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头痛中医

 陋室书屋2 2015-01-20


(2014-10-21 12:03:45)
原文地址:偏头痛中医作者:小张仙

健康来了陈宝田治偏头痛偏方

得了偏头痛吃什么好?以下介绍几个治疗偏头痛的偏方,大家不妨试试。

生姜21克(切片),白酒250~500毫升。将生姜浸入白酒中,温服1~2小杯。主治偏头痛,心腹冷痛。

乌头、天南星、葱汁各适量,前2味研为细末,葱汁调敷太阳穴。主治偏头痛。

炒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白酒适量。水煎分服,每日l剂。主治偏头痛。

绿茶1克,谷精草5~16克,蜂蜜25克。前 2味加水250毫升,煮沸5分钟,去渣加入蜂蜜,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主治偏头痛。

陈宝田治偏头痛方:天麻、当归尾、白菊花、白芷、川芎、丹参各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白芍、蔓荆子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活血祛瘀,驱风镇痛。

方中当归尾、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芍药、生地活血祛瘀;天麻、白菊花、蔓荆子、白芷驱风止痛;茯苓安正气,合而用之共奏活血祛瘀、驱风镇痛之功,因药对病机,故用之效若浮鼓。治偏头痛,痛有定处。

治月经性偏头痛经验方

经验方:当归、白芍、大枣、炙甘草各 10克,桂枝、生姜各8克,细辛、通草各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于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服,服用1周。

疗效:本方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患者 39例,基本治愈24例,显效13例,无效2 例。

代赭石治偏头痛

经验方:代赭石(另包先煎)30克,白芍、白芷、川芎各15克,赤芍12克,羌活10克,细辛3 克,全蝎8克,蜈蚣2条。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偏头痛患者32例,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

偏头痛最佳治疗方法 山东名医治方

山东名医治偏头痛(肝郁气滞)方

处方: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川芎、丹皮、栀子各10克,赤芍、白芍、菊花各12克,薄荷5克,丹参 18克,蔓荆子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脾,解郁泻火。用于治疗偏头痛,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偏一侧头痛,或左或右,多呈胀痛、钝痛或搏痛,伴恶心呕吐,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刘伟

山东名医治偏头痛(痰湿上蒙)方

处方:姜半夏、陈皮、白术、川芎、柴胡、苍术、厚朴、羌活各10克,天麻、茯苓、竹茹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痰降逆。用于治疗偏头痛,中医辨证属痰湿上蒙型症见一侧头痛,痛势绵绵,头重如裹,发止无时,缠绵难愈,伴四肢困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吐,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刘伟


山东名医治偏头痛(风寒外袭)方

处方:柴胡、菊花、川芎、白芷、羌活各10克,荆芥、防风各8克,细辛3克,丹参18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用于治疗偏头痛,中医辨证属风寒外袭型。症见一侧头痛,起病较快,发作时或伴微恶风寒,鼻塞,苔薄白,脉浮。

创方者:刘伟

山东名医治偏头痛(瘀血阻络)方

处方:柴胡、枳壳、当归、川芎、川牛膝、元胡、郁金各10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用于治疗偏头痛,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型。症见痛处固定,其势较剧,常呈锥刺样疼痛,面色晦滞,妇女行经色暗或挟血块,唇紫,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沉涩或细涩。

创方者:刘伟

紧张性头痛的治疗偏方

紧张性头痛偏方 (肝气郁结)

处方:柴胡、枳壳、白芷、郁金、甘草各10克,川芎12克,丹参、白芍、石决明、葛根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用于治疗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症见轻重不同程度的头痛均可发生,有明显精神因素为诱因,伴有精神抑郁或心烦易怒,情绪不宁,善太息,失眠多梦,脘闷嗳气,胁肋胀满,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紧。

创方者:郑 军


紧张性头痛偏方(心脾两虚)

处方:黄芪30克,酸枣仁20克,西洋参6克,茯神15克,炒白术、当归各12克,木香、郁金、川芎、白芷、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用于紧张性头痛,属心脾两虚型。症见头痛隐隐,且昏沉感,过劳加重,多思善虑,食欲不振,面色不华,心悸少寐,健忘多梦,或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创方者:郑 军


紧张性头痛偏方(肾阴亏虚)

