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抵抗将军

 庶民临风 2015-01-23

  要说张学良和周恩来的关系,原本是没有关系。因为蒋介石才有了关系。即使有了关系,密切程度和蒋介石也没法比。周恩来怎么在和蒋介石较量中,完成一场漂亮的逆转呢?根子还是在日本人那里。

  张学良帮助蒋介石赢得中原大战之后,理论上天下太平了。然而面对日本人,蒋介石和张学良联手上演了一出世纪丑闻。

  过程是这样的: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号开始,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铁路,却污蔑是北大营东北军干的,挑衅进攻。相当于扇了张学良一个打耳光。张学良,忍。

 九月十九号,日军有计划的进攻从安东到沈阳铁路沿线的十八座城镇。特别是占领营口,利于海军登陆。沈阳则是东北中心地带。如此有序的进攻,证明日军是预谋的。相当于在张学良屁股上踢了好几脚。张学良,忍。

  九月二十号,日军攻占长春,九月二十一号占领吉林,相当于脱光了张学良的衣服,要强行非礼。张学良再忍至于眼巴巴的干了一眼蒋介石:当家的,怎么办?

蒋介石给出三条意见:一,坚决抱定保护我国领土主权及行政完整。二,维持东方平和而达到维持世界的和平。三,尊重一切国际公约,尤注重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原则。看看这三条,要维护领土完整没错。可是人家打进来了,他却要求和平。是不是很矛盾?我们看起来矛盾,蒋介石看不见。要通过第三条把列强拉进来,重复当年李鸿章的路。天知道列强啥时候能扯进来。所以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忍。

忍到什么时候?就是忍无可忍的时候。具体按照蒋介石的话:如至国际条约信义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忍耐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之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届时必须领导全体国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与国家人格。

  蒋介石和张学良强调一忍再忍的时候,日军开始进攻黑龙江,非礼张学良到底没理由。张学良忍着羞辱南望:当家的,怎么办?发现蒋介石不在了,下野了!政府老大变成了绣花枕头孙科。蒋介石这一招狠吶。名义上是被党内竞争对手逼下野,实际上借下野之名避开棘手问题。张学良败退到锦州,全身只剩下最后一条裤衩。

 

孙科手中无钱无枪,只知道让张学良出战。那种情况下,东北军虽然名义上属于中华民国,却如同孤儿,爹不疼,妈不爱。

  张学良明知道打不过,心一横,从锦州撤退,裤衩也扔了,赤身露体推入关内。
  日军在短短三个月内攻占东三省全境。

接下来又用很短的时间攻占热河。随后建伪满洲国,为日本附庸。它的总面积相当于日本本土的三倍,相当于日本本土加上朝鲜半岛面积的两倍。那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上的风水宝地之一,有丰富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有了东北,日本可以直接威胁中华民族根系命脉所在地——华北平原。整个中华民国在日本笼罩之下。

  从整个中国历史看,中央政府如果不能控制东北,遗患无穷。比方说当年的宋朝,比方说后期的明朝,都是因为无法控制东北而陷入万劫不复的。站在整个国家民族角度看,谁丢失了那个地方,谁将是历史罪人。毫无疑问,罪人有两个,蒋介石和张学良。

  蒋介石是当时的政府领袖,于法理上看,不可推卸的责任。张学良负责东北、甚至整个北方的职责,东北丢失的罪魁祸首。

  晚清如此不堪,东北尚且在手。北洋政府如此不堪,东北尚且在手。到了民国,东北竟然独立出去。所以九月十八号就成了民国国耻纪念日。

  蒋介石和张学良就成了耻辱的背景帝。他们都不想那样,却又没办法。那么他们在干啥呢?概括:蒋介石很忙,张学良很无助。

  蒋介石永远都很忙,只从登上领导岗位之后,一直很忙,忙着和党内同志较量,忙着消灭共产党。好像时时刻刻都在赢党内竞争对手,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消灭共产党,要搞定一切的样子;却又好像永远无法结束纷乱局面。他把党内所有对手反反复复赢了好几遍,还是没解决问题。把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合并了,胡汉民在广东又拉开场子。杀了很多共产党之后,共产党反而多起来,还有了苏区根据地,占山为王。

  当时中共中央在城市已经难以立足,前往苏区。周恩来也去了井冈山,在那里用一种新的方式和蒋介石较量。九月十八号那天夜里,蒋介石正在前往江西部署围剿共产党事宜。井冈山上,那个蒋介石命中的克星已经展露锋芒。在蒋介石看来,共产党才是心腹之患。所以翻版出攘外先安内的招数。

  蒋介石最担心的就是东北出问题。所以在一个月之前的八月十六号给张学良密电: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翻译过来:老弟,我没空理你,你不要惹事。

  张学良天性豪爽,生活放纵,有军事才华,但是他不是一个政治家。当时那个情况,已经超出了他的应对能力之外。在需要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却双手一摊,当了甩手掌柜。所以张学良很无助。

  张学良所以倒向蒋介石,希望可以借助蒋介石的力量对日本,同时缓解苏联的压力。

  东北易帜之初,张学良还是以蒋介石指挥棒为准。蒋介石为了反共,亲英美远苏联。张学良在东北顺势而为,要收回苏俄时代在的铁路,并且和苏联发生武力冲突,史称中东路事件。结果战败,赔了夫人又折兵。国民政府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如果东北军可以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对付苏联或日本,干吗要改旗易帜?

