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锋有六个基本动作:提按、衄挫、往复。

 金土199 2015-01-17
   在世界上,只有一个民族用一种单色的线条维持了几千年的审美活力。因此,当代的文化大师余秋雨将书法比喻为“中国文化永恒的缆绳”。不管朝代如何更迭,这种审美的习惯,总是一代一代地沿袭下来。

    有人担心电脑的普及,会给书法艺术带来冲击。余秋雨却认为:当代的书法队伍浩浩荡荡。从八岁的稚童到八十岁的耄耋老翁,还怕冲击吗?针对书法的普及问题,余秋雨教授则唱反调。他并不提倡普及书法。认为高层次的东西,不必普及。他举例:在“文化大革命”中,讲普及哲学,山里的贫下中农手里也捧着一本《哲学》书。当时又讲要普及诗人,要求人人争当李白,实际是空想。后来,又普及景泰蓝,导致这个好东西由于粗制滥造、鱼龙混杂而在国际市场的身价一落千丈。普及钢琴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说普及就普及得了的吗?他开了一个玩笑:这倒是便宜了钢琴厂。

       法籍华裔学者熊秉明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余秋雨认同这个观点,但是他又认为:在现代艺术的格局中,书法很难称为“最高存在”。而它只是东方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昆曲、古琴一样重要。我是同意余秋雨教授的判断的,玩书法的朋友,大可不必将书法抬高到可以凌驾于一切艺术之上的艺术,更不用为自己是书法家而神经兮兮。

    书法爱好者与书法家是两码事。举个不恰当的比方:信佛吃斋、烧香与剃度、受戒的和尚是两码事。因此,余秋雨将社会群体的书法艺术爱好者叫“大跨度的艺术群体”,而一小群对书法艺术真正理解的书法家在高层演绎书法是“小众化的、小跨度的艺术群体”。我认为他的区别很新鲜。

    书法是有生命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因此,历来书法理论均对“神采为上”没有异议。在古代,书法的审美特征与实用特征是捆绑在一道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魏晋以来,书法家往往将全部生命倾注其中,以至墨成池、笔成冢。这种生命感外化成为节奏感、奔放感、苦涩感。有的温文尔雅;有的落魄放荡;有的微笑圆润;有的故作潇洒;还有的如董其昌的故作淡雅。其中都洋溢着书法家的生命感。生命感在顶尖级的书法家中,除了王羲之父子,还有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更强烈地表现了生命感。还有如徐文长的丈二狂草、还有如傅山的草书……

    发了一通感慨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笔法。这一讲的重点:中侧锋并用

    毛笔字贵用中锋,是历代书家的共识。笔心在点画中行,古称“万豪齐力”,这样产生的线条浑厚、饱满、圆润。有立体感和质感。因此,古人评价: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

    纯粹用中锋称“篆法”。南唐书法家徐铉发现,标准的篆法行笔,“映月视之,一缕浓墨正在笔画之中,哪怕是曲折处,亦无偏侧。中锋,古代也称”正锋“。

    如果笔锋在笔画一侧,而笔身在另外一侧,毫椡如拖地板,这叫”偏锋“,产生的线条扁平而浮薄,墨不入纸。要防止偏锋行笔,首先要学会调峰。

    篆法的起笔是“藏锋”之法。“存筋藏锋,灭迹隐端”。这样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浑融含蓄,精华蕴籍”。逆锋入纸的目的在于铺毫,一次未铺开可以往复数次。横竖之法均如法炮制。收笔在篆法中称“护尾”。目的是使点画完整,形态饱满,产生笔势。收笔宜快而有力。“无往不收,有垂必缩”。

    起笔、行笔、收笔是一个整体。初学者往往重视两端,中间则驰毫而过,线条怯弱浮薄。

    清代的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一书中强调了中截的特点:“用笔之法,见于两端......中截丰而不怯,实而不空,非骨力洞达,不能幸致”。这里讲的“骨力”,我想等同于“笔力”吧。

    中锋行笔的有效方法是要学会调锋。调锋有六个基本动作:提按、衄挫、往复。

    “提按”,我的理解是笔在画中的起伏动作。在行笔的过程中,腕向右上方微翻,使笔毫上提尔不离纸。目的是使笔心收于画中。然后再按下,使提笔时收拢的笔锋再度铺展。由于这种笔毫在不断地“跌倒”与“站立”的过程,即称“提按。

    “提按”的作用,不仅能够调整笔锋,使笔心居于画心,而且能够使点画产生轻重粗细的变化。笔提,锋收敛而束。裹锋用笔形成细线;铺毫用笔,则线条变粗。但是,铺毫不能“三分”,更不能按至笔根,稍久之,这支毛笔就完蛋了!点画不论粗细,均贵浑厚饱满。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说:得笔,虽细为  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掾亦扁。所谓“得笔”即为中锋行笔。

    “衄挫”书法理论中,“衄”的读音是:“NU”。原意是鼻孔出血。另外解释为:扭曲、揉动之意。而“挫”则指笔锋逆势而行,与纸面摩擦。行笔中,横画使笔锋自然上下微微动荡;竖画则左右动荡,逆势挫动而行。

    古人形容“屋漏痕”即指“N衄挫”笔法。天雨之时屋漏,雨水顺壁而下,虽然自上而下,大体垂直,但是,细观则蜿蜒波动,节节顿挫。富有自然之趣。

    行笔时提按N衄挫一气呵成,从而使散乱、纠缠、偏侧之锋调整并揉入画中,达到中锋行笔的目的。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讲:“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音:描MIAO树木的末梢);一点之内,殊N衄挫于毫芒”。他用诗化的语言概括了“笔法”的精妙之理。

    此外,运笔中,偶然可以运用“往复”之法。行笔出现“浮、薄、空、怯”即可“复补之”。原则是笔锋不能离开纸面。

    海上名家刘小晴先生在总结以上六法时说:六法是微观动作,“有时,连肉眼都难以察觉,而时间也是一刹那而成。因此,宁涩勿滑的古训,切记之”。海派书法大师沈尹默描述以上六法:“凝神静气,毫在中线,顿挫往来,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