处方:熟地18克,山萸肉、茯神各15克,IU药、枸杞子、党参、当归、菊花、丹皮、川芎、白芷、天麻各 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补肾。用于治疗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届肾阴亏虚型。临床表现为:头痛且空虚感,多年有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或遗精早泄,性冷带下,或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创方者:郑 军

偏头痛方二则

方一:菊花、白芷、川芎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每次6克,黄酒调服,每日3次。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风偏头痛。

方二:菊花、桑叶、白芷各10克,鲜茅根、川芎、连翘、夏枯草各12克,藁本、黄芩、薄荷、苦丁茶各6克,荷叶 2张,细辛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肝降火。

主治:肝经风火上攻偏头痛。赵志恒

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治验方

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由头部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所引起。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血管舒缩不稳定,并因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疾病。二者均慢性反复发作,并呈游走性,大部分和情绪变化有关。偏头痛表现为一侧头痛,而丛集性头痛为某一时间段内一连串的密集发作。笔者在基层中医院眼科工作20余年,在治疗因眼病引起的头痛患者时,有不少是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患者,时常颇感棘手。10余年前,有一位老中医因白内障由笔者为其手术,术后复查时谈起头痛的治疗,遂传笔者一头痛验方,10余年来,频频用于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患者约200例,疗效卓著。现介绍如下。

  组成与用法  柴胡1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香附10克,蔓荆子15克,白蒺藜15克,延胡索15克,丹参20克,栀子10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温服各1次,一般7~10剂即可治愈。

  方解与适用证  从中医病因、病机来看,风、热、郁、瘀是引起本病的病理因素。游走性头痛符合“风性善走”的特点,肝气郁滞与血瘀相互影响,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火(热)性炎上。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大体与中医“头风”相类似。治宜祛风清热、理气活血。方中柴胡、川芎、香附疏肝解郁理气;白芍、栀子清热;蔓荆子、白蒺藜、僵蚕祛风,又可清热;延胡索、丹参、地龙、川牛膝活血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要用于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查不出原因的其他头痛,证属气滞血瘀者亦可用之。

治偏正头风痛 加味散偏汤

杜雨茂,男,1932年生,陕西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尤精通仲景之学,临证遵古鉴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屡起沉疴,尤擅诊治难治性肾脏病、肝胆病及奇难杂病。撰《奇难病临证指南》,介绍多种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并出版《伤寒论辨证表解》、《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及辞书12部,研制出“柔脉冲剂”、“芪鹿益肾片”、“舒胆化石丹”等新药。

  组成  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香附9克,白芷9克,郁李仁6克,柴胡9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炙甘草10克。 

  功能  祛风散寒,通络祛瘀,蠲痰利窍。

  主治  风寒或痰与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多因感寒冒风,或气郁不畅而诱发。发则头痛剧烈,或掣及眉梢,如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甚或以头撞墙,几不欲生。

  用法  每日1剂,水煎500毫升,分2次服。痛剧者可每日1剂半,分3次服。

  方解  该方以清代名医陈士铎《辨证录》中散偏汤为基础,经加味更量而成方中川芎味辛性温祛风散寒止痛,且又辛香走窜,可上通于巅顶,下达于气海,行血中之气,祛瘀通络,用为君药。

  白芷、细辛、蔓荆子辛散上行,祛风散寒,加强川芎疏散之。香附、郁李仁直入血分,以助川芎行气活血通络。郁李仁又可治其大便干燥,是为臣药。

  柴胡引药入于少阳,且可载药升浮直达头面。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兼有通窍蠲痰之功。白芍敛阴而防辛散太过,又有缓急止痛之长,皆为佐药。

  使以甘草,缓解急迫,调和诸药。

  方中诸药相合,疏散风寒之中兼有通络祛瘀之长,疏达气血之内寓有祛痰通窍之力,且发中有收,通中有敛,相互为用,各展其长。

  加减  因感受风寒而发,加荆芥、防风;头痛剧烈,加羌活、元胡;阴血亏虚,加生地、当归;头部拘挛掣痛,酌加胆南星、白僵蚕、全蝎;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加贯众;若兼有高血压者,加怀牛膝、桑寄生;兼有内热,加知母、丹皮等。

  临床运用  中医之偏、正头痛,包括西医学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端,易反复发作。加味散偏汤中川芎祛风散寒、化瘀止痛,集三任于一身,但用量要大,一般成年人需30克,若体质较瘦弱者可用25克,方才效优。我们多年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唯对于兼患有出血性疾病及阴虚者应慎用。

