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

 123xyz123 2015-01-21

   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

              傅文录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463400)

    内容提要:本文就郑钦安之阴火论,从临床表现三个方面,即发热、午后发热、手脚大热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就论治方面,从扶阳固本、引火归原及补土伏火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两则医案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郑钦安 阴火论 理论研究  临床医案

 

    阴火一说,历代医家均有所认识与论述,但由于其依据所面对的临床基础情况不一样,其字面与内涵意义差别是很大的。阴火一说,郑钦安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按照郑钦安所划分的阴阳辨病证方法,既然有阳症、阴虚,也必然有阴症、阳虚;阳症所表现出来的有阳火与阴虚之火,同样阴症所表现出来的也会有阴火与阳虚之火,特别是郑钦安对阴火证之辨识多有独到之处,这与其对三阴病本质问题认识密切相关。现我们就郑钦安阴火论,进行系统理论与临床探讨如下。

1.郑钦安之阴火论

    阴火之说,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称之为“龙雷火、无根火、阴火、虚火”等说法,他的这种说法是指出,这种阴火的发生,即“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同上》),既后世所说的各种虚火、虚热等称乎,均是指阴火的意义,这种意义内涵的背后,郑钦安认为皆是所指肾中之虚阳,“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一阳也”。这就是说郑钦安已经明确指出,阴火产生的本质,就是肾中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的现象。肾中之阳气,包涵在肾中之阴精之中,《内经》认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表明肾中之阴阳是相互涵抱着,阴在内,阳在外,如果阴阳之间在不能相互涵抱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或表现呢?

    郑钦安在这里例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比喻,他说:“若虚火上炎(即我们所说的阴火上潮)等症,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医理真传·坎卦解》)。意思是比喻说,比如阳气如同航行在大海中的一条船,若遇到急风暴雨,天昏地暗,水势必然猛涨,则水上之船一定是随水上涨,船高是因为水涨之因素,并非是阳气无缘无故的升高。有一个更为恰当的比喻:比如我们家庭院中,由于城外的河流发了大水,水漫城里,水到了我们的家门口,这时候我们可能在家的院中拾到很多的鱼儿,这能在院中检到鱼儿,是因为发了大水把鱼儿(如水之中龙,或阴中之阳气)送到了上面。意思是说明原是阴盛而虚阳外越,是导致阴火上潮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郑钦安对阴火论典型的解释,同时郑钦安还发现,“余亦每见虚火上冲(即我们所说的阴火证,或阴火上潮证)等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阴证、阳虚之表现)”(《医理真传·坎卦解》),这时候病人会表现出,“若见面赤身热汗出者,此阴气上腾而真火亦与之俱腾矣”(《医理真传·君相二火解》),即郑钦安认为阴盛向上向外飞越之时,真火即虚弱之阳也随着阴气一起上腾或外越,即“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医理真传·内伤说》)。这种外现“假热”的情况,郑钦安发现其“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说明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极易被一般大夫误诊误治,为了帮助后人学者理解这种情况,郑钦安又作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再观于地气上腾,而为黑云遮蔽日光,雨水便降,即此可悟虚火(阳虚之火,即阴火证)之症,而知为阳虚阴盛无疑矣”(《同上》)。意思是说,天阴下雨,阴云弥漫,遮蔽了阳光,这就是阴盛阳衰,阴盛而雨降,太阳一出,阴云消散,足以证明阴盛则雨,阳盛而雨停。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阳虚而虚阳所导致的阴火上潮证,郑钦安曾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阳气藏在阴中,只宜潜藏,不宜上浮:“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医理真传·卷二》)。为什么会出现真气或虚阳上浮呢,郑钦安认为,“病至真气上浮,五脏六腑之阳气已耗将尽,消灭剥削,已至于根也。《经》云:凡五脏之病,究必归肾,即此说也”(《同上》)。然而,不管是阳火与阴火症,都会表现出火热之症状,如何在临床上视别这种两情况呢?

