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盘点才知道,唐山拥有这么多“中国××之乡”

 金鹰飞 2015-01-24

一盘点才知道,唐山拥有这么多“中国××之乡”

2014-11-15 唐山晚报

唐山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文化灿烂,物产富饶。小编盘点了一下唐山拥有的“中国××之乡”称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唐山有这么多“中国××之乡”,傲娇啊。这些称号,绝大部分都是有关部门正式授予的,也有4个未见正式授予但广为流传并为大家接受,如玉田“中国印机之乡”,滦南“中国钢锹之乡”,乐亭“中国北方院士之乡”,遵化“中国皇家古典红木文化之乡”;还有一个曹妃甸“中国海洋民俗文化之乡”正在积极申请创建中。滦南拥有6个“中国××之乡”称号,为各县(市)区最多。

唐山市(1个)

全国田径之乡

唐山有着悠久的体育传统,特别是田径运动,基础雄厚,水平一直在省内名列前茅。唐山籍优秀跳远运动员刘淑珍曾连续8次打破亚洲女子跳远纪录。1984年以来,唐山连续三次(四年一次)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



玉田(3个)

中国大白菜之乡

玉田包尖白菜因其菜叶薄、包心紧、呈圆锥状而得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种植历史。加之当地优良的气候、土壤和水质条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蔬菜品质,是白菜中的上品。它因耐贮藏、产量高、不抽苔、叶色深绿、叶脉细密、味甜嫩脆等特点而闻名全国,素有“玉菜”之称。目前,全县包尖白菜常年栽培面积8-9万亩,总产量60多万吨,销往北京、天津、江苏、江西、内蒙古等22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印机之乡

或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玉田”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但是,对于印刷行业而言,这个小县城却是国内鼎鼎有名的“印机之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机制造便在这里开始萌芽,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玉田县现有印刷包装机械企业102家(包括为印刷包装机械企业专业生产零部件的配套厂39家),从业人员5490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销往俄罗斯、美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泥塑)

玉田泥塑,俗称泥人或泥笛,是一种用黏土塑造形象,再经彩绘而成的民间玩具。在上世纪50年代,玉田泥笛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逢集日,挑担、背筐、推小单轮车的人们,载着泥笛涌向集市,来自北京、天津、山东、东北各地的商贩络绎不绝,争相购买。在中国民间泥塑史中,玉田泥塑在河北泥塑中首屈一指。它的丰富内容及其历史传承,别具一格。


遵化(3个)

中国板栗之乡

遵化市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板栗总面积达33.1万亩,年产量2.2万吨。当地所盛产的“京东板栗”,具有果个玲珑、涩皮易剥、含糖量高、糯性强、肉质细腻、香气浓等特点,并以其独特品质享誉中外。


中国皇家古典红木文化之乡

遵化是著名的“千年古县”,特别是清朝在此建陵以后,云集了全国各地的雕刻大师,使遵化红木雕刻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在全国享有盛誉,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多采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等上等名贵木材,以传统画技和雕刻技艺加以精雕细刻,制作成为带有浓厚皇家古典色彩的木雕工艺品,在风格上表现为雍容、华贵、典雅。 目前,遵化市正在新店子镇康各庄村打造红木文化产业园区。


中国香菇之乡

从1993年以来,遵化市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闻名全国,全市有16个乡镇5000多户、6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已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8年,被国家食用菌协会确定为“中国香菇之乡”。


迁西(2个)

中国京东板栗之乡

中国板栗之乡有多个,迁西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2014年,迁西顺利通过复查,被命名为“中国京东板栗之乡”。京东板栗,特指北京以东燕山山脉一带出产的板栗,主产区在河北省兴隆、遵化、迁西一带,以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甘甜芳香和营养丰富闻名,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迁西京东板栗常年产量4.5万吨,产值8亿元,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中国栗蘑之乡

栗蘑,学名灰树花,是世界上新开发的大型优良食药两用真菌。迁西县是较早的栗蘑规模栽培地,1982年利用当地野生资源进行栗蘑驯化栽培获得成功,1992年研究出栗蘑埋土栽培技术,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被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推广到全国各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迁西栗蘑栽培面积已达2000亩,2012年全县年产鲜蘑500万公斤,创产值近亿元。“迁西栗蘑”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保健作用突出获得“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中国特色农博会”等多个奖项,2012年“迁西栗蘑”顺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审核。


迁安(1个)

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

迁安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经专家考证迁安曾是黄帝故都、唐人祖庭,中华民族姓氏祖庭中有62姓起源于迁安。


丰润(1个)

中国奶业之乡

丰润是河北省第一个获得此称号的地区。 奶牛存栏达9.2万头,奶业从业人员4.2万人,年实现奶业产值5.1亿元。蒙牛、乐百氏、均瑶等3家国内知名乳业先后落户丰润,全区日加工鲜奶能力达2200吨,成为全国鲜奶加工集群程度最高的县区之一。


滦县(4个)