名医郑邦本治偏头痛经验

郑邦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 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内科专委 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治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辨证论治。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 性头痛,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 如今很多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情绪 抑郁、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偏头痛。服用药物不当 也能使人发生偏头痛,如口服血管 扩张类药物、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 物等。另外,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影响也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原因。多数 偏头痛患者呈周期性发病,女性的 此类患者尤多。发病前大部分患者 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幻视、盲点、眼胀、情绪不稳等先兆症状,数分钟后就会出现一侧性头痛。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疼痛部位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为主,痛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扩延至整个头部的半侧,疼痛剧烈时可伴有血管搏动感或眼球跳出感。症状较轻者痛感可在1—2个小时后达到高峰,并持续4-6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重者可迁延数天。目前,西医治疗此病大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部分患者采用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用这些西药治疗偏头痛只能起到暂时止痛的作用,患者停药后头痛会很快复发,而且此类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不能长期或过量服用。要想彻底治愈偏头痛,必须从根本上解除造成饷头痛的病闽。下面就介绍一则郑邦本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方

病案举例:患.者张先生今年38 岁,患偏头痛3年多了,每每在劳累之后发病,发病时头痛剧烈,疼痛部位或左或右,常连及双目和后脑,舌淡,苔白,脉弱。郑老确诊张先生的偏头痛为风阳上扰、络脉不通所致,治疗应以化瘀通络、熄风止痛为主,使用的方药为:紫河车、僵蚕、全蝎、土鳖虫、天麻、川芎各50克。制作的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混匀共研成细粉,每次取3克,以温开水送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

张先生服药3个星期后,以上症状均消失。复诊时,郑老建议张先生将剂量由每剂3克减少至每剂2 克,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此方中的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的功效;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陈 雷

偏头痛自拟方

组成及用法:鸡血藤15克,川芎18克,丹参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加减:外感风寒型加荆芥10克,细辛3克,防风15克;外感风热型加石膏50克,菊花12克,白芷10克;感伤风湿型加羌活12克,独活10克,苍术12克;肝阳上亢型加天麻10克,钩藤15克,黄芩10克;肾阴亏虚型加熟地18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气血亏虚型加当归15克,黄芪15克,白芍12克;痰浊内阻型加茯苓20克,白术15克,半夏10克;瘀血阻络型加郁金12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雷头风型加升麻15克,荷叶10克,苍术15克。

  方解: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入肝经,具有行血补血,舒经活络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功效。《本经》载“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凉血,祛瘀,消痈,养血,安神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功效,《本草纲目》载“降火止痛”。四药合用,具味中和,性温平,攻补皆施,缓急共调之功效。

  病案举例 

  项某某,女,41岁。2006年8月12日初诊。有头痛史5年余,遇情绪波动和气候变化时加重,多次作脑电图,头颅CT未见异常。两天前因家庭琐事,情绪不好,头痛加重来诊。诊见:头痛而眩,左侧头痛如绳困,夜间加重,心烦不宁,睡眠差,血压130/88mmHg ,舌淡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阳上亢。处方:鸡血藤15克,川芎18克,丹参10克,钩藤15克,黄芩10克,天麻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饭后温服。2剂后,疼痛减轻,1周后,诸症悉除。为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守方加减连服1个月。嘱畅情志,随访2年,未见复发。

治偏头痛经验

经验方:代赭石30克(先煎半小时),川芎、白芷、白芍各15克,赤芍12 克,全蝎、甘草各8克,羌活6克,细辛3 克,蜈蚣1条。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偏头痛患者62例,基本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2例。

治偏头痛须重用川芎

 偏头痛属中医 “头痛”、“偏头痛”范畴,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病因虽多,然终以肝经风火,上扰清窍为主要病机,用药多选清肝潜降,疏风散火止痛之品,每获良效,川芎最为本病之要药。

  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考之《本经》,即有其“主中风入脑,头痛”之记载。金元时期,李东垣更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谓。然川芎之效,乃在剂量。常规剂量(9~15克)疗效不著;大剂量(30~45克),其效方显。此实为本病疗效关键之所在。考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载散偏汤一首:川芎30克,白芍15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6克,郁李仁3克,柴胡3克,香白芷1.5克,白芥子9克,治疗偏头痛有良效,其功即在川芎之重用。前贤王好古谓其可“搜肝风,补肝气,润肝燥,补风虚”,恐言过其实,实则本品辛温走窜,易耗气伤阴,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病案举例 

