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公

 侗乡人1961 2015-01-19
土地公
               
               
                  日期:2014-04-08 15:49  作者:  来源:福建农业信息网 
点击:227

               
               

                 




  土地公管的是一条街,一方土,地位虽不高,却是"县官不如现管",人人敬畏。厦门有句俗语:"得罪土地公,鸡鸭养不活。"


  上地公的正名为"福德正神",又叫"后土皇地祗"。古代社祀,是非常隆重的,都要由皇帝、诸侯领导。宋元之后,社祭活动与各地民间信仰信俗相结合,形成大规模的迎神赛会活动。到明代,传说朱元珠生于土地庙,土地公于是借受崇敬。明会典里社条记:"凡各处乡村人民,每里一百户内立坛一所,祀五十五谷之神,专为祈祷雨?D时若,五谷丰登。每岁一户轮当会首,轮流洁净坛场。遇春秋二社,预期率办祭物。至日,约聚祭祖。其祭用一羊一豕,酒果香烛随用。祭毕,就行会饮。会中先令一人读抑强扶弱之誓。其词曰;"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毋恃力凌弱,违者,先共制之,然后经官。或贫无可赠,周给其家,三年不立,不使与会。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若不从众,及犯奸盗诈伪,一切非为之人,并不许入会。’读誓词毕,老幼以次就座,尽欢而退,务在恭敬神明,和睦乡里,以厚风俗。"


  从上述记载,可见社祭之俗,原本乃意在促进社区邻里的和睦相处,遵守礼法,是一良俗。


  土地公的社祭之日在农历二月二日及八月十五日,其实是春播与秋收之时,称春社、秋社。但厦门民间传说,土地公生月是八月十五日,土地婆生日是二月初二。上地公面慈心善,土地婆则心地不良,曾向上天禀报让"穷的穷得只剩寸铁,富的富得顶天"。因此,土地公生日,要备三牲大礼祭祀,而土地婆生日则只供奉蚝仔粥。据说,因为土地婆不敢吃蚝,供蚝仔粥,实则要让她饿肚子呢。


  过去厦门的土地庙数不胜数,迄今在万石岩等山上还常常可见山石上或刻着或写着"后土"二字。有此二字便可当土地祭奉了。


  最大的土地庙在开元路中段的"土地公祖",也就一个店面大小。称其为"土地公祖",大约是厦门所有土地公的老祖宗。"土地公祖"的香火在当时颇兴旺,主要原因是住在二楼的庙祝李先生专擅画符,许多妇人常抱着夜间好 啼哭的孩子去求符。估计这位李先生多少懂点医道,诊视真病、就为人去看医生。若小孩只是受惊,或风寒小病,就画符。据说还颇为灵验,因此求者纷纷。"土地公祖"的香火也因之大盛。


  许多厦门人不是到土地庙拜土地公,而是在家里供奉土地公。请一尊慈眉善目的土地公,供在神龛的角落,早晚三住香,拜观音、拜天公,也算有他的一份。大小祭祀,也是不能拉下的,县官不如现管,这位老头心地虽好,却是绝对得罪不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