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读经否?看看“过来人”

 悠哉乐哉 2015-01-20

儿童读经否? 看看“过来人”

唐晓敏

近年来,儿童读经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大力提倡,也有人坚决反对。大力提倡者多认为,儿童都需要读经,而反对者则多认为,儿童都不应该读经。平心而论,儿童并不都需要读经。有些职业,如体育,似乎是不需要读经的。姚明、刘翔等,大概都没读过经。不过若是从事更需要文化底蕴的工作,儿童时期读经还是很有必要的。许许多多的文史大家,童年都读过经。例如:

梁启超4岁时,他的祖父给他讲授《四书》、《春秋》、《诗经》。6岁时读完了“五经”。钱玄同4岁开始跟祖父认字背书。8岁时能背诵《说文》部首,初习反切四声。9岁时读完五经。

俞平伯3岁开始读《大学》。

柳亚子3岁时,他的母亲教他认字。

顾颉刚3岁开始读《三字经》、6岁读《论语》。

朱光潜从6岁开始读《书经》、《左传》。

缪钺5岁开始认字,7岁读《论语》、《孟子》。

顾随4岁进入家塾,学四书五经。

叶嘉莹3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6岁随家庭教师读《论语》。

霍松林3岁起随其父认字读书,12岁前已熟读“四书五经”。

臧克家8岁时上私塾,在几年时间里,背熟了六十多篇古文,包括《滕王阁序》《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等。他后来回忆说:“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来,当年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

游国恩3岁时,祖父教他识字。在祖父长达7年的严格管教下,熟读了经、史、子类和《古文辞类纂》等书。

乔羽3岁识字,4岁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文史学者和文艺家如此。自然科学家有许多也是读经的。如:

竺可桢从2岁开始认字,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

胡先骕3岁时随家庭教师学《三字经》、《千字文》,1年后,已能识字数千。5岁时,学完《论语》,

钱学森儿时跟母亲学习识字、读书。3岁已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

吴阶平很早就跟学习父亲识字,6岁能读《史记·项羽本纪》。

    邓稼先5岁上学,课余,父亲特请人教他读《左传》、《论语》、《诗经》、《尔雅》。

这些过来人,不仅有童年读经的经验,而且,对读经的价值也是充分肯定的。如冯至讲:“我在幼年时背诵过一部《论语》,半部《诗经》,当时的确很痛苦,在那些费解的字句里消磨了我许多美好的童年,可是成年后,渐渐了解其中的意义,也像吃橄榄一般,苦后有余甘,如今我并不后悔在儿时读了那一部半书。”  

陈从周5岁读私塾,他说道:“我幼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千家诗》,至今篇篇都很熟悉,那是得益于当年的背诵。当时有些篇章也一知半解,但我都背出来,等以后再理解。比如《幼学琼林》这本书,就是我在私塾中由老姑丈亲授的,书中有许多人物传略、历史、地理常识等。那时我虽然不完全懂得其中的内容,但总觉得音节很美,上口容易,我就天天背诵,长大后就豁然贯通了。想不到就是这本《幼学琼林》对我后来研究建筑史及园林艺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本最概括的索引。

有人反对读经,举蒋梦麟的例子。其实,蒋梦麟对儿童时期读经的价值,也并不否定。他曾这样说:“在老式私塾里死背书似乎乏味又愚蠢,但是背古书倒也有背古书的好处。一个人到了成年时,常常可以从背得的古书里找到立身处事的指南针。”

在儿童读经的问题上,看看过来人的做法,听听过来人的意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反对读经的人,自己大都并无童年读经的经验,所反对的东西是自己不太了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