯。


  立秋日。一般人家吃西瓜。有的将西瓜切开,用红糖、烧酒拌瓜瓤,食后以驱肠胃中的暑气。


  中秋节。一般吃月饼、藕饼,还吃菱角、扁豆、芋艿、鸭子。农村还以糯米舂粉包糖作饼,叫“供月烧饼”。


  重阳节。民间吃重阳糕。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旧时有祭祖活动。现在保持吃赤豆饭的习惯。


  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小冬”,冬至称“大冬”,又叫“过冬”,有“大冬小年”的说法。旧俗过冬,有钱人家祭祖敬神,大吃大喝,流传民谣“有钱的人‘冬’半夜,没钱的人冻半夜”。现在一般吃圆子(即汤圆),其余习俗逐步消除。


  除夕。俗称“三十晚上”。旧时,全家吃守岁酒,巾春联,接灶神,敬天地,打石灰印(俗称“打囤子”)。现在一般合家团聚,贴春联,放鞭炮,吃守岁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