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键时刻不要犯的52种思维错误 (评论: 清醒思考的艺术)

 qjpxzx 2015-01-19
如何在生活中不犯思维错误
  
  「多贝里先生,你是怎么做到在生活中不犯思维错误的呢?」
  答案是:我做不到。准确地说我根本不想这么做。回避思维错误是很麻烦的。
  我给自己定下了下列规则:
  (1)在后果影响很大的情形里,我设法尽可能理智和理性的做决定;
  (2)在后果影响较小的情形里,我就会放弃理性地寻找最佳方案,而是听从我的直觉。
  
  只要我们能够有一定把握应付生活,只要我们在关键时刻小心留神,我们的决定是否完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
  
  ======================
  以下是常见的52种思维错误
  
  
  1.幸存偏误 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将选择标准与结果搞混淆了
  
  3. 过度自信效应:你为什么会系统性的高估自己
  
  4. 从众心理:就算有百万人声称某件愚蠢的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5.纠缠于沉没成本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7.确认偏误之一 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信息。
  
  董事会决定采取一个新战略,于是预示这一战略会成功的所有迹象都会受到热捧。不管你望向哪里,都会看到大量的迹象表明它会成功。人们要么根本看不到对立的证据,要么干脆将他们作为「特殊情况」和「不可预见的困难」搁置一旁。董事会对反驳证据视而不见。
  
  达尔文如何做:一旦他的观察与他的理论相矛盾,他就会特别认真地对待它们。他始终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强迫自己在30分钟之内记录下与他的理论相矛盾的观察。
  
  8.确认偏误之二 干掉你的宠儿
  
  一种理论越是模糊,确认偏误就越强。
  人是善良的/人是邪恶的
  经济学家:中期看,美元存在贬值压力
   - 什么叫中期?什么事贬值压力?与什么比会贬值?
  经济记者:谷歌如此成功,是因为这家公司拥有一种创造性文化
  成功指南、生活援助手册:冥想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理论的博客。新闻的个人化使得相反的意见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电脑屏幕上。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这更加加深了确认偏误。
  请你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作为聪明人士,你不会躲避的。
  
  9.权威偏误 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航空公司:许多意外事故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机长犯了错,副机长察觉出了错误,但出于相信权威不敢指出来。
  
  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10.对比效应 你为什么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你会为你的新车订购真皮车座,因为你觉得3000欧元相对于6万欧元的车价来说只是笔小钱。所有靠销售装潢用品生存的部门都在玩弄这一把戏。
  
  11.现成偏误 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现成偏误是指: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的,而不是量化思维的。
  
  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战胜不了现成偏误。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 该敲响警钟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地回升了,客户开心,专业人员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
  
  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你脑子里就应该敲响警钟。不过请小心:确实有那样的情形,先是再次下滑然后回升。事业的转换可能会耗费时间,会造成停发工资。一个企业的重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所有这些情况,人们很快就能看出措施是否有效。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请你望着里程碑,而不是望着天空。
  
  13.故事偏误 为什么就连真实的故事也是骗局
  
  故事偏误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
  
  在开始科学思维之前,人们先是通过故事解释世界的。
  
  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14.事后诸葛亮偏误 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事后诸葛亮偏误为什么这么危险呢?因为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请你记日记。请你写下你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请你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测家。另外,请你也同样读历史。不是事后的、成熟的理论,而是那个时代的日记、剪报、备忘录。这会让你更好地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
  
  15.司机的知识 你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说的话当真
  
  请你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请你不要将公司新闻发言人、爱出风头的人、新闻播音员、唠叨鬼、花言巧语者、爱说闲话的人与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搞混。你怎么能区分出来呢?这里有个明确的信号。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司机们”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
  
  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
  
  16.控制错觉 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能够稍许影响自己命运的错觉能够让犯人有勇气活下去。
  
  许多电梯里的“开门、关门”按钮也是这样的,它们与电梯控制器其实并不相连。科学里称它们为“安慰按钮”。
  
  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17.激励过敏倾向 你为什么不该按实际开销付钱给你的律师
  
