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 燕萍:​穿越时空,走进苏轼

 故人旧事2020 2023-05-23 发布于重庆

穿越时空,走进苏轼

/董 燕萍

初读苏轼是在1984那一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提高,教育战线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自考、电大、涵授等形式的成人教育风起云涌。那一年,我坐在自考补习班课堂上,听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教授,讲“古代文学”,他以丰富的古典文学底蕴、极具讲演的天赋,和浑厚的嗓音,在讲台上左右踱着步,讲解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古今绝唱,被熊笃老师神彩飞扬、情感起伏的授课,阐释得酣畅淋漓。此后,便爱上了宋词。

再读苏轼,是在五十多岁知天命的年龄。三十岁后,忙工作,忙家庭,忙育女,偶有读宋词,却疏于细品。一天,女儿购回的《蒋勋说宋词》摆在案头,这位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从美学的的角度,讲苏轼创造的文学风格,说苏词“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首《江城子·夜记梦》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刻骨思念。“夜来幽梦,小轩窗,正梳妆。”亡妻新娘时妆容浮现在脑中,情意绵绵。说苏轼在词中表现的空间感和凄凉感中透着人世苍桑的大气。豪迈阳刚、婉约柔情集于一体的苏词,叫你无法不着迷。

近读苏轼,是源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佩苏东坡多才多艺的深厚广博,以及生活上的多彩多姿,仰慕他的守正不阿,天真淳朴的品格魅力,1947年用英文著成此传记。“苏轼的魔力使无数中国读书人所倾倒,所爱慕。”(《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让我在千年时空里穿越,带着对苏东坡及词赋的极大兴趣,在暮春之季,走进了眉山三苏祠。

四川眉山的眉州,中国文学上,这座小镇便以一个杰出的文学世家闻名,它便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

入得祠内,庭院古树参天,翠竹掩映,亭台楼榭,一座静幽的古典园林。一棵号称“眉州第一树的千年黄葛树,树底苍根盘结,树冠郁郁葱葱。它如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苏氏世家的良好家风,孕育了参天大树、一门父子,使其遗风传世。

庭院里苏宅古井是苏家留下的唯一遗迹,井水清爽甘美,长年不枯。人们猜想:这甘美的井水是濡养文豪的神奇之水么?是浇灌千古绝唱的三苏文化这朵奇葩的源泉么?

苏家后院的池塘中,立着两尊雕像,即“八娘伴母”,它讲述了苏轼姐苏八娘,陪伴母亲苏洵之妻程夫人游园的故事。程夫人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苏轼自幼以父母为师,勤奋阅读,修文研辞,孜孜不倦。其品性教养得益于这位贤母。程夫人在中国历史上与孟母、岳母并称“三大贤母”。司马光曾为她写墓志铭,称其“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苏轼成年之后胸怀的家国情、爱民情、兄弟情、朋友情,无疑不是饱受从小的文化滋养和家风熏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金山自题画像》是苏轼去世前两月所作,他认为自已平生功业不在做宫廷翰林学士或做杭州、徐州、密州知府时,恰恰是在遭贬谪的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四十多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今黄岗)九年后,又因新党执政,再贬惠州,七年后,已62岁的苏轼,与当政者政见不合,第三次被一叶孤舟送至宋朝时代的荒蛮之地,海南岛儋州。

“乌台诗案”苏轼死里逃生,在黄州艰难困苦的四年多日子里,靠朋友在城东的一块坡地,活过来了,因此有了“东坡居士”别号。

黄州四年,是苏东坡生命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井喷期。他的大多数名篇诞生于此。《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此时。当苏东坡走在黄州的赤壁,与历史人物对话时,他不是活在苦难的当下,而是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所有的人都会随时间逝去,高贵正直的、卑贱低劣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櫓灰飞烟灭。……”用这样的观点看历史,发现自己经受的磨难,何足挂齿!一种轻松之感溢满胸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最终会把生命还给天地

苏东坡的苍桑、豪迈之情在流放地得到最真实的舒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是创作于此年,春日出游,风雨忽至,同行觉狼狈,词人却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的境遇中,其天然纯朴旷达的胸襟何等非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世间狂风骤雨,我等闲视之,东坡何等洒脱!