  李某某,女,65岁。患“偏头痛”40多年,发作时左侧头部及巅顶疼痛剧烈,呈搏动性,且感一股热气上奔巅顶,伴呕吐,双上肢麻木。平时性情急躁,头昏,失眠,口苦,心悸,常服“正天丸”、“镇脑宁”等中药,其效不彰。舌红苔薄黄,脉弦涩。此肝经风火,上扰清窍,宜清肝潜降,疏风散火止痛。处方:川芎3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钩藤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芍15克,延胡索12克,全蝎6克,地龙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连用3剂,诸证锐减,上方川芎减至15克,继服5剂而愈。

治疗偏头痛、紧张性头痛

 这里为你介绍治疗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的秘方。此类疼痛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具体的治疗方法为:

  组成:生白附子12克,僵蚕6克,全蝎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8枚。

  功能: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用法: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白萝卜妙治偏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白萝卜汁辛甘,性凉,治疗因鼻塞或鼻窦炎以及外感风寒等引起的偏头痛,有一定效果。来看看治疗偏头痛的白萝卜经验妙方。

  取白萝卜一根,洗净切丝,以洁净纱布包后榨取汁约20毫升。如左侧偏头痛,就将萝卜汁分数次滴入右侧鼻孔中;右侧偏头痛则滴入左侧鼻孔中。一日两次,连用4~5天即可见效。

  在《本草备要》中记载:“王荆公患偏头痛,捣莱菔汁,仰卧,左痛注右鼻,右痛注左鼻,或两鼻齐注,数十年患,二注而愈。”所说的莱菔汁就是白萝卜汁。

  西医称偏头痛为“血管性头痛”,在中医看来,“不通则痛”,白萝卜汁中含天然芥子油,滴入鼻腔通过鼻黏膜迅速吸收,起到通窍活血的效果,从而缓解偏头痛。

  患者取汁时要注意卫生,防止因萝卜汁受到污染而引起鼻腔、鼻窦感染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可将白萝卜皮贴在太阳穴处,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最好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

不同性别的偏头痛患者,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女性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常会蔓延至整个头部,并伴有头晕的症状;男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往往来得既迅速又猛烈。研究发现,人体内若出现了过多的自由基,就会突然发生猛烈的偏头痛。因此,偏头痛患者多吃具有抗自由基作用的食物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芦笋百合汤是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此方的制作方法是:

  取绿芦笋(含白色部分)2根,新鲜的生百合5钱(或干燥的百合3钱),冰糖少许。将芦笋洗净,切成3~4厘米的小段。再将芦笋段、百合、冰糖一起放入瓷碗中,加400~500毫升的清水,再将此碗放入锅中隔水炖煮至芦笋、百合熟透即可。每日服一剂,早晚各服一次,连续服用两个星期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炖煮此药时不可使用铝锅,以免降低药效。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验案

病案:陈某,男,52岁。患者反复偏头痛5年,每逢工作紧张时头痛加重,刺痛,以右侧为甚,甚至用手敲头,持续多日无法缓解。经头部CT、颅多普勒等检查提示未异常。既往无高血压等病史。经神经内科确诊为偏头痛。发作时,用西药治疗,头痛稍缓解,但易复发。来诊时头痛时作,舌质黯、苔薄略黄,脉弦细。证属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治拟活血化痰,兼调肝,肾。处方: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各10克,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各8克,赤芍、桔梗、怀牛膝、地龙各12克,甘草6克,黄芪20 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后,。头痛已消失。上方加枸杞子、核桃仁、龟版胶(烊化)各15克,调治3月。随访3年,未再发作。

点评:偏头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病情较为顽固。本例患者长期工作紧张,以致肝气不舒,血行瘀阻。脑为髓海,乃元神之府。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更与血瘀、气滞夹杂,故缠绵难愈。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活血祛瘀,共奏活血行气之功效。再加地龙灵动走窜,与桃红四物汤相伍,其效更佳。善后以枸杞子,核桃仁、龟版胶等益肾填髓,以作巩固。赵健和