    郑钦安认为:“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痛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或出现发热,这是因为“然真气上浮之病,往往多有与外感阳症同形,人多忽略”,为什么人们会忽略这个问题呢?因为外象病人表现出是热,一般情况大都认为热是阳症,而不知阳虚阴证也会出现阴火之热证,所以说“不知真气上浮之病,大象虽具外感阳症之形,仔细推究,所现定是阴象,绝无阳症之实据可险”(《医理真传·卷二》)。郑钦安发现这些病人,均无阳症之体征,所表现出的均为一派阴证迹象,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细将上卷辨认阳虚秘诀熟记”,这个阳虚辨认秘诀,就是郑钦安辨识阳虚阴证之法则。

2.阴火之表现特征

    阴火证,是与阳症火热相对而言,阳症火热热象明显,而阴证阳虚之火——即阴火证,既然是火,也必然具备火热之性的某些特点。但是,这种人群必然有阴证阳虚之体质特征与特点,是因为“阳气损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逼出元阳”(《医理真传·姜附茯半汤用药意解》)。

    这种阳虚阴证人群之体质的形成,按照郑钦安的分析原因,大体总结《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的规律,主要有三方面,郑钦安多是这样描述的。①“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这种人阳气必然受损,阳损阴盛而虚阳外越;②药误或苦寒过度,比如“服克伐宣散太过之人”,阳气受损,阴盛阳衰,虚阳外越;③午后发病或病情加重者,阳气下潜,阴阳不能正常交替,提示阳虚外越,这就是郑钦安阴火证认识的独出己见,超人智化。

既然是阴证体质之人,那么全身情况一定具备阴证阳虚之实据,但往往头面或身体局部出现“火热”的阴火证症状或阴火上潮之表现。特别是阴火“发热”之表现,更具有欺骗性,而郑钦安却能独居慧眼,透过现象看到了阴证阳虚之本质,他为我们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指出其治疗思路与方向,颇有临床价值与意义。

(1)发热

    阴火证——即阴火上潮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发热,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记录阳虚外越所引起的发热即有21条之多,足见他对此研究精深入细与过人之处。针对这种情况,要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键,不可不知”(《医法圆通·卷二》)。尽管是外现发热,甚至是高热,只要我们按照郑钦安的阴阳辨证之法则办事,总以“阴象”、“阴色”为实据,就不会被外在的发热所迷惑。郑钦安解释的更加到位:

    例如:“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皆可”(《医理真传·卷四》)。

    如在《医法圆通·辨阴盛阳衰及阳脱病》中,有多处记录发热属于阴证——阴火证者。

    在“身热无神”条中郑钦安说到:“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或偶劳心,忽见身大热而不疼,并无所苦,只是人困无神,不渴不食,此是元气发外,宜回阳收纳,一剂可愈。若以为发热,即照外感之法治之,是速其危也,世多不识”。

    在“吐血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凡吐血之人,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吐则气机向外,元气亦与之向外,故身热,急宜回阳收纳为主。以不可见吐血而即谓之火,以凉剂施之”。

    在“大吐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经云:吐则亡阳,吐属太阴。大吐之人,多缘中宫或寒热、或食阻滞。若既吐已,而见周身大热,并无三阳表证足征,此属脾胃之元气发外,急宜收纳中宫元气为主,切不可仍照藿香正气散之法治之,余于此证,每以甘草干姜汤加砂仁,十治十效”。

    在“大泄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忽然大泄,渐而身大热者,此属阳脱之候。大热者,阳竭于上。大泄者,阴脱于下,急宜温中收纳为主。切不可一见身热,便云外感,一见大泄,便云饮食。若用解表、消导、利水,其祸立至,不可不知”。

    在“身热无疼”条中郑钦安指出:“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与服克伐宣散太过之人,忽见身热,而却无痛苦,并见各部阴象足征,此是阳越于外也。急宜回阳收纳,不可妄用滋阴、升散”。