流放黄州后,苏东坡重被朝廷任用,九年后,因对旧党中的腐败进行抨击,又遭污告陷害,二度被贬,迫至惠州。宋朝时的广东岭南,一片荒芜,瘴气弥漫。宋朝被贬罪臣多有哀怨嗟叹,东坡却以他素有的乐观旷达,在诗中写出对岭南风物的热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七绝》)苏东坡对命运的不倔精神倾注在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中。

上面说到,林语堂先生钦佩东坡在生活中的多彩多姿,他不但开创了“苏诗”“苏词”“苏字”且在美食烹饪、医药养生等方面也颇有研究。把谪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被贬黄州时,发明了东坡肉,再贬惠州时,不但爱上岭南荔枝,还发明了一道名菜:烤羊蝎子(即羊脊骨)

我们在眉山苏祠的附近餐馆,尝到东坡肘子,虽不是《猪肉颂》里东坡肉,但也能品出东坡创意此名肴时的滋味。

儋州,是62岁苏东坡被贬谪的最后一地,也是他仕途人生的终点。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谴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出,青山一发是中原。”比惠州更为荒僻的儋州,也没能摧毁他的意志,东坡料定自己将老死在海南荒村,可还是期盼朝廷召回游魂。身陷囹圄,在广漠的天空里,他依然思念中原大地。他的壮志未酬之深情,随遇而安豁达之胸襟,在人生终老之时仍是日月可鉴。一生三起三落,苏东坡不改他纯朴之本性。

三苏祠的庭院里,东坡先生的盘陀塑像,在一片葱郁的竹林中,头戴子瞻帽,飘逸的胡须,左盘腿,仿佛坐在黄州城东山坡上,远望中原大地,慈祥而睿智。

千百竿翠竹挺拔在房前院落,庭院小径边,亭台楼阁旁,绿竹猗猗,清风徐徐。

东坡先生一生喜竹,他写竹、咏竹、画竹,有百多首竹诗竹词留世。年轻时在故居写:“门前万年竹,堂上四库书。”(《答任师中家汉公》)中年时写《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雨中过苏教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写于他任杭州通判时,与友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满目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提笔写下此诗,咏赞潜僧的超然脱俗。

竹,挺拔、有节、清幽的品质,是古代文人推崇的文化象征,东坡爱竹,亦是他有竹的气节和刚直不阿的风骨体现。

他画竹,不仅创造了墨竹,也开启了中国文人画先河,这幅摄于三苏祠博物馆的传世作品《枯木怪石图》,就表现了东坡先生的文人画论:以简洁的线条和极少的笔墨,描绘出枯木和怪石,产生极妙的律动美、线条美和苍桑生命力的意境美,它以神韵取胜,表现了苏东坡的顽强意志力和超然高洁品格。

另一幅传世珍品《潇湘竹石图》,流世九百年,画面简洁,景色苍茫,意境悠远,充满参差错落之天然情趣,也是他文人画典范。

博物馆里观览人群熙熙攘攘,最是有趣的是,由老师带队的小学生参观者,一拨拨络绎不绝,上前询问一观览的学生,答他们是成都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苏轼研学活动。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时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出任今山东密州知府,一次围猎,激发了词人少年时期的立志报国的豪情。《江城子·密州出猎》,出手不凡,通篇纵情放笔,气慨豪迈,此词一破传统宋词艳词风格,开宋词豪放之风。苏东坡在词中畅抒的慷慨激昂之情,强烈表现了词人的胸襟见识、情感志趣和不息的壮志,展示了词人创造的气势磅礴境界开阔的豪放词风。笔者尤喜爱这首词,它的铿镪韵,它的雄浑气势,无不令人叫绝。

在三苏祠博物馆,我们被苏轼的家国情、爱民情、夫妻情、兄弟情、师生情、朋友情感染着, 同时也被东坡先生深沉的柔情所倾倒,你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忽而一转“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一个阳刚苍桑的词人和一个妩媚的少女对比。“尘满面,鬂如霜。”情感还在悲伤和凄凉中,转笔:“小轩窗,正梳妆。”思念情意涌上心头。这就是苏词最精彩最优美的一面,放苍凉与婉约柔情完美一

流传千年的三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世界所敬仰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董燕萍,笔名秋雁,毕业于四川师大学中文专业,曾在云南支边,退休于重庆理工大学。人生之秋,在阅读、写作、书画、音乐、舞蹈、交友、旅行、崇尚品位生活中,自得其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