如何快速治疗偏头痛

 35岁的李女士,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去年7月份,李女士开始感觉右侧头痛,发作时就像被针扎了一样,但睡一觉醒来后就不痛了。今年以来,公司给李女士加大了工作任务,此后李女士感到头痛的毛病加重了,痛起来就像有个小锤子在里面砸,而且会从右侧转到左侧,发作时右侧的眼睛也感到发胀、跳痛,尤以白天为甚,晚上睡眠变差,自服止痛药也没有效果,有时还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李女士非常焦急,急于求治。据所述症状来看,李女士的病基本可诊断为“偏头痛”。

    患者李女士作为单位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应为导致她偏头痛发作的主要因素。目前此病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可通过药物预防、针灸、气功、心理调节及生活调整来加以控制。

    ●避免诱发因素

    1、注意饮食:远离鸡肝、西红柿、牛奶等富含酪胺酸的食物;少食腌熏肉类、加工肉品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警惕代糖食品;少喝咖啡、红酒;适当补充维生素B2。

    2、慎用止痛药:许多人私下服用止痛药以企图减轻疼痛,然而超量服用止痛药,不但无法解疼,相反地会造成药物引起的“反弹性头痛”。

    3、学会减压:常泡温水浴,或尝试一些肌肉放松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技巧:慢慢吸气,令腹部充分外鼓,吐气时,感受腹部逐渐内扁。

    4、规律运动:着重呼吸训练、调息的运动(例如瑜伽、气功),可帮助患者稳定自律神经系统,减缓焦虑、肌肉紧绷等症状。

    5、善用热敷和冰袋:头疼时试着把热敷袋放在颈部、在前额放冰袋。冷热刺激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痛感。

    6、勤做肩颈运动。

    7、女性经期多饮水。

    8、营造安静的环境:强烈的光、嘈杂的环境都能诱发偏头痛。有70%以上的偏头痛病人对吵闹声超乎寻常的敏感。患者要尽量避免去嘈杂的场所。

    9、睡眠要规律:高质量的睡眠对偏头痛患者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或过多均会引发偏头痛。 

    ● 治疗急性发作

    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用一般的镇痛剂和安定剂(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数可获得缓减;无效时通常对麦角胺制或5-HT激动剂舒马普坦有效。头痛伴恶心、呕吐者可应用灭吐灵。

    ●药物预防治疗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头痛的间歇期进行预防性治疗,每月头痛发作2-3次上者应考虑长期预防性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普萘洛尔、苯噻啶、美西麦角、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丙戊酸钠、阿米替林、可乐定等,服用方法及剂量需遵医嘱。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患者多对其病因不甚了解,导致盲目就医。

    头痛的原因繁多,可由颅内病变、颅外头颈部病变、头颈部以外躯体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引起。临床的分类包括血管性头痛、感染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牵引性头痛、头痛性癫痫、颅面部神经痛和五官颈椎病所致头痛等。当出现以下危险信号时,应对头痛症状加以重视,尽快到综合性医院神经科就诊:1、突然发生的、新的剧烈头痛;2、进行性加重的头痛;3、用力、紧张、咳嗽后出现的剧烈头痛;4、有下列伴随症状:认知功能改变(嗜睡,意识障碍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偏瘫、偏盲、失语等)、全身症状(发热、肌痛、关节痛等);5、50岁以后出现的第一次头痛。

    头痛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首先是病因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对于合并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可同时给予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对于功能性、精神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可同时使用理疗、针灸和按摩治疗。

    患偏头痛的患者平时可以用天麻20克炖鸡或者鸭来煨汤,这则药膳对预防治疗偏头痛有帮助。此外可以做做点穴保健三步操:第一步,以手指头代替梳子,插入头发中向后梳头;第二步,用手指头在头皮上点按后移;第三步,点按太阳穴。整个步骤可持续5分钟,每天3次,可有效缓解头痛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到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中西医的综合治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丁洪明(吴叶青整理)

    相关链接

    针灸疗法

    偏头痛还可用针刺治疗。基本穴为:头维、太阳透率谷、风池、百会。另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分别在肝经、胆经等经络上循经取穴及辨证配穴。针刺施虚补实泻,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头痛发作期,以泻法强刺激,得气后每10分钟运针1次,等症状明显缓解后采用平补平泻或虚补实泻;缓解期治疗手法宜轻,其间可用停提插捻转手法。

    偏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女性患者多见,占2/3以上。患有偏头痛如何确诊,可以参考实验室指标及特殊影像检查,同时,以下几个方面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主要表现

    1、头痛以搏动性疼痛为主,也可呈胀痛样;

    2、头痛以一侧为主,也可为两侧或全头痛;