    以上所谓的“发热”之表现,均是因为阴火证——阴火上潮所导致的症状表现,既阳虚虚阳外越之发热,且不可按外感阳症发热治之。郑钦安告诫我们一定要凭借“舌青,欲饮极热者”等等一系列阴象表现,判断为虚阳外越之发热。这些病证,大都是内伤久病与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所出现的病证,这一点尤其重要。

(2)午后发热

    阴阳在一天之内是交替而行的,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也是阴阳交换的时刻。此时之发热,鲜不认为是阴虚发热,可郑钦安却慧眼独居,认识到此乃为阳气下潜入阴,阴盛而阳气不纳入内,浮阳在外而导致的发热。如《医法圆通·辨阴盛阳衰及阳脱病》中叙述极为详实。

    在“午后面赤”条中郑钦安指出:“凡午后面赤,或发烧,举世皆谓阴虚,不知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阳气日衰,不能镇纳其阴,阴邪日盛,上浮于外,况午后正阴盛时,阳气欲下潜藏于阴中,而阴盛不纳,逼阳于外,元气升多降少,故或现面赤,或现夜烧,此皆阴盛之候,若按阴虚治之,其病必剧。余常以回阳收纳,交通上下之法治之,百发百中”。

    在“午后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经》云:阴虚生内热。是指邪气旺而血衰,并非专指午后夜间发热为阴虚也。今人全不在阴阳至理处探取盈缩消息,一见午后夜间发热,便云阴虚,便去滋水,推其意以为午后属阴,即为阴虚,就不知午后夜间,正阴盛之时,并非阴虚之候。即有发热,多属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潜藏,阳浮于外,故见身热,何也?人身真气,从子时一阳发动,历丑、寅、卯、辰、巳,阳气旺极,至午、未、申、酉、戌、亥,阳衰而下潜藏。今为阴隔拒,不得下降,故多发热,此乃阴阳盛衰,元气出入消息,不可不知也。余于此证,无论夜间午后烧热,或面赤,或唇赤、脉空、饮滚、无神,即以白通汤治之,屡治屡效”。

(3)手脚大热

    《内经》认为:“清阳实四肢”。意思是说阳气可通达到四肢末端,可以保持人的手脚之温度。同样,由于阳虚而虚阳外越而走四肢,也可以出现手脚大热之症状,这种情况是因为阳虚阴火证——即阴火上潮而导致的手脚大热。郑钦安对此认识可谓慧眼独具,为我们提供了辨别真假之真功夫。如他在《医法圆通·辨阴盛阳衰及阳脱病》中,曾有关这种记载,论说详尽。

    在“两脚大烧”条中郑钦安指出:“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或夜卧,或午后两脚大烧,欲踏石上,人困无神。此元气发腾,有亡阳之势,急宜回阳收纳为主,切不可妄云阴虚,而用滋阴之药”。

    在“两手肿热”条中郑钦安指出:“凡素禀不足之人,忽然两手肿大如盂,微痛微红,夜间午后便烧热难忍,此阴盛逼阳从手脱也,急宜回阳收纳为主”。

    发热、午后潮热及手脚大热,这种阴火热证——即阴火上潮之表现,临床上极易与阳热实证相混淆,无怪乎郑钦安在批评当时医生市习不思经旨之陋习,同时,他强调指出临床上要明辨阴阳,特别是要紧紧抓住阴阳辨证之实据,而不管其外象是发热、潮热及手脚大热之症状表现,只要我们掌握其阴证之实据,“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医法圆通·用药弊端说》),既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会被外在“热”的假象所迷惑。

3.阴火证辨治方法

    既然辨清其为真寒假热——阴盛格阳——阴火证——阴火上潮,扶阳抑阴就是治疗方法,郑钦安指出:“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医理真传·钦安用金针》)。郑钦安认为,只要我们认准阴证阳虚即扶阳抑阴之大法,临床上就会收到百发百中之疗效。

