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山也要换口味,常宁毘帽峰:有树有庵有古道

 瀞舒凝兰 2015-01-24

登山也要换口味,常宁毘帽峰:有树有庵有古道

2014-11-29 衡阳晚报



本报讯(文/通讯员 陈懿 图/晚报记者 罗盟)周末登山首选南岳。但是爬了多次南岳后,是不是应该“换换口味”,来个新鲜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本周衡阳地区登山您可考虑考虑常宁的毘帽峰。这位于常宁市白沙镇阳嘉洲的山峰不仅有自然美丽的奇趣景色,还有庙宇瑰丽的人文景观。


  毘帽峰:有树有庵有古道

  毘帽峰名字的由来也是有考究的。据相关资料显示,毘帽峰一峰突兀“如卓笔插天”,状若毘帽,明正德皇帝游江南时,赐名该峰“毘帽峰”。

  毘帽峰有青石古道,沿着古道上山,一路上野花素草、参天古木,弥漫着大自然清新的气息。不仅有茂林修竹,还有怪石嶙峋。爬累了,坐在台阶上,迎面是微微的风,舒爽的感觉一下子蔓延全身。用时约2个小时左右,登上毘帽峰,立于毘帽峰的观景台上,近处,云海翻腾,弥漫山谷;远处,层峦叠嶂,耸峙云霄。

  此外,在毘帽峰上,还有“静乐庵”、“包公庙”、“元帝庙”等人文景观。元帝庙算是“大有来头”。相传该庙建于明代。历史遗存之“洋洋大观”碑刻称: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同治《常宁县志》载:元帝庙,在县东毘帽峰,复以铁瓦。每年二月,庙中震雷交作,俗云“雷神扫殿”。同治元年,因灾庙焚。六年后重建时,当地人竖石门,额刻“果是名山”,联镌“乾坤都在眼,日月正当头”,相传这是正德皇帝的手迹。该庙历经沧桑,几经焚毁。直到改革开放后,常宁、耒阳、桂阳三县(市)乡民募捐重修。

  毘帽峰独特民俗:接菩萨

  在毘帽峰的周边村庄一直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俗:接菩萨。

  据了解,每年六月初一,对于白沙镇徐州村、上游村、红卫村、茅坪村的村民来说是个尤为盛大的日子。在这一天,不管大家离家多远,在外多忙,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只为了一年一度的盛会“接菩萨”。

  所谓“接菩萨”,接的就是毘帽峰里的毘帽仙王。相传,徐州、上游、红卫、茅坪这几个村的祖先徐氏、曾氏、谢氏曾相约一起去毘帽峰砍柴杀茅草,在杀柴的过程中突然蹦出来三尊木刻的菩萨,就是现在的毘帽仙王(分老一、老二、老三),三个人商量后决定在毘帽峰建座庵子,供奉三尊菩萨,希望能保佑他们子孙平平安安,当地风调雨顺。从那以后,这几个村果真风调雨顺,平安和谐。

  此后,每年徐氏、曾氏、谢氏都会带着自己的子孙去毘帽峰烧香还愿,感谢毘帽仙王的庇佑,并且每年轮流由一个村负责把菩萨从毘帽峰接下来,在各个村进行游行,接受村民的祭拜后,再把毘帽仙王的神像安放在村里的祠堂,并供奉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周围的香客们也都会赶来祭祀仙王,求得庇佑。

  “接菩萨”这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家里,还邀上自己的亲朋好友,准备好水果酒肉和纸钱香火,青壮年则舞龙舞狮,敲锣打鼓,鞭炮轰鸣。

  攻略:
  怎么去?


  从岳临高速到达常宁市,沿S320行驶18公里,过盐湖镇、荫田镇、西岭镇,到达白沙镇境内,走X074到达阳加洲,即可抵达毘帽峰。

严正声明

出品:衡阳晚报·衡阳全搜索网

版权:归衡阳晚报·衡阳全搜索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带上原文链接,违者将有99.9999999%的机会,收到我们的律师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