    3、为间歇性反复发作头痛,间歇期如常人,亦可为慢性每日头痛;

    4、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5、可有遗传及家族史。

    ●伴随症状

    1、可伴有一侧眼睛胀痛、畏光、视物模糊、结膜充血;

    2、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还可出现头晕、失眠、烦燥、焦虑等症状。

    ●诱发因素

    1、过度劳累、精神紧张;

    2、受凉或感冒;

    3、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等;

    4、女性月经期前。

    怀疑偏头痛可做哪些检查

    1、脑电图检查:偏头痛病人可有轻度异常脑电图,小儿偏头痛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

    2、经颅多普勒检查:病人在发作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血管痉挛血流速度加快,或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

    3、颈动脉、椎动脉彩色B超可见血管内膜毛糙,或斑块等。

    4、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无异常,检查目的是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5、脑血管造影检查:原则上偏头痛病人不需进行脑血管造影,只有在严重的头痛发作,高度怀疑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时才使用。

    部分女性患者会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出现偏头痛,这被称之为月经性偏头痛。这种头痛多在月经期前后发作。所以,对女性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加强月经期前后的自我保健,适当休息,劳逸结合,防止精神紧张与过度劳累,并注意消除引起偏头痛发作的各种诱发因素。

    对有过月经性偏头痛的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酌情使用下列药物:1、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10毫克,每日2-3次口服;2、抗抑郁药,适合用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头痛发作频繁或合并紧张性偏头痛患者,如阿米替林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3、钙通道阻滞剂,如氟桂利嗪(西比林)5毫克,每晚睡前1次口服。

偏头痛怎么办 生姜加野甘菊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阵发性,多数无先兆,少数有眼前闪光,视野缺损或麻木等先兆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美国密苏里生物科学研究者发现用生姜和野甘菊自行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对生姜和野甘菊的疗效进行验证,研究者对60名参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45名参试者将生姜和野甘菊装在纱袋里,一旦感觉偏头痛来临,就把纱袋放在舌头底下,另外15名用镇痛剂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自行治疗的一组中几乎所有人的疼痛都减轻了,而服用镇痛剂的则只有一半症状减轻。该研究结果给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个廉价又有效的选择。姜慧文

如何治疗偏头痛 和解少阳治之

张某,女,56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右侧头痛、眼痛并失明半年。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眼睛复视,继则右侧头痛、眼痛并视力模糊,在郑州市某医院住院检查,血压等均无异常而出院。2010年除夕夜,患者突然头痛、眼痛加剧,痛如锥刺刀剜,右眼视力急剧下降、流泪。当即住某医院眼科,初诊为“眼外肌麻痹症”,治疗无效出院。间日又求诊于某大学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CT、核磁共振、腰穿等检查,诊断为“颅神经麻痹”,给予大量激素(具体剂量不明)注射、内服,治疗26天,疼痛虽有缓解,但药量减少或停药则症状复发如初。3月18日出院,至4月1日右眼完全失明。经北京某医院八个科室专家会诊,并重新检查,最后诊断:①眶尖综合征;②非特异性炎症可能性大。住院治疗13天,给予大剂量醋酸泼尼松(每日5mg×12片),疼痛缓解,出院返郑,靠足量用药维持,稍减量则疼痛如初,遂请笔者老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赵国岑诊治。时症:右侧头痛,以眉额及巅顶为甚,连及眼目并失明,每至下午及晚上申、亥时疼痛剧烈,如锥刺刀剜,流泪难忍。面色黄浮(似激素面容),精神欠佳,睡眠差,大便干结。舌质稍暗,舌中苔黄厚腻,脉弦紧有力略数。诊为偏头痛:少阳枢机不利,肝经风热上扰,脉络闭阻。拟和解少阳,平肝抑阳,兼疏散风热,活血化瘀,明目止痛为法。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党参10克,赤芍15克,甘草10克,天麻10克,川芎10克,当归尾10克,吴茱萸3克,细辛3克,蔓荆子10克,茺蔚子30克,白蒺藜10克,薄荷10克,枸杞子10克。7剂,日1剂,水煎服。同时,渐撤激素用量。