(1)扶阳为本

    扶阳选择的第一方,就是四逆汤(附子一枚生 干姜一两五钱 甘草二两炙),在四逆汤用药意解中郑钦安指出:“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两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酿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法投之,未为不可”(《医理真传·四逆汤用药意解》)。既然是阴证阳虚,我们就是要在四逆汤上做文章,就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引火归原

    阴火证因非实热,而不能用“热者寒之”(《内经》)之方法,虽然扶阳为治本之道,然而此阴火之证治疗并非如此简单易行。这就好比我们家中叛逆的孩子一样,我们只能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孩子引向正道,而不能采取应对敌人的武力手段。虽然阴火的治疗以温阳为治本之道,但阴火毕竟是“离位之火”,如何让其回归本原位置,古人研究了很多技巧,此即所谓引火归原。同样,郑钦安也不例外,但是他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达到引火归原之目的。

    潜阳的方法:郑钦安认为阳虚而阴火上潮证,可采用潜阳的方法,镇潜虚阳外越之势,可使真龙归位。其所创制的潜阳丹一方就是其代表,其目的是为了“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医理真传·卷二》),而潜阳丹(西砂一两姜汁炒 附子八钱 龟板二钱 甘草五钱)一方正是针对此种情况而设。在其方解中,郑钦安的解说更加重要:“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 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医理真传·潜阳丹用药意解》)。郑钦安的这种潜阳法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很受火神派当代医家的重视与应用。

    封髓的方法:封髓的方法虽然是郑钦安提出来的,其实这种方法早以被古人研究与应用,但郑钦安做了改进与创新,只保留了封髓的三位药物,即黄柏、砂仁、炙甘草(黄柏一两 砂仁七钱 甘草三钱炙)构成封髓之意图。为了帮助后人理解封髓之意思,郑钦安进行了解释:“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医理真传·封髓丹用药意解》)。郑钦安这种独居匠心之解释与临床治验,已经远远超越一般认为黄柏清热解毒功用范围,而是将封髓丹的特殊引火归原之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临床上火神派当代医家,常常是借助郑钦安的引火归原之思路,把潜阳丹与封髓丹合用,简称为潜阳封髓丹,用以达到潜阳与封髓双重目标,对于提高引火归原之效果其价值更大。

(3)补土伏火

    补土伏火是指加强脾胃(后天之本)功能,来制止阴火证之目的。关于补土伏火的问题,郑钦安专门有伏火说,这对于我们理解补土伏火之内涵很有帮助。

    他在《医理真传·伏火说》中指出:“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亦寓先后并补之义,亦寓相生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

郑钦安为了让我们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理解补土伏火方药,他在《医理真传·附子甘草汤用药意解》中说到:“按附子甘草汤(附子一两 甘草六钱炙)一方,乃先后并补之妙剂也。夫附子辛热,能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能补后天脾土,土得火生而中气可复。若久病畏寒之人,明系先天真阳不足,不能敌其阴寒之气,故畏寒。今得附子而先天真火复兴,得甘草而后天脾土立旺,何患畏寒之病不去乎?”

    郑钦安关于伏火补土,制服阴火证——即阴火上潮证,常用方药一是附子甘草汤,二是附子理中汤或桂附理中汤。这里面有一味炙甘草的剂量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按照郑钦安的意思只有大剂量炙甘草,才有制伏阴火证之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在应用上述方药之时,一定充分考虑炙甘草剂量足够的大,才能达到制伏阴火证。

4.临床治疗验案

(1)结核发热案——四逆汤加味

    宋某某,女,60岁,农民。2006年10月4日就诊。

    患者发低热37.5C已有半年余,经拍X线片确诊为双肺结核,正规服抗痨药物2个多月来,仍然低热不退,曾经中西药治疗未显著的变化。现症见:每天下午低热37.5C,持续到下午6时左右可自然恢复正常,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夜晚盗汗,五心烦热,身体消瘦,纳差,便秘,溲黄,舌质淡,边尖红,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阴阳两虚,虚阳外越,治宜回阳化阴,方用四逆汤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砂仁10g,红参10g。

