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与教师对话之九(四)〕

 江山携手 2015-01-21

要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层次,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认真研究每一位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思想、能力方面,确定每一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那在整体的实施策略上,应该如何予以把握呢?比如,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计等。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本着由易到难,有低层次到高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那么,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定位于那个层次呢?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出层次性,而且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既不能太难,那样目标难以达成,还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不能过于简单,一节课下来,形式上热热闹闹,一团和气,实质上学生收效甚微。所以,说来容易,做来难。因此,目标设计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想当然。

◆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没有说的更为准确一些。因为教学目标设计有个定位的问题。

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掌握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中等的学生掌握需要思考的知识,成绩好的学生研究一些有探索性的、开放性的问题。

◆新课程研制过程中,已经对传统课程比较模糊的一些东西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准确定位。因为,这个定位涉及到课时教学目标究竟如何设计的问题。

如何设计更趋于合理呢? 

◆按照新课程研制的结论,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而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课时教学目标是最为常用的。那就是说,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定位于基本达到的成都为准,也就是可实现的目标,并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至于分层教学,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那这个目标就是在教师备课时首先应该涉及到,但并不是写在课时计划里的。也就是说,在教学设计中要存在。教案也叫课时计划,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要弄明白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懂一些基本概念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思路更加明晰。所以说,教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

是不是说,较差的和拔尖学生的目标设计,教者应視学情而灵活决定。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全体学生基本上能够达到的目标,这就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理念。至于拔尖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也要设计到,但并不是课时的教学目标的表述。

◇噢,教师理论学习一直以来都流于形式,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意识呢? 

◆要理解“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关系,就明确这一问题了。关于教师的理论学习,这也要分层才好。对于素质较高的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引导自学再加上实践反思来进行;对于素质差一些的教师,我认为最好通过案例分析,再将理论和理念负载到案例上,然后“解剖麻雀”,让这部分教师充分理解。由此看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还有些障碍,还不能够理解到位,所以运用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班级授课制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要求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材施教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只能靠作业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就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即要让“进步生” 吃饱,又要让“尖子生”吃好。我校只是在作业分层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课堂上进行分层探索真的是个难题。 

◆分层教学实际指的是在课堂上的实施策略,课后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我所设定的探讨主题,无非是个提示,在这里都可以提出一些平时感觉困惑,或者是对某一个环节的看法。可能刚开始介入的原因,有一些教师不愿意提问题,探讨和交流,我认为应该有问题意识才好。

现在,我校按《课堂评价》,再结合教学目标评课,教师的说写水平提高不少,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研究意识。

◆这肯定是存在的,需要不断地牵动我感觉,课改实施几年后,很多教师又重新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疲惫期,需要用一种方式进行一下冲击,激活教师的内在活力。如果没有新的方式来带动教师,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就很难破解;如果没有高一层次的引领,教师也还会认为课改“无非如此”。我可以这样判断,我县的课改,基本上没有走进核心领域。所以,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感到十分茫然。如果走进了课改的核心领域,很多教师肯定会感觉到“豁然开朗”,而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了。在这以前,我县都在《课标》之外搞教研,总打“外围战”。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总在强调“吃透”、“挖透”,且不知如何“吃透”、“挖透”。

真正研究课标,结合教参,整合好教材,科学设计问题情景,课堂会很精彩。 

◆这就和前些年我们所强调的“三为主、三优化”一样,但是怎样“为主”、怎样“优化”却不甚了了。口号式的教研要不得。

一个教师的教学线索清晰,问题串能体现自主合作创新,而不是“一问一答式”,学生就爱听课了。 

◆你说得对教学线索清晰,必然涉及教学目标设计。

还有,问题学生必须由学校、家庭联合起来,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家长付出爱,都别放弃,孩子自然肯学,那样教师的教学成绩就会提高。目标必须与学生实际符合,才能提高学生兴趣。  

◆是这样的。既然承认学生差异,那么肯定会有问题学生,这是一个先决定位。为什么说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生成的呢?其实课时教学目标的生成,就是教师的一种创造。也就是说,教师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对。真正落实了“双主体”,课改就成功了一大半。 

◆是的我有一个“如何有效把握教学目标”的讲座,在这个讲座最后,我提示教师:教学目标是课时计划的根本和关键,能够有效把我教学目标,也就意味着完成了课时计划的一半。

说教材使用校本化,实际只有几个骨干教师能做到这点。 

◆教材使用校本化,我觉得还有应该推敲。因为这个概念让教师不好理解和把握。在教研过程中,提供给教师的,最好是能让教师马上就能理解到的,或者由学校进行相关的解读。在提供给教师某些观点和概念时,别让教师模糊是最好的。

我的理解就是,整合教材,关注各层学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学生学习的氛围,精讲多练,不知对不对。 

课标中要求的目标是分层教学的最底线,这样才能保证“学困生”的教育质量。

◆说的对,这也是为什么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学大纲》的解释。但是,我认为还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从教学流程上说,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基本阶段,能不能从整个教学流程方面进行探讨,或者就某一个阶段进行探讨。

我觉得,分层教学应该体现面向全体和尊重差异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全体,还要考虑到个体,当然也涉及到班额大小的因素。面向全体和尊重差异都是素质教育的要素,以上就是我上午的提示

课标中要求的目标底线也不是分层教学的底线,因为,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是全体学生的基本能够达到的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有极少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这样,就要靠个别辅导来完成。

对,但是如何把学生进行分层呢?快慢班也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形式吗?  

◆按照传统课程的“五大环节”,其中也有“辅导”这个环节这就要有教师在课前,也就是在备课时要分析设定,假如划分一二三等。快慢班那是分流教学,或者是分类教学,并不是分层教学。

隐性划分。 

◆是的。这两天,我看了各位教师的讨论的意见,但是基本上没有深入探讨课时目标设计与分层教学的关系摆布问题。

哦。我听网络培训讲座时发现,每节课对“学困生”进行一分钟的单独辅导,这种方法一定能发挥作用。 

◆有课中辅导与课后辅导。

对,这是课中辅导。

◆课中辅导就是在教师巡堂时,进行个别指导与点拨,或者采用降低难度的提问,对差生进行提示。我理解,所谓分层教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明显的层次关系,只是意向上的的分层,拓展一点说,不要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从教学设计方面进行考虑,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而教案编制又不能全部反应分层教学。

课后方面的,洋思经验对我们就比较实用。但是,学困生的基础太弱,只是在作业上采取点策略。比如,作业超市等。 

◆所以说,分层教学实施范围,肯定要超出教案编制。分层教学,一定要考虑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也不是分层教学的终结点,分层教学的终结点,我理解应该是课堂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教学策略,都需要有效果,但是这个效果就需要评价,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分层教学这个探讨主题,不是很大,但也不是很小。我觉得分层教学就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不一定非要当作课题来做研究。

◇我记得我接一年时就把所有的学生期中、期末成绩汇总记录,想一直到他们六年走出小学。三年下来,我在家长座谈会上对全体学生家长说,我班的每个学生都在进步。只要用心,不放弃差生,真的能这样。但是,那时候就是缺少策略,付出太多。就怕走不出误区,给教师甩包袱提供借口。 

◆既然承认学生的差异,那么每个课堂都应该进行分层教学。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普遍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实践,你有这种体会和感悟,说明你动了脑筋深入思考问题了。我不赞同将分层教学单列出来,当作学校或某些骨干教师所谓的课题来研究,普遍问题就应该普遍研究。目前,我县的情况是,专业引领不足,课题走向不清。我不赞同进行课题研究,我认同问题研究,或者是实用教学法的研究。

同感。每班都有差异,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