  6月17日二诊:患者服药1剂,即感头痛、眼痛有缓解之意。续服,疼痛渐减,药尽头、眼疼痛明显减轻,且定时疼痛不甚明显。又续7剂。

  6月24日三诊:自觉疼痛与日俱减。上方加三七粉3克(冲),续服4剂。

  6月28日四诊:头痛、眼痛基本消失,右眼略有光感,大便通畅,精神明显好转,信心大增,睡眠恢复正常。效不更方,续服7剂。

  7月5日五诊:头痛消失,仍轻微眼痛,视力有进步。上方加苍术10克,菊花30克,续服7剂。

  患者药未服完,因突发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而停。7月19日来诊,诉头痛未复发,并渐觉清爽,眼痛基本消失,有时流泪,视力渐恢复。上方加防风10克,续服7剂,同时停服激素,症状无反复。此后,又用上方加减出入20剂,疼痛未复发,右眼视力基本恢复。10月1日随访,患者病情未复发。

  按:偏头痛一证,病因病机复杂,实属疑难杂症。本例患者右侧头痛,眉额巅顶为甚,连及眼目,其病暴发,发则痛势甚剧,且有规律性,乃少阳经气郁滞,肝经风热上扰,脉络闭阻所致。盖少阳之经行身之侧,厥阴之脉会于巅顶,相连目系,且足少阳足厥阴相表里。感受风邪,风随少阳而上;经气郁滞化热,热与风相合,共干清窍,闭阻脉络,故痛连巅顶,痛及目系。发作时间有规律,符合“休作有时”的少阳病特点。面黄为正虚,大便干及舌脉表现为内热瘀结之象。是故本症之发,必本少阳与肝,必责风、热、瘀也。治宜疏解少阳郁气,平抑肝阳,兼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明目止痛。方中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乃小柴胡之意,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天麻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川芎、赤芍、当归尾活血化瘀,川芎还兼少阳引经之意;蔓荆子、薄荷疏散风热;茺蔚子、白蒺藜清肝平肝,祛风明目;少量吴茱萸,引药入肝经;细辛通窍止痛;枸杞子补益肝肾而明目。期间,随症加用三七粉,意在加强活瘀止痛之力;加苍术,以增运脾明目,加菊花、防风,以增祛风明目之力。药中病机,虽顽症亦获效甚捷。

头痛中医偏头痛简易疗法

头痛,许多病都有这个症状。大抵叫分内伤、外感两 类。外感多由感受风寒,风热引起;内伤多山气血虚,或体内有痰湿。治法以针对原因进行治疗为主,因此,外感头痛 治法同“感冒”篇,这里只介绍内伤头痛的治法。常见的有气虚,血虚、痰湿、偏头痛等四种。

气虚

时痛时止,早上痛得比较厉害,晚上就要减轻一 些,稍微劳动一下,就觉得更痛,休息一下,就要好一些。兼症有饮食减少,精神疲倦,耳朵里嗡嗡地响,呼吸短促, 手脚松软没有力。舌淡红无苔,脉多虚软。治宜补气。

处方
(1)党参10克 炙黄芪10克 升麻1.5克 蔓荆子10克 水 煎服。
(2)白附子1个 川芎3克 葱白15克 先将葱白捣烂, 再把白附子,川芎共研成细粉,然后和葱白在一起调匀,贴 在太阳穴。

血虚

晚上痛得厉害一些, 自觉从项后向脑上冲痛,眉 棱骨也作痛。兼症有心烦不安,心跳,手脚心发烧,面无血色。舌淡白,脉多虚涩。治宜补血。

(1)炙黄芪30克 当归10克 白芷10克 水煎服。
(2)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水煎服。
(3)制首乌15克 菊花6克 水煎服。

痰湿

头痛时想呕又呕不出,或呕吐清涎,兼有头晕, 象坐在船上一样, 自觉头重。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 降逆。

处方

(1)胆南期30克 荆芥穗30克 研成细末,用生姜 丸子,象绿豆大。每次6克,每天2次,开水送下, 服。
(2)法夏10克 陈皮6克 白芥子6克 菊花10克 水煎服。

偏头痛

头痛在一边,多牵引一侧眼睛作痛。此证多见 于妇女,容易发脾气,睡不好觉, 口苦咽干。舌无苔,脉 弦。治宜气血兼顾。

处方

(1)党参10克 当归10克 白薇10克 生石决25克 水煎服。
(2)板蓝根30克 生石膏15克 豆豉10克 川芎10克 水 煎服。
(3)苦丁茶10克 藁本6克 鲜荷叶10克 水煎服。
(4)针刺足临泣,强刺激,留针5~7分钟。