中国花生之乡

花生作为滦州特产,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得益于县内独特的多沙性土壤条件,所产花生籽粒饱满、含油率高、无黄曲霉素,以“东路花生”的美誉驰名国内外市场,目前全县常年播种面积已达23万亩。


中国滦河文化之乡

滦县因滦河而得名,这里有一万多年的文明遗存,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一千多年的风华过往,滦河文化古迹遗存和人文历史景观众多,关于滦河文化的故事、传说、谚语、歌谣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滦州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三大流派(陕西皮影、潮州皮影、北方皮影)中北方皮影的代表,诞生于明代,无论剧本创作、影人雕刻、唱腔设计还是社会影响,滦州皮影都超过了其他影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地秧歌之乡

滦州地秧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是由当地民歌与民间舞蹈融会而成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在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各路秧歌及地方戏曲的艺术营养,不仅保留了过街秧歌大、中、小场全部秧歌形式,还保留了其他地区已不见的唱秧歌,形成自己的鲜明艺术个性。 滦州地秧歌以徒步扭舞为主,不受道具、场地限制,表演更加细腻传神、简洁明快。


滦南(6个)

中国奶牛之乡

滦南县奶牛养殖是全国十强之一,目前全县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136个,奶牛存栏12.7万多头,标准化奶牛养殖达到100%,位居河北第一。


中国生猪之乡

以2012年数据为例,滦南生猪存栏79万头,出栏125万头,养殖量204万头,河北第一。


中国肉鸡之乡

以2012年数据为例,滦南肉鸡存栏355万只,出栏2000万只,河北第一。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评剧)之乡

作为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故乡,滦南县评剧艺术氛围非常浓厚,评剧票友人数众多,活动频繁,曾经涌现出3名“中国十大评剧名票”。该县的成兆才评剧团常年活跃在当地,连续参加中国评剧艺术节均有不俗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乐亭大鼓)之乡

滦南县是靳派乐亭大鼓创始人靳文然的故乡。目前靳派乐亭大鼓传至第三代,传人何建春表演的乐亭大鼓节目,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连续播出两个月。当地还成立了靳派乐亭大鼓艺术研究会,建设了10个乐亭大鼓培训实验基地,参训人数达到200余人,经常举办乐亭大鼓比赛、汇演等活动。


中国钢锹之乡

滦南宋道口镇被誉为“中国钢锹之乡”,钢锹产品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外市场的90%,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


乐亭(5个)

中国曲艺之乡

乐亭大鼓作为中国北方主要曲种,说唱结合,韵散相间,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在以冀东为中心的广大农村普遍盛行。乐亭大鼓在近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将乐亭地域文化内涵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之中,对北京琴书、东北大鼓、唐剧等姊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较深的影响。在目前全国已经评定的27个“中国曲艺之乡”中,河北省共占有两席,乐亭是其中之一。


中国北方院士之乡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专家孙燕


人所共知乐亭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先驱李大钊的诞生地,但鲜为人知的还有10位两院院士祖籍于此。这十位院士是:电子学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孟昭英;铁路机械专家中科院院士石志仁;微生物生理学专家中科院院士李季伦;无线电电子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吴德馨(女);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刘瑞玉;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专家孙燕;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构造地质和地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马杏垣;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中科院院士王颖(女)。仅有49.52万人口的乐亭县就产生了10名院士,平均4.95万人就产生1名院士,其密度比全国、比河北都大15倍以上,可与全国最高密度的苏、杭地区相媲美,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院士之乡”。


中国桃乡

乐亭地处桃树生长黄金地段,裸地鲜桃在鼎盛时期曾达到15万亩,并连续3年举办了桃花节。近年来该县着重发展设施鲜桃生产,已形成了设施鲜桃为主、裸地鲜桃为辅的种植模式,变鲜桃一季上市为三季上市,全县鲜桃产值超过20亿元。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乐亭大鼓)之乡

乐亭大鼓 是中国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演出时由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乐器伴奏。乐亭大鼓相传1850年前后由温荣创立于乐亭县,与评戏、唐山皮影并称'冀东三枝花'。目前,乐亭县拥有专业及业余乐亭大鼓艺人一百多名。2008年,乐亭大鼓传承人张近平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评剧)之乡

成兆才是评剧的创始人,而评剧的诞生却与乐亭县有着直接的、密切的渊源关系。其发展和演变受到过乐亭大地的滋润,其萌芽、改良和创新也是在乐亭这块土地上开始的。


曹妃甸区(2个)

中国河蟹之乡

原唐海县(现并入曹妃甸区),地理环境优越,十分适合河蟹生长,2001年12月唐海县以七农场为基地,申报成为了中国河蟹之乡。


中国海洋民俗文化之乡(正申请)

曹妃甸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古老的妈祖文化资源,又有作为元朝和明朝海上丝绸之路、“七十二面灶”制盐的辉煌历史,更有涉及渔民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生产劳作的民间文化和技艺。


唐山劳动日报官微原创出品

公号转载请注明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