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悠久的人力独轮车

 沙金泰 2015-01-22

历史悠久的人力独轮车 

    在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水利工地,田园温室大棚、花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人力独轮车。这种独轮车作为近距离搬运工具,在许多工地有着独特的优势,自古至今人们离不开人力独轮车。

 独轮车的构造极为简单,只在车体的中间部位设一个车轮,上面是木制的车架板,车架板上装有向后的两根辕,人力独轮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减轻劳动,提高劳动效率问题。 

    人力独轮车利用杠杆原理把负载的抗力点更加靠近支点(即车轮使本身运作有效率,同时,它把负载合理地分担在独轮车及操纵者之上。因为独轮车可以使负载移动,这样就使人的承重变得相对轻松,

在独轮车发明这一过程中,也许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造出人力独轮车的国家,但中国古代人在人力独轮车的发展方面,中式的人力独轮车的结构、制造、及广泛地使用上,无疑具有领先的地位,甚至有人称可能早于欧洲10个世纪。

    独轮车发明初期,人们主要是用独轮车运输农产品、建筑材料、军用物资等,不久也出现了载客的人力车,后来,又出现了不同功能的人力车,比如,指南车、计程里车等,。

中式人力独轮车,与其后欧洲人中世纪发明的欧式人力独轮车不同

中式人力独轮车,车轴是在车子的中间,装货时要注意轴的前后、左右的平衡。的独轮车通常能够一次负担起500多公斤的重量,而且它并不是把大量的重量施加在推动或拉动者身上,而是把重量平均分布在推或拉动者与车轮本身

而欧式人力独轮车的车轴在前方,因此,人的负重就会加大,负载就会大大减少,也就说欧式人力独轮车不如中式人力独轮车省力,因此欧式人力独轮车只能用作运送较轻的负载,不会有中式人力独轮车的运量。

独轮车使用也极其方便,但原理中却透着力学的科学性。一个人便能够推或拉动,既可乘人,又可载物,比人力担挑、畜力驮载的运输能量要大几倍。

    独轮车的另一个优点是适合古代的路面。在古代时期车道很少,即使不多的车道,也是崎岖不平的。所以,独轮车经常在颠簸不平的路面,或在田间狭窄的田埂、或在小河的独木桥上行走。由于独轮车是一个车轮,它的着力点也就是车轮和人的两只脚三点,这样独轮车对路面的要求不会高,几乎是许多的狭窄路面、不平坦路面都可以行驶,这就显示出独轮车的优越性。 虽然两轮的手推车在平地较为稳定,但独轮车则在易失平衡的地方如细小、铺板或翘起的路面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卸载时亦较易控制。它的优势决定了人力独轮车会更受人们的青睐,5000多年来仍然是人们的亲密伙伴。

大约5000前,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人力车独轮车被一些人发明创造出来,这些人们并没有留下名姓,直到现在,也无法考证是什么人,为我们人类做出了这样的贡献,可能这也许会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历史谜团。

独轮车的发明我们只能从有些记载,或出土文物、壁画中,找到一些信息片段,人类的历史学者们推测,人力独轮车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心情,在劳动产品较多,劳动范围不断扩大地社会需求下出现的。

考古专家们,在出土的公元前2世纪汉朝墓地及砖墓浮雕,就有已被人们广泛的、形象的展现如:在四川成都一个年代为公元前118年的墓中壁画,专家们发现绘有推独轮车的人。

在四川沈府君阙遗址中,发现年代约为公元前150年的石浮雕,石浮雕上刻有推独轮车的人。

    5世纪的后汉书提及了发生在公元前30年共挽鹿车的成语故事,故事中鲍萱的妻子与鲍宣一同推著鹿车回乡成亲,鹿车就是一种独轮车。

    我们更熟悉的,是出自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之手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中也有描绘了形象的独轮车。使我们还有幸的在今天也可以清晰地看到,1000多年前独轮人力车的面目。

    《三国志》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公元197–234年间对独轮车的发明作出贡献,这就是人们传说中制造木牛流马的故事,木牛流马其实就是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人力独轮车,这个车有一个单独大型的中心车轮,在代表牛的木制支架周围有一个轴,至今,这个发明已有1700多年。

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人力独轮车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

    在现代中国解放战争前后,独轮车在淮海战役中曾发挥过巨大的后勤运输作用,曾有人说,车轮滚滚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当时,山东的农民大众以人力独轮车,保障了前线的后勤运输,支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这条用人力独轮车组成的后勤运输保障线,是在世界战争史中,独一无二的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线。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兴水利中,独轮车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国有几千万人大多都用独轮车参加了这些运动,兴建了大批的水库、灌溉渠等水利设施,在兴修水利工程中,用大量的独轮车,或肩挑土蓝运送无法计算的土石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