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放逐地图”

 华夏大学图书馆 2015-01-19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引子:一个被频繁调动的干部

  传说,大辽国的皇帝向大宋国的皇帝传话,想让苏东坡做驻辽大使,大宋国没有答应,因为苏轼是国宝,不能出境。但是,这样一个“国宝”,在大宋国内部却被“玩坏了”。

  苏轼(1037—1101),自从年轻时中了科举进京当官,此后一大半时间被外放、贬谪,甚至是“监视居住”。朝廷中新党、旧党都打击他,老皇帝、新皇帝都不待见他,具体原因很复杂,说到底是因为“一肚子不合时宜”。

  据不完全统计,苏轼先后在杭州(今浙江,任通判)、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湖州(今浙江)、黄州(今湖北黄冈)、杭州(今浙江,任知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今江苏)、定州(今河北)、惠州(今广东)、儋州(今海南)、廉州(今广西合浦)、永州(今湖南)、常州(今江苏)任过职。就算在交通、通信发达的今天,也没有这么搞干部交流的。

  苏东坡一辈子兜兜转转,走遍了大宋国的天南海北。同样是行万里路,李白属于“体制外”,他是自我放逐;苏轼属于“体制内”,他是“被放逐”。

  (二)30后:密州出猎,少年张狂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是今天的山东诸城,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山东齐鲁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圈,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孔孟都出于此。苏轼37岁时到任密州知州,属于年轻干部,仕途还处于上升通道。他还自称“老夫”?其实就是“少年狂”。

  那时候的宋家王朝,天下承平已有百年,其实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老百姓不知干戈已久,知州苏轼发话:“加强国防教育,得搞一次军事演练啊!”

  军分区司令、公安局长们积极张罗。最终,他们成功地把一次军训搞成了一次“角色扮演”(cosplay),或者说是一个“大派对”。太守骑着马、牵着狗、架着鹰,穿得严严实实,带着一众随从在小山坡上来往奔驰。不少老百姓跟在马屁股后面,过来看新鲜。倒也弯弓射箭了,打到什么猎物,没讲,估计是山鸡、野兔之类。“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那都是想象。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典故是讲,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苏轼是在暗示朝廷:“什么时候调动我回京呢?”挂职锻炼的干部,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顺便说一句,那首有名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也是在密州写的,他想弟弟了。

  (三)40后:黄州东坡,世事大梦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密州之后,苏轼在徐州、湖州短暂任职,突然遭遇“乌台诗案”,这是个类似文字狱的冤假错案。命是保下来了,四十岁出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地方官的监视居住,不能乱说乱动。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在长江边上,附近有些赤壁、西塞山等真真假假的名胜古迹。

  我们头上念的那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和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就是在黄州期间写的。苏轼在黄州百无聊赖,研究猪肉的一百种吃法,在居所的东坡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严格意义上的苏东坡,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他没事就跑去跟地方土豪、村夫野老喝酒,半夜才回来,家童睡得死沉,敲门不应。东坡先生只好扶着竹杖、坐在门槛上,听着江涛,心中吟唱着《听海》:“听,海哭的声音,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悲泣到天明……”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也想坐个小船,逃遁到天涯海角,但也只是想想。传说,黄州地方上的领导听到苏轼写的这句词,很紧张,吓得赶快连夜去看,真的以为“维稳对象”跑掉了。

  想到最后,似乎相通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说“四十不惑”,现在,他,仿佛——只是仿佛——看透了人生。

  (四)50后: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黄州之后,苏东坡又辗转了很多地方。到了绍圣元年(1094年),突然被贬到惠州。那时候,他已经50多岁了。以前虽然也被放逐到这里那里,但基本在黄河、长江流域转悠,还都算是“文明核心圈”。这一次,他将跨越南岭、挺进珠江。走遍中国的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苏轼在大约一千年前已经做到了。

  惠州在今天的广东省,珠江支流东江的边上。那座城市在北回归线的南边一点点,离今天的广州、香港都不远。唐宋时期的广东比不现在,是人人闻之色变的瘴疫之地。我的朋友岭南土鳖在“宝宝念诗”之《有一种不幸叫名垂千古》里说,韩愈被贬到同处岭南的潮州,感觉就像今天被送到埃博拉病毒肆虐的西非一样。

  现在,岭南又迎来了一位“现象级”文化大师。只不过,大师们总是不情不愿的……

  说来蹊跷,此前十多年,苏轼曾经为被贬岭南的一位朋友王巩及其小妾寓娘(又名柔奴)写过词,名为《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其中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你苏轼也去一趟。苏轼,也带着一名贴己的小妾,名叫朝云,去了。这一去,朝云就死在岭南,苏轼伤心透了。

  五十多岁的苏轼,心头已经没啥念想,整日研究热带水果,卢橘、杨梅、荔枝,而且有一定的暴食症倾向。“不辞长作岭南人”,跟“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个意思。不管愿意不愿意,苏轼觉得,在此终老也无所谓了。


  (五)60后:海南万里真吾乡

  造化弄人。苏东坡不是写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吗?三大江河他都踏足了,现在轮到大海了。绍圣四年(1097年),年过六旬的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岛儋州。直到现在,中国人还是把那里叫做天涯海角。

  苏轼是从惠州出发的,在路上听说弟弟苏辙被贬雷州(大陆离海南最近的地方),心头感慨万千,一口气写了三首不太有名的七绝,第三首是这么写的:

  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海南万里真吾乡”,落魄到这个地步,还这么讲话。在别人的眼里,要么是潇洒,要么还是“嘴硬”!

  到了海南以后,苏轼写了一篇文章《在儋耳书》,用类似庄子的文体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故事说,我刚到海南岛的时候,很苦闷,心想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呢?后来想想,这里固然是一个岛,但天地在大大大海中间,九州在大大海中间,中国在大海中间,谁不在岛上呢?一盆水泼在地上,草籽浮在水上,小蚂蚁抱着小草籽才得以幸免。人类啊,跟它们其实也差不多!没什么可抱怨的。那就笑一笑吧。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子。念此可以一笑。)

  三年过后,宋徽宗即位,苏轼回到大陆,辗转多地,最后死在常州。现在叫苏锡常的那个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