  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这样做本是想控制鼠灾,但这条法令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
  
  千万别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令人吃惊的是两个次要方面:
  第一,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二,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标做出反应
  
  请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行为感到吃惊,请你想想,那后面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我保证,你可以这样解释90%的行为。激情、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或恶意最多占到10%。
  
  18.回归均值 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
  
  忽视回归均值,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老师(或经理)会得出结论,处罚比夸奖更有效。
  
  当你听到诸如「我病了,去看医生,现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医生帮助了我」或「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的话时,很可能就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19.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二氧化碳排放无度、乱砍伐树木、水污染、公用厕所的脏乱差、「大而不倒」的银行等。
  
  公地的真实意义是一处公共场所,希望通过教育、启蒙、信息宣传、呼吁“社会责任感”、教皇训谕或摇滚明星的布道从根本上解决公地悲剧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真想解决公地问题,只有两种可能:将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将这块沃土交到私人手里,或封住草地的入口。比如管理,就意味着由国家制定规则:也许是收取使用费,也许是进行时间限制,也许是根据眼睛的颜色(或眉毛、奶牛的颜色)来决定谁享有优先使用权。
  
  私有化是较为简单的解决方法,但加强管理也有据可援。为什么这两者做起来这么难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沉湎于公地的想法呢?因为我们还没有为解决这一社会难题作好准备。原因有二:
  第一,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几乎一直拥有无限的资源可供支配;
  第二,一万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50人左右的小群体里。彼此间相互认识,如果有人只考虑自己的好处,滥用公众利益,就会被发觉,并遭到最严厉的惩罚——失去名誉。在小范围内,道德的制裁至今还有效(虽然没有警察在场,我也不会在聚会中将我朋友们的冰箱洗劫一空),但在一个匿名社会里道德就没那么管用了。
  
  20.结果偏误 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
  
  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21.选择的悖论 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
  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
  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
  
  选择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
  
  怎么办?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请你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它们。你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
  只有最好的才适合你吗?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情况恰恰相反: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22.讨喜偏误 你的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某人越讨喜,我们就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或者帮助他。
  我们会觉得一个人讨喜,如果他:
  (1)外表有吸引力
  (2)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
  (3)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你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请你不要考虑他,更好的办法是:请你想想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23. 禀赋效应 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禀赋效应: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24.奇迹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1950年,某唱诗班集体迟到,同时教堂爆炸,所有人躲过一劫。
  
  一个思维清晰的人会如何对待这种故事呢?他会拿起一张纸和一支笔。我们就以教堂的爆炸为例吧。请你画出4个格子,填入4种可能的情况。第一格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唱诗班迟到,教堂爆炸。”但还有其他3种可能性:“唱诗班迟到,教堂不爆炸”、“唱诗班不迟到,教堂爆炸”、“唱诗班不迟到,教堂不爆炸”。请你估计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依次填入相应的格子里。你可以看出,光是最后一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很大。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来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25.团体迷思 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团体迷思是从众效应的一种特殊情况。
  
  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别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做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一个智囊团的成员通过建立错觉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团体精神”。这些错觉之一就是无限的信任:“假如我们的领袖(在之前的案例里是肯尼迪)和团体坚信计划可行,幸运就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然后出现意见一致的错觉:“如果其他人意见一致,我的异议一定是错误的。”还有,人们不想做个有可能破坏统一意见的扫兴的家伙。毕竟你会为自己属于一个团体而高兴,异议则有可能意味着被隔离在团体之外。
  
  如果你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某人唱反调。他将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但也许是最重要的人。
  
  
  26.忽视概率偏误 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忽视概率偏误: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累计奖金的多少及电压的强度),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
  
  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27.零风险偏误 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我们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人们本来都能更好地投资这笔钱,更显著地降低另一种风险。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零风险偏误。
  
  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着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研究表明,无论是中了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程度。不管发生什么事,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依旧不快乐。
  
  28.稀少性谬误 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29.忽视基本概率 当你在怀俄明州听到马蹄声、见到黑白条纹时……
  
