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东风俗之端午吃“和菜”

 侗乡人1961 2015-01-17
如东风俗之端午吃“和菜”
               
               
                  日期:2013-01-28 17:53  作者:  来源:江苏农业网 
点击:96

               
               

                 




  在如东民俗中,除了过年以外,端午和中秋节,都属大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挂昌蒲、艾草,佩戴香袋等风俗外,如东人还有中午吃“和菜”之俗。


  “和菜”,即拌和之菜。一般用黄瓜、红萝卜、绿豆芽、片粉、蛋皮儿等为主料,辅以精盐、味精、麻油、蒜泥、虾籽等调味品,客气一点的另加鸡丝、河虾。红绿黄白诸色杂陈,看相就十分诱人。因时值夏天,这几样菜清爽可口,风味绝佳,引人食欲,比之其他油腻食品,更受人们青睐。


  为什么吃“和菜”也成为一种民俗,这里有个典故。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骚扰沿海地区,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士民深恶痛绝。而掘港向为扬州屏障、倭寇“首犯要地”,当地军民为御敌保家,齐心开凿河沟建“御倭渡”,筑“烟墩”报警台,同心协力防守海疆。某年端午,“烟墩”火起,锣声震天。时值中午,男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碗筷,就近拿起钉耙锄头、刀斧棍棒,直奔前线,与官兵汇合杀灭倭寇。而后方妇女则箪食壶浆,精心烹调菜肴慰劳将士。由于各家所出菜肴不同,在前方倒入锅盆之中大和大搅,将士吃了百家菜,感受到民众的支持,士气更旺,直杀得倭寇抱头鼠窜。从此,端午吃“和菜”的风俗便流传下来,并成为与别地不同的一种凉拌菜。


  由于“和菜”色、香、味、形俱佳,人见人爱,因而除了端午节必吃之外,人们平时也做着吃,逐渐成了夏令家常菜。后来饭馆酒店也以其上桌,真个是“寻常百姓家中菜,也成酒宴席上珍”。不过,作为宴席上用的“和菜”,其内容已作了不少变更,加入了琼脂、海虾米以及时尚的胡萝卜、豌豆、黄玉米粒等,颜色更加好看,吃着也更有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