    3付。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药后低热已退,体温37C,自感精神大振,食欲增加,五心烦热消失,畏寒肢冷明显减轻,大便正常。病重药轻,附子加到60g,他药不变,再进3付,以进行巩固。

     复诊(2007年5月6日):患者服药后,半年体温正常,一切很好,纳食二便均正常。近阶段由于操劳过度,自感旧病又要复发,要求再按第2次处方服用,又服3剂。

    【按语】治疗结核发低热,不管是教课书还是目前绝大部分书,一律都是养阴清热之法。早年我们也是如此,但低热总是不退,百思不得其解。细读《郑钦安医学三书》之后,顿开茅塞:下午低热,多认为属阴虚火旺,但郑钦安却认为是阴盛阳虚,阴盛格阳,阳浮于外,而不得下入潜藏,浮阳于外而发热。但见到病人一派阳虚阴盛之象,故治扶阳着手,扶阳化阴,应用郑钦安推崇的回阳饮(四逆汤加人参)加砂仁,3剂而热降,6剂自症而全消,纳增神振,病愈半年未反复。从此病例中感悟到处处扶助阳气治百病之理。

 

(2)高热不退案——强中汤加味

    郭某某,女,47岁,农民。2009年10月10日就诊。

    患者间断性高热月余,曾在市中心医院及县人民医院住院月余,怀疑“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疟疾”等病,经过系统应用最好的抗生素及体外碎石,以及输尿管结石膀胱镜取石术等,其高热之原因始终也未弄清楚,细菌培养并选择针对性药物也无法控制发热,每天不规则发热达38~39OC,经过用退热药才能降低体温,无奈之举求治于笔者。现症见:身穿棉衣、棉裤,与常人显著有别,畏寒怕冷,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无力,左侧肢体曾脑血栓而遗留下功能障碍,行动困难,在他人搀扶下勉强行走,测体温39OC以上,但病人无感觉,只有困懒乏力,身沉困重,气短懒言,整天昏昏欲寐,无恶寒之症,月经数月未见,纳差,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淡胖大,苔白腻、根部稍黄,脉沉细无力尺部略滑。证属脾肾阳虚,血瘀气滞,夹有郁热,治宜补益脾肾,行气活血,兼以清热,方用强中汤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干姜30g,炙甘草10g,党参30g,苍术30g,白术30g,丁香10g,草果10g,青皮15g,陈皮15g,厚朴10g,桂枝30g,肉桂30g,丹参30g,檀香10g,降香10g,三七30g,砂仁10g,石菖蒲20g,甘松20g,生姜30g,黄柏10g。

7付。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10月27日):服药之后,体温降为正常,曾在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其主治大夫非常惊呀,真的不敢相信中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退热,服药之后发现右侧臀部有红肿热痛之肿块,尚未化脓。这是阳药运行、寒凝之处化热而成脓。体温降,脓块形成表明邪有出路,病已对症。现身有热感,棉袄可脱一时,舌淡苔腻黄,脉左手略浮重按无力,右手脉沉细无力,双尺部稍滑。现胃胀明显,上方药附子用60g,加沉香6g。再服7付。

    随访(11月9日):电话随访,体温正常,臀部化脓已成脓并抽完,局部红肿热痛已消除,仍有大便秘结,选用核桃仁温通润下,进行调理善后。

    【按语】顽固性高热,伴身体一派虚寒之证,表明是阳虚而虚阳上浮外越之证。正如《伤寒论》中乃说:“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一派阴证之表现,全不顾其高热不退之假象,大举应用附子、桂枝、肉桂、生姜一派火热之品,通阳、温阳、补阳,阳得补,滞得通,凝聚之邪郁滞一处而化为脓肿;并随加大附子之剂量,通阳解凝而肿块出头,证明了“阳药运行,阴邪化去”,必有出路,而臀部红肿之化脓就是明证。假若没有火神派扶阳理论为依据,针对这样的情况热象,用热药退热是不可想象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