  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科学里称这种思维错误为忽视基本概率。
  
  30.赌徒谬误 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31.锚定效应 数字轮盘如何搞得我们晕头转向
  
  我当时的上司是一位真正的锚定效应专家。在首次与客户交谈时,他就会设定一个锚——通常会高出内部价很多:“亲爱的顾客,当您收到报价时,请您不要吃惊:我们为您的一位竞争对手做过一个类似的项目,价格在500万欧元左右。”锚就这样设定了,于是价格谈判就从500万欧元开始。
  
  32.归纳法 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我们大家都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这是危险的。
  
  一次例外就足以彻底否定一条经过上千次证明的理论。
  
  我们需要归纳法,但我们不可以忘记,所有确信都只是暂时的。
  
  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错误——估计是最严重的。
  
  33.规避损失 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我们估计损失要比我们估计收益多得多。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
  
  因此,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让我们以希望人们及早识别女性乳腺癌的宣传为例。当时有两种传单。传单A的说法是:“请每年接受乳腺癌检查,这样你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罹患的癌症。”传单B的说法是:“假如你不每年接受乳腺癌检查,你是在冒可能罹患的癌症不能被及早发现和治疗的风险。”每张传单上都有一个电话号码,供读者打电话索取额外的信息。结果表明:传单B的读者打电话的人多得多。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34.社会性懈怠 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社会性懈怠是一种我们让自己亏欠所有人的欺骗形式。这一欺骗大多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觉地发生的——就像马拉车一样。
  
  令人吃惊的是它没有降到零。为什么不是完全懈怠?因为零效率会引起注意——继而会带来后果,如被逐出群体或损坏名誉。我们能细腻地感觉到,懈怠到什么程度不会被看出来。
  
  处于同样的原因,团队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人们称这一效应为风险分摊。
  
  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35.指数增长 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线性增长,但我们对指数(或按百分比计算的)增长没有感觉。为什么?因为过去的进化没有让我们为此作好准备。我们祖先的经验大多是线性的。
  
  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是没有用的——请你承认这一点。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或者,在增长率小时,就使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36.赢家的诅咒 你愿意为100 欧元支付多少钱?
  
  赢家的诅咒是指: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
  
  请你记住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做不到?你是在一个无法躲开拍卖的行业工作?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请你将这个数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坚决遵守它。
  
  37.基本特征谬误 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我们总是先在企业老板身上寻找业务好坏的原因。即使我们本该知道,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
  
  我们也必须理解基本特征谬误:极度关注他人源自我们过去的进化史,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须的,被排斥意味着死亡。因此我们才会这样过度地关注人。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注情景。
  
  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虱子重新定居在头发里,病人的病情就好转。
  动用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的损失就越大。
  良好的员工激励会创造更高的企业利润。
  长期住院对病人有害。
  科学证明:每天使用XYZ香波的女性,头发更浓密。
  家里书多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
  德国出生率下降和德国仙鹤配偶数量下降之间的联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就像仙鹤和婴儿一样。
  
  39. 光环效应 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40.替代途径 恭喜你赢了俄罗斯轮盘赌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
  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比起你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比如从事律师、牙医、滑雪教练、飞行员或企业顾问的辛苦工作)获得的成功,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
  
  41.预测的错觉 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的权利。他们预测错误时没有“坏处”,但如果预测正确,就会获得关注、咨询委托和出版机会等“好处”。由于这种预测的代价为零,我们正经历一场真正的预言膨胀。于是,越来越多的预言纯属巧合地猜中的概率就会上升。
  
  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我为此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会对每个预测报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随后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机制?假如他是雇员,如果他不断出错,他会失去他的工作吗?或者他只是一个自封的预测大师,靠图书和报告增加他的收入?
  第二,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有多高?他在过去5年里作过多少预测?其中有多少应验了,有多少落空了?
  我希望媒体在发布所有预测时,一同公布被误以为是大师的人们的成绩证明。
  
