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初三上巳节

 侗乡人1961 2015-01-19
三月初三上巳节
               
               
                  日期:2014-02-27 17:24  作者:  来源:株洲日报 
点击:88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地菜煮鸡蛋”,这是我市湘方言区流传已久的一句民谚,在赣方言区的醴陵、攸县、茶陵、炎陵也有类似的谚语。这些谚语概括地描述了我市城乡民众过上巳节的节俗:吃一种叫“地菜”的野菜汤烹煮的鸡蛋。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上巳节节俗与此截然不同。按照星象家的说法,三月初三是恶日。古人每逢这一天都要携家带口跑到河边去举行一种名叫“禊祠”的祈禳仪式:在水里洗浴一番,以此驱除可能降临的疫病、灾祸。后来,古人还在这一天在河边或者野外为亲人招魂续魄,为自己酬神还愿。大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原来为王侯举行的高禖祈子大典逐渐衍射到民间而成为上巳节的一个节俗。所谓高禖祈子,通俗一点说,就是向媒神祈求子嗣。


  这三种上巳节节俗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这些节俗之外,古代还一度盛行两种人文色彩浓郁的节俗:


  欢会游春:至少在春秋时期,上巳节成为青年男女固定的欢会、私订终身时节。如此一来,野外游春踏青也被纳入了上巳节节俗之中。


  曲水流觞:这可能是由文人雅士引领出的一种节日集体活动,带有 “才艺比拼”性质:大家分散在溪水岸边,由一人倒几杯酒,让溪水带着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哪一个人脚下,就由这个人喝下酒,并即兴作诗一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节俗日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成为“故去的事情”。如此一来,上巳节节日尚存而节俗不再、节日名字为人所遗忘,这是由朝代兴亡更替、民众宗教观念变化、社会风尚更新等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世的人们把与上巳节邻近的几个节日合并在一起,于是,古代的上巳节也就演化成了后世的上巳节。


  在古代上巳节节俗中,影响最大的是曲水流觞、高禖祈子。两者糅合在一起,大概在晋代之后,嬗变成了“曲水浮素卵”、“浮蛋乞子”的节俗。这可能是株洲乃至是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巳节节俗主要来源之一。


  在古代典籍中,有简狄吞食燕子蛋而生下契、女修食燕子蛋而生下大业之类的传说和记载,加之有农历二月燕子飞来而举行高禖祈子大典的月令,燕子蛋在我国古代文化及民俗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子嗣、吉祥、吉利的表征,得到燕子蛋也就成为求得子嗣,获取吉祥、吉利的象征。不过,燕子蛋毕竟是难得之物,久而久之,由鸡蛋代替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地菜,在茶陵等地区俗称“梭菜”、“野菠菜”,学名荠菜。荠菜是一味传统中药药材,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止血,但在古代江南民俗文化中,荠菜具有压气厌胜的作用,可以压制邪气。《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我市城乡三月初三吃荠菜汤烹煮的鸡蛋是上述节俗的遗存,至少含有两重含义:吃荠菜汤而祈福去病去灾,吃鸡蛋而获得吉祥吉利。在本质上是规避恶日、除害趋利,这暗示古老的上巳节起源于恶日避害趋利活动的可能性比较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