瘀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时象锥刺一样。舌上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

处方

(1)当归尾10克 生地10克 川芎4.5克 赤芍10克 桃仁 10克 红花4.5克 柴胡4.syg 枳壳4.5克 桔梗4.5克牛膝Io克 甘草3克 水煎服。
(2)茅膏菜,外敷痛处(用法见痹证)。

苗药定痛汤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

患者,女,28岁。患者发作性左侧颞部跳痛2年,每次头痛维持1—2天,自服散列通后可缓解。头痛时伴头晕,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近3天来,患者疼痛复发,于9月12日来我院神经科门诊。查体:血压130/70毫米汞柱,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未见异常。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无先兆性偏头痛。此次症见,左侧颞部跳痛,伴头晕,舌淡紫,苔白,脉弦涩。

证属气滞血瘀之头痛。投以苗药定痛汤,处方:川芎15克,白芷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30克,大血藤30克,熟地30克,全蝎10克,蜈蚣3-6条,僵蚕10克,苕叶细辛10克,葛根15克,见血飞15克。连服5剂,患者疼痛频率明显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但吹风偶可诱发,予前方加防风12克、荆芥12克,连服5剂,诸恙皆除。又予本方服满2个疗程,随访1年未见复发。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血管性头痛。目前针对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很多,西医治疗主要是以镇痛剂和镇静剂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无先兆偏头痛的症状,但毒副作用较大,禁忌较多,无法适应广大患者要求。因此,如何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选出更能针对病因、且疗效好、安全、并发症少、年老体弱均可耐受的好方法,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今后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无先兆偏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就病因病机而言,多数学者认为风、火、痰、瘀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为肝气不舒,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清阳不升,痹阻绌急,脉络失养,清窍为之痹阻所致,而风、痰、瘀、虚是其主要病因,而寒、热、湿、情志等为诱因,累及肝、脾、肾。本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临床上往往虚实夹杂,治疗上应以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为要。苗药(定痛汤)正是在这一理论形成的,本方中,见血飞(飞龙掌血,嘎龚布梭学嘎八)为苗药,有祛风散寒,散瘀定痛之效,为苗药“四大血”之一,为最常用的苗药之一,其止痛之功卓著;大血藤(那嘎青)亦为苗药“四大血”之一,其性为藤行通络、中空通气、色红入血、较少香味、味涩性敛,功能养血活血止痛;川芎(锐猛摆),辛温入肝经,为血中之气药,行气活血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张元素曾誉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白芷性温,有祛风通经止痛之功效,其药温通上达,辛窜走头,协助川芎活血散寒止痛,两药相互配合,增强该方止头痛之力;全蝎、僵蚕(岗阿达)、蜈蚣(岗叩)息风化痰、搜风通络;生地、熟地凉血活血,并能兼制全蝎、僵蚕、蜈蚣之毒;赤芍、白芍,平肝柔肝,养血活血祛瘀,缓急止痛,同时白芍还能抑制上亢之阳,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的作用;白芷、苕叶细辛(龚税苕)相配,一走阳明,一走少阴,直达巅顶而祛风通络止痛;葛根(嘎炯菲)升阳解肌,通络止痛,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相伍,共奏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表明:苗药(定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治偏头痛方

方药:天麻、夏枯草、菊花各10克,石决明、钩藤各20克,珍珠母30克,决明子15克。用法:上药先用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先煎石决明、珍珠母30分钟,再加其余药物合煎约20分钟。取汁约30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早晚分2次服,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日,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主治:偏头痛肝经郁热型,表现为头痛多为跳痛或胀痛,痛如刀劈,伴心烦易怒,面赤,目赤,口苦,舌红质于、苔黄,脉弦数等。

疗效:治疗52例,痊愈20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2.69%。

偏头痛验方

方一 核桃仁15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冲服。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 治偏头痛。

方二 鲜白萝卜1个,洗净捣烂取汁,加入冰片3克调匀,滴鼻孔。左痛滴右,右痛滴左。治偏头痛。

方三 辣椒根10个,水煎,加糖服。治偏头痛。

方四 向日葵茎、花盘(干品)100克,捣碎,加水500毫升煮开,纱布过滤过渣后内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偏头痛。

方五 草决明60克,石决明10克,共研细末,浓茶调成糊状敷两侧太阳穴。反复敷至头痛缓解。治偏头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