  42.关联谬误 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我们为什么会掉进关联谬误的陷阱呢?因为我们会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
  请你忘记「左半脑和右半脑」的说法吧,更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有意识思维之间的区别。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43.框架效应 言为心声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
  
  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都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哪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44.行动偏误 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在一个狩猎采果的环境中,行动比思考价值大得多。
  
  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
  
  45.不作为偏误 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行动偏误对应的形势大多不明朗,而不作为偏误的形势大多是一目了然的:今天的行为可以防止未来的损害,但防止损害对我们的激励并不强。
  
  46.自利偏误 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47.享乐适应症 你为什么应该缩短上班路程
  
  享乐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这种(中彩票的)幸福感平均3个月后就烟消云散了。在银行汇来大单的3个月后,你的感觉会与中奖前一样。
  同样,我们也会高估负面情绪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惫等
  (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的金奖等
  (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
  
  48.自我选择偏误 请不要惊讶有你存在
  
  为什么我排的队总是最长的?
  我们会忽略顺利的时间,高估不顺利的时间。
  
  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当我们在一个有偏差的环境里面选择的东西,自然也是有偏差的
  一家时事通讯报社给他的客户寄去一张调查表,旨在调查他们觉得这份时事通讯报有多重要。可惜只有订阅了这份报纸、尚未退订的客户收到了调查表——也就是对报纸较为满意的客户(其他人不再做样品)。结果这调查自然是无用的。
  
  49. 联想偏误 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样也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果子,食后我们感觉不舒服,于是将来我们就会回避相应的食物,认为它的果子有毒或至少是吃不得的。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只是,错误的知识也是这么形成的。
  
  马克吐温:「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过多」。
  
  50.新手的运气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联想偏误的一种特殊情况:错误地与之前的成功建立联系。赌场的赌客熟悉这一点,他们称之为新手的运气。
  
  从哪一刻开始就不再是新手的运气,而是天才呢?没有明确的分界,但有两条线索。第一,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你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第二,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也许你就是这个某人。如果你在一个只有10名竞争者的市场上脱颖而出,这说明你有一定的才华。如果你在一个拥有千万名竞争者的市场上成功了,你就不应该太骄傲(比如说在金融市场上)。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认为,你只是很幸运。
  
  51.认知失调 你如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狐狸摘葡萄的故事:
  (1)它最终还是想办法摘到了葡萄
  (2)它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摘不到葡萄
  (3)事后做出别的解释,比如葡萄是酸的
  最后一种情况人们称之为认知失调。
  
  52.双曲贴现 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
  
  是否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他们后来事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可靠的指示器。
  
  ========================
  附:为什么我们会犯思维错误
  
  非理性有狂热说和冷淡说之分
  
  狂热说
  
  非理性是狂热的。理性实际上是一切正常,它没有缺点,只不过情感的力量经常更强大。
  
  冷淡说
  
  思考本身是不纯洁的,是会永远犯错的。这些错误不是偶然分布,不同的思维错误会让我们系统性地跑向某个特定的错误方向。这让我们的错误可以诊断,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进化心理学:在一个猎人和采摘者的环境里,行动得到的奖励比思考得到的多。闪电式的快速反应决定生死存亡,长时间的苦思冥想是有害的。这一本能行为在今天是不利的。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
  
  三种解释:
  (1)进化并非绝对意义上“优化”了我们。只要我们比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好(比如尼安德特人),我们就会原谅自己的这些错误。
  (2)我们的大脑是为复制设计的,而不是为发现真理设计的。换句话说,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思考来说服别人。谁说服了别人,谁就确保了权力,从而确保了能够接触更多资源。这一资源接触反过来在繁殖和培养后代时又是一个关键优势。
  (3)在特定情形之下,本能决定——哪怕它们不是十分理智——更好。
  
  
  理性思考也可以转变为本能行为。在我们拥有高超技能的地方让理性思考成为本能。可惜本能也会在我们达不到高超技能的地方发生——而且是发生在挑剔的理性能够正确干涉之前。于是就出现了思维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