  虽然有蒋介石的密令。但东北军归根结底还是由张学良直接指挥。张学良可以边打边撤,观察动静。但张学良陷入没有那份政治头脑。哗啦一下子全撤了。
  评,东北易帜的张学良,民族英雄;东北撤退的张学良,民族罪人。

想当初张学良顶住压力搞东北易帜,也是承担了巨大风险。三年之后,张学良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军,势力范围延伸到华北,国民政府中,名副其实的二把手。怎么就当孬种了呢?说不通啊。其实很简单,一九三一年的张学良明白了一九二八年没能明白的事实:尽管有了盟兄蒋介石,一切还是只能靠自己。

  蒋介石为啥要选择下野,抛弃张学良。这个道理有点隐晦。实际上蒋介石看着来势汹汹的日本,喜忧参半。忧的是日本来得太早了。他老蒋还没有搞定中国,日本就来了。
  喜的是,看见一个借刀杀人的好机会。借日本人,削弱、甚至摧毁关东军。

  蒋介石对张学良各种友好。但是在他眼中,东北军始终是一个祸患。东北虽然易帜了,但东北军依然独立系统,可以愿意听中央的话,也可以不愿意听中央的话。说不好听点,割据状态。一九三一年的蒋介石如果要彻底统一中国,头等大患不是已经残破的西北军,不是龟缩回西南的桂军,甚至是井冈山红军;而是张学良的东北军——那可是盘踞北方,不送中央控制、且隐隐有和中央抗衡之势的独立军系啊。

  张学良隐隐约约看到蒋介石的心思,果断从锦州撤退,裤衩也扔了,裸奔入关。

  尽管历史不需要假设,仍然要假设一下:蒋介石和张学良硬气一点会怎么样?

  真打起来,在张学良和苏联撕破脸皮的情况下,日本肯定增兵。从鸦片战争以来,外战中基本上没尝过胜利的甜头。不能指望东北军创造奇迹。东北军最后就算不是对手,结局必然是另一番模样。

  如果蒋介石当时全力支持张学良抵抗,结局会怎么样呢?无非就是抗战早日开打。日本必然征兵,东北大城市也是守不住。但战争进程不会是日后抗战的模样。

  最好的可能是守住锦州关口。那样的话,配合爱国宣传,共产党将不用围剿,也不会发展壮大。因为共产党最终的发展,青年学生是一个很大的主体。如果革命党以国家名誉抗日,那么这个主体就会倒向国民党。看看周恩来安插在国民党要害部门的间谍,很大一部分就是学生,比方说熊向晖。日后共军发展的主体在敌占区。如果守住锦州,那就没有敌占区。共军也就没法大规模发展,留在江西那一块是没啥出路的。

  最坏的可能性就是锦州也守不住,但淞沪会战不会开打。因为当时阿道夫?希特勒当时还在为了权力而奋斗。列强在西方没有压力。日本海空力量还不足以对抗列强。那么日本还是会在日后满洲国地界停下来。正如甲午战争之后,要在朝鲜半岛停下来一样。

  其实不需要太多,只要拿围剿红军的本钱支援张学良即可。然而他没有那个魄力,成了悲催的背景帝。张学良撤退了,赢得一个和他那帅气外表不相称的绰号:不抵抗将军,软蛋。男人就怕被骂软蛋

 


 附:“九一八”

 

柳条沟的南满铁路被爆破的部分。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命令它的守备队炸毁了沈阳附近的铁轨。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人伪造证据,用数块枕木及军帽枪支,诬我军先进攻南满铁路。

 


日人破坏柳条沟铁路,作为我军进攻之伪证。九一八事变,藉此开始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一段南满铁路的路轨,制造藉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图为烧毁中的北大营
 
 
 
日人用土封闭北大营西门,以作我军备战之藉口。


 

北大营被占领,日军又焚烧我民居
 9月19日,东京《日日新闻》以头条消息报道柳条沟事件

 

九一八事变发动时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

 

日军19日占领沈阳。图为日军装甲车开进沈阳。

 

关东军司令部,左一前立者为本庄繁。

 

沈阳城内日侨,由日军发给枪械,协助暴动。

 

9月18日夜,日军民暴动开始。图为手挥日军旗侵入我防线之一刹那。

 

日军占领我东北兵工厂。




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市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我东北边防司令官张学良,在北平电令参谋长王以哲,避免与日军冲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